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素质烟叶烘烤过程中外观颜色参数与内在色素含量间的关系,为实现不同素质烟叶的精准烘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叶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取其下部嫩黄烟、中部返青烟、上部高温逼熟烟和上部贪青晚熟烟4种特殊素质烟叶进行烘烤,测定烘烤过程中烟叶外观颜色参数[绿色度(SPAD)、明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及色素含量,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种素质烟叶的SPAD均在30~38℃下降最快。烘烤过程中,4种素质烟叶的L*、a*和b*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返青烟、嫩黄烟和高温逼熟烟在30~38℃上升最快,贪青晚熟烟在30~42℃上升最快。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嫩黄烟、返青烟和高温逼熟烟在30~38℃降解量最大,贪青晚熟烟则在42~48℃降解量最大;4种素质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降解量均较小,其中嫩黄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42~48℃迅速下降,高温逼熟烟在30~38、48~54℃时有较小幅度下降,返青烟和贪青晚熟烟则呈缓慢下降趋势;嫩黄烟、返青烟、高温逼熟烟和贪青晚熟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比值增长最快分别出现在30~42、30~38、42~48和48~54℃。不同素质烟叶SPAD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高温逼熟烟L*与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他3种素质烟叶L*、a*、b*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素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其外观颜色参数与内在色素含量具有密切相关性,可依据外观颜色参数估计烟叶内部色素含量,为准确把握不同素质烟叶烘烤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河南不同品种烤烟烟叶颜色特征值和质体色素含量的差异及其关系,以河南烟区11个品种烤烟C3F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烤烟烟叶颜色量化参数、质体色素的含量及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烤烟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范围是53~66,平均值为60,红度a*9~18,平均值是13,黄度b*为38~51,平均值是44,饱和度C为40~53,平均值是46,色度角H为68~78,平均值是73;不同品种之间量化值差异存在显著性;(2)叶绿素a的含量为0.018~0.051 mg·g-1,叶绿素b的含量是0.023~0.063 mg·g-1,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是0.158~0.292 mg·g-1;不同品种之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存在显著性,类胡萝卜素和质体色素含量差异存在一定显著性;(3)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与红度a*之间显著负相关,类胡萝卜素与黄度b*和饱和度C之间显著正相关;(4)叶绿素与烟叶颜色量化参数之间回归分析不存在显著性,而类胡萝卜素和质体色素含量与烟叶颜色量化参数之间回归分析存在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以烤烟品种中烟100、豫烟13号和豫烟7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烘烤过程中各关键温度点取样测量生理指标(水分、叶绿素、淀粉、总酚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和颜色指标(红色值、绿色值、蓝色值、色相、饱和度和亮度),以探究烟叶烘烤过程中生理指标与颜色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绿素和水分含量随着烘烤进程的推移,各品种间差异显著,中烟100的叶绿素降解速度与失水速度较为一致;豫烟13号变黄快,失水居中;豫烟7号的叶绿素降解较快,失水速度较慢。中烟100和豫烟7号的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呈双峰变化趋势,豫烟13号的淀粉酶活性54℃之前一直上升,呈单峰变化趋势。3个品种的淀粉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品种间差异不明显。颜色特征值显示,整个烘烤过程中绿色分量值最高,从38℃到烘烤结束,烟叶的红、绿分量远大于蓝分量; 3个品种烟叶图像的色相值前期较高,随着烘烤时间的推移,色相值逐渐变小。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绿素的降解速率、叶片失水速度以及总酚的含量变化均与烟叶外观颜色特征值呈显著相关,而淀粉酶活性和淀粉的含量与烟叶外观颜色值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中叶片颜色通常被用作植物生长胁迫的诊断指标,叶片颜色与作物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当前叶绿素含量的化学测定方法需耗费较多人力物力,而且得到测定结果存在滞后性,不能用于作物田间及时管理.通过油菜叶片图像颜色如R(红)G(绿)B(蓝)空间与Lab空间特征参数,可实现油菜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本研究表明:基于叶片图像颜色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烤烟品种中烟100、豫烟13号和豫烟7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烘烤过程中各关键温度点取样测量生理指标(水分、叶绿素、淀粉、总酚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和颜色指标(红色值、绿色值、蓝色值、色相、饱和度和亮度),以探究烟叶烘烤过程中生理指标与颜色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绿素和水分含量随着烘烤进程的推移,各品种...  相似文献   

6.
