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黄病毒FQ—C1株经SPF鸡胚连续传40代后,检测其尿囊液毒的ELD50达到1×10^-4.33/0.1mL。将该病毒第40代SPF鸡胚液毒灭活后制备成油乳剂灭活疫苗。SPF雏鸡和蛋鸡安全性试验表明,该疫苗的安全性好,无不良影响。以该疫苗一次单剂量(1mI/只)免疫开产蛋鸡,28d后攻以鸡黄病毒强毒测定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疫苗免疫组较未免疫组蛋鸡的产蛋率高出75.8%,产蛋保护率达93.2%以上。试验表明,本研究制备的鸡黄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好,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后可有效抵抗鸡黄病毒所致的产蛋骤降。  相似文献   

2.
鸭黄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研制及免疫效果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5株鸭黄病毒致病性试验和全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筛选出对开产蛋鸭致病力较强和鸭胚传代稳定的WR株作为种毒株。按照研制灭活疫苗的常规方法制备了鸭黄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菌检合格后经腿部免疫注射7日龄健康雏鸭(1mL/羽)和抗体阴性的健康开产麻鸭(3mL/只)进行疫苗安全性试验,表明所研制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安全、无毒副作用。以3组抗体阴性的健康开产麻鸭分别经胸部1次单剂量免疫接种疫苗不同批次的鸭黄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1mL/只),免疫后21天经另侧胸部肌注WR株鸭黄病毒1mL/只,攻毒后每天观察蛋鸭产蛋等情况,连续观察14天。结果3个免疫实验组蛋鸭和空白对照组蛋鸭平均产蛋率下降均无差异,且观察期内均未见发病、死亡,观察期满捕杀后均无肉眼可见病变。而未免疫攻毒组蛋鸭减蛋明显,4天内平均产蛋率下降为40.85%,比疫苗免疫组平均产蛋率低39.15%;第5天产蛋率为6.7%,比疫苗免疫组平均产蛋率低82.2%;第6天起停产。以上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鸭黄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安全性好,对鸭黄病毒强毒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2021年在产蛋种鸭上共分离到3株鸭肝炎病毒,1株分离自临邑农户父母代产蛋鸭(1型和3型混合毒),另2株分别分离自益客集团肥城3场和肥城1场。本试验拟通过鸭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攻毒,以期验证鸭肝炎病毒是否会引起产蛋鸭产蛋下降和不同免疫方式能否提供免疫保护。经过实验证明,分离产蛋鸭的鸭肝炎1型野毒株可造成产蛋高峰鸭群产蛋下降,并引发种鸭自然换羽;活苗加油苗的免疫方式可提供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很高,是目前养鸭业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我县自1983年首次爆发本病以来,每隔1~2年都要流行一次,给全县的养鸭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控制本病的发生,我们和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一起,利用从本县分离的鸭病毒性肝炎毒株,经致弱后免疫产蛋母鸭,以保护雏鸭不受野毒侵袭。经过二年的试验,证明用本毒株免疫的母鸭,其后代的攻毒保护率可达100%。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 1、毒株:鸭病毒性肝炎盱眙毒株。经鸡胚致弱驯化  相似文献   

5.
