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远尚 《农业考古》2020,(2):270-272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的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西藏茶文化研究还比较薄弱,赵国栋先生的研究对该领域的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鉴于西藏茶文化在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应着力推进西藏茶文化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在推进优秀文化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藏有着优良的生态资源,也有着浓郁的茶文化。生态资源旅游是西藏重要的支撑产业,为西藏经济社会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对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并未得到有效开展,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实际上,利用西藏独特的茶文化内容以及优质的高原茶园,西藏完全能够开展茶文化生态旅游,而且完全可以融入西藏整体的生态旅游产业中,为西藏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发展贡献力量。西藏茶文化的生态旅游理念的内容是清晰的,也是完全可以支撑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从SWOT视角进行分析,虽然优势、机遇与劣势、挑战并存,但分析表明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业已经具备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在西藏有其普遍性,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茶文化符号差异在阶层中主要表现在寺院阶层、贵族阶层、农牧民阶层与农奴雇工阶层之间。在茶的文化符号中,除了文化自身魅力之外,也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西藏传统社会中的阶层。看似社会正常现象的阶层实际是一种赤裸裸的等级关系,充斥压榨与剥削,也充斥着对人格的歧视与的践踏。而这些压榨与剥削根植于社会制度深层。  相似文献   

4.
赵国栋 《农业考古》2020,(2):95-101
西藏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其茶园面积也在快速增加,茶产业正快速发展。目前,从“人-经济-社会”的三维角度看,西藏茶文化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但却十分必要。其必要性来自于更宏大的机制。本文核心脉络是从西藏茶及其文化的的生态性、文化性、产业性,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与功能性分析等多个角度展开对西藏文化产业“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的解读,并引出关于对人类社会的“人-经济-社会”的三角正反馈互构机制的讨论。本文认为:西藏茶及其文化具备生态基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茶叶在西藏的出现是人与生态环境博弈的重要结果、茶叶在西藏的使用生动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西藏的茶叶贸易受生态性的制约;西藏茶文化与产业结合形成茶文化产业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中,生态是吸引力与基础,文化是精华与“密码”,而旅游则是纽带与筋骨,西藏茶文化产业是对“生态+文化+旅游”三维成长与动力理论模型的一项较好的检验;三个主要维度的讨论肯定了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在该理论模型中的功能与发展路径;推进西藏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符合“美丽西藏”建设范畴,而且从“人-经济-社会”的三角正反馈互构取向看,它也是“美丽西藏”建设的重要动力和活力;该三角正反馈互构取向呼唤着关注人类社会终极方向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学视角西藏传统茶文化研究》(12CSH059)于201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立项,2013年8月正式结项。这是第一项以西藏茶文化为研究内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学视角西藏传统茶文化研究》最终成果24万字,运用社会学的视角系统研究了西藏传统茶文化的产生与内涵、西藏茶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西藏茶文化与藏传佛教的关系、西藏茶文化与西藏治理的关系,并通过文献史料实证为主的方法考察了西藏传统茶文化与社会  相似文献   

