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辽西地区近成熟、成熟油松公益林混交改造技术发展,解决油松公益林现存的诸多问题,保障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从混交改造的方式、树种、效果评价等3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资料中油松人工纯林、中幼龄林期的混交改造技术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在现有文献资料中,混交改造方式的研究缺少对油松带状或块状砍伐形状、面积大小的界定,未能依据具体的立地类型及微环境差异确定适宜的混交树种及详细的配置方法;混交改造树种的研究缺乏针对现地适生情况及后续生长表现方面的长期、系统的监测,应该把实验室抗逆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外业样地试栽试验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扩大油松混交树种的选择范围;在混交改造效果评价方面,应注重种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不同林龄阶段混交林抚育调整技术,建立系统、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对现有的改造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进一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甘肃小陇山5种不同灌木林改造模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和树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甘肃小陇山5种不同灌木林改造模式的林分组成、结构特征以及树种多样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带状割灌营造的华山松林模式从树种组成、林分结构以及树种多样性等各方面优于其它模式,林分更易形成异龄混交林,是一种较好的改造模式;带状割灌改造较全面割灌改造更有利于提高林分的树种多样性,增加林木个体分布的随机性和混交程度;其它改造模式的林分状态并不完全表现为人工纯林的特征,在今后的经营中,可以通过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促使现有林趋向进展演替,实现人工林自然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人工培育针阔混交林,按不同混交树种、不同混交方式进行混交,最后筛选出最佳人工针阔混交林的混交模式。通过人工针阔混交林的培育,为辽宁提供各种类型的混交模式,从而为辽宁混交林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2年来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林场陆续对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进行了阔叶树混交造林改造。选取3个林龄为10 a的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作为样地,包括1个未改造的对照林分和2个已改造的林分,比较其植物多样性差异。无论是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Simpson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还是秩多度曲线都表明,已改造林分植物多样性远高于未改造林分;人工引入的本地树种藜蒴、阴香能自我更新。采用乡土阔叶树种及其合理混交模式,对针叶人工纯林进行改造,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近自然林。  相似文献   

5.
人工混交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混交方式不同(块状、带状)其生长表现各异。80年代初在辽宁本溪草河口、偏岭镇及桓仁县马鹿泡村营建的人工混交林已郁闭成林。但因不同混交方式、比例、树种及采取的不同经营措施,而使各种混交林型之间生长差异较大。为探索辽东山区最佳的混交模式,特对各不同混交方式的林型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贮灰场的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种植豆科牧草具有培肥地力和固沙作用,提出了营造乔灌混交防护林带,网格内营造针叶树种,分步、分期改造,逐步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建立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贮灰场复垦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用蓝桉、麻栎、藏柏、山樱桃、圣诞树、山合欢等作混交树种,在玉溪大栗园开展了8种人工混交林混交模型的试验研究,依据Ii=P1h/H+P2d/D+P3v/V计算混交模型的选择指标,用I标=I平均+aδn计算出混交模型的选择标准为3.0175。据此对参试的混交模型进行评定,结果以圣诞树×山樱桃带状混交效果最好,其次是藏柏×山合欢、藏柏×圣诞树带状混交。3种入选的混交模型的配置方式为混交林株行距为1m×2m的带状混交,混交林配置树种以50株为1行,4行200株为一混交模型,行与行随机排列。试验结果还表明混交林中各树种单株的生长量比纯林高。  相似文献   

8.
广西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广西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公园林相改造的重点是对针叶纯林的改造。即对针叶林进行大强度疏伐,然后进行混交造林。选择乡土树种是混交造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南沿海混交海防林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东南沿海混交海防林的现状,目前混交林型海防林主要是木麻黄与湿地松、相思类树种与桉属等树种混交形成的混交林。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混交林型的生长效果、防护效能和改土效果,提出合理的混交类型。此外还提出采用乡土树种与木麻黄混交,为建设混交林型的海防林体系提供更多的混交树种选择,为我国沿海防护林的管理、低效林的改造以及提高海防林的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彭德志 《湖南林业》2002,(10):24-24
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混交林,在确定主要树种后,怎样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至关重要。因为选择的混交树种即要与主要树种在生长特点和生态要求等方面一致,又要考虑混交树种本身的适应性,达到营造混交林的预期目的。因此,混交树种的选择应具有如下具体条件:1.混交树种应具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或其他效能,给主要树种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以提高林分的稳定性。2.混交树种最好与主要树种之间的矛盾不太大。较理想的混交树种应生长较缓慢,较耐荫,其根型以及对养分、水分的要求与主要树种有一定的差别。3.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没有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