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水画与古典园林都有强烈的自然意境蕴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山水文化"。两者在创作手法上有很多类同之处,相互之间的影响非常广泛。本文就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在创作手法上的互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从选材到创作,都格外考究植物的枝条韵味和象征意义,主要采用梅、兰、竹、菊等寓意高贵气节和品质的植物.湖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丘陵为主的地形特点,孕育了非常丰富的植物资源.充分利用湖南本土植物材料进行中国传统插花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湖南特色植物红花檵木枝条苍劲有力;杜鹃花枝条有型,花色多样;南天...  相似文献   

3.
正创作者:吴吉成协助:聚松园盆景创作团队创作地点:江苏新沂首届中国工展场创作时间:2019年9月26日吴吉成先生喜好盆景二十余年,投资数千万元创建私家盆景园——聚松园,占地百余亩,拥有各类素材近万件,规模与品质都享誉业界。吴吉成先生数次慷慨解囊,先后承办了第二届网络精品盆景展(中国风)和世界首届盆景创作大会等重大展览交流活动,活动精彩纷呈,人气爆棚,为推动盆景交流功不可没。吴吉成先生不仅自己长年累月坚持创作,还精心带出十余人的盆景创作团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熟能生巧,常能从凡庸素材中找到桩材独具的闪光点。由聚松园盆景创作团队走出来的年轻盆景作家已经成为长三角各地私家盆景园重要的创作力量。  相似文献   

4.
面对一树桩,如何进行构思设计,对于一些已进入了盆景创作大门的人来讲,都还存有相当高的难度,更不要说是初学者了。盆景是一综合艺术,要有良好的文学修养、要懂美学知识、要懂栽培管理、要熟知园林技艺、要有一颗不急不燥的心……这都是一些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简介: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微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微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大众公认的精品盆景,还是个人心中的精品盆景,我们都希望通过向它们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注:创作水平是指创作的理念、取向及相应方法的成熟度,不是指动手仿制的熟练度)。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呢?笔者的回答是:在思想上拥有现代的观念,在实施上应用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创作时间:2015年11月创作地点:四川自贡创作者:樊顺利、范建军2015年11月初,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樊顺利应刘永洪先生之邀赴四川自贡荣县进行庭院建设及盆景创作交流,现场指导范建军并参与制作了一件真柏作品,以下为过程实录。  相似文献   

8.
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9.
安徽阜阳市的文化集南北文化之精华,在文艺领域有中华文化厚重的积淀。近年来。阜阳市盆景艺术的发展无论在创作还是理论研究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阜阳盆景协会按协会年度活动计划,5月17日组织了协会同仁,赴江苏省盆景界进行了考察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正创作地点:浙江台州梁园本人在学习、创作盆景的道路上有幸得到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及浙江省盆景艺术大师任晓明先生指点提携,并得到中国知名盆景园——台州梁园园主陈文君女士的信任,多年来,在台州梁园创作了一批盆景,有作品得到众多朋友的点拨与批评指正,也有作品得到前贤的褒扬,这些都是我盆景艺术道路上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促进我盆景技艺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今择取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与读者朋友共赏,以期得到批评指正,进一步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11.
<正>盆景创作大多源自于"立意选材"和"因材施艺"两种,前者一般是先有创意再选择素材进行创作;后者则根据已有素材进行加工,最后再完成(或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盆景创作示范表演,一般是根据已有素材进行现场发挥,最能考量表演者的综合水平,特别是表演材料不理想或由主办方临时提供时,这就更需要眼力和临场发挥的水平了。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盆景,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传统文化艺术,与其它姊妹艺术相互借鉴相互影响,被称作"鲜活之诗,立体之画",与诗画艺术一样,同样追求意境之美,自古至今传承有续,创作理念至臻至善。那么怎样创作诗画美、意境美的盆景作品呢,多年来我也进行了不少尝试。2012年第八届中国盆展览上,本人以金雀为主材创作的《鹊华烟雨》水旱盆景,得到了广大盆友的认可和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银奖,最近创作的《秋山论道》水旱盆景,我亦有所得。《秋山论道》主体桩材是日本红枫‘出猩猩'百年老树,初见到它时,树势与姿态都不符合我的要求,但我看重的是它在长期盆栽历程中培养出的丰满枝条和岁月沉积下自然流露的沧桑古朴。通过合理调整,搭配布局,是可以创作成为一盆诗画美、意境美的好作品的,于是我决定结合中国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数学。很多数学领域的前辈们,都著有科普书籍介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有用很浅湿的语言介绍数学在各科学领域的应用,所以, 数学无论在各科学门类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应用。但是在盆景创作中有没有得到应用呢?我注意查阅了大量的盆景书籍和杂志,尚未有涉猎数学领域的文章刊载。是数学真的与盆景创作无缘,抑或足盆景界的先生们的疏忽?近年来我一直在关注和思索这个问题,发现数学知识在盆景创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只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总结,细心地去观察,主动地推广应用罢了。几经思索,我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采取数学的手法去审视盆景创作过程,或许从中能得到一些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 )1.4 果树盆景的造型原则 果树盆景的创作与造型 ,要求制作者不仅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还要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园林技术。要提高果树盆景的创作艺术水平 ,应向绘画、园林和传统的盆景艺术学习 ,同时要注意各种果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习性。制作果树盆景时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要尊重自然规律 ,师法自然。  果树盆景中花、果的培养需具备一定长势的枝条和一定的叶面积 ,即营养条件。此外 ,某些果树的花、果恰在枝条的顶端。这一切都决定了果树盆景在造型时 ,不能象一般观叶类盆景那样随心所欲地对枝叶进行精…  相似文献   

