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将模型Y/R=(?)用于研究秋汛对虾渔业不同的开捕期和捕捞死亡对世代相对产量(Y/R)的影响。根据渤海对虾渔业的实际情况,在限定捕捞死亡F_旬≤0.3(捕捞力量约相当于1,000对标准机帆船)的条件下,获得最大世代相对产量的最佳开捕期为9月21日。当前秋汛渤海对虾渔业的捕捞力量(约1,700—1,800对标准机帆船)太大,额外消耗能源和渔业经济效益很差。秋汛对虾渔业有明显的生长型捕捞过度的倾向。秋汛对虾渔业管理主要是开捕期与捕捞力量的管理和合理分配资源问题。限定虾流网、机帆船和机轮拖网三种主要网具的数量和它们的开捕期,是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卢振彬 《水产学报》1999,23(2):181-185
本文应用Schaefer和Fox两种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两种生物经济模式,分别估算了闽台近海最大持续产量,最适捕捞力量和最大经济产量,最适经济捕捞 力量,最佳经济效益等指标,建立了闽台渔烽管理模式,比较了以最大渔获量和以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各项经济指标,讨论了并确定了近期以最大持续产量为目标的渔业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蓝点鲅渔业的最佳经济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昌臣  朱德山 《水产学报》1984,8(2):171-177
蓝点鲅(Scomberocmorus Niphonius Cuvier & Valennes)是我国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之一。本文用生物经济模式(基于 Schaefer 模式和 Fox 模式)讨论了蓝点鲅渔业的经济效益、能源消耗和就业等问题。对其最大经济效益(Umax)、最适能源消耗(Oopt)和最适经济捕捞努力量(foop)等数值作了估算,列于表2。如果以最大经济效益为这个渔业的管理目标,将捕捞努力量控制在最适经济捕捞努力量水平(foop 约为 290O),就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Umax=19.65百万元)。把这个结果与最大持续产量的结果相比,渔业的经济效益将增加15.5%,能源消耗减少26.8%,但产量将下降7.2%,约2000吨。如果以增加就业为这个渔业的管理目标,捕捞努力量可控制在5400左右、和最大经济效益的结果相比,捕捞力量可多安排76.8%,但是渔业经济效益下降35.2%,能源消耗将增加78.9%。  相似文献   

4.
郑建元 《海洋渔业》1988,10(5):205-209
<正> 当前各国海洋渔业管理部门都在致力于寻求经济效益最优,整体效益最佳的管理策略。因此,单纯的渔业生物学模式,必须考虑经济学的因素才有实用价值。本文介绍一些可结合进渔业模式和用于渔业管理的经济学概念,并介绍一个渔业生物经济学模式以供大家参考,从而探讨渔业管理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5.
经济因素和贴现率对中国对虾渔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除介绍了中国对虾种群的动态特征外,研究了成本价格和贴现率对中国对虾和其渔业的影响,结果有:(1)秋汛渤海中国对虾渔业的贴现率δ=0.044,tδ=22个五日龄,相当于开捕期9月15日,tδ=0为34个五日龄,相当于11月15日。由奇异生物量曲线确定,这个渔业的作业期约60天(9月15日-11月15日),基本上与渔业实际情况相符。根据奇异生物量曲线特征,计算了奇异控制的F(t)值,并与实际情况相  相似文献   

6.
渤海秋汛对虾数量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秋汛对虾的数量预报,是我国渔业预报中比较成功的报例之一。本文简述了此项预报工作的发展过程,介绍取得预报指标——相对资源量的原则和方法、加权系数的推算以及对各种回归方程的预报效果的检验结果,提出了针对不同资源水平的预报计算方法。此外,还对有争议的预报中的渔捞努力量因素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虾是黄渤海区海洋渔业的重要作业对象,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资源波动性较大。进入80年代以来,产量不断下降,1987年秋汛竟降到历史最低点。可以说,黄渤海对虾资源已处于历史性的关键时期,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充分重视。要克服不利因素,打破常规,更新传统观念,创立对虾资源系统管理模式,管好、用好这一珍贵资源。这是我们渔业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渔业生态经济学是研究渔业生态系统与渔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和协调关系的一门边缘综合科学。它以渔业生态系统与渔业经济系统作用构成的渔业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渔业生态系统的运转为基础,研究渔业经济系统与渔业生态系统的协调、制约关系,以获得最大的综合生态经济整体效益,从而达到对自然渔业生态经济资源的最优生态经济配置。  相似文献   

