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化肥施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化肥的增产作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以及化肥施用对土壤、水体、大气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重金属、硝酸盐污染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应重视化肥施用可能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潜在危害,但只要正确施用化肥不会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大的危害.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化肥施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具有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意愿,但由于文化水平和家庭自营的限制、市场监测机制的不健全、技术指导的缺乏等原因,农民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能力不足。针对农户自身特点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户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的服务与管制职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4.
5.
6.
7.
随机抽取河北丰宁299家农户,调查其施肥行为,研究农户环境意识对施肥行为的影响。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农户的施肥行为主要受化肥对土壤肥力、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认知、农户土地权利、耕地总面积、家庭人均收入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应该从提高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土地产权稳定性、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业规模经济等方面来规范农户施肥行为。 相似文献
8.
农户生产行为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源头因素,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主、客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理论分析模型设置问卷在无锡市进行实地调研,在对调研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影响因子后,建立二项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农残了解、政府政策等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塔河流域农户化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宿县实证调查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户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控制和减少流域面源污染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农户化肥施用行为受到文化程度、务农时间、种植规模、是否参加过施肥技术培训、信息获取渠道、农户对化肥施用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态度、个人施肥习惯、土壤质量下降、病虫害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应从加强农户的施肥技术指导、提高农户文化素质、加强施肥技术信息供给、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等方面规范农户施肥行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0.
基于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土地权属异质性视角出发,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农户的绿色农药施用行为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农户类型如何,受教育程度、绿色农药认知、农业技术培训和经济利益追求均会促进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在土地权属为\"自家土地”的模型中,女性农户施用绿色农药的可能性较男性更大,家庭收入亦会促进此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投入成本会抑制土地权属为\"租用别人土地”的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视角,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统筹互助保险的实践和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可知农业统筹互助保险可以贴近农民的需求,降低农业保险的交易成本,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率,并从政策支持层面、业务经营层面和监督管理层面分析了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逐步展开,乡村多元共治模式兴起,农民专业合作社日益成为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载体。以河北省唐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研究样本,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梳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人力资源、农民参与、政府指导、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困境。同时,提出新时代农民专业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需要强化人才培育,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加强法治建设,大力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政策法规;加强重视程度,形成乡村治理更为强大的工作合力;加强自身建设,在乡村治理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村互联网使用能否有效推动农户农业机械化发展这一现实问题,基于微观数据,采用OLS模型估计农户通过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影响,并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处理效应模型控制内生性,同时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与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为负相关关系,使用2种不同方法控制内生性得出的系数分别为-2.3和-1.8;2)异质性检验显示,互联网信息获取与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反向关系在老年农户和经营规模极小农户的样本中并不成立;3)机制检验显示,互联网信息获取对农户自购农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用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在现阶段抑制了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但有助于推动农户自购农机;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到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获取收益之间还有更深层次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综合关联度模型定量评价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涉农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涉农政策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和政策的影响覆盖率共同决定了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农民相对更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宁南山区、陕北地区、河南焦作和浙江绍兴市农民年人均涉农政策收益分别为695.79、1 179.94、432.71、1 317.78元,分别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11.5%、12.1%、7.3%、7.6%,农民收入水平越高,政策收益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低。低收入农民对政策的影响更为敏感,而当前涉农政策对贫困农户增收作用不明显,主要与政策的覆盖率低有关,未来应通过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提高贫困识别度,使更多农民享受到政策利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湖北、江苏2省粮食主产区的603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了农户兼业对其施用生物农药行为的影响并着重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二者间存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农户兼业会显著降低其施用生物农药的可能性,且农户兼业的负向影响随着兼业程度的提高而增强;2)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及其施用生物农药行为间的调节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对于Ⅰ兼农户,农机雇佣服务在两者间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然而金融贷款服务则发挥了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对于Ⅱ兼农户,由于农业保险服务在两者间的正向调节作用,农户兼业对其施用生物农药的消极影响有所减弱。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借助农技人员推广生物农药、提升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加大对生物农药的政策扶持、提高施用生物农药的直接补贴;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针对性的选择服务对象和提供服务内容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宁城县玉米种植户调研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可有效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及土地撂荒等问题.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以内蒙古为例,对影响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特征显著影响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具体表现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性别显著正向影响其外包行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健康状况及户主年龄显著负向影响其外包行为;家庭及生产经营特征显著影响外包行为,具体表现为:土地质量促进农户外包行为,农业劳动力数量、兼业化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则抑制农户外包行为,土地规模对外包行为先为促进作用,达到20000m2后,则变为抑制作用;农业生产环境特征对农户外包产生显著影响,如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外包的可能性更大.据此,提出相应地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进而实现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农产品与食品概念的分析,以及从食物生产环节的角度探讨农产品与食品范围的界定,以满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分段管理\"的需要.同时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的内涵,指出在我国现阶段政府干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选择公共政策时应侧重于农产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9.
以南方稻区农户农田轮作绿肥为例,基于506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对其绿肥种植决策行为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从农户意愿来看,在充分尊重农户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农田引入绿肥进行土壤肥力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能够得到多数农户的支持。从各因素的影响机制来看,农户年龄、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收入、农户对绿肥种植的社会和生态福利认知水平以及外部因素是影响其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个体特征和家庭禀赋,外部因素对农户绿肥种植决策正向促进作用更明显,尤其是政策宣传和种植补贴影响十分显著。据此,提出应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障其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权利;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绿肥种植的综合福利认知;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绿肥示范基地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户绿肥种植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20.
董李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3,(4):19-22
根据近年来江阴市农民收入的增长情况,预测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可行性,指出存在的收入结构 比较单一,农资等物价上涨,政策性影响较大等制约因素,并提出要通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大力促进就 业创业,不断壮大村级经济,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创新富农政策等措施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保证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实现倍增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