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石灰在食用菌选择性培养料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侧耳属食用菌、黄背木耳和金针菇培养中添加适量石灰,能促进食用菌菌丝生长,严重抑制栽培料中毛霉(Mucor sP.)、绿霉菌(Trichoderma Viride)、青霉菌(penicillium sP.)的生长,从而增加其培养料的选择性。在香菇、猴头菌培养料中添加石灰,虽然抑制了杂菌生长,但也抑制了香菇、猴头菌菌丝的生长。侧耳属食用菌、黄背木耳和金针菇培养料的选择性是随石灰添加量而变化的。平菇、凤尾菇培养料中添加2—6%石灰,可明显地促进其菌丝生长。在石灰量2—4%范围内,16个侧耳属食用菌子实体产量有所提高。黄背木耳培养料中添加2—4%石灰,可明显促进菌丝生长,超过4%则抑制生长。金针菇培养料中添加2%石灰,对其菌丝生长没有影响,超过2%石灰则减慢菌丝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正>金顶侧耳又称黄金菇、榆黄蘑、玉皇蘑等,其色泽金黄、味道鲜、香味独特、营养丰富。金顶侧耳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可床栽或袋栽,通常以袋栽为主。现将南方地区栽培金顶侧耳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及菌株选择金顶侧耳属广温偏高温型菌类,南方可以周年栽培。菌株选择吉林省蛟河市食用菌研究所金顶一号。2培养料配方选择木屑、玉米芯、甘蔗渣作为主料(成本低)。配方:木屑30%,玉米芯30%,甘蔗渣25%,麸皮10%,  相似文献   

3.
平菇原是专指糙皮侧耳,侧耳属真菌的子实体成熟时,菌柄多侧生于菌盖的一侧,形似人体的耳朵,故称侧耳。近年来,利用稻草、废棉花、棉籽壳等栽培取得良好效果,使平菇一跃成为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之一。平菇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床式栽培是一种开放式的、简便易行的生产方法。此方法对推动平菇栽培技术的普及,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分为生料床栽和发酵料床栽两种形式。生料床栽就是培养料直接加水拌匀后,铺料播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工农业废弃物栽培食用菌,以及废弃培养料饲养动物的研究工作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我们选用几种来源丰富的废料,结合山区、平原、农村、城市、工厂的特点,考查了所配制的几种不同培养料对美味侧耳和金顶侧耳生长、原基形成,以及胞外漆酶(Laccase)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将桉树木屑(皮屑、杆屑、皮杆混合屑)作为栽培基质,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i)、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及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等4种食用菌进行栽培试验,探讨桉树木屑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灵芝、刺芹侧耳、秀珍菇在配方D桉树皮杆混合屑(皮:杆=1:3)培养料中菌丝粗壮、茂密,生物转化率较高、子实体生长整齐,显示良好的适应性;金针菇在桉树木屑培养料中菌丝生长较弱,不能出菇.  相似文献   

6.
秀珍菇的袋栽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改变一些传统食用菌品种经济效益下降的状况。我站引进了秀珍菇这一新品种,它属于侧耳属中的糙皮侧耳种,虽然子实体和平菇相似,但比传统的平菇肉质鲜嫩,口感好。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栽培,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秀珍菇的试验栽培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菌株 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1 2 菌种制作 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采用棉籽壳培养料,其配方为:棉壳83% ,麸皮10 % ,石灰3% ,石膏2 % ,过磷酸钙2 %。1 3 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的工艺流程为:确定栽培季节→原料处理→装袋→灭菌→冷却…  相似文献   

7.
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栽培金顶侧耳和柱状田头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用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棉籽壳和稻草为主要原料,配制不同比例的培养料栽培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和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补肾益寿胶囊药渣代替部分棉籽壳和(或)稻草栽培金顶侧耳和柱状田头菇是可行的,栽培2种食用菌的适宜培养料配方均为:38%药渣、40%棉籽壳、20%米糠、2%石膏.此时,金顶侧耳、柱状田头菇的产量分别为每袋291.4 g和345.1 g;生物学效率分别为97.2%和115.0%;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0和1:3.5.  相似文献   

8.
侧耳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侧耳属食用菌以生长快,抗逆力强,易栽培和高生物效率著称。它们的上述特性是和它们具有较强的木质纤维索酶活性分不开的。因此,对侧耳纤维索酶的研究,可能对食用菌的栽培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普遍测定食用菌纤维索酶和半纤维索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侧耳属4个种5个常见栽培品种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索酶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菌菜群体栽培,国内尚无系统报道,为开拓食用菌新的生产途径,我们于86年进行本项试验.结果表明,菌菜群体栽培,可改善蔬菜传统的栽培结构,有效地利用营养、光能、土地、空间、水源和空气等,发挥间作,套种优势,使食用菌和蔬菜双丰收,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菇农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供试材料菌种有华丽侧耳8603、香菇8001和沪耳1号.蔬菜品种有黄瓜、花椰菜、韭菜和西红柿.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按常规配方制作。  相似文献   

10.
白灵侧耳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各种农林副产品和作物秸秆,如棉壳、木屑、玉米芯、稻草、麦秆等,由于在这些原材料中自然匿藏着大量杂菌或虫卵,是造成生产失败的成因之一,防止杂菌污染是栽培食用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目前在生产上,一般均采用先对培养料进行堆制发酵后,使  相似文献   

