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多年来,笔者采用“双保险简易越冬留种法”保留菊花种苗,效果很好。方法如下: 一、复壮更新越冬留种法即秋冬季扦插脚芽越冬留种法,从始花到凋花的秋冬期间均可进行。首先选取母株基部出土的幼嫩脚芽;需带新根5~10条,高约5~10厘米。再以废弃的脸盆、缸坛、瓦盆等作插苗容器,直径应在2尺左右,高约5寸,内置肥沃菜园土,将脚芽栽  相似文献   

2.
<正>菊花有分株、扦插、嫁接等繁殖方法,其中扦插繁殖能保持菊花品种的优良性状,操作简单,生根快,成活率高,应用面广,是菊花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主要途径。母株选择菊花扦插需从母株上选取脚芽和嫩枝作插穗,因此在前一年生产结束时要预留母株,经过冬季精心养护使其发出健壮的脚芽和嫩枝,以便来年选取插穗。母株应选择叶片无病斑、叶色均匀、花色均匀整齐、能表现品种特性的植株。冬季剪除菊花地上部分,用清水浇透,为脚芽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并用塑料大棚覆盖保暖越冬。防止冻害冻死或冻伤脚芽,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中型悬崖菊,一般都是于冬前挖取小菊品种的脚芽进行繁殖。但如一些品种的母本没有脚芽,或者所产生的脚芽不够茁壮,亦不影响栽培。可以利用这些母本于冬季进行室内培养,获得脚芽后再进行扦插育苗。采用此法繁殖的菊苗长势茁壮,节密叶肥,  相似文献   

4.
菊花名种绿牡丹、绿衣红裳、绿云、帅旗等的共同特点是生长期长,繁殖量小,扦插成活率低,栽培管理难度大,致使一些地区几乎失传。笔者通过几年来对名种的收集、栽培,体会如下: 1、留足种苗:针对其脚芽少、繁殖量小的特点,必须留足种苗。方法是:在头年11月底至12月初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虫害、脚芽  相似文献   

5.
1.菊芽的选择秋末冬初,选取根部发出的脚芽(抱头芽最好)作扦插材料,根部若没有芽,用腋芽(带踵的不能用)也可。然后用利刀去掉基部叶子,仅留芽头和芽心,同时把基部削平。 2.用土与用盆最好用河沙,也可用素沙土。插前要进行一次消毒处理,用沸水冲洗或用火焙均可,待冷却后再用。用盆以泥烧盆为好。 3.扦插用竹棒引眼,通常20  相似文献   

6.
百事问     
1贵州金沙县龙坝学校读者范传超问:扦插桂花什么季节好?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扦插桂花宜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气温25~30℃期间。盆插用蛭石或一般壤土加一半粗沙作基质。选健壮大株,剪取树冠中上部向阳的当年生半成熟枝条作插穗,长10~15厘米,剪掉入土的两层对生叶片扦插。可按说明蘸ABT生根粉使用。插好后,浇透水罩薄膜保温保湿,放荫蔽通风处。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约60天后生根,逐渐去掉遮蔽物,放光照充足处养护,来年春季分栽。大面积生产繁殖,可做苗床,于春秋季进行单芽扦插。每个插穗上带一叶一芽,插入土中,以不见枝顶为度,插后罩膜遮荫。成活后去膜精细养护,至苗高15厘米时分苗移植。  相似文献   

7.
扦插繁殖,能确保花卉品种原有优良特性,方法简单,繁殖速度快,进入开花期早。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一、扦插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芽插法:这可用蘖芽、腋芽、吸芽、鳞芽及茎芽等进行扦插。(1)采用母侏根颈处萌发的蘖芽扦插,生根易,成活率高,扦插时间一般可在春、夏、秋三季进行。  相似文献   

8.
微型独头菊小巧玲珑,株高不过10厘米,花径却达15厘米左右,花比盆大。陈列于案头,颇具观赏价值。它是这样栽培的:于9月15日前后,采折大花型品种的健壮芽头5—7厘米,上部留2片叶,下部不留,然后扦插;或在现蕾(蕾如绿豆大)后,采7厘米长的芽头,留上部3片叶,去掉下部叶片后扦  相似文献   

9.
11月中旬秋菊花后,剪去老本,整坨脱盆。剔去脚芽过早出土形成的缩头封顶枝和瘦弱枝。保留刚出土、顶心丰满的数个脚芽,扒掉滚团的须根。用普通培养土重新上盆,放室内光照充足处,适时通风。日间在25℃左右,夜间不得低于15℃。同时进行正常肥水管理,促使脚芽迅速生长成枝。 1月初,须在新枝长平14片叶时,用枝插法繁殖。剪8厘米长顶尖,用普通培养土和素沙土各半插  相似文献   

10.
绿牡丹是传统的名贵观赏菊种(见彩页)。但由于脚芽少,扦插成活率低,栽培管理难度大,很难普及。笔者栽培绿牡丹多年,摸索出一些有效方法,取得了植株矮壮、繁殖植株多的良好效果。今简介如下: 一、冬留母株嫩枝叶诱脚芽根据绿牡丹冬存脚芽萌发少的缺点,笔者于花谢后将母株上的枯、老、病、残枝叶全部剪除,只留一部分无病鲜嫩枝叶,同时换去一部分陈土,补充富含肥分的新鲜培养土。注意,不要损伤母株过多的根须,更不要磕盆更  相似文献   

11.
笔者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认为,要使菊花高矮适中、体态匀称、脚叶齐全鲜绿、花大色艳,需要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以改进了的脚芽繁殖代替扦插繁殖:所谓改进是指利用常规脚芽培养的脚芽苗来培育出二代脚芽,再利用二代脚芽造型开花的一种盆菊培育法。方  相似文献   

