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月下旬以来,伴随新玉米上市数量的逐渐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平稳,局部涨跌互现。其中东北产区多数深加工企业陆续展开收购,但农户对市场价格期望值明显提高,凶而惜售心理十分强烈,促使收购市场略显清淡,玉米价格相对平稳;而随着秋收秋种工作陆续进入尾声,关内产区农户售粮意愿较此前有所增加,新玉米上市量逐渐放大,当地玉米价格经历前期反弹后继续呈现季节性回落态势;  相似文献   

2.
1 玉米价格易涨难跌 1.1 玉米产区价格持续坚挺,销区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1.1.1玉米收购市场供不应求,产区玉米价格持续坚挺 由于2009/2010年度国内玉米大幅减产,玉米现货价格不断高企.2010年5月份以来,随着农户手中余粮的进一步减少,市场粮源竞争愈显激烈,收购市场价高量稀的情况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5,(24)
<正>进入2015年11月,国内玉米市场开始出现转机,全国玉米现货价格以及辽宁玉米的产地市场均出现上行趋势,尤其进入11月中旬之后,玉米价格涨势明显,玉米市场逐渐复苏。1省内玉米生产情况进入11月,辽宁玉米收获全面结束,本季生产告一段落,后续的秸秆处理以及土地深翻等工作也随着雨雪天气的来临逐渐停止。2省内玉米收购情况据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监测,11月省内干玉米  相似文献   

4.
《油气储运》2011,(12):50
调控仍是玉米市场的主基调,不过在玉米供应趋紧的背景下,玉米价格再难下跌。另外,国储的入市收购也为市场带来支撑,对深加工企业的限购令也很可能导致国内玉米进口需求进一步增加,从而推高玉米价格。因此,后期玉米价格仍较乐观。  相似文献   

5.
市场分析     
预计春节之后玉米价格抬升较强东北地区玉米进入上市高峰,市场价格稳定并略有回落。如果情况较好,上市高峰有望持续到2007年1月底,期货价格上涨以及“老粮”拍卖对现货价格走势暂时没有影响,预计弱市将随之过渡到2007年2月份节日稳定模式。关内地区玉米价格上涨态势依然清晰而且相对稳健,市场对于春节之后价格抬升存在较强的预期。除沿海销区存在供应压力之外,其他销区玉米价格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国玉米产量继续创下21 848.9万t的历史新高,2014年第1季度在巨大的供应压力、深加工及饲料需求持续低迷、国家临储收购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内玉米价格呈稳中偏弱态势。由于临储玉米收购进展迅速,第2季度国内玉米价格出现回升。近7 000万t的临储收购总量改变了中国玉米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2014年下半年玉米市场情况将取决于临储玉米拍卖情况,预计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在临储玉米拍卖影响下趋稳。  相似文献   

7.
谌琴  高笑天 《农业展望》2014,(2):9-13,18
2013年在供应充足、市场需求低迷、进口利润丰厚及国家临储收购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内玉米价格呈现稳中偏弱走势。展望2014年,中国玉米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但受国家临储收购政策影响,玉米市场流通量减少将使得玉米价格易涨难跌,甚至可能导致玉米阶段性供求偏紧局面出现,从而出现阶段性价格上涨行情。  相似文献   

8.
受国储收购政策、农户惜售及企业积极补库收购等多重利多因素支撑,2012年第1季度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呈现稳步上涨走势。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涨势最为明显,华北地区和南北港口在东北地区的带动下稳步上涨。展望后市,市场主体普遍预计,玉米价格易涨难跌。但随着天气转暖,东北、华北将迎来上市高峰,玉米市场供应将会有保障,不宜过分追涨。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上半年,国内玉米市场演绎了经典的"政策市"行情.前4个月,受国家临时储备玉米收购拉动,国内玉米市场由低位大幅反弹.其后不久,随着临储收购结束,小麦产区加紧售粮为小麦收购腾仓回收资金,玉米价格略有走弱.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中国玉米丰收,产量为2.156 7亿t,国家在东北地区执行临储玉米收购政策,收购总量达8 400万t,同比增加1 400万t以上,市场看涨预期较强。然而,受进口高粱、大麦等谷物大量替代玉米、市场对收购政策预期发生改变、国家调低临储收购价格等因素影响,2015年8月玉米价格大幅下跌。2015年东北地区玉米单产因干旱降低,但全国玉米产量因种植面积扩大而继续增加。尽管估计2014/15年度玉米饲用和工业消费增加,但市场依然供过于求。预计2015/16年度,玉米价格受到临储收购政策支撑有望出现"阶段性"上涨,但因国内玉米供给能力庞大,市场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价格上涨应是阶段性的反弹。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调节生产与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就是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一季度玉米市场回顾2015年一季度国内玉米市场在临储托市政策的影响下,上涨明显。2014年东北玉米临储收购启动较晚,但收购速度及收购量远远高于上年,导致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同时,销区及港口地区玉米价格受东北玉米联动而价格走强。截至3月底,国内玉米平均价格约为2 430元/t,较年初上涨120元/t。(一)东北产区1—2月份基本保持较为稳定的走势,自3月初开始,东北收购加速,农户手中余粮减少,同时带动部分贸  相似文献   

