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新疆及兵团棉花生产面临的困境和未来棉花发展途径分析,提出了农七师以发展中长绒棉为突破,调整棉花产业结构,大力实施棉花产业化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2-2003年新疆棉花早熟组区域试验中丰产型品系较少,品种的早熟性下降,品质均属中等水平,无符合中长绒棉标准的品种.建议重视中长绒棉育种,改善中绒棉品种品质,同时注重新品种丰产、早熟与优质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新疆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为适应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顺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潮流 ,充分利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棉花生产的政策优势 ,面对巨大的技术、市场等风险 ,率先进入彩色棉花产业领域。经过 8年的努力 ,公司已形成完整的彩棉种子产业化、彩棉种植规范化和彩棉产品标准化的彩棉产业化。从而 ,使新疆棉花类型结构向以优质陆地棉为主 ,天然彩色棉、中长绒棉、超级长绒棉、有机棉综合发展的道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使新疆棉花产业实现以优质和多花色品种参与市场竞争和在国际贸易中打破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可能。新疆…  相似文献   

4.
南疆陆地棉品种更替目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疆棉区四次棉花品种更替过程的了解 ,提出下一步品种更替目标 :逐步形成以优质机采型陆地棉为主 ,优质中长绒棉和高产优质中短绒棉为辅的多元化品质格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长绒棉在开花期花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进行试验,以阐明赤霉素对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能增加中长绒棉的结铃,对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用赤霉素10 mg/L溶液多次喷施更有利于棉花结铃,有利于提高原棉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中长绒棉的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发展中长绒棉对推动优质高效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十分有利的。新疆北疆作为我国主要的优质棉区,近年来在早熟中长绒棉选育和生产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品种选育成就从“十五”到“十一五”初,北疆各棉花育种单位先后育成新陆早16号、新陆早24号、新陆早28号、新陆早29号和新陆早31号5个早熟陆地中长绒棉品种。这几个中长绒棉品种的育成和推广,为推动垦区的中长绒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表1可看出,这5个品种的绒长在32.9~33.6mm,…  相似文献   

7.
随着纺织技术进步和设备的更新 ,棉纺企业对棉花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等要求越来越高 ,中长绒棉正是适应纺织要求发展起来的棉花纤维类型。本试验按照“专一品种——专用棉——专用纱”棉花纺织产业一体化思路 ,按生态区种植单一品种生产专用棉直接供给示范区的纺织厂进行专用棉纺纱试验 ,以多类型原棉配比纺精梳中支纱为试纺试验目标 ,重点开展棉花新类型中长绒棉的试纺和数据对比分析 ,为中长绒棉生产专用纱提供技术参数。1材料和方法试验使用原料为按单一品种生产的专用棉(表 1 )。表 1 试纺原棉品质类型 长度/m m整齐度/%比强度/(c N…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对中长绒棉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于2013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苗期灌根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溶液灌根后,中长绒棉3-110C9对枯、黄萎病的抗性增加,但棉株的株高降低,铃重、绒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枯黄萎病是制约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自治区植保站等单位的调查显示,1995年全区枯萎病面积达4万~4.6万hm2,其中绝产面积2666.7hm2以上;目前全疆80%以上的棉田受枯黄萎病危害,枯黄萎病蔓延后导致本区自育丰产、优质、不抗病棉花品种难以推广。研究枯黄萎病对棉花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对于提高新疆自育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新疆的库车县齐满镇枯黄萎混生重病田和无病田进行。参试材料14份,分别为自育品系抗虫2000和5,自育中长绒棉品系25、29、30、32、9-2065号;美棉99B、33B;SGK3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疆地区棉花产业的调研表明,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方面"面积稳定,产量比重增加,机采棉面积快速增长,品质意识逐步增强,市场品质导向明显,生产成本基本不变,但植棉效益下降";棉花加工纺织方面"籽棉价格低位运行,高品质棉有价无市,皮棉价格下行,国内外价差缩小,纺织服装产业稳步增长,棉纺企业产能已达1800万锭"。同时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疆棉花生产在"棉花生产环境压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植棉成本与植棉效益,原棉品质和生产者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促进新疆棉花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由于陆地中长绒杂交棉对亲本的纯度要求比陆地中绒棉品种更加严格,特别是纤维品质。如果两亲本之一在繁育过程中,受天然杂交或人为混杂影响,纯度不高,不单是杂交种的产量降低,更为严重的是纤维品质不一致,达不到陆地中长绒棉的标准。因此,有必要研究总结了陆地中长绒杂交棉的亲  相似文献   

12.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自育早熟棉新品系4—14为母本、外引优质中长绒材料H2为父本.利用病圃经过多年鉴定筛选而成。2007—2008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品质棉花产需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2016、2017和2018年棉花公检数据分析得出,我国高品质原棉短缺量大;与美棉、澳棉品质指标对比分析,明确了我国新疆棉花品质的短板;结合我国纺织业发展需要,分析了高品质原棉需求增长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乃至全国棉花品质提升的主攻方向、建设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和高品质生产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强度(力)高低是衡量棉花纤维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同等长度、细度水平的纤维,其成纱品质会与纤维强度呈极好的回归关系。一般情况下,均有纤维强度(力)愈高,成纱强度愈高的趋势。我们总结美国20余年的纤维与成纱品质的测试结果表明,就中绒棉与中长绒棉而言,对成纱强度影响最大的就是纤维强度指标。因此,强度评判对确定棉纤维品质,估价棉织品的品质高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长绒陆地棉新品种冀棉22①刘存敬翟学军王国印耿军义李之树河北省农科院棉花所050051冀棉22号是从早熟、优质棉花中棉所17中经系统选育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长绒陆地棉,该品种1996年4月3日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它的培育成功填补了我国...  相似文献   

16.
陆海三系杂交棉新杂棉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杂棉2号纤维品质特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具有优质、丰产、早熟、抗病和中长绒等优良综合性状.田间表现为:出苗快、结铃性强、早熟性好、吐絮集中,抗枯耐黄、纤维品质超过中长绒棉接近长绒棉标准,适应南北疆种植,实现了多种优良性状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7.
李保军 《中国棉花》2012,39(12):23-24
 对17个中长绒棉品系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皮棉产量与衣分呈显著正相关,与铃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衣分、铃重分别与纤维品质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育成品系普遍表现为衣分低、铃重小,皮棉产量与对照陆地棉品种差距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早熟杂交棉新品种新陆早4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以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自育早熟新品系为母本,外引优质中长绒材料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利用病圃鉴定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自治区早熟杂交棉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自治区早熟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审定,定名为新陆早43号。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9号。  相似文献   

19.
新疆特色棉生产的优势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发展特色棉优势、必要性与科研、生产、产业化现状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目前应突出解决的问题,从而能对规划新疆,乃至我国其它棉区特色棉花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机采棉和手采棉的纤维品质,发现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长度较手摘棉差1mm,断裂比强度较手摘棉差1.08cN·tex-1,短纤维率高于手摘棉,棉花主体品级为3级,较手摘棉低1级。由此提出在新疆早熟植棉区应加强断裂比强度高、纤维长、马克隆值适中的机采棉品种选育,以提升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