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实质和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84-3684,3701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要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为宗旨,而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时,应把握好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实质和关键.提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为前提,以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质,从内、外因2个方面来努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走向农村和谐社会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机制体制.村民自治是当代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社区自治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它不断走向成熟,功能不断扩展,是当代中国农村走向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量契合,是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社会和谐了,才能有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科学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要以创建和谐农村社区为载体,以巩固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以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为延伸,逐步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伟大工程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4.
田慧 《农业考古》2006,(3):68-71
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涉及到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进行深刻变革,以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为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协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历城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一定要尊重文化的发展规律,坚持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积极培育农村文化的“造血”机制,实现文化活动品牌化,打造农村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6.
高霞  周秀梅 《油气储运》2009,(11):45-4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关键的问题是农村社会的和谐。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亿5989万人,占总人口的12%。其中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实现农村老人安度晚年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劳动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和劳动技能低是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不协调.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8.
贾蟒 《甘肃农业》2006,(7):255-256
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全面发展,政府作为执政主体在执行其社会管理职能时就要促进社会协调运转,对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为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协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历城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一定要尊重文化的发展规律,坚持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积极培育农村文化的"造血"机制,实现文化活动品牌化,打造农村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0.
马征 《农业考古》2008,(6):139-142
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国特色全面健身体系的基本要求,它对建设社会主史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农村体育的发展同时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村体育的现实状况,分析了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农村体育的对策,促进农村体育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