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人工林皆伐对土壤碳及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及皆伐过程中不同土层的土壤质量分数变化趋势,采用配对样地采样法选取边家沟、东方红、东山、带岭、大青川5组样地内立地条件和距离相近(100 m以内)的落叶松人工林及皆伐迹地,并对其土壤碳及相关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多数样地中皆伐导致不同土层的有机碳质量分数明显低于林地,0~80 cm土壤中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林地>皆伐迹地,差异约47%;对于土壤中的无机碳,尽管不同地区样地的结果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0~80 cm土层无机碳的质量分数皆伐迹地>林地,差异约10%(p<0.05);土壤全氮、碱解氮分布与有机碳变化一致,多数样地中人工林土壤氮高于皆伐迹地,0~80 cm土层中全氮质量分数林地高于皆伐迹地46%(p<0.05),碱解氮中林地高于皆伐迹地35%(p<0.05);从土壤pH值方面来看,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深层酸化较表层明显,皆伐迹地pH值高于林地,0~80 cm土层林地与皆伐迹地pH值差异显著(p<0.05);人工林0~80 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高于皆伐迹地49%(p<0.05),并且皆伐迹地土壤密度高于林地10%(p<0.05)。  相似文献   

2.
不同采伐方式对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吉林省东部林区长白山系张广才南段西坡针阔混交林,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十几年来的不同采伐方式迹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定位及不定位的外业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伐方式对林地土壤养分影响有明显的差异;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含量,择伐迹地及保留带皆高于皆伐迹地;针阔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高于阔叶混交林;速效钾含量皆伐迹地高于择伐及地保留带。  相似文献   

3.
通过样方调查,取样地上地下生物量,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川西北森林皆伐迹地和四川嵩草草句土壤及其草本群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①森林皆伐迹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全氮、全磷、全钾和铵态氮高于四川嵩草草甸土壤,硝态氮和容重低于四川嵩草草甸土壤。四川嵩草草句土壤劣于皆伐迹地,其自然恢复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②森林皆伐迹地的草本群落以禾本科植物为优势种,主要植物是禾本科与杂类草;四川嵩草草甸以莎草科植物为优势种,主要植物是莎草科与杂类草。皆伐迹地的草本群落高度、物种数、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高于四川嵩草草甸,但密度与物种均匀度低于四川嵩草草甸,皆伐迹地的草本群落不是一个稳定的群落。森林皆伐迹地草本群落与四川嵩草草甸的生物量没有不同。减轻放牧压或进行封育,四川嵩草草甸植被是能够恢复到以禾本科牧草为主的优良草地的。③森林皆伐迹地与四川嵩草草甸草本植物群落优势层片的植物种类不同,群落外貌不同。  相似文献   

4.
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和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出发,根据定位研究和群落样地调查结果,分析和比较了湖南杉木中心产区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迹地上更新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迹地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85科164属254种,其中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分别为53种、85种、39种和77种;皆伐和间伐后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皆伐8a后迹地群落与皆伐2a后群落相似性较小,而与间伐8a后群落相似性较大;杉木人工  相似文献   

5.
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杉木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按照立地条件相一致的原则,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设置皆伐前、皆伐1个月、皆伐3个月、整地1 a、整地3 a、炼山1 a、炼山3 a等不同条件下总计21块标准样地,旨在研究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经过对标准地土壤化学性质测定,结合显著性差异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皆伐后土壤化学性质趋于恶化,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显著,带状整地法在短期1 a内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善显著强于炼山法,并且炼山3 a后土壤化学性质基本恢复至炼山前,总体看来皆伐后带状整地的迹地清理方式优于炼山法。  相似文献   

6.
秦岭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秦岭火地塘松栎混交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调查结果表明,松栎混交林皆伐后大多数天然更新良好,14~15年的更新幼树数量可达4700~10000株/ha,其中主要乔木树种为3000~4000株/ha,平均树高为2.5~4.0m;皆伐后天然更新状况与保留母树状况、地形、下木生长状况有密切关系;采伐迹地适当保留母树,保护伐前更新幼树。抚育伐后更新林分,可以缩短森林培育周期。  相似文献   

7.
杉阔混交人工林皆伐前后植物种类组成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皆伐作业前后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地植被变化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皆伐后一部分植物消失(衰退种)、一部分植物增加(侵入种),但优势植物基本保留下来(保留种),这主要是由于迹地清理方式采用带堆法的缘故.皆伐后灌木层种数减少,草本层种数增加,且皆伐对灌木层植物的干扰影响比草本层的大.因此,为了减小皆伐对林地生态环境(植被和水土流失)的负面影响,使皆伐后林地植被能尽快恢复,建议皆伐后迹地清理方式采用沿等高线分布的带堆法,避免采用火烧法.  相似文献   

8.
正皆伐后良好的天然更新,应有足够的种源,有适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林地条件和气候条件,这3个条件其中任一条件得不到满足,更新将遭失败。故称其为天然更新的三要素。因此通常采取以下保证措旋。1保留母树皆伐迹地有充分的种子来源,是保证更新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最好是在伐后次年或第三年更新起来。满意的更新,通常在伐后1~3年内,种子丰年伴随着适合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气象条件。过多延长更新期或较  相似文献   

