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膨大剂是采用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吡效隆)研制而成的,具有显著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向施用部位转移,增大果实等作用。其活性比细胞分裂素6-BA高10倍以上。经多年试验和大面积应用表明,葡萄使用四川兰月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狮子山”牌膨大剂后,可以使有籽果增大20~40%,使无籽葡萄果实增大1~3倍,提高果实商品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培育大粒葡萄的有效药剂。现将其使用技术介绍如下:一、使用对象:巨峰、藤稔、京优、京亚、高尾等有籽无籽葡萄。二、使用时间:在有籽葡萄上,于花…  相似文献   

2.
赵华  刘静 《北方果树》1998,(1):12-12
无籽灵对葡萄果实发育的影响赵华刘静(沈阳市东陵公园110161)(辽宁省技工学校)目前栽培的鲜食葡萄多为大粒有籽品种,但消费者喜食无籽葡萄,所以对有籽品种的应进行无核处理。为此,我们对大粒葡萄品种红富士进行了无核处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材...  相似文献   

3.
<正> 1 30多年的回顾无籽、少籽西瓜分为激素无籽西瓜、多倍体无籽、少籽西瓜和易位少籽西瓜三大类.三类无籽、少籽西瓜相比较,激素无籽有果小、畸形、商品果率低、管理麻烦的缺点,至今仍处于研究阶段。易位少籽西瓜的易位系,特别是多易位系,培育难度大,植株座果率低,生产栽培较少,也还在继续研究。多倍体无籽、少籽西瓜诱变方向性很强,比较容易培育,植株易座果,果实质量稳定,管理方便,还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耐贮运等特点。因而,栽培时间最长,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一直是世界各国,也是我国栽培无籽、少籽西瓜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王健 《河北果树》2006,(1):49-50
葡萄无核化栽培就是通过良好的葡萄栽培技术与葡萄无核剂处理相结合,使原来有籽的大粒葡萄果实的种子软化或败育,使之达到大粒、早熟、无籽、丰产、优质、抗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巨峰葡萄是莲都区葡萄栽培的当家品种,近年来无核化栽培技术在葡萄栽培区应用较广泛莲都区的巨峰葡萄无核化栽培应用较多。葡萄无核化栽培不仅能使葡萄籽粒从有籽变成无籽使口感更加适口,改善了果品品质,而且有增加坐果率、提早成熟,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显著提  相似文献   

6.
马源 《上海蔬菜》2004,(2):14-14
无核瓜果 无核瓜果没有籽核或有可食性的软籽核,食用时减少了剔除籽核的麻烦,所以此类瓜果备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场看好的有无核桃、无核梨、无核葡萄、无籽黄瓜和无籽西瓜等。  相似文献   

7.
张虎 《山西果树》2004,(3):47-48
葡萄无核化栽培就是将良好的葡萄栽培技术与葡萄无核剂处理技术相结合,使原来有籽的大粒葡萄果实的种子软化或败育,使之达到大粒、早熟、无籽、丰产、优质、抗病的目的。1 使用葡萄无核剂的效果①无核。正确使用无核率可达1 0 0 %。②成熟早。在产量一致的情况下,可比常规栽培  相似文献   

8.
糖水去皮葡萄罐头的加工一、品种选择:生产去皮葡萄罐头时,原料要求具备粒大、肉厚、果皮韧性强易剥离、无籽或少籽或小籽、肉色白或浅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香味浓等特性;较适合的品种有:汤姆逊无核(ThomsonSeedless)、保尔加尔、巨蜂、伊豆锦...  相似文献   

9.
(1) 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葡萄消籽灵对有籽葡萄进行处理,其无籽率可达90%以上,且可提早15~20天成熟,增加糖度1°~3°,无毒无害。该技术适用于各类葡萄品种,如四倍体或无核倾向较大的藤稔、先锋、巨峰等。对马奶子、珍珠香等二倍体品种也有效果,但用药量中的配方水量应减少1/3,具体做法如下:①消籽液的配制;每亩用10g消籽灵加酒精250ml,搅拌至充分溶解,再加750ml 40℃的温水,全部溶解后注人液体活性剂,共配成1000ml原  相似文献   

10.
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杨秀文(辽宁省辽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辽阳)贾兰虹(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哈尔滨)葡萄无核化栽培就是通过无核剂处理与良好的栽培技术相结合,使原来有籽的大粒葡萄果实的种子软化或败育,使之达到无籽、早熟、丰产、优质、抗病的目的。我们以...  相似文献   

