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核心内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及儒家学说,几千年来以来一直左右着中国的政治走向,规范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成为中国人的主流意识,儒家茶道同样是中国茶道的主体,认识和把握儒家茶道思想对整体性地把握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有着重要意义。本人试图从“儒”这  相似文献   

2.
张育松  黄斌 《农业考古》2004,(2):158-158
张天福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专家,福建茶叶创始人。一生为茶,以茶为业,为我国的茶叶事业健康发展不辞辛苦,努力奋斗,成就卓著。同时,张老又将其一生拥有的专业知识及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使我国我省的茶叶文化与科学技术代代相传。张老为振兴祖国的茶叶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在海内外茶叶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3.
元曲作为元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体现,囊括了元代社会生活与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对元曲作家创作的特点与倾向做了论述,包括元曲作家民族构成,以及元曲中参与茶文化创作作家的地域分布以及生活和创作时期的特点。文章分析了元曲中茶元素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与前代茶文化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相比较,重点总结元曲中的茶文化元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还与中国古代商人形象作对比。本文试图对元曲中的茶文化创作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概括,同时论述了前代的"茶酒之争"在元曲茶文化创作的表现,尤其是在文人和百姓生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来玉英 《农业考古》2012,(2):323-328
茶,揉合了中国人中庸、俭德、谦和的特性;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作用融合,深入到道德、礼仪、修养、信仰的范畴;茶能够建立人与本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在150多年前,山西晋商就从福建闽北武夷山的下梅村,连接起了一条通往中俄边界贸易城恰克图的武夷岩茶贸  相似文献   

5.
南宋径山万寿寺的茶礼(即茶宴,一种茶会礼仪)一直因史料不足而无法复原.现存的史料中,特别是寺院清规等文献中明确记载有“茶礼”,但却没有具体的形式.本文根据文史资料仅从文字上复原了南宋径山万寿寺的茶礼.  相似文献   

6.
"礼"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概念,<礼记·礼运>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正是从饮食之礼开始的,而茶礼则是饮食之礼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之礼是与礼义、礼制、礼义相关并且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饮食风习,也是餐饮活动中表示敬重与友情的日常行为规范.茶礼是茶叶冲泡技术与艺术中所体现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是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是茶人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缮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长期贯穿于中国古代传统法律之中,其中,"礼治"思想对法律的主导作用尤为突出,自汉代"引礼入法"、"礼法调和"之后,"礼法合一"、"德刑并用"的原则影响到历朝历代的立法与司法活动。礼制成为了法律制定与执行的指导原则,法律也成为了维护纲常礼教、伦理道德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谣》儒释道茶礼中的茶具与道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儒释道三家茶礼是中国茶谣中主要的茶礼表演,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宗教文化与茶、儒家思想与茶的结合,而茶具和道具则是这种外在体现的主要载体,因此在舞台艺术表现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三家茶礼的茶具和道具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周媛 《农业考古》2021,(2):138-143
宋代茶文化非常发达,形成了重要的饮茶方式"点茶法"。宋代也是礼教社会秩序规范成熟的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理学大师,制定的礼教行为规范成为后世学习的经典,影响甚广。两者相结合,使茶融入了礼教社会,形成独特的茶礼。礼教社会的茶礼,传递的是礼教社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作为社会互动交往的媒介,使互动更加融洽,形成"客来敬茶"的传统,通过向逝者献茶汤和茶器的茶礼,寄托情感表达哀思。礼教社会的茶礼,对当下仍有影响,它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两宋时期,是茶产业与茶文化迅速发展的阶段,期间茶叶开始成为了婚俗中聘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婚姻礼俗中由注重聘礼的象征性到注重聘礼的实际价格与实用性的转变,是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茶叶的文化属性密切相关。通过对宋代以茶为聘现象的梳理,也可见宋代婚俗观念的趋利性倾向。  相似文献   

11.
我这一生,既不抽烟爱饮茶,无心恋酒捕鱼虾,嗜书得食充饥肚,爱笔耕耘种苦瓜,与茶结下了长久之缘。少年时期,我在家中喝过普洱茶,但只知道止渴解腻;1951年秋参加工作时,我由墨江家乡沿普洱茶马古道步行五天到普洱,次年调到思茅,半年后又沿茶马古道步行从思茅到普洱到墨江,乘坐煤炭汽车、马车、尖头客车到昆明学校学习,毕业后又返到墨江,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唐宋一直是中国茶文化研究的重要时期,相对而言,明清之际则有所忽视。实际上,明末清初也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明代中后期以降,茶馆在城市中大量涌现,茶广泛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成为广大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之艺术;另一方面,文人茶事这一脉在明清之际也同样得到提升,日益走向精美与精致,这一点在明末清初名士张岱身上可以得到绝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宋霞 《农业考古》2021,(2):202-206
水的择取和烹煮对茶之真味真香的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品决定茶品,故有"水为茶之母"的说法。陆羽《茶经·五之煮》详细记载了烹茶之法,以及对水次第品级的等级排列。在《茶经·六之饮》中陆羽将水品的评判视为"茶之九难"的核心,可见宜茶之水鉴别之重要。"水"的意象在道家视域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水"几于道"的无为品格和其对本真自性场域的开显,使其在诸形万物中成为"道"的现实表征。故而对宜茶之水的择取、烹煮和育华,便成为温润滋养茶叶和成就茶人精行体道的契点。  相似文献   

14.
刘章才 《农业考古》2012,(2):160-164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英国人正是直接与间接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成为嗜好饮茶的民族。作为世界茶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英国红茶文化举世闻名,但在其形成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的转变:先是偏重绿茶,后来发展为偏重红茶。角山荣与陈文华等学者曾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1)但因学术旨趣所在,并没有详加论述,笔者不惴浅陋,拟对该问题进行一系统梳理,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何建明是当今影响最大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报告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对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准确把握与成功探索。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时代主题、民族精神、典型叙事与史诗建构等方面。具体来说,又表现出选题的重大与题材的开拓、时代主题与民族精神的和谐统一、歌颂与批判的有机融合、传统精义与典型叙事的史诗建构,等等。但其创作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某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何建明现象"再次说明:报告文学等纪实文学的学术关怀与理论建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正>核心提示:吉林省东丰县农民赵广贤刚帮家里收完玉米,便忙起了自己的副业——农民画。为了让农民画"后继有人",东丰县先后成立了东丰农民画院、东丰县农民画骨干作者创作培训基地。吉林省东丰县农民赵广贤刚帮家里收完玉米,便忙起了自己的副业——农民画。这种东北黑土地里"种"出来的乡村艺术,正帮助当地越来越多农民找到致富新路。赵广贤今年50岁,是东丰县南屯基镇红榔头村农民,家里种10多亩玉米。干起农活来,她一点不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