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检疫对象之一。1983年在我县开始零星发生,近几年来由于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施肥水平高等原因,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也愈来愈严重。据1989年初步统计,晚稻发生面积达800亩,危害一般的严重影响千粒重,危害严重的可造成失收。为了筛选出防细菌性条斑病的对口农药和适宜的施用浓度,为此,特在城关镇金龙村第二组的晚稻田中进行了小区药效对比试验。 供试药剂为3%复合金核霉素(上海农药研究所提供),3%金核霉素(上海农药研究  相似文献   

2.
徐法三  郎国良 《植物检疫》1994,8(5):302-304
开化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疫情及检疫徐法三,徐可忠郎国良(开化县植物检疫站324300)(衢州市植物检疫站)我县地处浙西山区,近年来由于稻种的频繁调引和防不胜防的违法调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下称细条病)传入我县。为控制疫害、保护粮食生产安全,我们以植物检...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近年来二病发生和为害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水稻生产。本研究以细菌性条斑病的为害损失为重点,与白叶枯病相比较,以探明在自然条件下细菌性病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制订防治指标和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方养平 《植物检疫》1993,7(2):152-152
我县自1987年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下面简称细条病)以来,经过5年综合防治,取得一定经验,效果显著。 1991年全县早晚稻种植面积50.31万亩,实行综合防治细条病面积26.7万亩、占53%。细条病发生面积从1990年8532.45亩,下降到1991年4891.75亩。  相似文献   

5.
刘新华  李玲燕 《植物检疫》1994,8(5):301-30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与防治刘新华,李玲燕(广东梅江区农牧局梅州市514031)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icola)是水稻上的细菌性病。广东梅江区经5年10次调查,早、晚稻均有发生,虽是各季稻发生面积小,可是病情来势凶、发展快、...  相似文献   

6.
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是水稻主要病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加重。我县防治纹枯病主要应用井岗霉素,防治白叶枯病与细条病主要是叶青双等。因使用年久,现各地反映,效果下降。为开发新型药剂,我们对新植霉素等药剂  相似文献   

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Xanthomonas or-yzicola Fang et al.简称水稻细条病,属于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由于过去检疫制度不严,于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传入广西以来,随着杂交水稻父、母亲本的引进制种和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广西区内逐渐地扩展、蔓延,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危害程度也日趋严重。据1976年全区农作物检疫病虫普查,有29个县市发生病害,最近几年已发展到45个县市150个公社。  相似文献   

8.
平阳县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一些经验赵君华,王映雪,戴银吉(浙江省平阳县植检站325400)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1987年传入我县时,仅8个行政村发病,发生面积188.3亩,当时采取收购病谷统...  相似文献   

9.
李其明  林英 《广西植保》2002,15(1):12-13
杂交水稻制种田常受细菌性条斑病 (简称细条病 )、稻粒黑粉病、稻飞虱、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为害 ,不仅造成减产 ,还会影响种子的销路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我们组装了一套配套防治技术 ,经我县多年的推广应用 ,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现介绍如下。  杂交水稻制种田病虫害发生特点可以归纳为 :多、早、重。在双季制种的桂南博白县 ,抽穗扬花期一般都安排在 5月上中旬 (早稻 )及 9月上旬(晚稻 ) ,从盛花期来看 ,比面上大田生产早半个月以上 ,因此 ,造成病虫发生为害早。又由于母本生育期短 ,晚造多数母本在 80~ 90 d,属超早熟品…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检疫性病害。近几年来随着杂交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外地引种的频繁,种子带菌率高,引起该病在我市有扩展蔓延的趋势。为了及时控制这一病害的继续扩展,1991年我们使用不同的药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开展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 ,与福建省交界 ,地处东南沿海 ,物产丰富 ,温湿度适宜 ,属亚热带气候 ,是植物检疫对象多发区。 6 0年代发生甘薯瘟、甘薯小象甲 ,80年代发生柑橘黄龙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90年代又发生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等。检疫性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严重威胁着苍南县的农业生产 ,为此植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防治、扑灭工作。下面就几个主要的检疫对象发生、控制情况总结如下。1 检疫性病虫害发生情况我国水稻上发生的两种检疫性病虫在苍南县均有发生 ,其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始发于 1 987年 ,1 989年小面积发生 ,1 990年开始呈…  相似文献   