鸭瘟鸡胚化弱毒活疫苗与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同时接种21日龄健康易感肉鸭,检测两种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将两种活疫苗同时免疫雏鸭,免疫后14d检测血清抗体值,并在14d时采用鸭瘟强毒和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同时攻毒,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攻毒保护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活疫苗联合免疫健康易感雏鸭后,血清抗体上升快,可同时抵御鸭瘟强毒与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的攻击,保护效果良好。结论:鸭瘟与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联合免疫,对雏鸭安全,免疫保护效果好,避免多次免疫对雏鸭带来的应激反应,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0月年至2019年2月,笔者进行了两期蛋鸭坦布苏弱毒疫苗免疫保护攻毒试验。通过对免疫弱毒疫苗后的蛋鸭攻毒,记录鸭群产蛋率、抗体水平和剖检病变,结合病原检测,分析研究蛋鸭坦布苏弱毒苗的免疫保护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试剂鸭坦布苏病毒种毒由福建省农科院提供的WR株;抗体诊断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疫苗免疫剂量及次数对鸭病毒性肝炎(DVH)母源抗体的影响,将2月龄体质量均等的枫叶种鸭120只平均分为3组(A1、A2、A3)。A1组在留种蛋前3周免疫DVH弱毒苗(CH60株)0.5 mL/只,A2组在留种蛋前5周和3周各免疫0.5 mL/只,A3组在留种蛋前5周和3周分别免疫0.5 mL/只和1 mL/只。雏鸭孵出后,用ELISA方法检测1日龄雏鸭的抗体效价,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A1、A2、A3组种鸭免疫后收获的第1周种蛋孵出的雏鸭(B1、B2、B3)抗体效价分别为0.52~0.57、0.54~0.59、0.56~0.63,雏鸭攻毒保护率分别为73.3%~93.3%、86.7%~100%、90%~100%;免疫后收获的第4周种蛋孵出的雏鸭(C1、C2、C3)抗体效价分别为0.40~0.46、0.42~0.47、0.45~0.50,雏鸭攻毒保护率分别为40.0%~56.7%、50.0%~60.0%、56.7%~70.0%。结果表明:种鸭DVH疫苗的免疫次数和剂量,均可影响雏鸭体内抗体水平的高低,进而直接对雏鸭保护力产生影响;母源抗体会随着种鸭免疫时间延长逐渐减少,从而降低对雏鸭的保护力;对种鸭免疫DVH弱毒苗(CH60株)能够对孵出的雏鸭提供较高的母源抗体。本研究为通过种鸭免疫来预防雏鸭DVH发生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于2017年10月年和2019年2月进行了两期蛋鸭坦布苏弱毒苗免疫保护攻毒试验。通过对免疫弱毒苗后的蛋鸭攻毒,记录鸭群产蛋率、抗体水平、剖检病变,结合病原检测,分析研究蛋鸭坦布苏弱毒苗的免疫保护效果。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试剂鸭坦布苏病毒种毒由福建省农科院提供的WR株;抗体诊断试剂盒由浙江省农科院提供;弱毒疫苗由某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春季试验使用苗批号为1710005-1、冬季试验使用苗批号为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DNA疫苗pCAGGoptiHA5对鸭的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将pCAGGoptiHA5以20μg、30μg和50μg剂量免疫3周龄SPF鸭,首次免疫后3周加强免疫一次。2周后以105EID50的鸭源高致病力AIV由鼻腔攻毒,观察SPF鸭发病和死亡情况。分别于攻毒后3d、5d和7d采集喉头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检测鸭排毒情况及免疫和攻毒后血凝抑制(HI)抗体、中和(NT)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0μg和50μg免疫组均可对免疫鸭产生100%保护,而20μg剂量组则可对免疫鸭提供80%保护。  相似文献   

10.
用实验室制备并经初步检验合格的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免疫豚鼠和试验猪,测定免疫豚鼠和猪的HI抗体效价,并对免疫的怀孕母猪进行攻毒,探索HI抗体效价与攻毒免疫保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免疫后一个月所有经免疫的豚鼠、猪的HI抗体效价均达到1∶256以上,高水平的抗体可持续一个月以上;初产母猪免疫后攻毒试验显示攻毒后免疫组不出现病毒血症,且免疫攻毒组的平均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明显高于未免疫攻毒组,且胎猪的体长、体重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充分说明该疫苗的免疫效果是非常确实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接种途径对枫叶鸭病毒性肝炎(DVH)抗体的影响,选择非免疫种鸭所产的1日龄体质量均等的360只健康枫叶雏鸭(A组),平均分为4组(饮水组、滴口组、肌注组、对照组);选择免疫种鸭所产的360只雏鸭(B组),也平均分为4组(饮水组、滴口组、肌注组、母源抗体监测组)。