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明远 《植物保护》1965,3(5):175-175
葡萄结果后常常患有一种病,浆果不能正常成熟,果中充满一泡酸水,果色不良,极易脱落,这种病通称为水罐子病。 1961年和1963年北京团河农场葡萄园大量发生此病。经观察患病的果穗,有以下四类症状: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避雨栽培和套袋技术对葡萄病虫害发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于2015年4—9月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了葡萄避雨栽培和果穗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和果穗套袋技术对葡萄侵染性病害黑痘病、霜霉病、大褐斑病、穗轴褐腐病、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及非侵染性病害日灼和裂果均有控制效果。同时,可防除鸟害。避雨栽培与果穗套袋技术集成使用,其控害、提质效果优于单一技术,能有效防治葡萄病虫害,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葡萄干梢病是葡萄水罐子病的后期表现症状,水罐子病在吐鲁番地区于7月上旬发生,无核白葡萄果穗梢部的果粒表现为水泡状,病粒糖度低,味酸或无味,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果肉与果皮脱离成水浆糊状,无核白葡萄水泡状病粒逐渐干枯即成为干梢状。引致该病的原因有二:主...  相似文献   

4.
<正>葡萄气灼病是由于生理水分失调造成的,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不会传染,但与特殊的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条件密切相关,如果出现影响葡萄水分吸收、水分流失和蒸发的气候条件等,就会发生气灼病,而且发生较重。病害发生后,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将会对葡萄生产不利,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产值的提高。1症状气灼病主要为害葡萄幼果、穗轴和果穗,从葡萄落花后的幼果期到转色期均可发生。以靠近地  相似文献   

5.
薛志成 《广西植保》2005,18(3):23-24
1.1 症状与发病条件 此病主要为害西葫芦的花和幼瓜,多从开败的花侵人,使花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以后由病花向幼瓜发展,使瓜尖褪绿,呈水浸状软腐、萎缩,病部产生灰色霉层。此病由半知菌灰葡萄孢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土壤表层及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浇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西葫芦在棚内温度20℃~25℃,  相似文献   

6.
徐怡心 《植物检疫》1993,7(3):194-194
葡萄黑痘病 Sphaceloma ampelinum 在我国内地葡萄产区普遍发生危害,新疆仅在1987年以前报道过伊犁新源县此病的发生蔓延情况,别地尚未出现过此病。1988年5月底,我们在石河子农业科技中心一承包户(以下均称“户主”)的温室中发现了葡萄幼苗茎叶普遍出现红褐至黑褐色带有黄紫色晕圈的病斑,病斑沿叶脉、嫩茎  相似文献   

7.
何建群  王程  张玲 《植物医生》2011,24(2):16-17
通过2006—2010年对鲜食葡萄病害的调查,诊断出宾川县葡萄发生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房枯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葡萄大褐斑病、葡萄小褐斑病、葡萄穗轴褐枯病。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总结出:新建果园,强化苗木选择;适时清园,遏制病源传播;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清理副梢,以利通风透光;预防为主,及时喷药;避雨栽培,控制病害;果穗套袋,减轻病害等技术应用于葡萄生产,达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节本增效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玉米圆斑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吉林省推广的玉米骨干自交系吉63果穗上发生的穗腐症状是由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 Ullstrup侵染引起的圆斑病。从病斑形态和培养性状与小斑病菌迥然不同。经温室苗期和田间成株期人工接种证明,圆斑病菌除为害吉63和少数自交系外,不侵染T型、M型等不育系及多数正常系玉米的果穗。从果穗抽出到灌浆期是圆斑病菌侵染发病的关键时期。病菌主要在病株残体里以菌丝体越冬,已腐烂的病组织则丧失生活力。六年共鉴定655份自交系、品种及杂交种,有184份材料的果穗感病,以吉63及其选系后代发病最重。经测定吉63感染圆斑病是由隐性感病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葡萄裂果的观察,描述田间葡萄裂果的表现症状和发生为害特点。葡萄裂果的发生是由葡萄品种特性、土壤水分变化过大、果粒挤压、果粒发生病害、栽培技术不规范等原因引起;防御葡萄裂果应采取选择抗裂果品种、保持土壤湿度平衡、合理施肥、科学负载、预防病害、疏花蔬果、果穗套袋、覆草、铺地膜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苹果水心病又称蜜果病、水心子病、玻璃病等。在苹果产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现将此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症状及发病原因此病主要表现在果实上,多在果心部位发病。最初病果与正常果外表无异,不易辨认,而在病果果心却呈水渍状病变。当变质部位接近果皮时,此时从外表可看出病果皮呈水渍状,透明似蜡。剖开果实,病变组织分布不尽相同,发生于果肉任何部分。病部细胞间隙充满汁液,局部果肉呈半透明水渍状,病果甜味增加。靠近果顶和萼洼处病斑较多。后期,病组织败坏变褐色。经多年的观察,我们认为此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病害。发…  相似文献   

