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下 ,休闲正成为现代都市人追求的一种时尚 ,茶馆的兴起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 ,在都市中寻找着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茶馆的经营不同于其他行业 ,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但茶馆经营中其文化的属性与都市休闲文化密不可分 ,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省会的“茶客一族”中 ,工薪阶层居多数 ,有闲阶层居少数 ,因此 ,茶馆的营业时间一般都是中午 1 2时营业至凌晨 1时或是更晚一些 ,茶馆是省会市民业余时间休闲、聚会的场所。茶馆这一行当在北京和南方的一些城市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 ,但在石家庄却是个新兴产业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省会市民通过业…  相似文献   

2.
茶馆是成都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成都成为茶馆产生和发展的典型.茶馆经济得益于商业的繁荣和兴盛的饮茶之俗,而茶文化在茶馆经济的推动下得以形成和发扬.成都茶馆具有商业性、大众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显著特征,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经济与文化经验.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如何发挥成都茶馆的经济与文化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使其在现代生境中健康发展,是颇具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沈冬梅 《农业考古》2006,(5):130-134
一、茶馆社会文化功能的历史茶馆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经济文化现象。它最初出现在唐中期开元时期。据《封氏闻见录》记载,在自今山东河北邹、齐、沧、棣等地通往洛阳、长安这一路的大小城市中,有人开设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在西京长安开远门外数十里之处的道路边上也有开茶馆。当时称茶馆为茶坊、茶肆、茶店、茶楼、茗铺等,主要是为了满足行旅之人以及城市居民的饮茶和歇息休闲之用。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更为迅速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社会流动加剧,城市、乡村都出现了数量众多的…  相似文献   

4.
逸人 《农业考古》2001,(4):130-131
西子湖畔近年消然崛起一种新兴行业———茶艺馆。而让人倍感欣慰的是 ,多达四、五十家竞争剧烈的这种文化休闲场所 ,没有一家搞“三陪”。近日在广州举办的第六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 ,专家学者们把各地茶艺馆依据现状划分为三个类别 :清茶馆、荤茶馆和花茶馆。顾名思义 ,花茶馆就是充斥“三陪”的 ,也有变相聚赌的 ,惟清茶馆最能体现中华茶文化的境界 ,成为人们消闲遣兴、交友联谊、洽谈商务、品茗论道的好去处 ,对弘扬茶文化、开拓茶旅游、发展茶经济、繁荣茶科学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与会者了解到惠州的茶艺馆全是清一色的清茶馆 ,无不为之…  相似文献   

5.
赵华 《农业考古》2007,(2):97-101
清代茶馆的发展继承了宋代茶馆的基本特征,在具体内容上有不少和宋代茶馆不一样的地方,但这些差异却是茶馆在清代适应社会发展和茶客需求进行调整后的结果。唐宋时期是中国茶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明清则是第二个发展高峰,也是封建时代最后一个高峰。茶馆业的兴盛与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八旗子弟的优厚待遇,以及茶馆经营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传承等有很大关系。总体上讲,茶馆在清代发挥了社会公共空间的作用,是信息交流的集散地,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娱乐空间,是曲艺节目登台亮相的舞台。一、清代茶馆的兴盛清初一百年的休养生息使清朝国势一度强盛,出…  相似文献   

6.
近代杭州茶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杭州茶馆业历史悠久,其雏形约在唐代中叶以前就已出现。宋以后发展很快,尤其是南来定都杭州,给茶馆业的兴起带来了巨大契机,杭州茶馆兴盛一时。到了清代,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出现了一大批既有钱又有闲的如八旗子弟之类的人,要求有一种多功能的大众活动场所,供不同层次的人在其中休闲、饮食、娱乐、交易,茶馆由于兼具这些功能,成了首屈一指的选择,得到了迅猛发展。近代是杭州茶馆业的鼎盛时期,据说,从清初直到民国末年,杭州茶馆遍及城乡,最多的时候颇具规模的大型茶馆就达三百多家,小型茶馆、茶摊更是…  相似文献   

