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适逢第十一届垫江牡丹文化节召开之际,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第八届年会暨牡丹产业发展论坛在素有"中国山水牡丹之城"美誉的重庆垫江举行。来自我国牡丹产区、科研单位的贸易商、科技工作者及爱好者等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卉园艺》2020,(5):29-30
2019年,牡丹芍药分会紧紧围绕我国牡丹芍药产业发展任务,坚持创新科研、协调产区、服务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弘扬我国牡丹芍药传统文化。品牌展会精彩纷呈3月28~30日,牡丹芍药分会的7名专家,参加了重庆垫江第20届牡丹旅游节,考察了牡丹樱花世界、凯之峰牡丹景区、华夏牡丹园等重点牡丹园区,并与垫江县人民政府及相关处局、牡丹种植加工企业进行座谈,就垫江山水牡丹产业基础、发展方向、存在问题、解决方案等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垫江牡丹广泛分布于川东平行岭谷!的明月山内槽海拔400~1000米的狭长地带上,在垫江县明月山以东、西山大堰以西的太平镇、澄溪镇、新民镇、桂溪镇、沙坪镇最为集中,自然条件最为适宜,栽培面积达16000余亩,其中太平镇、澄溪镇成片栽植牡丹面积10321亩。其牡丹品种繁多,类型独特。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牡丹芍药观赏、油用、药用产业备受各地重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2017年初步统计,中国牡丹、芍药栽培总面积已超过300万亩,其中油用牡丹栽培面积超过250万亩。观赏牡丹品种总数约1500个,占世界牡丹品种总量的75%以上;芍药品种总数约300个,占世界芍药品种总量的50%左右。目前,我国牡丹、芍药栽培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其中观赏牡丹栽培,主要集中在河南洛阳、山东菏泽、重庆垫江等地;油用、药用牡丹栽培,主要  相似文献   

5.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赋予“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美好喻义,备受世人推崇。牡丹花期一般在4-5月,但伴随着现代温室技术的广泛应用,催花牡丹已成为春节年宵市场的宠儿。尽管如此,要想让牡丹提前开花,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牡丹秋季催花,也称“赶花”,是指通过人工改变自然条件,提前降温,加大昼夜温差和减少光照等一系列措施,使牡丹在“国庆节”前后开花,而且催出的牡丹花在花型、花色、枝叶等方面都接近于正常花期开放的牡丹。现将垫江牡丹的秋季催花技术要点简述如下。品种选择1.宜选开花早、成花率高、秋季落叶的品种。此类品种一般花芽分化较早,催出的花朵形态、质量、成花率都高于开花及落叶晚的品种。2.宜选4~5年生、鳞芽肥大、鳞片包裹不太紧密的品种,此类品种一般成花率高,多适于催花。适于秋季催花的品种有:‘太平红’、‘富贵红(富贵托金、宫廷艳)’…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花,叶子长得极像芹菜,所以被很多人称作“芹菜花”。它拥有和牡丹一样繁复的花朵,故也被很多人亲切称作“洋牡丹”,特别是在昆明地区。它就是花毛莨[拉丁学名Ranunculus asiaticus(L.)Lepech],又名“芹叶牡丹”、“波斯毛茛”、“陆莲花”。  相似文献   

8.
牡丹喜燥恶湿,喜光照,稍耐阴,其传统的种植季节, 中原地区为9-10月下旬,而后随着气温的下降牡丹逐渐进入休眠期,直到来年的4-5月份为盛花季节。随着我国牡丹栽培技术的进步,牡丹反季节种植技术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春节看牡丹,已成为时尚。春节期间牡丹花开,催花是关键,其技术要点如下:温室选择北方牡丹冬季催花,宜采用玻璃温室或塑料大棚。塑料大棚宜选用钢管做构架,棚体东西走向,一般单栋宽5米左右,前边缘高1米,不砌墙,中心高2米;后墙用砖石砌成,高2.5米,设通风口,长度视所植株数而定。盖膜宜选用蓝色无滴膜(它比半无滴膜透明度高,吸收…  相似文献   

9.
牡丹因生长在不同的地域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比如同属中原牡丹群,洛阳和菏泽的牡丹就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牡丹在洛阳的王城公园里便显出上室的高贵;在“种花如种黍粟”的菏泽大田里,牡丹带给您的便是一种“平民”气息;安徽铜陵的凤凰山牡丹像那里采药的村姑一样潇洒自如,似乎从不奢望登上“选美”的领奖台;四川彭州的牡丹在云雾中显出几分神秘;江苏盐城的枯枝牡丹更给世人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0.
宋代文学家陆游所著的《天彭牡丹谱》中记载的古老牡丹品种“刘师哥”在四川省彭县丹景山风景区被发现。该花白色、微带红;重瓣起楼,枝叶潇洒,纤妍可爱,与《天彭牡丹谱》中记述的品种一致。这  相似文献   

