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何谓茶艺、何谓茶道?何谓唐密、何谓唐密茶道?何谓茶艺?何谓茶道?区别在哪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笔者的体会:茶艺是将日常的饮茶活动,提升为生活的艺术,如现在流行的工夫茶、盖碗茶以及韩国茶礼、英国午后茶、基督禅茶等等。人们在品啜中,将茶上升为精神上的享受,成为一种人生的艺术;人们在享受"色、  相似文献   

2.
“油茶奶茶甘露茶,顶不过回回的盖碗茶。”喝盖碗茶是宁夏回族的一种普遍嗜好。“不管有钱没钱,先刮三晌盖碗。”“一天不喝浑身乏,两天不喝眼发花,三天不喝把病加。”可见茶与回族的关系了。 回族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结婚丈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  相似文献   

3.
回族茶文化 盖碗为茶具回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又称“回回”。 7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久居中国 ;13世纪以来 ,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 ,他们在与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族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回民族。它是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 ,拥有 72 0多万人口。散布全国 ,主要与汉族杂居。使用汉语文 ,多信伊斯兰教。回族人啜饮茶同汉族不同 ,他们时尚啜盖碗茶。盖碗茶综合了汉族通常所用茶具茶壶的壶盖、茶杯的杯(碗 )和茶盘的衬碟 ,亦即 ,啜饮盖碗茶时的茶具 ,只有一个盖碗 ,它的主体是一只茶碗 (茶杯 ) ,上…  相似文献   

4.
北京香片(盖碗)茶茶艺表演滕军,陆尧,张荷一、恭迎宾客各位来宾,大家好!东方奉茶礼北京盖碗茶表演现在开始。中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又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发祥地。茶陪伴中华民族走过5000年的历程。“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客来敬茶是中华...  相似文献   

5.
南昌市又一家茶艺馆——“伊甸园茶艺馆”最近开业。该茶艺馆位于南昌市中山路185号万寿宫商城一楼,是由南昌伊甸园茶庄总经理徐冠军先生所创办,是目前江西装修最为豪华的高档茶艺馆。馆内分为中国茶室和日本茶室两部分。中国茶室以盖碗茶和功夫茶为主。日本茶室以日本的茶道流派之一的煎茶道为主,聘请两位由日本归来的经中国茶文化专家指导的茶艺小姐,为客人表演日本茶道。小姐身穿和服,跪坐在榻榻米上为客人沏茶、端茶,并以日语迎送,别具异国情趣,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开业以来即宾客满座,应接不  相似文献   

6.
最早期现身于隋唐时期的茶艺文化已经流传已久,其在元宋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又在明清走到了鼎盛时期,茶艺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成功将书法、音乐、舞蹈、绘画等众多艺术形式结合进来,也因而能够在欣赏茶艺主体艺术美感的同时感受到来自形体、环境等多方面带来的美学体验。然而实际表演中依然存在部分茶艺表演人员的艺术素质不到位、对表演中涉及到的文化、经济等不能切实领会等问题,因此撰文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茶艺是茶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所取“茶艺”概念,并非狭义的“表演”技艺,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门类看待;事实上即便是狭义的茶艺表演,也须有一个协调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8.
周洁琳 《农业考古》2000,(4):111-112
一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风尚进入人们的生活,演变为一种品茗的艺术程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茶艺。“茶艺”这一名称,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茶艺界,为了有别于日本的“茶道”而提出来的。因此,认识中国茶艺意象特征,理解茶艺审美情趣,有助于当前中国茶艺的发展与推动,有利于茶文化理论研究的提高。“茶艺”的含义,用台湾范增平先生的话说:“茶艺包括两个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台湾茶文化论》)通俗的说,就是茶艺内涵包含二个方面:物质与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98山西茶叶展评颁奖暨茶文化交流会上,24岁的川小子陈永田表演的四川茶艺——盖碗茶的冲泡,博得了与会茶友的阵阵掌声和喝彩。陈永田出生于四川省沪州市合江县。年幼时,曾多次从中央电视台观看人称中国茶道霸王的吴登芬先生的四川茶艺表演,从而深深地爱上了茶道行业。初中毕业后不久,他便千里迢迢只身到北京寻访名师,拜现任北京四环宾馆的一级茶博士钟根明先生为师。1996年初来到太原后,曾多次被省城知名酒店和宾馆高薪聘请献艺,开拓茶饮业务。1997年6月,参加了由杨力同志主编的《茶博览》一书的首发式暨山西省首…  相似文献   

10.
宋代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客观上推动了宋代茶艺的繁盛。而以宋徽宗为首的文人们留下大量关于茶事的文学作品,不遗余力地倡导了茶艺向更高更精致的方向发展。"点茶"是宋代茶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由"点茶"更新的一系列茶艺理念,后来成为真正影响茶艺演变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明代是文人山水画盛兴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文人纷纷热衷于茶艺之时。这些大文人大艺术家们的艺术造诣和文化气息尽情地投射于茶艺之中,逐渐形成明代文人追求淡雅高洁、韵清气静的茶艺意境与风格特色,使明代茶艺呈现出一派飘逸清幽、恬淡闲适的气韵。  相似文献   

