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兴安地区褐飞虱发生动态及迁飞轨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广西兴安地区单双季稻混作模式下褐飞虱发生规律,采用灯光诱捕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早、中、晚稻田褐飞虱发生动态,并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 4.8对2011年褐飞虱迁飞高峰进行了迁飞轨迹分析。广西兴安地区褐飞虱种群数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年发生6代,迁飞活动主要集中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褐飞虱发生高峰期与单季中稻生长期吻合,在单季中稻田的发生量最大。2011年广西兴安褐飞虱5—6月迁入虫源主要来自海南稻区以及泰国、越南和老挝中部稻区;7—8月迁入虫源来自广西南部、东南部和广东西部稻区;回迁虫源来自湖南西南部和江西西部;10月从本地迁出的虫群主要迁向广西中部和贵州南部。研究表明,偏南方向的低空急流为褐飞虱的大规模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降雨是迫使稻飞虱降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诱集监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2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进行同地对比诱集监测。结果表明, 嫩绿粘虫板对3种飞虱总体、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诱集量与测报灯之间无显著差异, 其诱虫趋势与测报灯诱虫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 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虫量多和峰形明显。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有明显差异, 诱虫峰次少于测报灯, 监测效果次于测报灯。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可在非灯诱区监测点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2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进行同地对比诱集监测。结果表明,嫩绿粘虫板对3种飞虱总体、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诱集量与测报灯之间无显著差异,其诱虫趋势与测报灯诱虫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虫量多和峰形明显。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有明显差异,诱虫峰次少于测报灯,监测效果次于测报灯。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可在非灯诱区监测点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4.
沿江稻区褐飞虱重发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05年~2010年褐飞虱田间系统调查资料,总结出了近年来沿江稻区褐稻虱迁入期提前、峰次多,以及短翅成虫始见早、后期补充迁入量大的发生特点,进而分析得出水稻生长后期褐飞虱暴发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繁殖虫源量大、暖秋气候及生育期延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据此提出了强化测报、治前控后、综合防治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eis medinalis Guenee)、白背飞虱(Sogatella JfurciferaHoruath)是江苏地区中、晚稻重要害虫,均系远距离迁飞性昆虫。江苏的主要虫源来自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张孝羲等,1981;胡国文等,1988)。关于不同种昆虫同步迁飞现象国外研究颇多。Kisimoto等(1982)从1977~1978年,通过东海气象观察船定点捕捉迁飞昆虫的资料证明,褐飞虱与白背飞虱有同步迁飞现象,迁入时的天气条件也颇相似,Miyahara(1987)报告粘虫与小菜蛾同时从国外迁入日本南部地区。江苏地区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6.
褐飞虱的再迁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者鹤岗等于1967年7月中旬,在日本附近东海海面的一艘气象船上,首次观察到稻飞虱大量迁飞的事实,并见一些飞虱在降落到海面和甲板上以后能再次起飞,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再迁飞”。我国许多测报站和昆虫工作者,都曾发现往往在某些田块一时降落飞虱很多,但第二天却不见了。黄山高山观察点,一次曾发现大量飞虱降落在甲鱼背的巨石上,但第二天附近草  相似文献   

7.
褐稻虱具有远距离迁飞特性,在亚洲,每年春夏有相当数量虫源自南亚、东南亚迁入我国大陆,秋后又有数量更大的虫源向南回迁。对于一个具体地域,迁飞的群体具有迁入或过境的两种趋向;地方群体也具有迁出或储留繁殖的两种可能。最终确认迁入或迁出某一具体地域,并给这个地域可能带来何种影响,是当前褐稻虱地方测报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大冶地区一年发生5代,种类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灰飞虱为辅.常年第三(1)代白背飞虱、褐飞虱主峰迁入在5月~6月,以迁入量和种群比例决定当年的发生程度;第四(2)代稻飞虱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以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常造成迟熟早稻穿顶、枯秆;第五(3)代稻飞虱发生期正值高温季节,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褐飞虱种群数量逐步上升,进入8月上旬以后,如盛夏不热,阵雨较多,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高,褐飞虱迅速繁殖成为优势种群;9月上、中旬,第六(4)代褐飞虱常在中稻田造成为害,出现中稻、一季晚稻大面积穿顶倒伏;第七(5)代褐飞虱发生情况较复杂,大多年份晚秋气温较高,有利本地虫源大量繁殖,加上北方中稻收割后大量褐飞虱向南回迁,遇适合气候条件大量成虫降落我市继续为害,常造成双季晚稻、迟熟一季晚稻大面积倒伏.  相似文献   

9.