7.
茶馆作为品茗休闲、议事叙谊、商品交易、谈艺吟诗、说媒化讼的场所,作为民间交流的载体,自晋元帝时期(公元320年左右)开始产生,后经不断发展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茶馆是一个小社会,从不同的侧面能反映社会的兴衰,文化、经济发展的情况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等。如果把茶馆办成展示传统文化的窗口和寻觅逝去岁月里艺术珍品的殿堂,的确甚为难得。在上海市北彭浦地区的一条幽静的马路上,坐落着一家别具特色的老房子茶馆。话说这老房子,不是几百年前留下的建筑,而是主人费尽心血,精心设计具有明清民居风格的茶馆。…  相似文献   

8.
作为茶产业链延伸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茶文化产业化,茶产业文化化"的理论背景下,茶馆业发展的特点更加多元化,面临的困境也越来越复杂。新时期茶馆经营要本着经营主题化、消费个性化、产品特色化、空间审美化、服务标准化、营销现代化等策略,营造茶馆文化,打造茶馆品牌。  相似文献   

9.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著名话剧,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这个作品用茶馆的命运来隐喻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兴衰,从茶、茶馆、茶文化入手来传达"葬送旧时代,歌颂新中国"的时代主题,与当时的主流文学样式迥异其趣。  相似文献   

10.
朱郁华 《农业考古》2002,(4):140-144
文人与茶馆文人与茶馆结缘。所谓茶馆文化便是在文人们的参与下日渐形成的。中国茶文化的内容 ,由明清到近代已形成各具地域特色茶馆文化 :巴蜀文化与四川茶馆、吴越文化与杭州茶室、京都文化与北京茶馆、海派文化与上海茶馆等 ,斑斓多彩 ,风格各有异趣。茶馆吸引众多文人墨客的直接参与 ,茶馆里清茶一杯 ,谈风论雅 ,品茗谈文 ,论画挥毫 ,正是由于文人与茶馆的结缘 ,使茶馆更富文化魅力 ,更具风采。茶馆不仅是人们约会、娱乐、议事、交换信息的方便场所 ,而且也是文人活动的场所。有的艺术家到茶馆体验生活 ,还有的作家写作专到茶馆里 ,来个…  相似文献   

11.
公共空间既是城市的组成要素,又是市民感知城市的媒介,城市文化与大众文化依托公共空间而体现.茶馆作为清代北京城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在功能、类型和空间分布上都有明显的特征,在传统社会与市民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清末以降,社会的剧烈变革直接反映于北京城茶馆文化的变迁:除传统茶馆的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发生改变以外,还有部分茶馆积极投入到新式启蒙教育当中,在店内进行讲报、宣讲活动并上演爱国剧目等,为开启民智和改良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民国时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北京城中出现了一些新形式的茶馆,作为公共空间改造重点的公园、电影院等也逐渐成为了新的休闲时尚,传统茶馆则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12.
老北京的茶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倪群 《农业考古》2003,(2):128-131
老北京的茶馆是最能反映当年北京市民生活的典型环境 ,文化底蕴异常丰富 ,在兼容并蓄各地茶馆之长的同时 ,又打上了浓郁的“京味”印记。北京有茶馆的历史比较悠久 ,大致和我国北方的许多大城市一样 ,可以追溯到唐代。由唐至明 ,北京曾被定为几代都城 ,但茶馆业的发展并不迅速 ,史料也未见多少记载。到了清代 ,北京茶馆出现了鼎盛时期。清朝初年 ,随着战乱结束 ,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发展 ,北京作为都城 ,市民人口激增 ,各地人文荟萃。尤其是入关的八旗子弟 ,生活闲适 ,无所事事 ,终日玩乐。所有三教九流、士民众庶 ,都需要有一种大众化的休闲娱…  相似文献   

