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电化蚕种技术是静电学与蚕种学两个学科相结合形成的最新科技成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定类型的静电场,激发胚胎期家蚕卵的活化作用,促进家蚕在一定发育阶段某些酶类的生产和活性,提高叶丝转化率进而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2004年春季,我们与技术发明人南京林业大学赵博光教授、张海兰博士合作,在盐城市蚕区试养电化技术处理的蚕种,以探索在重点蚕区大面积推广的可行性。经过春、秋二季7个点的试养,掌握了必需的、详实的试验数据,初步得出该技术在重点蚕区推广的可行性。现将电化蚕种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3.
-10℃、-20℃低温处理蚕种对蚕卵的孵化率有影响,甲胚子短期接触10℃、-20℃低温对孵化率影响不大,但丙胚子接触这种低温会严重影响孵化。不同类型蚕品种相同胚子耐低温的能力表现为多丝量品种高于强健性品种。  相似文献   

4.
陈敏  昝明财 《四川蚕业》2007,35(3):16-17
近两年来,家蚕瀛系品种872健康性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呈普遍趋势,影响到蚕种生产,引起了蚕种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更进一步了解872品种对环境、叶质的适应性,我们用不同成熟度桑叶饲养872品种,发现叶质对872品种饲育成绩影响较大。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872A、872B1.2试验时间地点2005年4月21日至5月27日,四川省三台蚕种场选种组。1.3试验方法取同一母号的卵圈同时收蚁、同室饲养,1~3龄三回育,4~5龄四回育,饲育温湿度1~3龄平均26.8℃差3,4~5龄平均24.9℃差3。分A组嫩叶区,B组老叶区,C组适龄叶区,每区重复3次,每小区4龄定400头蚕饲养,…  相似文献   

5.
探讨换气孔数量及饲养台姿态对家蚕生长和茧质性状的影响。饲养蚕筐设置40个和80个孔径为10 mm的换气孔区,再将换气孔区分为饲养台水平区和倾斜区,倾斜区两长边高度分别为4 cm、6 cm。结果显示,4个试验区2龄眠蚕体重处于同一统计水平,均大于对照区,且与对照区有显著差异;茧质调查结果表明,40孔水平区的全茧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其他试验区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徐瑛  戴高华 《广东蚕业》2009,43(4):23-24
在常规蚕种冷藏保护、浸酸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为满足生产上对各期蚕种的实际需求,2009年本站根据多年积累的一些经验,在蚕种冷藏保护、浸酸处理方面进行了一些特殊的技术处理。从结果来看,孵化成绩完全达到湖南省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上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现将该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人工低温冷藏处理一化性柞蚕越年蛹 ,具有解除其滞育的效果。在温度为 0℃下冷藏处理一化性柞蚕越年蛹 8d、6 d、4d和在温度为 - 1 8℃下冷藏处理 4d,其解除一化性柞蚕越年蛹滞育的效果与出蛾集中程度、制种成绩等均优于现行的感光处理解除滞育的方法。出蛾的实际时间较感光处理解除滞育法推迟了 3 d以上  相似文献   

8.
淡色卵,卵色呈淡褐色或灰白色,比正常卵颜色淡,多发生在正交品种中,比重与正常卵相差不大,盐水比选选除困难.淡色卵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条件有一定关系,如桑叶的老嫩、大蚕饲育温度及种茧保护温度过高等都有可以造成淡色卵的发生.近几年来,由于制种数量的增大及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冷藏浸酸蚕种淡色卵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使用不同新鲜程度的熟石灰粉,用于蚕体蚕座消毒,观察不同处理对蚕期病死蚕率、结茧率及鲜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蚕体蚕座消毒中使用清水化解后自然放置2~5 d的熟石灰粉的试验区病死蚕头数最少,结茧率与产茧量最高。新鲜熟石灰粉最好密封保存,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0 d。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多菌灵及漂白粉液消毒过的桑叶饲养育原蚕对其产卵及后代杂种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有效防止家蚕微粒子的食下传染,对原蚕的生长发育、健康性、产卵等均无不良影响;对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及茧丝质也不无不良影响。多菌灵的控微效果与桑叶全程浸消的效果基本一致,但其操作比桑叶全程浸消简单、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小蚕饲育方式对蚕儿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浅塑料筐养蚕比较试验。将塑料筐养蚕分设成有饲养台区和无饲养台区,有饲养台区细分为石灰区、置换区和高架区,无饲养台区细分为覆膜区和空白区。结果表明:5种饲育方式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无显著差异;2龄眠蚕体重石灰区、置换区与覆膜区,以及与高架区、空白区有显著差异;石灰区、置换区对BmNPV的抗性优于空白区。  相似文献   

