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料配方:糯米20千克,鲜甘薯12千克,菜油10千克,绵白糖12.5千克,饴糖7.5千克,熟花生仁4千克,熟芝麻1.5千克. 制作方法:1.原料处理:将糯米浸泡12小时,沥干后磨成粉.甘薯上锅蒸熟,剥皮后切成小块或捣烂.2.混合:将甘薯与糯米粉混合均匀,装入容器中压实,切成4~5厘米见方的小块,上笼蒸20~25分钟至蒸熟.  相似文献   

2.
2.配方二 前期(20~60千克):豆饼19.5%,鱼粉4%,玉米面40%,甘薯干粉11%,小麦麸12.7%,米糠或甘薯藤粉8.5%,特预4号预混料4%,食盐0.3%,生物催肥精适量。每千克混合料含消化能13.13兆焦,  相似文献   

3.
(续2009年第15期) 3.配方三 前期:豆饼14%.棉籽饼12%,玉米面495%,甘薯干粉7%.小麦麸13%.干青草粉4%,碳酸钙0.5%,骨粉0.6%.食盐O.4%.每100千克混合料添加百日出栏预混料200克,催肥精20克,金赛维25克,粗饲料降解剂40克(或"保健液"15千克).  相似文献   

4.
来稿摘登     
《新农村》2001,(4)
1.甘薯用 ABT 生根粉浸苗可提高甘薯产量和大薯率景宁县外舍乡农技站用不同型号不同浓度的 ABT生根粉浸甘薯苗试验。结果表明,用 ABT 10号生根粉20毫克/千克浓度处理的,茎叶生长动态表现最佳,结薯早,薯块增重快,增产最显著,比对照(清水处理)增37.17%,大薯率也比对照高14%。(原作者:叶昌松石德锋)2.在杂交稻制种育秧上应用水稻壮秧剂可增产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以紫色甘薯(宁紫1号)、食用甘薯(苏薯14)、兼用甘薯(苏渝303)、淀粉甘薯(苏薯11)4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施钾、施钾150千克/公顷、施钾300千克/公顷3个施钾水平下,甘薯干物质积累、蔓薯比以及甘薯植株钾的累积量、利用效率、收获指数。与不施钾处理相比,施钾300千克/公顷下苏薯11的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宁紫1号和  相似文献   

6.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地膜)是高台县商品西瓜的主要栽培形式之一,一般可使西瓜比露地栽培提早20天左右成熟上市.近几年,我们积极探索小拱棚西瓜套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平均亩产西瓜3 500千克左右,亩产甘薯1000千克左右,亩平均收入在2 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维线克对甘薯茎线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省秦皇岛甘薯产区的甘薯茎线虫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维线克后甘薯茎线虫虫口平均减退率达89.44%,病情指数下降76.08%,甘薯平均增产率为607.25%.说明生化杀线虫剂维线克对甘薯茎线虫的防治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品种创新与甘薯产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10年至2017年,全国育成甘薯新品种194个,其中,食用型、淀粉加工型、食用与淀粉兼用型和食用型紫薯分别占品种总数的35. 1%、22. 7%、21. 1%、11. 3%,高干物率类型的品种仅占5. 4%。在全国15个省(市、区)种植面积达6. 67×10~4hm~2以上的品种有商薯19等7个。其中,甘薯品种商薯19和徐薯18种植面积分别为45. 8×10~4hm~2和33. 3×10~4hm~2,占甘薯种植面积的20. 1%和14. 6%。今后甘薯品种创新重点: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加强甘薯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甘薯良种繁育体系规范化建设;品种选育要适应甘薯机械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1.甘薯糖皮酥饼(1)原料配方。甘薯(红薯)泥500克、面粉1000克、白糖50克、饴糖50毫升、植物油100毫升、碱4克、猪油400克、鸡蛋1个、甜叶菊适量。(2)操作要点。先将碱用2倍的水化开,放入植物油搅拌均匀,即得碱油备用。然后将白糖和饴糖放入锅内加热,起泡沫后放入碱油汁搅匀。加热至起泡离火,随即放入大油、薯泥和面粉  相似文献   