11.
1 选择优良品种 可选择蜜枚无籽1号、花皮无籽1号、广西2号、无籽304(又名雪峰无籽)、昌乐无籽(又名黑皮无籽)及台湾凤山一号等无籽西瓜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和国际友人的需要,改变西瓜品种结构,繁荣市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首都发展高档无籽少籽西瓜生产,成为我们广大西瓜科技工作者和瓜农的重要任务。我市自60年代就开始种植无籽少籽西瓜,但一直未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无籽少籽西瓜的“三低”没能解决,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200亩左右。我站于1985年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多倍体育种组协作,开发北京市无籽少籽西瓜生产,在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发挥广大瓜农的积极性,使我市无籽少籽西瓜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由1985年的25亩,发展到1988年的3417亩,是1985年面积的近167倍,  相似文献   

13.
文摘几则     
一、试验报道的是赤霉酸对多胚体枇杷结成无籽果实的效应。普通双倍体的田中枇杷出现正常有籽果实的比例为35~89%,三倍体的田中枇杷出现有籽果实的比例为2.6~5.0%。当三倍体枇杷在1/3的花簇盛花或幼果开始变大时喷布二次100p.p.m 的赤霉酸,花簇随着子房发育不良结了许多无籽果。赤霉酸处理获得的无籽果大小和普通的有籽果一样。《Horticultural abstracts》1982,Vol.52(12),第8367条。  相似文献   

14.
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是通过良好的葡萄栽培技术与葡萄无核剂处理相结合,使原来有籽的大粒葡萄果实的种子软化或败育,使之达到大粒、早熟、无籽、丰产、优质、抗病的目的.通过我们在郯城县高峰头镇于圩子和浦汪村五处试验,使用该项技术的效果是:无核率可达95%~100%;比常规栽培提前成熟20~30 d;果穗紧密无大小粒现象;品质好,含糖量可达18%,15%时就可上市出售.单粒重9~10 g,每穗果重1~1.5 kg.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创建于1960年.建所之初,该所就成立了瓜类研究室,不断增加该室科技人员,充实科研力量,把西瓜新品种的培育作为重要的科研任务之一.该室现有从事西瓜甜瓜研究的科研人员19名(西瓜15名),其中高级科研人员7名,中级9名,是全国从事西瓜研究人数最多的一个单位.早在60年代,该所就育成早花、四倍体1号和无籽3号等少籽、无籽和普通有籽优良西瓜品种.70年代,育成的优良西瓜品种有郑州1号、郑州2号、郑果401、郑果402等.80年代,又培育出郑  相似文献   

16.
沿海地区西瓜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春  刘华 《上海蔬菜》2010,(5):17-18
为了鉴定无籽西瓜新品种金兰无籽、中农无籽一号和有籽小型西瓜金玉玲珑在盐城地区的区域适应性、丰产性和经济价值,特在盐城滨海县进行无籽西瓜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英国国际园艺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正在培育无籽苹果 ,第一批无籽苹果可望今年开花结果。研究者在自然界发现了两种无籽野生苹果 ,虽然这两种苹果又硬又酸 ,无法入口 ,但这两种野生苹果的无籽基因对于培育酸甜可口的苹果非常有用。他们用品种优良的普通苹果的花粉为无籽野生苹果授粉 ,经两代杂交 ,培育出口感较好的无籽苹果。每培育一代苹果树需约 5年时间 ,要培育出无籽杂交苹果则约需 10年时间英国着手培育无籽苹果@李英培  相似文献   

18.
植物激素对枇杷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试验在花前和花后不同时期使用了不同种类的生长调节剂,分析了有籽枇杷和无籽枇杷果实在发育过程中三种内源激素(生长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开花前赤霉素处理形成的无籽果实不能长大的原因是无籽果实在细胞分裂期缺少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枇杷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无籽少籽西瓜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内外无籽、少籽西瓜育种的研究是我国名学黄昌贤1938年留美期间利用外源激素处理获得世界上第一个无籽西瓜。此后陆续出现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技术方法以及多种方法结合处理产生无籽西瓜。内容包括激素无籽西瓜、易位少籽西瓜、多倍体无籽少籽西瓜三大类别的研究动态,诱变二倍体西瓜为四倍体西瓜的途径,以及组织培养在多倍体西瓜育种中的利用等。  相似文献   

20.
葡萄无核化控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葡萄无核化控技术及应用董新平(新疆石河子农学院)一、历史及现状葡萄化控形成无籽果,5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WeaverandMccume(1959)和Stewart(1958)等首先报道了赤霉素对葡萄形成无籽果和增大果粒的作用,托凯(Tokay)葡萄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