6.
西藏有独特的生态,也有高原茶园,茶文化丰富。本文主要通过政策视角分析了西藏的茶文化、茶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路径,关注的中心是如何发掘和推进西藏生态红利的实现,并进一步引出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思考。本文认为,在现有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从全局角度启动和推进“藏东南茶产业生态区”建设和成立“西藏茶文化公司”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并且符合藏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西藏茶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性质上应纳入在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基础上建设“美丽西藏”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正>西藏,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雄伟的大昭寺,虔诚的朝拜者,浮动的经幡,甜美的酥油茶……这一切都在给人们演绎着西藏神秘的文化、生活、历史图景。茶,仅为一片绿叶,在《茶叶与西藏》的作者笔下却诉说着西藏不一般的神秘。作者以茶叶为脉络,向我们展示着西藏文化、历史与社会的全景图。跟随着作者的步伐行走在西藏茶文化的世界之中,仿佛是一场真实的西藏之旅,感悟着茶叶与西藏的神秘联系。作者采用社会有机体的研究范式,立足于西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产业是西藏最具潜力的文化产业之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藏茶文化产业以及茶文化生态旅游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但从现实情况分析,西藏已经具备了推进这一文化产业的时机与条件。以下方面应加以重视:西藏有着丰富的传统茶文化与鲜明的特征,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助于提升西藏旅游品牌与竞争力,茶馆在西藏生态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中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始终注重茶文化生态旅游构建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藏茶文化的许多基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传统茶文化的发展阶段性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有一些研究和成果涉及到这一问题,比如廖东凡先生的《藏地风俗》列举和探讨了茶叶在西藏传播的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笔者在《茶叶传入西藏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围绕文成公主与茶叶的关系探讨了一些重要事件。综合现有的研究和资料,本文中笔者认为可把西藏传统茶文化演变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郑启五 《农业考古》2007,(5):244-245
自序繁荣中的闽南金三角:厦门、泉州、漳州三大都市,不但银行与金店如雨后春笋,随处可见;小型的书屋与茶庄近来也悄然涌现于大街小巷。“喝好茶,读好书”已日渐成为一种生活的时尚,默默地与奢靡的灯红酒绿分庭抗礼,成为经济生活大潮中一花独秀恬淡灵动的文化景观。在文化界“救救”之声此伏彼起,却尚无“救救茶文化”之呼吁。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茶文化生生不息,且如鱼得水地适应了当前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幻;茶叶借文化生财,文化人借茶性之温良而荡涤浮躁,二者相得益彰。这是茶文化的魅力更是茶文化的活力。洋饮料如水银泻地钻营着中国市场,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价值、实践意义、认知价值三方面对《西藏茶文化》这部专著进行了梳理解读,阐释了作者全景式构建的社会学视域下的西藏茶文化知识体系的理论意义,评析了作者所揭示的西藏茶文化发展中独特的具体经验、核心价值及其重要意义。从人才培养角度,归纳总结了作者提出的促进当代西藏茶文化保护、传承及创新发展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藏族茶文化历史意蕴及形态唐朝,当饮茶之风盛行中原大地之时,随着文成公主进藏时,佛教也从尼泊尔传入吐蕃,从此,饮茶与藏传佛教更进一步结合。至今,西藏甘丹、扎什伦布、哲蚌、色拉等寺院在举行重大佛事活动上必布茶文化之内容。据《新唐书·物产类》中载:“西藏番民多食糌粑,牛羊肉、奶子、奶渣等。其性暴,而茶所急需,故不拘贵贱饮食,以茶为主。其茶熬极红,入酥油,盐揽之,饮茶食糌粑,或,肉米粥,名土巴汤。”清朝《西藏图考》中载:“按西藏天文,星之次井,鬼之分野,明号乌斯藏,唐之吐蕃地,其纵横连属者,南界云南怒江,北界西宁河源,西极后…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旅游正在成长为一种极富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形式.黄山市茶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但仍然存在游客对茶文化认知度不高、茶农及茶艺工作者与旅游活动的契合度不够、旅游购茶乱象丛生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从保证茶叶产品质量、加强茶文化的作用、宣传普及茶文化知识、做好利益分配、进行关联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推动黄山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进步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藏地处世界屋脊,自然环境异常恶劣,科技文化落后。本文认为只有根据西藏的具体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来加快西藏的发展,实现西藏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生活方式创造出适合的茶具,古人饮茶讲究的是闲情逸致,而现代人面对节奏日益加快的都市生活,能喝上一杯好茶往往成了一种既需要时间又需要心情的奢侈享受,这就需要既要适合现代生活方式又有传统继承的新时代茶具,这就是陶艺茶具。  相似文献   

16.
茶叶对西藏而言是一种外来的物品,主要经由商业活动从周边地区输入到藏区。可正是这样一个外来输入的物品,在藏族社会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并渗透到整个藏族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族茶文化。本文聚焦藏族历史中的"茶"及其历史文化,对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综合的介绍,总结分析这些成果的特征,进而探讨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台湾茶文化的历史背景明确,民族文化归属朴实,加上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社会环境的良好条件配合下,自一九八0年代开始,台湾掀起了茶文化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下,不仅给台湾的文化生活以很大的冲击,也推动了茶业产、制、销、用的迅速发展和革命性的改变,对现代台湾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二百年前茶文化才从中国大陆直接传到台湾岛上,它和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具有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台湾人民的茶文化生活与中华民族文化生活是同生共息的。一九七0年代,台湾经济实施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由于改革开放的影响,西方的流行风尚侵袭台湾,洋饮料充斥于市面上,喝咖啡、可乐等等成为时髦,一时之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分析旅游业作为西藏的重要支柱产业的政策是如何提出又如何得到贯彻实施,然后在西藏旅游业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的背景下,提出西藏旅游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时琴  廖凤林 《现代农业科技》2011,(17):371-374,376
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国际性和拥有美学价值、保健实用价值、丰富文化内涵的茶文化资源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目前在贵州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很多方面都有待深入,如:基础设施不全、环境卫生差、茶企业规模的弱小、机械化生产程度低、茶产业文化影响淡弱、品牌宣传力度不强、品种繁杂、缺乏支柱品牌、市场占有率低、人才匮乏等。该文针对这些开发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合理开发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以实现贵州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敕  肖蓉 《新农村(黑龙江)》2011,(10):197-197,123
本文首先分析旅游业作为西藏的重要支柱产业的政策是如何提出又如何得到贯彻实施,然后在西藏旅游业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的背景下,提出西藏旅游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