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蒙新河狸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属濒危物种。通过对该物种采食对策的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食物选择上,蒙新河狸对径级为1~3 cm的树木呈正选择。蒙新河狸家域最主要的采食区域为巢穴上下游100 m范围内,主河道两岸10 m范围内。蒙新河狸采食主要选择2年生的树木和多年生的大树(7 cm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1蒙新河狸生态学特征及其习性1.1生态学特征蒙新河狸体长60~100 cm,尾长21~38 cm,尾背腹扁平、宽10 cm左右、厚2 cm,似船桨。背角质磷,体型肥壮,体重17~30 kg,两性体型大小没有明显差别。毛长、密厚而蓬松,毛色从棕黄色到暗褐色,亚成体河狸色泽比成体深且光亮。河狸眼小、耳短、门齿锋利、咬肌非常发达,前爪锐利适于掘洞,后爪较长,趾间有蹼适于游泳。第4趾十分特殊,有双爪甲,一  相似文献   

3.
白蜡虫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4.
正1蒙新河狸保护的必要性1.1河狸栖息地破坏严重蒙新河狸主要栖息于乌伦古河水系,在查干河流域,开垦土地和修建水库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河谷次生林,从2008~2016年未在该流域发现蒙新河狸(2017年5月,曾在该流域发现救护1只河狸,并检查后就地放归);福海县境内河谷面积大,因水库的修建和中上游用水量过大,导致水位下降甚至断流(2007年断流100多天),且河谷内农田面积巨大,天然河谷林破坏  相似文献   

5.
狸瘟热是危害果子狸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直接影响到果子狸养殖事业的发展。作者研制猪抗狸瘟热高免血清,通过临床试验,对发病果子狸治愈率高达94%,有效防止该病的传播,为果子狸年产二胎新生仔狸被动免疫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6.
邹兴淮 《林业科学》2002,38(6):74-78
对人工饲养的成年健康果子狸和狸獭屠体含脂率进行了测定 ,同时又对两种动物油脂的酸价、皂化价、碘价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化学及仪器分析。结果表明 ,果子狸油和狸獭油的酸价分别为 5 3 90和 4 8 32 ;皂化价分别为 98 80和 10 0 2 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不饱和度 )分别为 6 0 0 5 %和 5 8 85 %。两种动物油均含有对人体具有重要营养代谢功能的C 2 0∶4 (花生四烯酸 ) ,在医药保健及化妆品行业 ,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陕北林区甘肃鼢鼠的食性及食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经人工室内饲养和野外实地观察,对林区甘肃鼢鼠的危害特点及食性,食量进行实步研究表明,甘肃鼢鼠在林区危害30多种树木,所食植物涉及40科80余种。甘肃鼢鼠对林木平均日食量为60.5g,且体重与食量成正相关。该鼠对林木的喜食度不如杂草和农作物。由于气候,食料因素,甘肃鼢鼠常呈季节性迁移。  相似文献   

8.
用于有蹄类食性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观察法、利用法、胃分析法、瘘管法、粪便DNA分析技术和粪便显微分析技术6种方法。文章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介绍6种方法各自优势和不足,提出粪便显微技术将在有蹄类食性研究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常见的灵长类动物食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察法、粪便分析法、室内笼养饲喂法、胃内容物分析法和毛发中同位素含量测定法等.实地观察法虽然较为可靠,但在林栖胆怯的灵长类动物中难以开展;粪便显微分析法能精确地确定动物所摄入的食物种类,但在显微定量方面必须进行合理的修正才能使实验数据更为精准地反映动物的食性;室内笼养饲喂法可为粪便分析法提供修正参数;胃内容物分析法要以杀死动物作为代价,在目前灵长类动物食性研究中几乎不可行.文章对上述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权衡,总结出应用于灵长类动物食性分析较为可靠的方法,即粪便分析法与室内笼养饲喂法相结合的分析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至2011年9月,对宽甸地区东北部野生河麂栖息地环境、生态习性进行专访和实地考察,对人工饲养河麂的繁殖行为及食性等进行了大量较详细的观察、分析,为今后河麂的人工饲养、种群增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于长青 《林业科学》1993,29(4):319-325
本文对新疆河狸秋季啃伐对策的研究表明,被伐木离水边或食物堆距离(大于50m)越远,河狸的啃伐率越低,而选择性越强,在食物堆附近很少啃伐。新疆河狸最喜啃伐直径为2.5-4.5cm的林木,平均直径为2.57cm。河谷林密度降低,河狸的啃伐密度随之降低,但啃伐率升高。新疆河狸的最佳啃伐范围为离岸边15m以内、距食物堆40-120m的范围。河狸对河谷林的“皆伐式”啃伐、对大直径林木的强度啃伐、到距食物堆150m以外或在食物堆附近大规模啃伐及经常变换越冬洞位置,均因其生境的严重退化。人类活动是造成其生境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禁止砍伐和放牧是河狸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昆虫取食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食性昆虫主要通过视觉、嗅觉和化学等感受器来寻找能够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寄主食物,最后识别和接受该植物。完成生长发育。这是昆虫和植物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适应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取食过程中,昆虫的取食行为受其本身条件、寄主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昆虫取食行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昆虫取食行为机理、营养代谢及影响取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松墨天牛取食为害与松树枯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赵锦年  应杰 《林业科学》1989,25(5):432-438
笔者通过室内外饲养观察,初步掌握了松墨天牛成、幼虫的取食习性;阐明了松墨天牛成虫取食与松树生理衰弱、幼虫钻蛀与松树枯死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与其它蛀干害虫之间的关系;对成虫产卵习性和幼虫种群分布规律也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松墨天牛成、幼虫取食是造成我国松树枯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防止松树的大面积死亡,必须密切注意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对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水稻、玉米等从生物膜膜脂的组成和配比的角度来探讨抗寒机理已有很多的报告,对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研究还不很多。以前的研究结果大部分都支持了脂肪酸不饱和度与抗寒性的相关性,但各种植物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一些相反的结论。为了比较杨树耐寒品种和不耐寒品种在化学和生理特性上的差别,本研究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测定了耐寒欧美杨(45杨)和不耐寒美洲黑杨(69杨)的膜脂总脂肪酸、磷脂组分的配比和总磷脂含量,为判别杨树无性系新品种的抗寒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连续四年调查了浙北龙山林场大山雀的生育力及第一批雏鸟阶段食物中松毛虫食块的比率。根据雏鸟形态发育并结合外侧尾羽量度,利用关系式Y=2.42X-14(X≥6日龄,r=0.99)准确判断雏鸟日龄。对10窝424只次雏鸟连续30d扎颈取食分析,估计每只雏鸟日平均消费13.8个食块,重量为209mg(X_D=65.7),且从2—3日龄至离巢前,食物中都有松毛虫,平均为食块总数的24.9%(X_D=14.8)。随着龙山林场松毛虫种群密度的周期变化,大山雀的窝卵数、窝雏数、生殖季节开始时间及雏鸟食物中松毛虫的此率也发生变化。初步分析表明大山雀对松毛虫种群密度变化有明显的功能反应,但由繁殖而引起的数量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杉木rDNA ITS-1区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是由一些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多基因家族。rRNA基因以串联重复形式存在于染色体上,每个细胞中的拷贝数目在1000~10,000之间,由于rRNA基因中包含了进化速度不等的编码区、非编码转录区和非转录区,因而可以选择其中保守程度不同的片段作分子标记研究植物的系统发育及遗传变异。ITS是核糖体DNA中介于18s和5-8s之间(ITS-1)以及5-8s和26s(ITS-2)之间的转录间隔区,目前已研究过的被子植物ITS-1一般小于700bp(AlvarezBulyllaetal.…  相似文献   

