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温敏不育系的来源及转育方法;介绍了国内近年来通过审定的两系或三系棉花新品种,井对棉花新的雄性不育系的培育和三系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利用前景进行综述:(1)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情况;(2)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外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3)棉花雄性不育系在棉花的杂交制种中的利用;(4)棉花雄性不育系在生产应用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棉花雄性不育研究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棉花雄性不育系选育、不育性遗传基础、雄性败育过程细胞学观察、不育系生理生化特性及不育系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 ,对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棉花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不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棉花雄性不育系的不育类型、细胞解剖学特征、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等几个方面介绍棉花雌性不育系不育机理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棉花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棉花单隐性核不育、重叠隐性核不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及利用现状,提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利用是解决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少卿  余筱南 《作物研究》2006,20(Z1):435-438
概述了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类型、形态特征、遗传基础、生理生化特征和细胞学观察,对棉花雄性不育性杂种优势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八年九月中旬在四川省召开的全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现场观摩学术讨论会上,重点参观讨论了棉花洞A雄性不育系。现将洞A不育系简介如下。棉花洞A雄性不育系研究与利用的现状1、性状表现:洞A雄性不育系,开始是四川省南充地区仪陇县原种场于1972年在洞庭一号父本区发现的天然不育株,植株形态与正常株无明显差别,在花器官上则表现  相似文献   

8.
刘少卿  余筱南 《作物研究》2006,20(5):435-438
概述了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类型、形态特征、遗传基础、生理生化特征和细胞学观察,对棉花雄性不育性杂种优势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川杂4号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用核雄性不育两用系473A中的不育株为母本,与抗病品种川73—27作恢复系父本杂交组配的我国第一个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抗病杂交种。该品种较好地结合了抗病、丰产、优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证明,利用棉花杂种优势,一般可以提高产量20%左右,是增产的有效途径。但棉花是雌雄同花的常异花授粉作物,应用人工的方法获得棉花杂种种子,必须经过一整套烦琐的人工去雄授粉等制种过程,花费的人力较多,提高了杂种种子生产成本,给推广杂种优势增加了困难。应用棉花雄性不育系制种,因棉花已雄性不育,用不育系作母本,不仅可以省去人工去雄,若摸清了它的传粉媒介——昆虫,应用昆虫给棉花传粉,还可省去人工授粉工作,是利用杂种优势最理想的方法。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在我国已有了较大的进展,有的单位已获得较稳定的50%不育株,  相似文献   

11.
棉花雄性不育仅受核基因控制者,分隐性核基因和显性核基因两类。目前,除由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棉花雄性不育系外,在国外,已先后报道三个由显性核基因(Ms_4、Ms_7、Ms_(10))控制的棉花雄性不育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我国棉花杂种优势的发展和研究利用的情况,从棉花人工去雄授粉.棱雄性不育系制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制种和化学杀雄荆制种4个方面时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技术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概述了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棉花雄性不育系104─7A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雄性不育系104─7A的利用贾占昌,马维军河北省邯郸本农科研056001棉花雄性不育系104─7A的研究进行了三个阶段:1978~1984年选出83─104─7A,1986~1988年完成了三系配套,1989年8月28日通过鉴定,1990~199...  相似文献   

14.
浅析国内棉花不育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开展棉花不育系研究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展棉花不育系研究的三点建议:一是加强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二是加强胞质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三是进一步完善不育系制种技术及杂交种子产业化的研究。这有利于解决棉花人工去雄配制杂交组合带来的问题,加强棉花不育系育种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简要分析安徽省沿江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和现有种植品种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皖沿江棉花今后棉花育种要培育三系雄性不育杂种,尽快开展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培育高光效株型品种,为棉花生产机械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棉花三系杂交种F1代出现不育株的根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三系杂交种中常出现一定比例的不育株,而影响了产量。通过以Wnafstu-1、Wnafstu-2两个不育系群体,恢复系Fan’s1号和恢复系原材料b两恢复材料为试材,严格控制授粉和开放授粉两种制种方式进行制种试验,研究产生不育株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恢复系种质不纯、制种过程中制种条件控制不严,是导致棉花三系杂交种中出现一定比例不育株现象产生的重要根源;在棉花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制种中,恢复系种质纯度是这一现象产生的决定因素,制种条件控制不严是这一现象产生的人为因素。同时对棉花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培育中,恢复系的选育标准和三系制种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中棉所83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棉花大面积人工杂交制种难以为继。为解决棉花杂交种生产问题,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集高产、广适、简化制种于一体的棉花三系杂交种已成为棉花育种的重点方向之一。中棉所83是在此背景下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三系配套的杂交种,其母本是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核不育系杂交制种的特点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去雄授粉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杂交棉种子生产方法。但这种方法制种程序复杂 ,劳动强度大 ,费时费工 ,种子生产成本高 ;此外 ,由于棉花开花期长 ,结铃部位广 ,繁殖系数低 ,导致杂交制种效率低 ,制约了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近年来 ,对棉花单、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了一系两用的“二系法”,并已选育出一批强优势杂交组合应用于生产 ,为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较人工去雄授粉制种减少用工 5 0 % ,降低了制种成本 ,提高了制种效率。另外 ,由于不育系一系两用 ,制…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生产上主要采用人工去雄授粉法生产杂交棉种子,这种低效、高成本的制种手段严重地阻碍了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系统,通过蜜蜂等媒介传粉进行棉花杂种种子的生产,可省去人工去雄和授粉,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70年代美国育成具有哈克尼西棉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DES-HAMS277”,但由于其恢复系“DES-HAF277”的恢复力不够强,故一直未能在生产上应用。因此,扩大寻找恢复源,选育农艺综合性状好、产量水平高的优良恢复系,是加快三系杂交棉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我们选育了…  相似文献   

20.
棉花三系配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河北省邯郸地区农科所助理研究员贾占昌经过十多年艰苦奋斗,首次应用陆地棉和海岛棉杂交完成棉花三系配套,为我国棉花杂交育种取得重大突破做出贡献。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株率、不育度保持系的保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