10.
甘薯茎腐病菌室内药剂毒力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市场上常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19种和1种生防菌剂,采用抑菌圈法,对甘薯茎腐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又以0.3%四霉素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显著好于其他杀菌剂,而2%宁南霉素水剂、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0%大蒜油乳油、30%王菌铜微乳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等9种杀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克)可湿性粉剂对甘薯茎腐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陕西甘薯育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用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世界上共有111个国家栽培甘薯,栽培面积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亚洲的甘薯主产区,其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9.4%和84.6%(FAO,1994).建国以来,我国的甘薯育种取得长足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育成甘薯品种约350个.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喜凉,耐寒性较强,而甘薯喜温怕霜冻,可利用春甘薯地早春套种马铃薯.春马铃薯667米2产2 000~2 500千克,套种甘薯667米2产3 000~4 000千克.2003年省农科院试验,在3月初地膜覆盖播种脱毒马铃薯津引8号和中薯3号,5月15日收获,平均667米2产2 600千克,5月1日套种豫薯13号甘薯,10月21日收获,667米2产4 050千克.其关键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甘薯(红薯)是营养丰富、能量较高的好饲料。采用甘薯喂猪有两种传统方法:一是单纯熟喂。猪吃腻了常把剩食拱出槽外造成浪费。二是直接生喂。这种方法有危险:其一是有的甘薯带有黑斑菌毒,进入猪肠胃内后,会造成猪肠胃黏膜剥落;其二是甘薯含淀粉20%以上,生喂会影响猪体消化,食欲减退,重则出现阵发性痉挛而死亡。因而必须改用下列新法饲喂。(1)因猪饲喂。小猪消化能力差,不宜饲喂甘薯。体重15千克以上的猪才饲喂甘薯。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杀线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在甘薯田人工接种的方法,于2014和2016年测试了4种杀线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甘薯栽秧时穴施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和10%噻唑膦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90、60、30kg·hm~(-2)处理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42%、85.25%和82.71%,10%噻唑膦颗粒剂45和30kg·hm~(-2)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74%和78.69%;而20%丁硫克百威乳油和5%阿维菌素乳油处理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差。[结论]施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30~90kg·hm~(-2)和10%噻唑膦颗粒剂30~45kg·hm~(-2)可以有效地防治甘薯茎线虫病。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15,(7):35
1.花生种子处理防治对象:花生倒秧和地下害虫。使用药剂及方法:用50%辛硫磷10毫升+40%多菌灵60毫升,对水800克,喷拌10公斤花生种,堆闷3~4小时播种。2.甘薯种苗处理防治对象:甘薯黑斑病。使用药剂及方法:用4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浸甘薯种10分钟,取出育苗;也可用4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浸甘薯苗基部5分钟,取出栽插。防治对象:地下害虫。使用药剂及方法:用甘薯  相似文献   

16.
甘薯(红薯)切块直播栽培,比传统栽种提前种植20~30天,由于生长期延长,每667平方米增产鲜薯1000千克,是投资少、见效快、省工省时的综合性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1.饲料配比:玉米30~40%,甘薯干10~20%,麸皮10~20%,大麦10~15%,豆饼、菜籽饼或棉籽饼5~10%,花生饼10%,米糠10%,鱼粉5%,矿物质1~2%,食盐0.5~1%。根据实际情况,摸索最佳配比。 2.添加药物:硫酸铜30克,硫酸锌15克,硫酸亚铁15克,喹乙醇5~10克,陈皮、神曲、炒萝卜籽、何首乌各30克。 3.使用方法:把药物研细拌入50公斤饲料中,搅拌均匀;小猪可自由采食,瘦肉型大猪不限量。此配方仅限于肉猪。  相似文献   

18.
神农丹颗粒剂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农丹颗粒剂有促进甘薯生长的作用,即在甘薯秧苗期用药,叶片颜色深,蔓长得快.为了探明神农丹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效果及促进甘薯生长和增产的作用,1999年在临沂费县进行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神农丹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药效试验 1.1.1供试药剂 5%神农丹颗粒剂(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5%茎线灵颗粒剂(山东周村农药厂生产),40%甲基异柳磷乳油(山东青岛农药厂生产),15%铁灭克颗粒剂(法国普朗克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9.
甘薯茎线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茎线虫病(病原为马铃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是我县甘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也是对内植物检疫对象.我县六十年代初仅零星发病.1974年发展到8.5万亩,占甘薯种植面积的43%;薯块坏烂量达3000万斤.病地一般减产10~20%,高的达30~6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甘薯人工种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薯(Ipomoea batatas L.Lam)腋芽为繁殖体,采用2%~5%海藻酸钠(加入 MS 基本培养基和1.5%~3%蔗糖)和2%~5%氯化钙包裹后,在MS 琼脂培养基上萌发率达36.5%。在营养土中成苗率为22.22%,移栽大田成活率达100%.人工种子在低温(4±1℃)下贮藏30和60天后,萌发率分别为27.5%和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