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颜色值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烤烟密集烘烤技术,实现烟叶烘烤进程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控制,以中烟100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部位烟叶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彩度值(C*)、色相角(H)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密集烘烤过程中3个部位的烟叶各颜色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开始烘烤至42℃变化最为显著,但上部叶各颜色值变化较中部叶和下部叶滞后;不同部位烟叶颜色值与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差异较大,其中总酚含量与各颜色值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还原糖和色素类物质与各颜色值的相关性较好;中部叶还原糖含量与L*值和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b*值和C*值呈显著正相关,与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下部叶和中部叶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中部叶叶绿素b含量与b*值和C*值呈显著相关,与a*值和H值呈极显著相关;上部叶叶绿素类物质含量只与a*值和H值极显著相关;下部叶和上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中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与a*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中部和上部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下部叶的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只有中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烤烟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参数与含水量和化学成分关系模型,以控制烟叶烘烤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水分散失,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和提高烟叶质量特色提供参考。【方法】以烤烟NC89上部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度自控密集烤烟箱,按照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研究烘烤过程中烟叶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色相角(H°)、色泽比(H)、饱和度(C)和色差值(ΔE)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含水量的关系。【结果】烘烤过程中,烟叶正面与背面各颜色参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各颜色参数均在开烤至42℃末时变化剧烈,42℃之后变化幅度减小。相关分析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内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各颜色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与各颜色参数间相关性较好,且大部分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水量与其相关性略差。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67%,8.71%,8.27%和1.47%,各模型预测精度均较高,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含水量模型预测精度略差。【结论】通过色差计量化分析密集烘烤过程中的烟叶颜色参数,可以快速、准确预测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实现烟叶烘烤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酸碱处理对不同土壤类型烟叶颜色变化的影响,为烟农种植保管烟叶及烟叶的调拨运输、储存和醇化条件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烘烤时间一致的紫色土和沙泥田初烤烟叶(等级C3F),设4个酸碱处理,即分别喷施浓度(体积分数)为0.2%和0.4%的HCl和KOH,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CK).将处理后的烟叶置于恒温恒湿箱(相对湿度65%、温度22℃)平衡48 h,然后于室内自然光条件下存放,分别于存放0、12、24、36和48 h时测定不同处理烟叶的色度值、色差值和色素含量,并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酸碱处理下烟叶的色度值、色差值和色素含量均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存放48 h后,烟叶色度Y值和R值、色差L值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0 h的下降值排序均为0.4%HCl>0.2%HCl>0.4%KOH>0.2%KOH>CK,色差a值和b值也以0.4%HCl处理下降值最大.酸性处理对烟叶色度值、色差值和色素含量的影响程度大于碱性处理;沙泥田烟叶色度值、色差值和色素含量下降值大于紫色土烟叶.[结论]酸碱处理会使烟叶色素分解,造成烟叶变色,紫色土烟叶较沙泥田烟叶耐酸碱.在烟叶种植保管、运输和储存环节,应尽量避免接触酸碱等外界影响因素,减少烟叶因颜色变化而造成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明确不同开片程度上部烟叶烘烤过程中的颜色变化规律。【方法】以烤烟K326品种不同开片度(0.25、0.30、0.35)的上部叶为供试材料,分析烘烤过程中烟叶正、背面颜色参数与色素含量变化及其关系。【结果】各处理烟叶烘烤过程中正、背面颜色参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叶片正面颜色变化略快;颜色变化幅度最明显的时期在38℃之前,随开片度增大,颜色变化速率加快;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处理烟叶正、背面L~*、a~*、△E值与叶绿素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正、背面a~*值与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构建回归分析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色差仪量化后的烟叶正背面颜色参数可用以定量预测烘烤中色素含量的变化,不同开片度上部烟叶颜色变化规律可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烘烤过程中红花大金元烟叶色素和总酚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红花大金元不同成熟度烟叶色素含量及总酚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烘烤阶段,烟叶色素含量在不同成熟度间存在不同的差异。鲜烟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明显降低,成熟度低的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量也明显高于成熟度高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降解速度均以变黄期较快。烟叶总酚含量在开烤后到变黄期之间呈增加趋势,42~48℃则降低,之后升高直到烘烤结束;总酚的变化幅度以适熟烟叶较小。  相似文献   

11.
