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前言桉树原产澳洲,具有生长快,用途广,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优良特性。目前已有96个国家引种了桉树,成为热带、亚热带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极为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我国引种桉树已有80多年的历史,栽培遍及华南、西南、华中、华东等省区。我局1954年大量引种营造桉树,以隆缘桉为主要造林树种。为了选择最适于雷州地区的桉树品种,试验场、林科所不断引进了国内外桉树品种和变种120多种,现存75种。本文将介绍1973年以后引种较多桉树的生长情况,并对有前途的树种作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2.
东门桉树优树选择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桉树科技》1993,(1):18-21
东门林场于1966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桉树,现有桉树人工林面积8000公顷,占有林面积65%。1980年开始,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项目从八个国家引了174个树种和种源,东门林场成为全国最大的桉树基因库。通过引种栽培试验,选择了尾叶桉等一批比原当家树种——窿缘桉增产16%—200%的桉树新品种种源。为了得到优良的基因材料,进一步改良育种,培育优良无性系,提高桉树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自1984年10月起,逐年进行了桉树优树选择。通过优树选择,得到一批优良的育种基因材料,部分优树已进行种子园、人工杂交授粉及无性繁殖研究和利用,进一步提高了桉树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取得良好的增产效益。现将桉树优树选择工作的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概述我国桉树引种栽培的基础上,综述了闽南地区桉树耐寒树种选育、抗寒生理指标的筛选及桉树耐寒树种测定方法,指出了桉树耐寒性选择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桉树耐寒性选择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概述我国桉树引种栽培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桉树耐寒树种选育,抗寒生理指标的筛选及桉树耐寒树种测定方法,指出了桉树耐寒性选择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用材的生产,我国北方重视速生杨树的发展,并成立杨树学会。南亚热带地区应选择发展那些树种?作为迅速解决硬木材、造纸材,柠檬桉是值得注意的。桉树是世界人工林中在热带亚热带引种栽植的主要树种之一,我国引种试验桉树不下200种,栽植较多的有10多种,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引种于我国  相似文献   

6.
桉树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林业史上引种最为成功的树种之一,也是永林公司主要造林树种。因此,本文以永林公司经营区桉树人工林为例,在深入进行桉树引种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措施体系,从而为永林公司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也为我国桉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桉树原是热带树种,在亚热带地区引种,不少地方获得成功,但也有失败的。本省五十年代曾大量引种桉树,在浙南沿海地区生长良好,在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冻害。本文作者将本省引种桉树划分为三个区,可供各地参考。Ⅰ区发展桉树是没有问题的,Ⅱ区应选择耐寒品种,进行引种驯化,Ⅲ区桉树普遍受冻,不可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8.
闽西北适栽桉树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闽西北进行了多批桉树树种引种或种源家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闽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的桉树有巨桉、邓恩桉、柳桉和赤桉,其中赤桉、邓恩桉最为耐寒。可以推广到闽西北大部份地区,巨桉、柳桉适宜闽西北较低海拔、绝对最低温度在-5℃以上的地区,但需要选择适宜的种源。树种内种源和家系间的生长性状、抗寒性存在显或极显差异,单株间的生长差异比家系间的生长差异大,而家系间又比种源间大。此外,桉树树种原产地的雨量分布情况对决定引种桉树极为重要。在高温潮湿的福建地区不适宜引进冬雨型桉树树种。  相似文献   