11.
平菇学名侧耳,又称糙皮侧耳、北风菌。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一定药用价值;并且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培养料来源广,栽培方法简单,生长快,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为中原地区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河南省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近年来,平菇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涌现出一批以万金镇郭庄村为代表的平菇生产专业村、专业户,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据统计: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拓展湿地芦苇秸秆就近高值化利用途径,筛选适宜芦苇秸秆代料栽培的侧耳属菌株。方法:以芦苇秸秆为主要基质栽培19株侧耳属菌株,考察供试菌株经济性状、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平菇3806、2150、大叶39菌株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短,袋产量与生物学效率较高,经济性状较优;大叶39、2150、秋丰1号、灰美2号等菌株菇体大,菇形好,单个子实体质量较高,商品性状好;大叶39、夏灰1、六月灰、2150菌株子实体粗蛋白、粗纤维、粗多糖含量较高,其中大叶39、2150菌株子实体粗蛋白含量高出食用菌营养标准值。结论:平菇2150与大叶39两菌株的经济性状以及营养成分等指标最优,可考虑作为含适当比例芦苇秸秆培养料栽培的主推侧耳属菌株。  相似文献   

13.
高寒地区夏季利用金针菇等废料栽培鸡腿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淑敏  刘海林 《北方园艺》2010,(20):174-175
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利用金针菇、侧耳等菇种栽培废料进行夏秋季栽培鸡腿菇试验。结果表明:以50%金针菇及平菇等废弃菌棒为主要培养料的配料,经处理后栽培鸡腿菇,生物转化率指标为100%,投入产出比为1∶6.6。说明采用金针菇及平菇等废料栽培鸡腿菇可以节省原材料成本,是循环利用食用菌废料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又名小平菇、白黄侧耳。其子实体味道鲜美,肉厚质嫩,口感甚佳,是目前杭州市主栽的珍稀食用菌品种,栽培常用培养料为棉籽壳、杂木屑等。杭州历来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近几年来的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桑园总面积已达23.7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  相似文献   

15.
榆黄菇属口蘑科、侧耳属,又名金顶侧耳。子实体浅漏斗状,浅黄或金黄色,味道类,营养丰富,食药兼用。榆黄菇生长势强,抗逆性好,栽培工艺简单,易推广,生物效率高,在我省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榆黄菇在自然条件下大量生长在东北林区,人工驯化栽培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大面积栽培只有近几年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栽培原料以木屑、段木为主。我省是食用菌栽培大省,各类食用菌栽培数量、产量及出口量均在全国前列,但榆黄菇的驯化栽培几乎空白。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平菇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食用菌,生活力强,适应性也强,容易栽培。稻草、蔗渣、米糠、废棉、甚至废纸都可用作培养料。有人指出,V_c和醋酸能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子实体发生期间分别喷施V_c、V_(B1)、磷酸铵、葡萄糖或其混合液,有一定增产效果。本试验以蔗渣为培养料,研究营养液和植物生长激素对平菇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鲍鱼菇是适于高温栽培的食用菌,它常与侧耳属中的美味侧耳、糙皮侧耳、凤尾菇和盖囊侧耳等名称混用,真正的鲍鱼菇学名是Pleurotus abalonus Han et al(1974)。鲍鱼菇菌肉肥厚,煮而不烂,味道鲜美,清脆可口,且较耐贮藏,适于罐头加工。  相似文献   

18.
张功  马立新 《食用菌》1992,14(6):24-24
近几年,我区食用菌栽培业已有较大的发展,但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发展速度仍较缓慢.其原因是栽培食用菌原料受限,生物转化率低.为了广辟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原料来源,多产优质新鲜菇,笔者就地取材以中药渣为主料,采用木屑埋菌棒方式栽培平菇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紫孢侧耳.培养母种为PDA培养基.培养原种为麦粒培养基.培养栽培种为中药渣、木屑培养基.栽培用培养料设四种配方(%):Ⅰ.中药渣60,木屑30,麸皮8,生石灰2;Ⅱ棉子壳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湖南省湘乡市翻江镇洪门村的一株野生侧耳进行分离,并完成品种鉴定、菌丝特性研究以及初步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鉴定该菌株为肺形侧耳;其菌丝最适生长的条件为25℃、pH 6~7、黑暗培养,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与用木屑和稻草培养料栽培该菌株的试验结果相比,用配方为稻草40%、莲蓬壳40%、米糠19%、葡萄糖1%的培养料进行栽培后,其主要生产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莲蓬壳可作为栽培肺形侧耳的培养料主料之一。在湖南莲产区进行肺形侧耳栽培的推广应用,具有可循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利用麻类资源,尝试采用不同苎麻麻蔸添加量的培养料栽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以及生物学效率,并将麻蔸与棉籽壳及其他麻类副产物(苎麻麻骨、麻叶,红麻麻骨、麻叶,青贮苎麻麻骨、麻叶)的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及栽培效果进行了比较,评价麻蔸为主料栽培刺芹侧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棉籽壳相比,苎麻麻蔸中粗蛋白含量高而粗纤维含量低,而与青贮苎麻副产物相当;供试配比培养料中,以苎麻麻蔸含量50%和60%的培养料栽培刺芹侧耳效果较好,生物学效率达到70%左右;苎麻麻蔸栽培刺芹侧耳效果与其他麻类副产物相当,显著高于棉籽壳。苎麻麻蔸是栽培刺芹侧耳的理想替代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