11.
葡萄白腐病也叫穗烂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阴雨连绵的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2005年5—6月受特殊天气条件的影响,上杭县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给果农带来巨大的损失,笔者对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葡萄果实腐烂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与症状观察,并对发病果穗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回接试验,结果表明,葡萄果实腐烂病的病原是 Aspergillus niger v. Tiegh,其菌落呈黑褐色,分生孢子头球形,直径200~500 μm,分生孢子梗壁光滑,带黄色。顶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5~70 μm,褐黄色,全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瓶梗8~10(~12)μm×2~3 μm。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5 μm,孢子壁表面粗糙,有的生有小疣。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传入宁夏的病虫种类及新见重要虫情记述高兆宁,徐文忠(宁夏农科院植保所银川750001)(银川植物检疫所)1新传入本区的病虫种类1.1玉米干离病Dinlodiazeae(Schw.)Lev.此病侵害果穗及茎干形成干腐,本区以往未有记载。1988...  相似文献   

14.
正葡萄成熟期阴雨天气较多,葡萄果穗病害发生严重,其中以溃疡病、白腐病等危害较重(匡柳青等,2014),目前已发现有20多种病原菌,且多为混合侵染,防治难度大(徐玲等,2006),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2017年,在烟台市开发区葡萄园发现一种导致葡萄溃烂的病害,主要危害成熟期果穗,枝干  相似文献   

15.
正葡萄是郓城县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产业,在葡萄生产中,病害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生产中果农使用化学农药后,果品中农药残留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减少果品中的农药残留和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采取绿色防治技术防治病害非常重要,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葡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供果农参考。1葡萄炭疽病1.1症状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浆果着色后期接近成熟时发病最重。一般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16.
葡萄病毒类病害是影响葡萄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至今世界上报道的有二十余种。其中最主要的两种病害一扇叶病和卷叶病。本文首次报道从我国分离出葡萄扇叶病毒。一、田间症状:北京地区5月上旬“巨峰”葡萄病株在田间症状有二类。1.植株矮小,腋芽萌发受阻,下部叶片花叶,新生叶小而黄,整个植株生长势弱。症状发展至7月上甸,黄花叶片边缘有干枯现象,植株不挂果,无产量。  相似文献   

17.
杨再琼 《植物医生》2001,14(4):19-19
葡萄白粉病(Vucinulanecatov(Isch)burv)是高温、时旱时雨地区葡萄种植中常见病害 ,在镇远县葡萄生产上连年发生。因此 ,抓好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是保证葡萄丰产的关键。一、危害症状白粉病菌在叶、嫩茎、卷须、果梗及果实上形成白色霉粉斑 ,病斑多时融合成片 ,叶片病斑主要发生于叶面 ,背面较少 ,病叶早落 ,重病株叶片在果实未成熟前全部落光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果梗、幼果罹病 ,常致早期落果 ,较大果实局部受害 ,病部生长受抑制 ,导致果实开裂 ,病果常因受细菌侵染而发臭。二、发生规律该病在镇远县发生早 ,发…  相似文献   

18.
鉴于葡萄果锈病在新疆吐鲁番发病重、损失大的现状,指出了此病的为害症状,分析了病害发生的原因,从早期预防、科学用药、适时采收以及加强果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药褐斑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药褐斑病又称山药白涩病、叶枯病、斑纹病。此病主要为害山药的叶片和茎枝,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和茎蔓枯死。近年来,山药褐斑病有不断加重的趋势。为此,笔者于2000~2002年对此病的症状及发生特点进行了观察,并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1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面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一种暗色座腔孢(Phaeocytostroma sp.)为害柑桔根系皮层组织而引起的柑桔根黑点病,并描述了此病的症状,病组织解剖及病原菌形态等特征。柑桔根黑点病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