9.
桉树在原产地天然分布中可以与多种树种混生,具有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目前引种的桉树以速生性、单位面积生长量高、无性系繁育快、林相整齐等为显著特征,培育目标是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最大的木材收获量,桉树的栽培模式比较单一,而重视混交林营造林,发展桉树混交林是防止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有效途径。文章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树种,提升桉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桉树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桉树人工林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桉树引种始于1894年福州,继而桉树人工林在南亚热带中间地带的适生区逐渐发展。1986年起开展了多个树种及种源引种试验。目前全省已有以柠檬桉为主要树种的人工林0.937万ha,树种资源共30种。今后发展的策略是:正确的选择适合我省引种栽培的树种及种源,建立良种基地,进行遗传改良。在闽南沿海地区气候适宜水热资源优越的情况下,桉树只能在Ⅱ、Ⅲ类立地条件下种植,培育大径级材较困难,若以桉树为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生产木片出口创汇为经营方针,注重早期集约经营合理施肥,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开发多种利用途径,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我省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桉树引种驯化是桉树良种选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桉树引种驯化的实际出发,应用“气候相对论”、“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生态因子分析法”等理论,提出了桉树引种驯化的技术对策。通过引种驯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强调了今后要做好:引种区划、分区引种、加大种源/家系试验规模、分树种建立育种计划,以及抗性选择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调查分析漳州桉树引种栽培经营现状与发展制约因素,提出闽南发展速生桉树中的树种选择与培育目标,抚育间伐与轮伐期,良种繁育与集约经营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3.
桉树自然分布主要在澳大利亚,其次在菲律宾、新几内亚和帝汶等地。广西引种桉树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广西林科所于1956年建办即种植桉树,1958年开始进行桉树引种试验研究,到1986年止引进了111个树种,保存86个树种,生长好的23个树种。一、生长表现广西林科所位于南宁市北郊,北纬  相似文献   

14.
也谈桉树的利与弊——对楚雄州发展桉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家泽 《云南林业》2006,27(6):15-16
楚雄州引种桉树已有70多年的历史。桉树是楚雄州引种较早和引种最成功的树种。当前,业界对发展桉树有一些争议。我认为,应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从生态、经济、社会诸方面,科学、客观地认识发展桉树的利弊。  相似文献   

15.
时讯     
郴州:桉树栽植成新宠品种选择须谨慎近日,笔者从湖南省郴州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了解到,近年来,一些林业企业纷纷进驻郴州,欲在该市大面积发展桉树林,由此引发新一轮的桉树种植“热潮”。据有关专家介绍,桉树是热带树种,其品种有近千种,且抗寒能力不同,在向高纬度的亚热带引种时,选择抗寒能力强的桉树品种是其引种成败的关键。该市从1992年  相似文献   

16.
四川引种桉树已有70多年历史。本文从深化引种角度讨论了原产地与引入地间的生态条件差异,引种区划及其生态限制因子,树种选择和林学措施等有关问题。作者认为桉树在原产地面临强大的自然选择压力,四川有引种的良好条件,但东部盆地的钙质土、西缘山地的高湿低温以及西南河谷的干热贫瘠是潜在生态限制因子。树种选择应建立在充分认识原产地与引入地降水状况相似性、引入地限制因子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培育方式和利用目的。依据对桉树生物学特性评估,为四川  相似文献   

17.
桉树,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用途广泛、观赏价值高的多效能经济树种。它在林业上占看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城乡绿化造林和农田防护、解决民用材、提供造纸原料、改善环境卫生、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意义很大。但各地在引种和栽培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对这些问题认识不同;或者没有引起注意,因而阻碍了桉树这一外来优良树种的引种和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几年来就上海在桉树引种栽培上的实践,提出初步看法,以期促进桉树引种驯化与栽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桉树是我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选择和引进优良的桉树品种,是提高其产量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选择和引进适合我场种植的优良桉树品种,在一九八三年中澳桉树合作项目中,我们引进了十多个不同种源的桉树品种,现将其初期生长情况概述如下。一、试验材料参加这次不同种源桉树引种试验的品种见表一。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从澳洲引种桉树已有近百年历史。桉树具有速生丰产的特性,已成为我国南方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但对其适生条件和施肥问题仍未解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它的适生条件和施肥问题。一、桉树的天然分市与我国引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我国耐寒桉树的种质资源及其遗传改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建中 《桉树科技》2006,23(1):24-31
本文概述了中澳合作“耐寒桉树”研究项目在良种筛选与遗传改良方面的主要工作。通过对我国耐寒桉树目标推广区气候特点的认识,及对20年来这些区域桉树引种试验的重新评估,项目筛选出一批耐寒能力在-5℃至-10℃的优良桉树,并它们把分为2类,一类为适生于高海拔地区树种,主要有: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和亮果桉;一类为适生于低海拔地区树种,包括:邓恩桉、赤桉、巨桉、柳桉。在耐寒桉树的遗传改良方面,该项目通过改建、新建等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以上树种的种子园19个,并制定了各树种的详细改良计划。为获得更多优良耐寒树种,我国近年已建立了一大批耐寒桉树筛选试验,可望在耐寒能力的提高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