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在对工农-12手扶拖拉机驱动轮轴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驱动轮轴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从而改善了驱动轮轴的受力状况,消除了拖拉机运输过程中由于驱动轮轴断裂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型号拖拉机在装配试车时,发生驱动轮轴齿条断裂和键槽开裂掉块现象,我们从产品结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驱动轮轴的齿条、键槽壁部位为感应淬火疑难部位,由于结构的不合理,感应淬火时易在感应淬火疑难部位产生淬火裂纹。通过感应淬火工艺调整和改进,避免了感应淬火裂纹的产生,并使驱动轮轴感应淬火硬化层深符合技术要求,满足了用户对驱动轮轴的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收割机筛箱驱动轴早期疲劳断裂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该驱动轴因为本身材料以及加工工艺不当等原因,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超过驱动轴承载能力引起早期断裂。  相似文献   

4.
收割机经过多年的发展,性能指标、可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下面2种故障出现的频率还较高,有效地降低或消除这2种故障,就可以提高收割机的可靠性。 1.驱动轮轴断裂 以珠江-1.5Ⅲ联合收割机为例,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驱动轮轴在悬臂支撑位断裂概率较大,经断口分析,断面垂直于轴线,呈明显塑性变形,可判定为过载塑性扭断。经分析图纸,此轴材料为40 Cr,调质硬度HRC25~30。为有效提高其承载能力,应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超声变幅杆是超声振动复合加工工艺中超声振动系统的重要部件。利用特征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对超声变幅杆进行了设计。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阶梯形超声变幅杆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符合设计要求的模态振型及固有频率,进行了谐响应分析,针对结果中出现的变幅杆应力集中现象在截面突变处添加过渡圆弧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分析了不同半径的过渡圆角与变幅杆固有频率及最大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加过渡圆弧可以改善应力集中现象,避免疲劳断裂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该机的前置开沟施水装置通过前横杠安装在拖拉机的前保险杠上。排种排肥装置通过机架安装在拖拉机驱动轮轴的外壳上。动力由安装在驱动轮轴端上的链轮传递。机  相似文献   

7.
以大功率轮式拖拉机驱动轮轴为例,分析了一种低速大扭矩驱动轮轴早期断裂的原因。根据零件技术要求及生产实际,设计了感应热处理工艺,通过试验提出一套优化的感应热处理工艺,实现了复杂轴类零件较深的感应淬火层深,并确保淬硬层连续,提高了产品质量,避免早期断裂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FY型液下泵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轴的原因分析,查出当泵实际流量小于额定流量时,会导致叶轮在单一方向受到较大的径向力,从而造成泵轴受到较大的弯曲交变应力;又因轴肩处采用空刀槽结构,导致此处应力集中,造成轴断裂。轴加粗后,轴肩采用合适圆角过渡后仍然断轴,判定应是径向力造成的,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将单流道泵体改为双流道泵体,再次投入使用后,运行稳定,达到预期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莉芳  庞少军  王炜 《农业工程》2013,3(4):112-114
驱动轮轴是车辆传动系统的末端,承担着传递大扭矩、连接驱动轮和驱动车辆行驶的功能。由于其特殊的使用要求,决定了其设计、加工和热处理等诸多方面均有特殊的结构与工艺。以生产一线典型故障案例入手,利用三维软件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驱动轮轴的强度、合理性进行验证设计,对存在的缺陷进行针对性的改进,降低设计风险,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路车辆正朝高速、重载方向发展,空心车轴的采用是减轻簧下质量的重要措施,其疲劳强度分析更是车轴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针对时速250km/h高速客车的空心车轴,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轮轴的应力集中情况.考虑空心车轴的运行安全性,运用理论和理论,分别计算了车轴的疲劳损伤量,结果均表明车轴尚未开始疲劳破坏,验证了理论的实用性.提出用等效应力换算法分析计算不同目标寿命下车轴的疲劳应力值:结合工程实际得到不同置信水平下的车轴疲劳强度.通过应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各因素对轴重和集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轴身外径是关键影响因素,经选取得出空心车轴的一组最佳优化参数,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Solidworks对所设计的490柴油机曲轴进行了三维建模,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三维应力及变形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曲轴的应力集中主要出现在连杆轴颈下侧与主轴颈上侧过渡圆角处;两端的主轴颈比中间的主轴颈变形量小很多,连杆轴颈也具有同样规律。弯曲变形最大的部位出现在连杆轴颈与曲柄臂和平衡块的结合处。由此可预见,弯曲裂纹最容易出现在这些部位,有限元仿真结果可以作为曲轴设计的重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丘陵山地拖拉机作业环境复杂,对拖拉机的稳定性、通过性和地形适应性要求高的突出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进行姿态调平的丘陵山地拖拉机,主要由姿态调整后驱动桥、姿态调整前驱动桥、发动机及电液控制系统组成。姿态调整后,驱动桥设置有可独立回转摆动的轮边减速机构,实现了驱动桥刚性结构柔性调节。姿态调整前驱动桥可围绕拖拉机摇摆轴进行姿态调节。电液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前、后驱动桥与地面间的坡度夹角变化,自动调节驱动桥的摆动姿态,始终使机身处于水平姿态,提高整机作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型号单级冲焊式驱动桥,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对驱动桥桥壳总成、驱动桥桥壳和减速器壳进行模态分析,研究驱动桥质量对模态振型的影响,为驱动桥动态特性、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卫祥 《农业工程》2018,8(5):106-111
以某款车型的7 t级后驱动桥壳为研究对象,以有限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CAD软件CATIA、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完成了汽车驱动桥壳从三维建模到结构强度分析的整个过程。研究表明,通过对驱动桥壳的模态分析、多工况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可全面了解驱动桥壳应力分布,便于检验设计模型是否满足强度、刚度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拖拉机作业过程中承载幅值大、随机非对称的特点,综合考虑应力集中、尺寸效应、表面质量和载荷特性等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从相对应力梯度、疲劳损伤区域和实测载荷应力比3方面对传统应力场强法进行优化,获取修正S-N曲线,结合拖拉机田间作业的实测载荷数据,分析某88 kW拖拉机转向驱动桥壳的疲劳寿命,并与传统应力场强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的预测结果(31 860 h),优化后的应力场强法的预测结果(25 467 h)更接近实际工作寿命(24 000 h)。本研究可为农机装备关键零部件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非路面驱动桥的实际适配情况,分析造成漏油的原因,着重从设计角度阐述驱动桥主减速器、末端传动装置及制动器的密封结构设计,以求解决桥类漏油故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拖拉机驱动轴的结构及热处理要求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对驱动轴的结构及热处理要求进行改进,解决了驱动轴断裂的故障,为进一步对拖拉机行走系设计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四轮底盘在小地块水田作业时,减少地头空行转弯时间是提高作业时间利用率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四轮底盘小半径转弯,以提高水田播插底盘作业率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四轮底盘在90°、180°等不同转弯形式下进行分析,得出适合小地块水稻播插作业时以较小转弯半径的转弯方式;前桥摆转四轮底盘在转向时,通过控制前桥驱动轮的转动,使前驱动桥主动围绕着转向装置转动,可以带动底盘以任意角度转向。采用ADAMS软件对四轮底盘后轮轨迹进行模拟,在确保后轮完全不吃入已完成作业区的倒U转弯方式的情况下,提出设计前桥摆转式四轮底盘转向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