中粳稻区白背飞虱灾变特点及其测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978年以来通州市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系统监测资料,白背飞虱在苏北中粳稻区具有成虫迁入量大,增殖倍数高,迁入成虫繁殖的子代即为主害代,与褐飞虱在发生时期和空间分布上此起彼伏等暴发成灾特点。白背飞虱暴发期二代若虫高峰期虫量,与一代7月10日、15日前虫量极显著正相关。据此建立预测式,提出发生程度预测指标,预测准确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后期褐飞虱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褐飞虱在江苏地区频繁暴发危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由于虫源地褐飞虱特多以及受下沉气流的影响,2006年8月底至9月初大批褐飞虱成虫迁入本地,田间长翅型成虫数量巨大,为历史罕见,对水稻后期灌浆构成严重威胁。本站于9月2日(田间成虫高峰期)进行了药剂试验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南稻区北部(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六省)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双季改单季的水稻种植制度的调整,为了阐明水稻种植制度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形成的影响,2007、2008年在怀宁县和潜山县采用田间调查与卵巢解剖等方法研究了单季中稻、双季晚稻中褐飞虱的种群动态及世代虫源性质。结果表明:安庆地区单季稻大面积种植后,6月中旬至7月下旬迁入的褐飞虱可以直接降落在单季中稻本田,并能连续繁殖,种群增殖倍数可高达数百倍,单季中稻褐飞虱的发生量高于双季晚稻;卵巢解剖确定了单季中稻及双季晚稻中褐飞虱各世代的虫源性质,单季中稻褐飞虱迁出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可以为长江三角洲后期迁入提供虫源,也可以在本地作近距离的扩散迁移,加重对双季晚稻的危害。皖南地区单季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不但显著增加了本地单季中稻、双季晚稻中褐飞虱的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而且也导致了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频繁出现褐飞虱的后期迁入。因此,水稻种植制度的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稻飞虱在万州地区主要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年发生5~6代。由于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发生为害具有迁飞性、暴发性、分布不均衡性、隐蔽性等特点,给测报和防治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为此,笔者自1991年以来对稻飞虱发生监测与为害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1发生监测技术白背飞虱与褐飞虱越冬北界分别为26°N、25°N(杜正文1991)。经研究,这两种飞虱均不能在万州越冬,而是每年4月下旬至8月上旬由东南亚和我国华南等地随短程西南气流迁入。稻飞虱发生程度,主要决定其迁入时间的早迟、有效迁入量的大小和迁入范围的宽窄,其次才…  相似文献   

13.
福建褐稻虱迁飞降落大气环流类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据福建省农业厅1975~1992年19个植保站峰迁资料配合大气环流形势,分析褐稻虱迁飞运行和降落的气象特征。春季该省850hpa高空常受切变线南侧和副热带高压(下简称副高)脊线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影响,中南亚和海南岛等地褐稻虱主要是伴随降雨和下沉气流降落,表现为北迁。夏季850hpa高空常受副高脊线西北部的西南气流影响,夏末又有高压东侧的东北气流影响,褐稻虱主要亦是伴随降雨和下沉气流降落,此季北迁仍为主流,夏末也有部分南迁。秋季850hpa高空常受高压东或东南侧的东北气流影响,褐稻虱主要是伴随下沉气流和降雨降落,南迁为主流,但也偶有部分褐稻虱随西南风迁入该省,表现为北迁。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南稻区白背飞虱,褐稻虱的迁飞和发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南稻区的地理位置、地势、地形、气候和水稻种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白背飞虱和褐稻虱的迁飞和发生情况与我国东部稻区相比较,有其不同的特点: 迁飞特点有:贵州东南部迁入期较早,全区迁入虫量大,白背飞虱为春季迁入的优势种;云南境内,从南向北地势逐步抬升,迁入期和主要为害时期亦逐渐推迟,虫种由褐稻虱较多而变成白背飞虱为优势虫种;四川盆地迁入始期和主要迁入期由东向西推进;主害代的迁入虫源路径多;夏季短、中距离的迁飞频繁,有的年分在中稻上常造成两次主害时期等。