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晋西北莜麦引种试验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年的引种观察、产量比较、小面积示范结果,客观地反映出晋西北当前的莜麦生产水平,单产平均达2164kg/hm2。鉴定筛选出适应性好、稳产、高产的莜麦品种坝莜3号、白燕2号、坝莜8号、坝莜10号。并根据地域气候差异,提出应用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4年的试验示范,“草莜1号”莜麦比对照“禾丰1号”莜麦增产37.7%,产草量比对照“禾丰1号”增产59.7%,是一个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莜麦新品种,适宜在凉城县丘陵地区种植,可作为莜麦的主栽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选用来自内蒙古莜麦品种,在河南进行了首次引种栽培.研究表明:该牧草能很好适应河南的气候及土壤条件,鲜草产量达65000kg/hm~2,籽粒产量达48000kg/hm~2,秸杆产量30000kg/hm~2,这三项产量均高于原产地,而且其营养价值、生物学特性良好,可望在我省得到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2010年在江西丘陵红壤区引种不同熟期裸燕麦品种白燕8号(特早熟)和坝莜6号(早熟),试验结果表明:白燕8号产量1860kg/hm2,坝莜6号产量1410kg/hm2。两品种表现出气候适应好,耐酸耐旱,生育正常,能安全成熟,产量较高等特点。因此,裸燕麦在江西丘陵红壤区可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育适宜旱地条件下种植的抗旱耐瘠、大粒、丰产优质、多用途的莜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搞好莜麦加工开发、实现产业化提供保障。[方法]采用四×六倍体种间杂交与核不育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了莜麦新品种"远杂一号"(系谱号为H44),并探讨其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远杂一号"千粒重24.8 g(23.5~26.1 g),生育期104 d(101~111 d),属晚熟品种,株高为128.3 cm(126.4~131.7 cm),粗蛋白含量为16.74%,粗脂肪含量为7.51%;一般旱地种植籽实产量为2 969.80 kg/hm2,比同类主栽品种品冀张莜6号增产21.44%,秸草产量(干草)3 688.5 kg/hm2,比冀张莜6号增产25.80%。[结论]"远杂一号"适宜在中等肥力地块种植,也可作为饲草刈青用品种。  相似文献   

6.
莜麦新品种(系)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综合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种植的莜麦优良新品种,2008~2009年选取3个引进莜麦品种(系),以青海省当地品种青莜2号为对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青海省互助县进行了莜麦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08-2009两年间,坝莜6号产量均位居第一,分别比对照增产27%、17.2%;晋九的茎杆粗壮、生物产量高,适宜作为粮饲兼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7.
2016~2017年锡林郭勒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引进了7个莜麦(裸燕麦)新品种在锡林郭勒盟农区(农牧交错带)与当地品种坝莜1号进行对比试验,记录了其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等特点,优选出了坝莜3号、坝莜6号、坝莜9号、坝莜14、宁莜1号等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为锡林郭勒盟农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粮草兼用型裸燕麦新品种坝莜五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坝莜五号是以冀张莜五号为母本、优良品系753-17-3-1-1-3为父本,采用裸燕麦品种间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裸燕麦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张家口旱地莜麦品种区域试验,2a平均产量为3199.20k/hm^2,较对照增产9.64%,差异达显著水平。坝莜五号抗旱耐瘠、抗倒抗病(抗黄矮病和秆锈病)、群体结构好、成穗率高、适应性广,是1个适应旱坡地种植、粮草双高产的粮饲兼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主要自育杂交水稻超高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水稻的单产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黔优88、益农1号和黔南优2058、Ⅱ优838(对照)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的高产特性。[结果]黔优88、益农1号和黔南优2058的产量分别为12990.0、12823.5和12460.5kg/hm^2,分别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0.0%、18.5%和15.1%。与对照Ⅱ优838相比,黔优88、益农1号和黔南优2058的有效穗增加15.1%、24.5%和3.5%;千粒重分别高2.7%、4.2%和11.4%;总颖花数分别增加10.5%、11.7%和8.3%,生物产量分别高187.0、98.0和220.0g/m^2。黔优88和益农1号库容量分别比Ⅱ优838大13.4%和16.4%。上述3个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中期和后期。[结论]黔优88、益农1号和黔南优2058的平均产量达到12757.5kg/hm^2。  相似文献   