9.
夏世福 《海洋渔业》1983,5(2):81-82
渔业技术经济分析在渔业建设、渔业管理、渔业规划、渔业技术改造、渔业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如前述。接着,来讨论怎样着手进行渔业技术经济分析。在具体分析以前,先将渔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涵义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0.
应用Schacfc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生物经济模式和Gulland最适产量Y_(0.1)模式,分别估算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捕捞力量,最大经济产量、最大经济捕捞力量、最佳经济效益,最适产量、最适捕捞力量,并对各模式计算的诸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讨论了渔业管理方案,确定了近期适合国情、省情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海洋开发利用和管理历史悠久,海洋和渔业管理体系相对完善,其整个渔业法律体系具有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加拿大渔业法律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恢复和发展渔业生态环境。而渔业管理的宗旨是:为消费者和出口市场提供安全的、高质量的水产品,为生产者提供有竞争力的、可获利的产业环境。任务是:为市场提供良好的商业气氛。与中国相比,加拿大渔业管理的优先考虑因素首先是环保,其次才是渔民就业。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渔业是相对于传统渔业而言的。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外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我国广大渔民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现代渔业建设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武装提升传统渔业。现代管理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要求。现阶段.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先进设备为支撑,以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从业者素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渤海对虾补充量变动原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长期以来对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种群渔业生物学、补充量动态、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为生产单位提供了及时、有效和准确的秋汛渔获量预报,也为渔政部门制定渔业资源管理办法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1]。但80年代后期,随着对虾池塘养殖业的兴起和发展,渤海对虾补充量逐年下降并在低水平上波动;90年代以来,补充量锐减,渤海秋汛对虾渔业迅速衰落。为了恢复和增加渤海对虾补充量,重建渤海对虾秋汛渔业,本文根据现有的调查和渔业统计资料,阐述和分析了渤海对虾补充量的动态特点、锐减原因1 材料…  相似文献   

14.
海洋增殖渔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海洋增殖渔业发展较快[1],沿岸和近海渔业生产的出路在于发展增殖渔业已成为共识[2].作者根据海洋岛渔场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se)放流增殖工作多年的经验积累,对发展增殖渔业过程中的决策、科研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县渔业经济发展很快,短短三年时间,水产品产量增加了55.8%,渔民劳平纯收入增加了106.3%。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对渔业经济的发展前景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1988年我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春早和秋汛,渔业经济出现“滑坡”,有的同志把它完全归咎于天灾,而对渔业经济内部业已出现的制约因素和人为“隐患”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更谈不上研究消除隐患的对策,这势必对渔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当前,制约渔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四个“剪刀差”:  相似文献   

16.
叶昌臣 《水产科学》2006,25(11):591-592
开拓渔业资源,通过管理,实现持续利用目标。本文主要讨论辽东湾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的资源管理和渔业管理,以达到持续利用海蜇资源目的,造福于民。  相似文献   

17.
渔业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于1879至1910年间完成;第二阶段是在本世纪的五十和六十年代进行的。渔业工业化的结果产生渔业管理的必要性并不是个偶然的事情。在工业化以前,沿岸渔业已经有较详细的管制法规,这可能是由于地区市场还吸收不了过多的鱼,而是由社会与经济因素作用产生的。有许多迹象表明,在北海的拖网渔业及在太平洋的拟庸鲽渔业出现的一、二十年以前,还没出现种群因受到捕捞压力而衰退的现象。那时,鱼类种群的管理常是国家之间以及科学组织之间讨论的问题,各自都以己利为出发点,而无全局观念。到本世纪最初的一、二十年,渔业研究所和渔业委员会,才蓬勃地发展起来,就整个世界海洋来说,一个很好的渔业管理是必要的。中心问题很简单,即当渔业科学家与行政管理者想到要协调管理某一鱼类群体时,该鱼类群体已经崩溃。  相似文献   

18.
章剑 《水产养殖》1989,(1):12-14
量本利分析是研究业务量(产量、销售量、工作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它的应用前提是将产品所有成本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主要内容包括盈亏临界点(保本点)分析,影响利润各因素分析和实现目标利润应采取的措施。在渔业经济活动中应用量本利分析,可以为渔业企业进行正确的预测和投资决策以及规划最优目标利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苏州市郊申庄渔场的调查,探讨量本利分析法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 渔政管理,即渔业行政管理,它从属于渔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是二者的交叉重叠部分。它既具备管理学,特别是行政管理学和经济管理学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就其概念而言,目前已有几种表述,但尚无科学的、权威的定义。本文将列举和分析现有几种说法,并提出个人的观点,供同行讨论参考。 原上海市水产局于1987年编写的《渔政工作手册》中对渔政的涵义描述为:“渔政管理是通过渔业立法和执法,实施对渔业、渔业水域和水产资源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使渔业得到振兴和发展。”这也许是我国最早对  相似文献   

20.
经济管理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而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管理体制的依据。湖泊渔业管理体制就是对整个湖泊渔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方面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它包括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制度的制定等等内容。通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把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权限、职责以及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