9.
杨勇强    王振锡    师玉霞    连玲    高亚利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6):185-193
森林伐后更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密不可分,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和动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不同皆伐迹地林分进行主要特征选取并实现高精度提取,本研究通过分析天山云杉皆伐迹地更新群落特征,并利用R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类别(Ⅰ、Ⅱ、Ⅲ、Ⅳ),其林分平均年龄为33、28、25 a和20 a;平均胸径分别为25.62、17.95、13.03 cm和10.05 cm;平均树高为12.25、10.02、8.92 m和7.53 m。基于eCognition Developer 9.0软件,对研究区进行多层次、多尺度分割,以无人机影像的纹理、光谱等特征为辅助信息进行SEaTH算法结合面向对象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皆伐迹地林分生长状况主要为类别Ⅰ状态,类别Ⅱ、Ⅲ和Ⅳ分布面积相对较少。SEaTH算法结合隶属度分类方法,不仅准确地识别出皆伐迹地空间分布情况,还精确地提取出不同类别的天山云杉林,总体精度达到80.22%,Kappa系数为0.73,平均面积吻合度为81.34%。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可精确地对伐后更新林分进行分级提取,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世界热带农产品产销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世界橡胶的投产面积为809.94万公顷,比2003年减少了15.12万公顷。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2004年橡胶投产面积达267.51万公顷,占世界的33.03%;其次是泰国,为167.52万公顷,占20.68%;马来西亚排第三,为130.00万公顷,占16.05%;三国橡胶投产面积占世界的69.76%。越南居第四,为44.00万公顷,占5.43%;印度为第五,为43.50万公顷,占5.37%;中国居第六,为42.00万公顷,占5.19%。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更新设计,通过对试验区的10a田间观测,结果表明,天然过伐林采伐迹地人工更新较好的设计为;择伐迹地,采伐强度40%以下,冠下丛植更新红松,每穴3株,株行距3m×3m,也可营造红皮云杉,皆伐迹地,更新长白落叶松,株行距1m×3m(1m×2m)并借助天然更析保留水,黄等珍贵阔叶树,使之形成“人天混”。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种林分结构人工林伐区进行试验,研究皆伐作业及不同迹地清理方式(火烧法、带堆法、散铺法)对林地表层(0~20cm)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皆伐后的林地表层土壤温度明显高于皆伐前,且温度变化大小与林分结构类型及迹地清理方式有关。针叶树(马杉混交林)林地的土壤温度变化大于阔叶树(桉树)林地;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林地表层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其从大到小依次为火烧法>带堆法>散铺法。表层土壤(0~5cm土层)温度受影响最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不同类型土壤温度变化的差异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采用现场取样、实验测试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拖拉机(J-50)、畜力2种不同集材方式的皆伐、择伐作业迹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在作业后表层土壤体积密度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持水量和排水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集材道上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排水能力降低的幅度均比相应的采伐迹地大;土壤质量最好的是未采伐林地,最差的是皆伐(J-50)集材道。  相似文献   

14.
森林采伐与造林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小兴安岭林区主要森林类型采伐后土壤水分物理性盾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采伐后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小.土壤持水性能降低。其中.皆伐比释伐对土壤的影响太.且集材道土壤的破坏也最大。采伐后选择适当树种及时人工造林.有利于土壤的保护和改善.采伐迹地的撩荒则使土壤破坏加剧.  相似文献   

15.
红松阔叶林是长期以来植物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对稳定的森林植物群落。因此,在阔叶红松林的采伐迹地,尤其是皆伐迹地,恢复和发展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在理论与实践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将现实林分每公顷断面积、蓄积量转换成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蓄积量。然后采用幂函数式建立了林分平均直径、林分平均高、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林分每公顷伐前与伐后蓄积生长模型,编制了刺槐林分蓄积收获量表。模型的相关系数大于0.981,相对系统误差小于±2.611%,相对均方差小于10.20%。此表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白桦林下红松人工更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多年生的白桦林实行疏、皆伐后,光照、气温和土温明显提高,相对湿度降低。白桦林皆伐后,灌木、草本植物种类增加,盖度增大,白桦伐根萌生幼树大量出现,影响了红松人工更新幼树的生长,增加了幼林抚育的难度。白桦林疏伐后,促进了保留木的生长,蓄积生长率为对照区的2.64倍。白桦林疏伐后进行红松人工更新,3a后保存率高达92.9%,而皆伐区只有54.5%。林冠下红松人工更新有效地避免了皆伐迹地上幼树的蹲苗现象,更新7a后幼树主要生长指标仅略低于皆伐区,但幼树生长良好,色泽翠绿,无早期分叉现象,适时疏伐上层阔叶树,红松幼树的生长将迅速加快,形成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8.
张红娟 《甘肃农业》2007,(12):84-85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现辖7个镇6个乡,160个行政村及国营前进农场、园林场、农牧场,总人口28.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48万人,城镇人口7万人,回族人口8.96万,占30.1%。全县土地总面积208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9公顷。全县宜农宜林荒地5.2万公顷,林地6.2万公顷,牧草地2.6万公顷,城镇、村庄及工矿企业占地1.04万公顷,交通用地0.15万公顷,水面滩地2.3万公顷。  相似文献   

19.
桦树是桦木科落叶乔木或灌木,喜光,不耐庇荫,较喜湿润,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耐低温;萌芽力很强,采伐后可自行萌芽更新;种子小而带翅易传播。在林区的皆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上,桦树能作为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20.
地方传真     
《农村百事通》2006,(4):18-21
北京市“2万公顷农业节水工程”建设任务前不久全部完成.共建成管灌1.73万公顷.喷灌1000公顷.微灌666.67公顷,渠衬1000公顷、北京市30.93万公顷农田实现节水灌溉.占总农业灌溉面积的84%,2005年农业灌溉节水30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