13.
以一代杂交种“781×7532”(正反交)为试验材料,即时浸酸后催青,转青卵设不冷藏区(对照组)、冷藏1 d、3 d、5 d、7 d、9 d、11 d、13 d、15 d、17 d、19 d、21 d、23 d、25 d和27 d等14个处理,调查孵化率、催青死卵率和蚁蚕饥饿死亡率。结果表明,即时浸酸后转青卵冷藏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催青死卵率越高、蚁蚕饥饿死亡率越高。经比较分析,冷藏15 d以内对蚕卵孵化、蚁蚕健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蚕种点青期遮黑处理对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美华 《中国蚕业》2004,25(3):76-78
在蚕种催青过程中,自蚕种点青期开始进行遮黑处理是促进蚕种孵化齐一的技术措施,但许多蚕区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做到.如本市历来习惯于点青日分包蚕种,转青日发放蚕种,由于养蚕规模小,蚕农户数多,使蚕种分包数多,分包时间过长;加上山区交通不便,蚕种发放时间长,诸多因素导致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的遮黑处理比较困难.为了探究不同遮黑处理对蚕种孵化的影响,以及何时遮黑处理最有利于蚕种孵化齐一,笔者在2001年晚秋期、2002年夏蚕期进行了蚕种点青期不同时间遮黑处理预备试验,于2003年晚秋期在原有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蚕种遮黑处理试验.现将2003年晚秋期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以前对秋制蚕种次年秋用有报道。为了解春制越年蚕种能否在次年秋季的生产中应用,将春制越年蚕种通过多次不同温度的冷藏处理保护250d左右,在次年秋季相同环境、相同条件下试养,调查孵化率、饲养成绩、产卵情况。其孵化率、饲养成绩、产卵情况都没有达到实用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孵化率、健康性、茧质成绩比较差、茧小、茧...  相似文献   

16.
叶面消毒对蚕种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建国 《蚕桑通报》2007,38(2):32-33
家蚕微粒子病一直以来困扰蚕种生产.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尚无药物可以有效地防治微粒子病,过去我们曾使用过多菌灵添食,也使用过防微灵、克微灵.但它们只能抑制其孢子繁殖而不能杀灭微孢子,而且如用得不好会造成微量中毒,出现大量不结茧蚕,影响茧丝质量和制种量。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叶面消毒的方法来控制微粒子病的食下传染,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经过各地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7.
家蚕雌蛹冷藏对人工孵化处理蚕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蛹期冷藏是蚕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方法。苏5×苏6(正反交)和苏菊×明虎(正反交)等江苏省现行蚕品种,羽化前日的雌蛹冷藏对蚕种质量有显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受精卵率增加,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下降。10℃冷藏的影响程度显著超过5℃冷藏,冷藏4d的影响显著超过冷藏2d。雌蛹冷藏对冷藏浸酸卵的孵化率影响显著大于即时浸酸蚕卵,结果显示应避免冷藏家蚕雌蛹,如无法避免,应该尽量将生产的蚕种作即时浸酸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随着养蚕规模不断扩大,蚕户考虑的是如何扩大面积获取规模效益,对蚕桑生产既是种植业又是养殖业需要大量房屋设备的特点没有足够的思想认识,要追求养数量,忽视养蚕面积等因素,从而造成了饲养量与蚕室面积两者之间矛盾日益加剧。为了探索大蚕饲养密度对养蚕成绩的影响程度,于2006年春蚕作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冉龙平  陈聪 《四川蚕业》2011,39(1):52-54
2010年9~11月,宁南县遭遇连续的阴雨低温天气,导致晚秋蚕饲养时间延长,特别是上蔟关键时期温度下降更低,直接影响到蚕儿吐丝结茧造成蚕农上蔟率低、单产低、质量差,且蚕茧茧层薄,茧丝短,死笼较多,直接经济损失437万元以上。为此,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就低温对蚕的影响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条件下,饲养框内的O_2含量随家蚕的生长和时间的延长而减少,2龄眠蚕体重与O_2含量有强相关性,全茧量、茧层量等指标无显著差异;添食1.0×10~5 PIB·mL-1、1.0×10~6 PIB·mL-1、1.0×10~7 PIB·mL-1的BmCPV,随着O_2含量的降低,家蚕对BmCPV的抵抗力也随之降低,说明保持饲养环境的O_2含量对增强家蚕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