在雏鸭5日龄时,除对照组和母源抗体监测组外,对其他组雏鸭进行免疫接种,分别于免疫后5、10、15 d,用ELISA方法检测雏鸭抗体效价,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A组的肌注组平均抗体效价(0.588±0.018)饮水组(0.560±0.015)滴口组(0.541±0.009),雏鸭攻毒保护率依次为91.1%、85.6%、78.9%;B组的肌注组平均抗体效价(0.513±0.021)饮水组(0.484±0.051)滴口组(0.466±0.014),攻毒保护率依次为72.2%、66.7%、60.0%,均低于A组。结果表明:无论有无母源抗体干扰,肌内注射的免疫效果最好,其次是滴口,饮水的免疫效果较差;母源抗体可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需根据使用疫苗种类和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免疫途径,同时做好母源抗体监测,选择最佳免疫时间。本研究为鸭场免疫途径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鸭坦布苏病毒病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将3批次鸭坦布苏病毒病亚单位疫苗的实验室制品分别以高、中、低剂量免疫雏鸭,并以高剂量免疫产蛋鸭。通过对免疫雏鸭食欲、精神状态、注射部位观察及体重增加情况的监测来评价疫苗的安全性。结果显示,免疫鸭食欲、精神状态均正常,注射部位未见明显病变,体重增长情况与非免疫组鸭一致。对产蛋鸭的产蛋量与孵化率进行统计发现,疫苗对免疫后30 d内产蛋鸭的产蛋率和免疫后4~6 d入孵蛋孵化率无明显影响。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低剂量组保护率为70%,中、高剂量组与商品活疫苗组的保护率均为100%,非免疫对照组鸭均表现为典型的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感染症状,其中4只死亡。以上结果表明,该重组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保护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制备猪乙型脑炎病毒(A6株)灭活疫苗,并研究其免疫保护效果,试验将猪乙型脑炎病毒(A6株)在Vero细胞上培养增殖,用β-丙内酯灭活,将检验合格的抗原与206疫苗佐剂乳化制备成猪乙型脑炎病毒灭活疫苗(A6株)。将制备的猪乙型脑炎病毒灭活疫苗(A6株)用PBS稀释成1∶5、1∶50、1∶500 3个稀释度免疫小鼠后攻毒,后备母猪肌肉注射猪乙型脑炎病毒灭活疫苗(A6株)后间隔14 d后加强免疫1次,对免疫后备母猪及所产仔猪的中和抗体效价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后备母猪免疫攻毒试验,分为疫苗免疫组和攻毒对照组,母猪妊娠30 d后用猪乙型脑炎病毒(A6株)进行攻毒,攻毒后记录各组母猪临床症状及所产仔猪的健康状况,发病仔猪剖检,观察病变。结果表明:猪乙型脑炎病毒灭活疫苗(A6株)1∶50倍稀释免疫小鼠进行攻毒,保护率可达到80%。后备母猪间隔14 d免疫两次可以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而且所产仔猪的中和抗体效价可以维持到30日龄。对妊娠30 d母猪进行攻毒,疫苗免疫组妊娠母猪均正常产仔,仔猪全部健活,全部保护;攻毒对照组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出死胎、木乃伊胎和弱胎,全部发病。发病胎儿剖检,可见脑积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应用小鹅瘟油乳剂疫苗和成鹅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种鹅(设为试验A组)并采用成鹅弱毒疫苗进行二次免疫种鹅的方法(设为试验B组)建立了种鹅小鹅瘟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组的免疫抗体效价整体高于A组免疫抗体效价,并且通过对后代雏鹅的攻毒试验表明B组保护力强于A组。  相似文献   

15.
鸭瘟灭活疫苗效力试验和安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已建立的鸭瘟病毒(DPV)AV1221株基础种毒经鸭胚繁殖、收集胚液病毒、0.2%甲醛溶液灭活后,与矿物油佐剂乳化制备了3批鸭瘟灭活疫苗.成鸭的免疫攻毒测定,疫苗最小免疫剂量为0.12 mL,确定使用剂量为每羽份0.5 mL.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超剂量安全试验结果显示,疫苗不引起产蛋鸭的全身不良反应和明显的局部反应.疫苗的免疫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在不同品种的成鸭中,使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均能诱导产生80%以上保护;在雏鸭中,经二次免疫也能够诱导产生80%以上保护.疫苗一次免疫鸭后,不同时间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GMT)分别是,7 d为1:3.2、10 d为1:4.6、14 d为1:8,21 d、30 d和60 d均为1:7;免后10 d可以产生80%攻毒保护,14 d和21 d可产生完全保护.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试验结果表明,成鸭经1次免疫后150 d,雏鸭经二次免疫后60 d均可维持80%以上保护.  相似文献   

16.
