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概念设计(concepts design)是决定工程抗震性能和抗震能力的首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包含内容的剖析,为进一步搞好概念设计,提高工程抗震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析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影响抗震性能的因素入手,探究现有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并在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措施和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设计措施两方面提出相关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柏红夏 《林业科技情报》2012,(4):37+39-37,39
底框砖房是一种抗震能力较差的结构形式,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对底框砖房超过《规范》层数和总高度限值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具体加强措施,并对结构造型和布置以及一些计算、构造上应注意的问题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地震自古以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国家的建设,经济都有着极大的破坏性影响。并且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往往另人始料不及。所以为了预防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最大的减少地震的破坏性。所以加强建筑的抗震性是首要任务。目前我国数以万计的中小城市的建筑、据年住宅多以砖混结构为主,此类结构的房屋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是由于其结构和墙体的衔接方式造成延性小,性质脆,抗震能力差。本文将着重分析在砖混结构这种类型的建筑中分析几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墙面布局,使墙面简洁、规则;控制多层砖混结构的层数和高度,减轻地基的负担;在墙体里合理的设置钢筋,增加墙的整体性,刚度。这样在设计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建筑的抗震性,在安全的前提下给民众带来良好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结构89抗震规范及新执行的02抗震规范中,对结构概念设计都作了较详尽的规定。文章阐述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并对02抗震规范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可靠性而对建筑工程的概念设计进行了总结,对主要条款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依据对抗震概念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体会,论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抗震体系的性能,并阐明了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正交胶合木(CLT)结构板材物理特性良好,与连接件有效配合,在地震条件下抗震性能表现优越。通过分析欧洲和加拿大最新修订的CLT结构标准,对减震系数q和超强度系数γRd进行论述。同时,针对部分CLT结构试验测试结果,按连接件、剪力墙和整体结构分类展开讨论,并阐述了抗震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正交胶合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蒋玉龙 《中国林业》2009,(14):56-56
我国大部分的国土面积位于抗震设防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城市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工作已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和缺乏抗震防灾知识等原因,林区建筑的抗震能力依然十分薄弱,特别是一些远离大城市而地震烈度又比较高的林区,在抗震防灾工作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浅谈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砌体结构的房屋在中小城市建筑物中占的比例较大,分布较广,而砌体结构中的一般细小裂缝由于不危及使用,往往被人忽略.但这些裂缝在较长时间内很不稳定,降低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地震时容易引发墙体倒塌,必须重视解决.  相似文献   

10.
砌体结构的房屋在中小城市建筑物中占的比例较大,分布较广,而砌体结构中的一般细小裂缝由于不危及使用,往往被人忽略.但这些裂缝在较长时间内还不稳定,降低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地震时容易引发墙体破坏,甚至墙体倒塌,必须重视解决.本文根据本人几年的工作经验,提出自己对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的浅显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底层框架砖房抗震设计中容易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引起设计人员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徐强  张茜茜 《森林工程》2008,24(3):66-68
桥梁的抗震设计是整个桥梁设计的重要环节,概念设计是整个抗震设计的开端和贯彻全过程的主线。本文对哈尔滨市文昌立交桥的抗震概念设计进行探讨,其中包括桥位的选择、桥梁结构方案的选择、延性设计和减、隔震设计等。  相似文献   

13.
商住多层建筑近年来在城市中很常见,即将一层做商场、车库,然后在其上建造住宅或写字楼等建筑。此种结构形式实际计算属下柔上刚,对抗震极为不利。本文叙述了底框一抗震墙在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尚澎  孙友富 《林产工业》2020,57(3):28-34
为研究空心胶合木梁柱式结构体系抗侧力性能,对纯框架及框架-人字撑两种单跨结构试件进行了单调及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考察了结构破坏模式、耗能能力、刚度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纯框架与框架-人字撑结构均具有一定抗侧力性能,但纯框架结构承载能力较弱,不建议单独用于工程实践;框架-人字撑结构具较大抗侧刚度及承载力,分别为纯框架的6.3倍及2.68倍,但其延性仅为纯框架的67%。两种结构失效前强度退化小于30%,具足够剩余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特点、从混凝土结构中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体系到构造要求,阐明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不但要满足受力计算要求,更要注意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分析提出地震扰动区生态修复的概念,就是在重力侵蚀造成的植被破损处打"补丁"。进而分析了植被重建的土、水、树木种苗和当地人四要素的基本特性,分别为土碎、水漫、籽拗、羊狠,均具有执拗特质,合称"四拗",是生态修复的难点所在,均具成败与否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思想,介绍GB50011—2001规范有关抗震概念设计及在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老龙口分洪闸工程的勘察实例,对该工程饱和砂土地震液化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同时也对砂基液化可能性进行了判定。  相似文献   

19.
横观各向同性场地的速度特征及场地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弹性波理论出发,研究了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的速度特征、波型和测试方法等影响因素,探讨了目前规范中场地分类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场地卓越周期的计算问题.考虑卓越周期对地震动特性以及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场地卓越周期及考虑各向异性主轴进行场地分类和各向异性场地卓越周期确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