12.
潘细珍 《植物检疫》1992,3(3):208-209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一旦传人,难以防治,对水稻生产带来损失。湘潭市自1983年传人此病以后,面积逐年扩大,危害逐年加重,1990年晚稻大面积成片流行,给当年晚稻生产带来一定损失,现将发生流行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赵虹 《植物医生》2017,(3):58-60
介绍德昌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关键技术,并采取检疫防控、预测预报、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减少水稻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于全国性检疫病害,在盱眙县1991年开始查见,后经多年综合治理,到1998年基本绝迹。近几年,由于种子市场放开,未经检疫或检疫手续不完备的杂交稻种。从安徽、湖北、浙江、四川等省通过各种途径流入盱眙县。2004年县植保站调查,再次发现有部分地区稻田发生细菌性条斑病,2007年发生面积突增,全县达到333.3hm^2。感病的品种主要有D优527、协优507、扬两优6号、川香优2号、两优培九等。2005年调查发现,该病往往与白叶枯病混合发生,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我县1965年发生过细菌性条斑病,由于当时采用封锁.消灭菌源措施,发生危害得到控制。近年来,随着品种调运日益频繁,加上检疫制度不够健全,1987年本病又传入我县,全县共有3个乡14个村的2661亩稻田发生了细条病,到1989年发生面积达9200亩。根据我站观察测定,本病的危害程度随受害叶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结实率比正常水稻下降5.6~20.3%,千粒重下降0.1~4.8克。细条病的防治首先要加强检疫工作,在病区设法封锁和消灭菌源,1988~1989年我县营前乡采取禁止在病区制种、留种,病草集中烧毁,病田用石灰静水消毒15天,病害得到控  相似文献   

1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oryzicola Fang et al)(以下简称细条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已成为柳州地区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1994年杂交稻种紧缺,各地盲目调种,忽视检疫制度,使带病稻种人为地传播,扩散。同时,当年降雨频繁、又遭受洪涝、台风的影响,所以气候条件也十分有利于水稻细条病的发生、蔓延。因此,在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上均超过历史记录,在发生区域上,全地区10个县(市)均已成为病区。由于水稻细条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对该病发生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也日益增多,但在具体标准、方法上亦需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目前,普遍是参照水稻白叶枯病的调查统计办法,这两种病害同是细菌性,发生在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的病害,有类似之处,可供参考,但在实际调查和统计工作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讨、修正。  相似文献   

17.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Pseudormms Panid(Elliott)stapp]是合浦县的一种较常见的水稻病害,凡连日暴雨,受洪水淹没的田块都易发病。一般稻株受淹后3~8d开始出现症状。该病害往年在合浦县发生面积较小,为害不大,但2008年局部地区晚稻细菌性褐条病发生严重,损失之大为历年罕见。为今后更好地指导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工作,笔者经过认真细致调查,现将2008年合浦县局部地区晚稻细菌性褐条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是国内重要植物检疫对象。2002年在邳州市开始零星发生,以后由于感病品种面积大和施肥水平等原因,发生面积逐年增大,为害损失一般为5%~15%,重病田块达50%左右,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从2003年开始,笔者对细条病疫情进行监测和综防防治,至2006年基本控制了该病在邳州市的发生危害,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丁林贤  应海然 《植物检疫》1994,8(4):235-23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综合治理初报丁林贤,应海然,陈军昂,吴惠玲,周柏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icolaFangetal)(以下简称细菌条病)是重要的检疫性病害,我市60年代中期曾小面积发生,经扑灭,以后一度销声匿迹。1989年晚...  相似文献   

20.
1997年连作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大发生原因分析李仲惺(浙江省温州市病虫测报站325006)朱乐飞(乐清市植保站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Dowson(以下简称细条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1965年在我市当时的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