13.
刘洪敏 《新农业》2014,(24):39-39
<正>2014年11月,辽宁产地迎来阶段性的玉米交易小高峰,产地新玉米价格不断上行;但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整体呈现缓慢下滑趋势,市场交易逐渐放缓,港口和销区价格陆续下滑。◎省内玉米生产情况11月辽宁玉米本季生产计划全部完成,部分农户进入后期的秸秆处理以及旋耕整地阶段,粮食进入出售和储存阶段。  相似文献   

14.
《饲料博览》2004,(2):50-50
近日国内玉米市场进入平稳僵持阶段,大部分玉米收购企业都放缓了玉米收购的步伐,使更多的商家采取观望态度。港口玉米情况:广东港口玉米价格一直在1370元/吨左右,混装新玉米的最低销售价格达到1280元/吨,从目前来看,广东玉米销售价格基本上属于利空的状态;大连港口玉米平仓价格是1170元/吨,如果按照在吉林长春的玉米收购价格(1100元/吨)来看,大连玉米基本上是没有利润空间。国内其他地区玉米价格都有部分下调,一般都下降了20~50元/吨。后期玉米仍有下降趋势的原因:1.元宵节后农民售粮积极性增强将导致玉米收购价格跌落。农村将逐渐展开农事…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充足,玉米消费增长缓慢,玉米价格面临较大压力。在国家进行临时存储玉米托市收购和顺价销售的主导下,国内玉米价格得以保持高位运行,玉米市场呈现明显的政策市特征。2009/10年度国内玉米产量有可能突破新高,玉米需求仍在复苏,国际玉米价格低位震荡,玉米出口依然受阻,玉米价格走势压力有增无减。为把国内玉米价格托升到高位,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托市政策保持持续性和稳定性,也需要国家针对新的情况出台更加有力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喜贵 《农业展望》2007,3(3):20-24
分析了近期国内玉米市场的供需状况、市场热羔以及价格走势。2006/07年度中国玉米市场供求关系偏紧,2007/08年度玉米需求趋向理性增长,玉米供求关系将延续紧平衡态势。2007年国内玉米价格进入南价区域,玉米价格上涨节奏可能打破2004~2006年的稳健态势,表现为波动幅度相对扩大,波动规律不好把握。2006年秋粮上市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呈现反季节上涨,而2007年1~3月份玉米价格处于调整期,预计4月份开始国内玉米价格有望进入季节上涨通道。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价格继续上行在所难免进入2013年7月份,农户手中余粮基本见底,主产区玉米流通量大幅缩减,贸易商及用粮企业的收购难度不断增加。目前,西北及华北地区基本无粮源可运往销区;销区到港玉米多以东北玉米为主。玉米采购困难同时销区用粮企业补库需求未减,本月玉米价格明显上涨,产区玉米价格涨幅在10~30元/吨,销区玉米价格涨幅在50元/吨左右。目前全国玉米均价在2363元/吨,较月初上涨36元/吨,仍低于去年同期玉米价格。图表1全国分地区玉米价格走势(元/吨)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玉米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远低于国内,国内玉米价格无法与欧美发达国家竞争,玉米市场化销售困难,国家储备库存不断增多,政策收储压力越来越大,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已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6,(8)
正春节过后,猪价开启连续上涨模式,缺少猪源使生猪价格一路直逼10元/斤大关。猪价频传捷报,玉米价格却依旧深陷寒冬。临储玉米收购如火如荼进行,按理说应该对市场起到一定提振作用,但由于正值售粮高峰期,各地玉米逐渐上量,市场供应持续增加,加之市场猪源减少对玉米饲用消费相对利空,打压整个玉米市场,玉米价格再度步入探底通道。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11年10月中旬以后,由于收购商、贸易商、仓储商以及用粮企业普遍库存不足,以饲料业、深加工业、中小型养殖业为主的市场收购商纷纷入市,玉米价格很快止跌上涨。据期货日报2011年10月28日消息,"现在质量差点的玉米也不愁销路了,不然这雨前粮也卖不出去"。据调查,由于粮源趋紧且价格转跌为涨,雨前收购的新玉米虽然有点霉变,色泽也不鲜亮,但还是可以卖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