10.
莜麦是宁夏南部山区重要杂粮作物之一,但目前莜麦品种老化,产量水平较低。为提高莜麦品种的科技含量,2014年引进4个莜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莜1号、白燕4号、燕科1号、内燕5号的生育性状、产量等较当地品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下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定量化估算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产量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未来90a(2010~2100年)宁夏25km×25km网格的逐日温度、降水、辐射等资料,采用校正的CERES-Maize模型对宁夏21世纪的玉米产量状况进行研究。[结果]随着气候变暖,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采用当前玉米的适应性品种和最优生产管理措施,与基准年份BS(1961~1990年平均)相比,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产量在2020s和2050s表现为增产趋势,到2080s,随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则开始减产。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和穗粒重也表现相同的趋势。在2020s和2050s,B2情景下的玉米增产幅度大于A2情景,2080s,B2情景下的玉米减产幅度小于A2情景。[结论]随着气候变暖,宁夏引黄灌区玉米增产,随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则开始减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旱地莜麦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密度对莜麦主要农艺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出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晋北高寒区旱地莜麦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播量600—675万粒/hm2,基本苗400—500万株/hm2。在该密度范围之内,群体和个体生长良好,产量各构成因素间关系协调,合理密植是获得旱地莜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黄璐  刘京宝  夏来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245-4246,4265
[目的]探讨河南省改造中低产田的对策,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法]通过对河南省中低产田的现状调查,分析改造中低产田的增产潜力,并提出改造的技术对策。[结果]针对河南省中低产田的限制因素,采取兴修水利、合理施肥,改、用、养相结合,综合治理等措施,提高中低产田改造的成效。[结论]合理地开发利用中低产田,将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宁夏引黄灌区滴灌冬小麦、玉米灌溉施肥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杨建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85-17588
[目的]为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灌溉制度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在2012年,采用对比试验,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典型区域内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与玉米作物产量及其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滴灌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冬小麦、玉米产量和株高随着灌溉量和灌溉次数的增多而增大.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冬小麦产量和千粒重分别增加14.0%和11.64%,灌溉量和施肥量分别减少63.2%、55.1%.滴灌灌溉下玉米平均产量、平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高35.10%和17.42%,且前者的灌溉量和施肥量分别比后者减少55.5%、50.1%.[结论]在宁夏引黄灌区实施滴灌灌溉冬小麦、玉米时,可以分别采用灌溉量190和200 m3/hm2为其参考编制灌溉、施肥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刘玉兰  任玉  王迎春  郭晓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94-13996
[目的]定量化估算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产量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未来90年(2010~2100年)宁夏25 km×25 km网格的逐日温度、降水、辐射等资料,采用校正的CERES-Maize模型对宁夏21世纪的玉米产量状况进行研究。[结果]随着气候变暖,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采用目前玉米的适应性品种和最优生产管理措施,与基准年份BS(1961~1990年平均)相比,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产量在2020s和2050s表现为增产趋势,到2080s,随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则开始减产。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和穗粒重也表现相同的趋势。在2020s和2050s,B2情景下的玉米增产幅度大于A2情景,在2080s,B2情景下的玉米减产幅度小于A2情景。[结论]随着气候变暖,宁夏引黄灌区玉米增产,随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则开始减产。  相似文献   

16.
淹水对河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香颜  刘忠阳  李彤霄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49-19851
[目的]探求洪涝灾害对河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08和2009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和濮阳2个地区进行了以淹水时间和淹水时期为主要因子的淹水模拟试验,并初步探讨了淹水的玉米产量损失率评估模型。[结果]淹水对夏玉米植株死亡率、果穗成穗率、单株籽粒重影响明显;对株高、果穗长、果穗粗、百粒重和秃尖率影响较小。同一淹没天数、同一淹没时期对河南不同地区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别较大,总体上淹水1 d对玉米产量影响甚微,淹水3 d减产率均在30%以上,淹水5 d减产率均在50%以上,淹水7 d减产率均在70%以上。拔节期淹水7 d,夏玉米绝收;抽雄期淹水7 d,夏玉米基本绝收或者绝收。淹水对不同淹没时期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拔节期均重于抽雄期。拔节期淹没天数与玉米产量损失率的关系模型为:Y拔节=-0.347 5X拔节^3+2.829 2X拔节^2+10.162 0X拔节-2.375 5,R^2=0.895 8;抽雄期为:Y抽雄=-0.193 6X抽雄^3+2.077 2X抽雄^2+7.372 1X抽雄-2.266 2,R^2=0.949 7。[结论]为今后洪涝灾害监测以及灾损快速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薛小辉  王富强  周翔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65-11768
[目的]研究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VR的黄河宁蒙段封河、开河日期预报模型。[方法]采用相关分析和成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合适的冰情预报因子组合,并运用粒子群算优化方法确定最优参数构建预报模型,将其运用到黄河宁蒙段封开河日期预报中。[结果]该模型预报精度高、运行时间短,预报平均误差为3.51 d,平均运行时间为10.464 s,预报效果明显优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与反向传播式神经网络,能够较准确地对封开河日期做出预报。[结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方法可以用于冰情预报。  相似文献   

18.
解宗方  张伟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10):1539-1542,1551
[目的]根据河南省情和生产实际,探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技术路径。[方法]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整体分析。[结果]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5437万t是1978年粮食总产2097.40万t的2.5倍。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结论]该研究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科学、公正、客观地鉴定评价参试大豆新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类型等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稳定性、适应性等,为新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保障大豆生产用种安全,加快提供优良品种。[方法]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AS)对参加河南省不同生态条件下区域试验的12个夏大豆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周豆24、洛豆1号、周豆25号和安豆5246等8个品种较对照豫豆22号增产4.29%~9.15%,增产极显著;秋乐1401和许豆601较对照增产0.95%~2.54%;长义豆3号和长义豆2号较对照减产0.34%~19.21%。[结论]洛豆1号、周豆25号、安豆5246、濮豆820、中黄301、科豆17和开豆46号这7个品种综合表现较优秀,可继续参加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进一步在河南省夏大豆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优质抗病饲用燕麦新品种定燕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燕2号以裸燕麦品7号为母本、皮燕麦定引1号为父本,采用人工有性杂交和系谱选育法培育而成。在2012—2014年的多点试验中,3 a 16点(次)籽粒平均折合产量3 381.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引1号增产5.5%,鲜草平均产量49 975.5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引1号增产8.4%。定燕2号生育期115 d,株高128 cm,穗长24 cm,主穗铃数44.51个,单株粒数82.88粒,单株粒重2.16 g,千粒重27.07 g,容重425 g/L,经济性状优良。籽粒淡黄色,纺锤型,含粗蛋白(干基)181.8 g/kg、粗脂肪(干基)46.6 g/kg、粗灰分(干基)40.2 g/kg、赖氨酸(干基)4.3g/kg、亚油酸(干基)43.71 g/kg。抗旱、抗红叶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甘南、青海和内蒙古等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