12.
从神农尝百草而发现了茶到现在,中国人对茶的认知已经延绵了6千年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茶文化热渐渐兴起,随之复兴的还有茶艺。“茶艺”是个新名词,古书中有“艺茶”一词的记载,意思却为种茶、做茶之技术。现在的“茶艺”,源于中国“古茶道”,在唐代兴起后,于宋、元、明、清各朝,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茶艺,就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品好一杯茶的艺术,即是关于泡好一壶茶与品好一杯茶的技能和艺术。∞,茶艺表演,是可以在舞台或特定场合表演的茶叶冲泡技艺和品饮艺术,既是技术的成果又是艺术的作品,以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不同茶类的冲泡和品饮,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茶艺表演的作品编创中,要综合考虑茶艺的技术含量和艺术美感,即冲泡技艺的技术要求和表演过程的美学意境。因此,编创一个好的茶艺表演作品,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考虑是否紧扣主题和具有审美价值:物质要素(茶的品质特点、水的品质要求、茶具的配套与选择)、意境与主题要素(环境要求、茶席布置、背景音乐)、茶艺程式要素、茶艺师素质要素、茶文化内涵要素。2010年第四届“广东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之个人赛冠军作品为《玉茶言德》,现以该作品的编创构思与实践体会实例,谈谈茶艺作品编创表演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一.茶艺与茶道的基本概念"茶艺"一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指的就是品茶的技艺。而品茶的历史可以远溯1700年前的西晋。茶艺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是指有关茶叶生产、制造、经营、饮用方法的学问。主此说者甚多。  相似文献   

14.
在追溯了回族服饰文化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回族服饰文化艺术的特征,阐述了回族服饰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并从有利于统一思想、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等5个方面探析了回族服饰文化艺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安溪茶艺(文学脚本)福建省安溪县文化馆李波韵福建省安溪县茶业委员会蔡建明总体要求具有安溪茶乡的独特风格,溶传统茶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加以艺术润饰,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加深了解沏茶艺术,共同品尝韵味,并得到美的享受。茶艺厅布局古朴典雅的优美环境。背景悬...  相似文献   

16.
随着茶文化热潮的兴盛,中国各地出现了一批茶艺队。这些茶艺队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为宗旨,以古典风范和现代意识相结合,以艺术美学和生活情趣相交融,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色。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和成功典范之一,她们的成功之道对于中国茶艺如何面对世界、面对新世纪有重要的惜鉴作用。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队成立于1994年,由该校中专班和大专班中爱好茶艺的学生组成。由副校长程光茜(原江西省旅游学校高级讲师)担任指导老师。聘请香港茶艺中心理事长、著名茶艺专家叶惠民教授为名誉顾问,聘请台湾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茶艺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渐入人们的家庭日常生活及小型聚会之中。生活型茶艺与表演型茶艺的分殊,使得观看或参与茶艺中的人有了不同的感受,或更亲近了茶,或更远离了茶。文章提出亲近佛法的爱茶者以"简净悟空"的生活茶艺为方便法门,在日常饮茶生活中,艺茶吃茶,感悟禅思想,身心兼修,清净心灵。倡导爱茶者将生活茶艺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便打开了一扇生活茶艺的禅修之门。  相似文献   

18.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推广茶道艺术活动、促进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宣传澳门历史建筑群的风貌,澳门中华茶道会策划举办第六届《镜海茶缘》之“荷香茗趣”茶艺文化活动,并邀请两岸著名茶文化专家学者与本地文人进行一场“赏荷、品荷、颂荷”之茶艺文化雅集。为办好是次活动,  相似文献   

19.
卓敏  吴晓蓉 《农业考古》2012,(5):113-117
从神农尝百草而发现了茶到现在,中国人对茶的认知已经延绵了6千年左右。[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茶文化热渐渐兴起,随之复兴的还有茶艺。"茶艺"是个新名词,古书中有"艺茶"一词的记载,意思却为种茶、做茶之技术。现在的"茶艺",源于中国"古茶道",在唐代兴起后,于宋、元、明、清各朝,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茶道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高雅的文化生活,促使澳门茶艺文化朝纵深方向发展,澳门中华茶道会筹划举办第四届大型茶艺文化活动《镜海茶缘》之“茶韵琴声画意诗情”茶艺文化日,选址在中西融汇、古色古香的庭园——卢廉若公园进行,免费招待市民。除了由澳门中华茶道会担纲的茶艺茶道节目外,还邀请本澳琴家、诗人、书画冢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茶与诗书画琴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