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针对四川杂交水稻种子面临生产基地难落实、面积大滑坡、质量难保证的新问题。结合宜字头公司“宜香优”杂交稻制种基地建设提出有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推进我省种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记者从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召开的水稻制种保险研讨会上获悉,自2013年开办水稻制种保险以来,该公司承保南繁育种企业与农户的制种水稻面积累计达61.11万亩,承保保费收入1.7亿元,支付保险赔款金额达3.06亿元,赔付率高达179.44%,有力保障了我国水稻制种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海南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南繁制种受自然灾害影响,存在较大风险,严重影响了南繁制种安全。为降低南繁制种风险,2013年,海南省财政厅、原农业厅联合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在全省启动南繁  相似文献   

3.
1制种基地的管理 公司+基地+农户是现行的普遍制种模式,杂交制种涉及千家万户,由于农户的素质参差不齐,技术人员一定要深入基地,用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的典型事例说服教育群众,让制种户明白,种子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4.
@@2012年底,我们赴联系点四川省彭山县义和乡杨庙村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调研。调研过程中发现,近年自然灾害频发已严重影响当地杂交稻制种产业发展,制种农户、企业和农业部门期盼国家能从政策上加快推进制种保险,保障农民收益和供种安全。通过杨庙村制种保险的调研,结合泸县杂交稻制种保险试点工作,并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的经验做法,提出加快推动杂交水稻制种保险、保障杂交稻制种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种业保险制度是制种生产风险分担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国家对种业保险工作非常重视,制种产业链相关主体对种业保险需求迫切,开展种业保险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湖南、江苏两省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和实施种业保险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制种生产面临的挑战和开展种业保险的迫切性,总结了各地开展种业保险的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并对未来种业保险开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玉米自交系生活力弱,芽鞘软,顶土能力差,人工播种深浅难掌握。播种深了易“闷芽”,播种浅了易干旱“烧芽”,致使旱地玉米制种抓苗难,全苗更难,限制了产量的提高。对此,我们从1983年起开展了试验研究,1988年用机播技术解决了旱地玉米制种全苗难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李冉 《中国种业》2013,(7):38-40
建立种业保险制度是制种生产风险分担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国家对种业保险工作非常重视,制种产业链相关主体对种业保险需求迫切,开展种业保险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湖南、江苏两省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和实施种业保险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制种生产面临的挑战和开展种业保险的迫切性,总结了各地开展种业保险的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并对未来种业保险开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省内 1 市 4 县(盐城、大丰、建湖、阜宁、金湖)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杂交水稻制种保险是制种生产风险分担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江苏省杂交水稻制种保险从 2011 年开始试点至今已有 11 年的时间,该保险制度在江苏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作用。对江苏省杂交水稻制种保险体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江苏省杂交水稻制种保险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宿县地区种子公司为安徽省大型杂交水稻制种骨干企业,从1980年开始杂交水稻制种,制种面积稳定在300公顷以上。随着农村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来的计划经济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基地建设,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  相似文献   

10.
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宏 《种子科技》2008,26(1):8-11
本文阐述了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集中区制种基地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制种基地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就是要制定产业保护政策,做好制种基地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建设国家级标准化制种基地,提升种子管理服务能力,强化基地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制种风险政策性保险,开通种子运输“绿色通道”,促进种子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