发生特点有:常年三省的东、南部地区发生程度重,三省的西、北部地区发生程度轻;近期迁入虫量是中稻或晚稻上主害代的主要虫源;虫量相应集中,加重为害程度;另方面天敌种类多,数量较大,对飞虱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上述迁飞和发生特点可作为拟定西南稻区对两种稻飞虱预测预报和防治策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稻飞虱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 ,在做预报时 ,对下列几个问题应进行具体分析。①灯诱问题 :不能把全年灯下诱得的虫量都称为迁入虫源 ,灯诱常受到风、雨等天气的影响 ,必须注重田间调查。②迁入长翅型成虫的有效率问题 :长翅型成虫迁入时如遇适宜食料等适生环境 ,则有利其繁育滋生 ,如迁入期太早或太迟 ,遇不到适生环境 ,则不利其繁育滋生。③种群问题 :白背飞虱与褐飞虱的越冬、寄主、迁飞规律、历期、繁殖力、田间分布、为害特点等有其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给我国褐飞虱精细化预测预报及源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2007—2016年期间中国两广南部8个国家基准病虫测报站每年3-5月的逐日褐飞虱灯诱数据来分析其种群始见期变化、春季迁入量与迁入峰次变化,通过轨迹回推方法分析两广南部各站及各月虫源地分布,并根据850 hPa风向频率图分析虫源地的风场分布。结果表明:①两广南部大部分站点褐飞虱的平均始见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般3月开始有迁入发生,4月迁入峰次较少,到5月时峰次逐渐增多,5月是春季主要迁入期;近年来两广南部迁入较早的年份褐飞虱迁入虫量有所回落。②两广南部春季迁入的境外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中部、老挝中部,少量来自泰国东北部,而国内的虫源地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两广最南端的部分地区。③10年中,虫源地3—5月常盛行西南风,特别是在主迁入期5月西南风十分稳定。稳定的西南风有利于中南半岛的褐飞虱种群北迁进入我国。④联合境外虫源地国家,有效控制两广南部褐飞虱的春季迁入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后期种群大量北迁对我国水稻生长发育造成的危害,有利于我国全年对褐飞虱虫害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8月,受到珍珠、杰拉华、碧利斯、格美、派比安、桑美等多次台风外围影响,稻褐飞虱长翅成虫迁入早且主迁期多批次大量迁入我市,7月下旬到8月出现典型的“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天气,第3代若虫羽化为短翅成虫比例特高。全市中稻第4代和晚稻第五代稻褐飞虱特大暴发,是自197  相似文献   

18.
雷达监测农作物迁飞性害虫研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述了应用雷达监测迁飞性昆虫的应用原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研究概况,以及我国引进和开发这一先进技术在农作物迁飞性昆虫监测上的进展情况,阐明了应用雷达监测黏虫、褐飞虱、草地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农作物重大迁飞害虫时间和空间动态变化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褐飞虱第5代是我市晚稻的主害代,常年5代,成虫盛期在9月中旬或下旬,而我市这一时期常出现低温寒流天气。为了解低温天气对褐飞虱发生期、发生量的影响,1997年,我们在褐飞虱回迁虫量大(因其迁入期与本地5代成虫期基本吻合,故称为5代),并恰遇低温寒流天气...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贵州三都喀斯特褐飞虱主害代的发生规律,2009-2011年采用灯光诱测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该地区一季中稻区的褐飞虱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迁入代灯下诱捕虫量和田间虫量在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2009年单日最大诱虫量达6 688头,分别是2010年和2011年的15.3倍和2.5倍.2009、2010、2011年预测圃虫量高峰分别为10777、4 630、1 615头/百丛,但主害代均为第4代和第5代,始见日与主迁入峰日呈显著相关.不同年份、不同移栽期稻田第4代、5代褐飞虱各虫态发生程度不同,2010、2011年褐飞虱若虫高峰日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晚栽稻田成虫、若虫的发生高峰日均迟于早栽类型田;早、晚栽时间差异形成的水稻不同生育期并存,利于褐飞虱栖居、繁殖.天敌蜘蛛、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的种群消长具有同步性,但其自然控制作用不足以控制褐飞虱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