10只山羊随机分为攻毒对照组和免疫攻毒组。免疫攻毒组山羊经过2次免疫,检测血清效价达到较高后,2组山羊同时饲喂甘肃棘豆草粉,进行攻毒饲喂试验。攻毒组山羊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后处死,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攻毒组继续饲喂试验,以观察疫苗的保护效果。分别测定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攻毒组山羊于饲喂草粉的第15~20天出现典型的中毒症状,免疫攻毒组于第50~55天出现中毒症状,比攻毒对照组延缓30~40d;攻毒后,攻毒对照组山羊血液中生化指标迅速改变,而免疫攻毒组表现渐进性变化,其中苦马豆素(SW)浓度、AST、ALP、LDH、BUN、α-mannosidase活性分别比攻毒对照组延缓27、24、27、30、24、30d达到较高或较低点;中毒山羊组织器官出现以急性中毒性缺血、缺氧和空泡变性为特点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SW-BSA人工抗原疫苗对山羊疯草中毒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四批鸭胚尿囊液?羊水混合制备的鸡产蛋减少综合症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免疫35日龄非免疫鸡,每羽鸡肌肉注射0.5 mL,不定期采血,连续检测HI抗体的动态变化.这四批疫苗免疫后,10d均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HI效价为7.5log2),到第30天血清中HI效价达到高峰(10.7log2),直到第180天,其HI效价仍为8.3log2?免疫后30 d用强毒攻击,观察15d,免疫组未见异常表现?而对照鸡于攻毒后第10天,产蛋下降,出现软壳蛋,说明四批疫苗对eds-76均有良好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猪乙型脑炎(HW1株)细胞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用商品化的乙型脑炎鼠脑疫苗、乙型脑炎弱毒疫苗(SA14-14-2株)以及自制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HW1株)分别免疫仔猪,通过抗体水平监测试验、中和抗体试验、小鼠攻毒保护试验分别检测了其特异性抗体消长情况、中和抗体效价产生情况及疫苗对小鼠的攻毒保护率。结果显示,3种疫苗均能产生中和抗体,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免疫组中和抗体水平要高于鼠脑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组,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组对小鼠的攻毒保护率高于鼠脑疫苗免疫组,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抗体消长情况显示,至8周观测期结束,鼠脑疫苗免疫组的抗体阳性率为80%,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组抗体阳性率为100%。结果表明猪乙型脑炎(HW1株)细胞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优于鼠脑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9.
从山东省发病鸡群分离鉴定了一株新城疫病毒(NDV),命名为SDLY01。经蚀斑纯化后进行毒力测定和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SDLY01属于基因VII型NDV强毒。20只7日龄SPF鸡免疫新城疫活疫苗LaSota后14d分别用NDV标准强毒F48E8和分离株SDLY01攻毒,同时设同日龄SPF鸡为对照组,未免疫任何疫苗。攻毒后观察10d,免疫组在攻毒后食欲、精神均正常;对照组在攻毒后2~4d发病死亡,并表现ND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攻毒后第3、5、7、9d对免疫组试验鸡取喉头、泄殖腔棉拭进行病毒分离,F48E8攻毒组病毒分离均为NDV阴性,SDLY01攻毒组第5d病毒分离NDV阳性,第3、7和9d病毒分离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LaSota活疫苗对F48E8和SDLY01均能提供100%免疫保护,但不能完全抑制基因VIINDV分离株在体内的复制和排毒。  相似文献   

20.
鸭冠状病毒肠炎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感染鸭冠状病毒的鸭在痊愈后的一段时间内能抵抗强毒再次感染,对鸭场调查表明:得病后痊愈的鸭很少有再次发病的。用鸭胚上传代培养的第5代病毒,经灭活加佐剂制成灭活苗对鸭进行免疫试验,大部分鸭有一定的免疫效果;对我们已传代至75代的鸭胚传代毒,经口服、肌注两种途径免疫鸭,有较好的免疫效果;用康复鸭的血清对20日龄的鸭实施被动免疫,未能保护鸭抵抗强毒的攻击;康复鸭产蛋孵出的雏鸭缺乏抵抗强毒攻击的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