13.
旧时南北方的茶馆文化,就有说唱艺术在其间。如北方的北京的东华门外、地安门外、天桥等地的茶馆;天津的南市、河北鸟市、东兴市场等地的茶馆,就是这样的茶馆。茶馆业把它归类为"书茶馆",现在归类为文化型茶馆。旧时,此间一年四季都有著名的京津两地说唱艺人在演  相似文献   

14.
茶馆作为人们品茗休闲的公共空间,在我国已有一千六七百年的历史。其装饰风格随人们需求、茶馆功能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其装饰风格的梳理,可以探寻出茶馆装饰风格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水平的突飞猛进,装饰业的日趋兴起,人们对生活、家居品位的追求愈加重视,体现在经济形态中就是与之相关的休闲、家居装饰等行业日显蓬勃发展之势。休闲水族行业也正是在人  相似文献   

16.
刘钟瑞 《农业考古》2001,(2):171-172
如果到上海老城厢逛一逛 ,也许会发现老城厢最具特色的店家是茶馆。旧上海 ,老城厢曾是上海茶馆的集中地 ,尤其是在城隍庙一带 ,以湖心亭茶楼为中心。周围有茶馆十几家。随着社会的变迁 ,特别是十年动乱开始后 ,老城厢的茶馆除了湖心亭茶楼外 ,所有的茶馆已全部消失。现在 ,在老城厢范围内 ,仅豫园商城和上海老街就有大大小小的茶馆十几家 ,使老城厢地区又重现了历史旧幕。然而 ,和旧上海的茶馆不同 ,现在的茶馆、无论在装饰布置 ,还是在经营格局上均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成为一个集品茗 ,休闲、交友、赏艺的高雅场所。各家茶馆在突出主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使我国居民的整体休闲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休闲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和丰富。但具体来说,我国居民的休闲文化生活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和各阶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表现为:城市休闲的现代性与农村休闲的传统性,东部休闲的多样性与西部休闲的单调性,"有闲"阶层休闲的丰富性与普通阶层休闲的单一性或被剥夺性。  相似文献   

18.
李韬光 《农业考古》2001,(4):112-114
从酒吧到练歌厅 ,沈城的休闲娱乐场所历来以动制胜 ,然而随着打传统文化招牌的茶馆的一举挺进 ,一股复古的修心养性之风开始在沈城渐成时尚。沈阳的茶馆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有特色。走进文艺路上的一家茶馆 ,一棵巨大的榕树从一楼延伸至二楼 ,浓荫处百灵、画眉、鹦鹉跳跃欢畅 ,瀑布飞泻蜿蜒成溪 ,就在这时一位古色古香的丽人手提鸟笼 ,把玩折扇出场。而茶艺小姐又在此间吟茶释道 ,让人不由疑为身在画中。让这家名为“遛鸟”的茶艺馆的主人没有想到的是 ,原以中老年顾客为消费定位的茶馆更多吸引的反倒是年轻人 ,品茗、聊天、闻琴、对奕 ,心怡…  相似文献   

19.
张伟  明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5):3009-3011
对传统川西茶馆文化进行总结梳理,发现当下的川西茶馆功能日渐萎缩。可通过挖掘传统川西茶馆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川西乡村茶馆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和社区自治结合起来,将乡村茶馆建设成为代表川西社会独特生活方式和社会主流文化的教育基地,重塑川西茶馆文化。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14,(14):49-49
江苏省近日强调推进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要围绕文化建设基地,把农耕文化、渔业文化、乡土人文文化、餐饮旅游文化的元素融入休闲渔业。提升行业品位。二是要抓住特色拓展市场,在环境的打造、经营的项目和餐饮的菜品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以特色吸引消费群体。三是要加强管理保护环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不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四是要关注公益塑造形经,休闲渔业企业的老板要有公益之心、回报社会之心,通过公益活动塑造形象。打造品牌,努力成为社会贤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