烤烟不同成熟度叶片组织结构与色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烤烟品种龙江911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的鲜烟叶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同时测定了其叶绿素、胡萝卜素的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上、中、下不同部位烟草叶片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及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均随成熟度的增加而下降;细胞间孔隙度随成熟度发展而增大;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随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SPAD-502叶绿素仪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SPAD-502叶绿素仪与烤烟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探讨SPAD-502叶绿素仪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仪在烤烟上的最佳测量部位为叶片基部;不同叶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叶绿素仪读数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其线性关系可用方程y=ax b来拟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影响成熟期烟叶色泽变化的质体色素与美拉德反应物含量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分析了不同部位烟叶成熟过程中质体色素、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和烟碱含量的动态变化及质体色素与美拉德反应物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打顶后中部叶21 d内、上部叶50 d内质体色素含量的降幅较大;打顶后还原糖含量先降低,但中部烟叶打顶28 d后、上部烟叶打顶50 d后又升高;打顶后中部烟叶14 d内、上部叶10 d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先降低后平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叶绿素a以及类胡萝卜素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类胡萝卜素与还原糖的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烟碱含量与叶绿素a、叶绿素b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通过建立烟叶颜色变化与质体色素及美拉德反应物的对应关系,可以更为客观并科学地确定不同工业企业所需烟叶原料的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中部烟叶SPAD值及其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叶绿素仪SPAD-502在判断不同烤烟品种最佳采收时间中的应用,以宣威烟区6个主栽烤烟品种中部成熟采收烟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品种烟叶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进行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烤烟品种中部成熟采收烟叶的总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相关性规律基本一致,相关系数为0.388 0~0.785 6,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使用叶绿素仪能在田间较好地判断6个品种中部烟叶采收成熟度。其中,对于云烟87和云烟97中部成熟采收烟叶来说,采用叶绿素仪测定的最佳部位均为叶基部,SPAD值范围分别为33.2~33.8,31.1~37.9;对于云烟100、云烟105和K 326中部成熟采收烟叶来说,采用叶绿素仪测定的最佳部位为叶尖部,SPAD值范围分别为23.3~28.5,25.7~29.6,30.4~37.0;对于红花大金元中部成熟采收烟叶来说,采用叶绿素仪测定的最佳部位为叶中部,SPAD值范围为32.3~38.4。  相似文献   

15.
 结合南方稻田烟区实际,以云烟97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上部叶成熟期间植烟土壤保持连续灌溉对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素质及烤后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经连续灌溉处理后,上部鲜烟叶干重显著降低,叶长及鲜重随成熟度增加而下降的程度减小,叶绿素含量在进入成熟中后期后明显下降。烤后外观质量、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优于自然排灌处理的上部烟叶,成熟度及发育状况得到改善,叶面疏松度明显提高,油分增多,色度变浓,色均匀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四川泸州不同质地土壤对烤烟叶片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石土烟株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总体上最佳,烟叶品质最高,其次是黄壤土和水稻土,且差异显著,因此,火石土有利于烟株烟叶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安徽中烟池州烟草基地单元初烤烟叶取样进行外观评价,以了解池州植烟生态区烟叶外观质量。结果表明,池州烟叶外观质量整体较好,上部叶总体评价得分为74.47,中部叶为76.66,下部叶为63.64。池州烟叶颜色橘黄,中部叶成熟度好于上部叶和下部叶,因此,其颜色和组织结构好于上部叶,但其油分、色度略低于上部叶;上部叶和中部叶的颜色、成熟度、组织结构、油分和色度都明显好于下部叶。池州烟叶总体感官质量较好,上部叶总体得分为65.34,中部叶为64.15。中部叶的香气质好于上部叶,二者香气量差异不大;中部叶杂气略重于上部叶;上部叶劲头高于中部叶,两者的浓度和刺激性差异不大;上部叶的甜度和余味明显低于中部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成熟度烟叶进行烘烤试验,结果表明:适熟的烟叶,容易烘烤,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最高.适熟烟叶在烤后颜色、光泽、油份、厚度、叶片结构与各种化学成分的合理协调性及评吸质量都优于其他成熟度烟叶.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在田间和盆栽试验中,施磷比例相同的情况下,施用不同用量和比例的氮钾肥,不同时期测定烤烟中部叶中的叶绿素和内源激素含量的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当叶绿素消失50%以上时叶片开始成熟,其中施氮量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大。不同处理烟叶中细胞分裂素(CTK)含量由低到高,随后又降低。N,K2O施用量较高时,CTK含量高峰出现较晚,但每次测定值较高。脱落酸(ABA)含量有随着烟叶生长和成熟呈上升趋势。N,K2O施用量少,ABA含量增加快,烟叶落黄早,不利于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