12.
菊花盆景的制作,通常选用小菊系中的花径为1—3厘米的满天星类小菊为材料。但其必须分枝多,花开茂盛,色泽鲜明,直立性强而又耐修剪的。定苗栽培管理:在秋末冬初选取小菊系品种的脚芽,长度在8厘米以上带须根的长势茁壮、丰满头尖的芽子,用利刀取出后植入装有二合土(腐叶土、砂各1/2)的口径三寸盆中养植。浇水后置于散射光下养护。每天早晚喷水一次,三周后转入正常管理。11月中旬移入室内光线充足处越冬,温度控制在8—  相似文献   

13.
我试用流水阶床扦插八仙花获得成功。具体做法是:选择坡度大约10°左右的半阴坡地,做成阶梯形插床,下层铺一层塑料薄膜,膜上放5厘米厚粗沙(砖窑土淋洗干净亦可),沙层上放10—15厘米厚扦插土。床上方开槽放水,下方做盛水槽沟,两边设50厘米宽管理道路,下为二级床,再下为三级床。床宽1米,长2.5米(如图),按10×10厘米株行距插穗,以夏初嫩枝扦插易生根。第一次放透水,以后白天视床  相似文献   

14.
佛手传统的育苗方法多以嫁接为主。近年来我们采用扦插繁殖,并配合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使盆栽佛手能快速成型,提早进入结果期。具体方法如下: 1.扦插繁殖 3月初,选择一二年生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去叶,剪成长约15厘米的插穗,在温室内营养钵中扦插。营养钵口径8厘米,高12厘米,基质采用蛭石。插深以插穗入土2/3、顶端露出1——2个芽为宜。插后注意保湿,约1个月左右可生根。4月下旬待晚霜过后,把已成活的扦插苗移至室外圃地中栽培。 2.苗期管理 4月下旬整好  相似文献   

15.
天竺葵的繁殖以扦插为主。试验表明:带踵扦插天竺葵,生根快,成株快。扦插基质以含腐殖质丰富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扦插宜在春、秋季进行。插条选择一年生健壮枝条,长3~4厘米,先端留2~3片叶,基部带长1~2厘米的老校,将剪口剪平,带老校(即带踵)扦插。插条取好后,晾干伤口浸出液,再将老枝全部埋入土中,一年生枝插入 1/3左右。插后注意养护,2~3周后生根。  相似文献   

16.
苗木繁育过程中,普遍采用先扦插,移栽后苗木形成一定的规格再进行嫁接,但苗木的繁殖速度较慢。笔者多年采用先嫁接后扦插的方法来繁殖、改良品种获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方法如下: 1.嫁接时间一般选择在9月,视砧木在未停止生长之前进行,过早接芽易萌发,过晚成活率低。用芽接的方法,如果接穗不易取芽可采用带木质芽接,嫁接的部位视其插条的长短,长枝每隔10~15厘米接1芽,短枝在枝条的上端接1芽。  相似文献   

17.
小叶女贞采用春季硬枝扦插成苗率高,但到翌春移栽育苗时间过长;而夏季嫩枝扦插管理较难,成苗率不高。近年我们采用夏秋季硬枝扦插,收到较好的效果。做法如下: 1.需用物品扦插基质(1份腐殖土和1份河沙混合而成);促进生根激素;剪枝剪;遮荫材料等。 2.插条选取从母株上选1~2年生无病虫害健壮枝条,截成3~4芽一段作插条,上端在芽上方1厘米处剪断,下端在芽下方0.5厘米处剪断。  相似文献   

18.
栽花小技     
瓜叶菊株矮花密有方5月底至6月初,将开过花的盆栽瓜叶菊自基部向上10厘米处剪掉,保留3~4片叶。把盆放到遮荫通风的地方,正常管理养护。7月初,根茎处发生的脚芽长出土面,这时逐步去掉原有老叶,使出土脚芽通风见光。每隔10天左右追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有机肥水或0.2%的尿素液。8月初,脚芽长到8~10厘米高时,下部已长出新根,可磕盆去土,将脚芽苗从根茎处轻轻掰下,注意勿伤小苗根系。然后用薄肥培养土上直径10~12厘米的小盆,遮荫、通风、浇水并喷叶,经一星期缓苗后正常养护。根据长势浇施或喷洒稀薄液肥,注意防治蚜虫和白粉病,9~10月便可开花。如此栽培的瓜叶菊比种子繁殖的栽培时间短、植株矮、叶片紧凑、花簇密集。摆放在茶几书桌上,清雅别致。  相似文献   

19.
月季冬插好     
一、扦插时间以月季叶片落后至地表结冰前(大约12月上中旬)为宜。二、扦插池和扦插用土选择背风向阳处,用砖砌成1米宽、20厘米高、长度以扦插数量(每平方米约插300株)而定的池子。用砂土(或细沙)掺园土各半拌匀,填  相似文献   

20.
繁殖山茶,一般在5~6月份采用嫩枝扦插法,但成活率较低。近年来,笔者试用叶插法和短穗单芽扦插法繁殖山茶,成活率达到99%以上。具体方法是:7月份在当年生嫩枝上取带柄叶,将叶柄插入糠灰与河砂按1∶1混合的基质中,深约为0.5~1厘米;或取1厘米长一段当年生嫩枝,每段带一单芽和叶片(位于短穗上部),插入基质,以没到单芽下部为准。这两种方法扦插后,均应洒水喷透,置于荫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