15.
都市人如何玩盆景,盆景桩材哪里来?靠驱车到山野采挖或在市内几个不规范的桩材市场购买,都滋长了乱砍滥伐、破坏环境的风气。当今,正值城乡建设改造之机,新开发区的建立、老城区中的工矿企业大迁移、大专院校向城郊转移、旅游景区的扩充以及商品住房的大规模建设等等,都留下了大量可用于创作盆景的植物资源,这可是盆景人走绿色环保、变废为宝之路,也是积累创作素材应把握的大好时机。笔者经过数载于市郊待筹建开发基地采桩的经历与心得,在此同盆景玩家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16.
《花木盆景》2008,(7):20-23
2008年5月23日至24日,刘传刚先生在常州宝盛园做了两场盆景创作示范表演,一场为树石丛林盆景制作,另一场是风动式盆景的制作。刘传刚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及娴熟的实践经验,厚积薄发,在短短的时间里,两场示范表演都取得成功,博得专家与同仁普遍赞誉。现介绍其中的树石盆景创作表演过程,与广大同好和读者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17.
异形盆器深受众多盆景作者喜爱,异形盆器也是创作文人树、创作个性盆景不可或缺的工具与载体,许多有个性的盆景,其匹配的异形盆器不仅烘托主题,营造意境,而且异形盆器本身也是极具欣赏价值的,与主体相得益彰。在中国盆景飞速发展的今天,盆景制作的理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风格的盆景也渴求不同款式的盆器相适宜,为盆景树木配到一个形式、风格都呼应、统一的盆,是创作一件完美盆景的最基本要求,这也为盆器的多元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相似文献   

18.
纵星星  宫文强 《现代园艺》2023,(6):143-145+169
宋代作为传统文化相对成熟的时期,山水画和园林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由于宋代园林缺乏实例的依存,以宋代山水画作为研究宋代古典园林的切入点,引用图文互证的研究方法,针对性地梳理和挖掘宋代山水画。结合宋代的创作背景,从山水画的创作逻辑、园林要素、布局分析出发,探讨宋代园林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朋友问我,盆景创作最应该注重什么?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讲究”二字。“讲究”是种态度,是对创作认真、专注,精益求精。有了这个态度,哪怕没有好的树桩,同样可能创作出有特点的盆景。下面仅以拙作《荆风楚韵》为例,与大家分享创作中的体会。《荆风楚韵》的树桩、种植场地都不算好,但来访的盆友和专家们对它的评价却很高,而且曾获得2019北京世园会盆景国际竞赛湖北参赛作品选拔赛金奖、2019北京世园会盆景国际竞赛铜奖、2020全国精品盆景展金奖。它的成功主要是做到了在养护、造型、布局三个方面的“讲究”。  相似文献   

20.
美的发掘     
2006年12月,波兰青年盆景作家MARIO KOMSTA(以下简称MARIO)应常州宝盛园之邀,赴常州进行了十余天的盆景创作。MARIO是波兰人,因对盆景的热爱赴日本苔圣园学习盆景多年,此次赴常州也完成了一批盆景的创作,今仅选取其对一棵资材平庸的黄山松的创作,让我们共同感受盆景创作过程中如何利用废弃资材,如何从看似无用的资材中发掘其隐形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