11.
牡丹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国色天香,颇受国人的喜爱。研究春节催花牡丹品色多样前景广阔,品色多样化逐步取代单色系——紫红色市场优势,即一株多色牡丹什样锦,它不但苗木培养周期短,而且花大,色艳形美,叶型花型多样化,观赏花期长,在春节催花牡丹市场上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2.
牡丹胚珠的结构观察与珠心的非酶法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牡丹胚珠内的珠心,在对牡丹胚珠的结构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研究了牡丹珠心的非酶法分离技术。以新鲜和酒精溶液固定的牡丹胚珠为材料,利用荧光显微镜、84消毒液的整体透明技术及切片技术,研究了牡丹胚珠的结构,并以新鲜的牡丹胚珠为材料,在解剖镜下利用胶块对牡丹的珠心等结构进行了非酶法分离。结果表明:在牡丹胚珠的2层珠被中,外珠被很厚,容易除去,而内珠被的外层容易与珠被绒毡层脱离并除去。在牡丹的胚珠中,只有珠被绒毡层能够发出清晰的荧光。在解剖镜下,利用胶块依次将牡丹胚珠的外珠被、内珠被外层和珠被绒毡层除去后,可分离出具有原有形态的牡丹珠心。  相似文献   

13.
芍药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芍药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大、型美、色艳、香浓,古人常把牡丹与其并称为“花中二绝”,认为牡丹是花王,芍药是花相。如今,牡丹产业化已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芍药仍“待字闺中”。  相似文献   

14.
牡丹以其花大色艳被誉为花中之王,复色品系中的二乔、岛锦等品种,花色为红、粉同朵或同株。近年来,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赏花需求,在实践中,在一株牡丹上嫁接数种花色,使其在同一株上同时开花,即“什样锦”,它不仅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而且花大、色艳、型美、叶型多样化,且当年生枝生长强壮,观赏花期长,是洛阳牡丹之精华。  相似文献   

15.
牡丹原产中国,从唐朝开元年间即日本奈良时代输入日本算起,日本栽培牡丹的历史已有1300多年。作为一个特殊品种群,日本牡丹的形成及其商品化生产的高度发展决不是偶然的。目前,在牡丹生产全球化,并逐渐成为世界名花的过程中,日本牡丹和中国牡丹一样,已成为国际商品牡丹市场不可缺少的内容。 日本牡丹作为一个有别于中国牡丹的特殊品种群,始成于江户时代,明治时期以后商品化生产得到了持续发展。 牡丹雍容华贵,是和平幸福的象征,伴随着牡丹的传入而被日本人民所接受,但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重瓣牡丹品种并没有在日本得到传播和发展。日本人民根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评审专家委员会代表现场审查,新品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2021年11月,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对2020年和2021年申请通过的64个牡丹新品种及3个芍药新品种予以登录,并颁发新品种登录证书。2020年和2021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共收到洛阳纵横园艺有限公司、洛阳国家牡丹园、洛阳农林科学院、菏泽市曹州牡丹园管理处、菏泽百花牡丹有限公司、临洮紫斑牡丹研究繁育中心、兴望牡丹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临洮县东园美紫斑牡丹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14家单位(个人)的新品种登录申请。  相似文献   

17.
正油用牡丹已被大众所熟知,现在河北省各地种植积极性较高。但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针对河北省地形地貌特征进行油用牡丹套种模式尚无全面总结。本文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划分山区、平原、高寒地域,总结了河北省不同区域油用牡丹套种模式,为河北省合理发展油用牡丹提供参考。油用牡丹栽植后,一般需3~5年左右才能结籽见到效益,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国各地积极开展油用牡丹的间作套种技术研究,摸索出许多间作套种生产模式。但根据河北省地形地貌,气候环境、适生植物等因素,间作套种生产模式未见报道。因此笔者对河北省油用牡丹套种模式进行梳理,为油用牡丹种植企业及个体户选择栽培模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牡丹春节催花是牡丹反季节栽培中技术上最成熟的部分,历史悠久。近年来,牡丹春节催花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催花数量也增加很快,但其总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催花牡丹综合质量不是很高,其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才能引导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振兴地方经济,增加花农收入呢?  相似文献   

19.
北方冬季牡丹催花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牡丹促成栽培技术日臻完善并被广大花农所掌握。供应元旦、春节市场的冬季催花牡丹是促成栽培中最主要的手段。在牡丹催花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北方冬季牡丹催花失败,有单一原因,也有综合原因,而且大多数为综合因素导致的。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将近年来北方冬季牡丹(以品种洛阳红为例)催花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总结如下,以期对广大花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10多年前,还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牡丹研究所工作的成元生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再次聊起了牡丹,感叹牡丹虽美,但是花期太短。不过,很快大家就放下这个常聊却无解的话题转向其他,而成元生却在那时萌生了要找到如何才能让牡丹花长开不败的想法。后来,2015年还成立了山东菏泽成盛牡丹有限公司专门研究生产干花牡丹、芍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