17.
升高气温对旱柳光合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何维明  董鸣 《林业科学》2003,39(1):160-164
工业革命以来 ,大气CO2 含量增加了 30 % ,预计到 2 1世纪中叶大气CO2 含量将增加 1倍。与此同时 ,CH4、N2 O、CFCs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也不断增加 (Vitousek ,1 994)。这些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必将导致全球性气候变化 (Vitousek ,1 994;Mcleodetal.,1 999)。根据大气环流模型 (generalcirculationmodels,GCMs)的预测 ,2 1世纪全球气温将可能平均升高 1 5~ 4 5℃ (Houghtonetal.,1 996)。在 1 95 1~ 1 989年的约 40a间 ,中国半干旱区的平均气温升高了 0 5…  相似文献   

18.
我国紫胶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5年我国在云南省景东县董家山建立了气候观测站,在连续进行气候观测的同时,记载了胶虫生活史,积累了充分的资料。本文应用有关生物统计学的方法,对紫胶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计算,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国产主要阔叶树材导管和纤维瘤状层的电镜观察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姜笑梅  张立非 《林业科学》1994,30(2):126-133,T001,2
对我国182种(48科135属)阔叶树材导管和纤维壁的内表面进行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其中50种(隶17科32属)有瘤状层存在,其余不见或罕见。就这50种木材的瘤状层有无及其形态和分布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探讨。并对2种木材的超薄切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和分析,认为瘤状物与次生壁的电子密度不同,说明两者化学成分不同。此外,还讨论了瘤状层的分布与穿孔板类型和在生长轮的位置关系。未发现瘤状层的出现和木质部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黄甜竹竹笋夜蛾综合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silvicultur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asures were employed respectively to control the larva ofKumasia kumaso (Sugi) of Acidosasa edulis. The silvicultural measures mainly included weeding & deeply bury-ing, weeding combined with burning , weeding & deeply burying combined with DDVP. And the biological measuresincluded spraying with two kinds of B. t (made respectively in Jianou and Fuqing), Bacillust huringiensis (16000IU/mg), AcNPV etc. And the chemical measures included spraying with 80% DDVP E. C, 40% Omethoate E. C,Shachongguang or Lindane 1500 × and 1 1000 × in 1999, and 17.5% Imidan E.C, 5% Cypermethrin E.C,20 % Fenpropathrin E. C, 20 % Baibusi E. C 1 800 × and 1 1500 × in 2000.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1. In silvicultural measures, different treatments have no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but it canimprove the hygienic condition.2. In biological measures , different treatments have no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3. In chemical measures, 1 500 of Lindane was adapted to eliminate the larva in the mother shoots with the deathratio amounting to 91.10% What' smore, 20% Fenpropathrin E. C 1 800 × , 5% Cypermethrin E. C 1 800 × ,20% Baibusi E. C 1 800 × are also adapted to generalize in forestry with the death ratio amounting to 92.09%,76.81%, 75.74 %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