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乡永强村第一组刘宪平自养一头八岁红色母马,于1984年6月23日产一头铁青色母马驹,生后生长发育良好。于8月16日来我站就诊,主诉:此马驹侧卧时自动从乳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断奶应激对母马血液生化和激素的影响,选择15匹断奶马驹的英纯血母马,测定母马断奶前、断奶当天和断奶后10个血液指标。根据断奶马驹月龄和母马年龄分别对母马测定指标进行R2.14.2语言分析。结果表明:断奶当天所有母马葡萄糖(GLU)含量都显著高于断奶前(P0.05);断奶当天,7月龄和8月龄断奶马驹的母马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著低于断奶前(P0.05),而6月龄断奶马驹的母马断奶前后差异不显著;6~9岁母马在断奶当天白蛋白(ALB)含量最高,游离脂肪酸(FFA)和皮质醇(COR)含量最低,其中游离脂肪酸(FFA)与断奶前差异显著,皮质醇(COR)和白蛋白(ALB)与断奶后差异显著(P0.05),而10~13岁母马的白蛋白(ALB)、游离脂肪酸(FFA)和皮质醇(COR)含量在断奶前后差异都不显著。由此可知在马驹断奶时应重点关注6月龄断奶马驹的母马和10~13岁母马。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断奶前马驹和母马粪便菌群多样性,为丰富此阶段马驹肠道菌群多样性提供依据。选取5匹5岁(2胎)、平均体重(453.34±54.23)kg、健康的纯血马母马,以及母马所生的5匹马驹,出生日期相近(±5 d),平均体重(185.65±9.54)kg,3公2母。母马和马驹在相同环境下饲养,母马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相同,马驹除哺乳外采食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相同。马驹6月龄断奶,在断奶前1周用灭菌收粪袋采集母马和马驹的粪便样品。结果显示,母马粪便中菌群α多样性Chao1和ACE指数显著高于马驹(P < 0.05),分别比马驹高18.94%和15.62%;母马与马驹共有的菌种数为1 399个,母马与马驹特有的菌种数分别为150和68个;在门水平,母马与马驹粪便中排在前十的菌分别是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广古菌门、疣微菌门、螺旋体菌门、Unidentified_Bacteria、纤维杆菌门和无壁菌门,母马粪便中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马驹(P < 0.05);拟杆菌门母马比马驹高33.93%,差异不显著(P > 0.05)。由此可见,母马粪便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断奶前马驹;母马与断奶前马驹粪便主要菌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母马粪便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均高于断奶前马驹。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断奶前马驹和母马粪便菌群多样性,为丰富此阶段马驹肠道菌群多样性提供依据。选取5匹5岁(2胎)、平均体重(453.34±54.23)kg、健康的纯血马母马,以及母马所生的5匹马驹,出生日期相近(±5 d),平均体重(185.65±9.54)kg,3公2母。母马和马驹在相同环境下饲养,母马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相同,马驹除哺乳外采食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相同。马驹6月龄断奶,在断奶前1周用灭菌收粪袋采集母马和马驹的粪便样品。结果显示,母马粪便中菌群α多样性Chao1和ACE指数显著高于马驹(P0.05),分别比马驹高18.94%和15.62%;母马与马驹共有的菌种数为1 399个,母马与马驹特有的菌种数分别为150和68个;在门水平,母马与马驹粪便中排在前十的菌分别是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广古菌门、疣微菌门、螺旋体菌门、Unidentified_Bacteria、纤维杆菌门和无壁菌门,母马粪便中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马驹(P0.05);拟杆菌门母马比马驹高33.93%,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母马粪便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断奶前马驹;母马与断奶前马驹粪便主要菌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母马粪便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均高于断奶前马驹。  相似文献   

5.
海龙县李炉乡永强村第一组刘宪平自养一头8岁红色母马,于1984年6月23日产活一头铁青色母马驹,生后生长发育良好。于8月16日(52日龄)来我站就诊,主诉:此马驹侧卧时自动从乳头排出乳白色的正常乳汁已经十天了,每次排乳量约30~50毫升。临床检查:该马驹精神、吃奶均正常,中等膘。体温38.6℃,脉搏62次/分,呼吸18次/分。马驹乳房稍见膨胀,两个乳头也比同日龄母马驹的稍粗,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不同月龄断奶应激对马驹血清指标和体增重的影响,以确定马驹断奶的最佳时间。选用15匹英纯血马驹和它们的母马,根据马驹的月龄分成3组,每组5匹;采用突然断奶法将马驹与母马分离,测定马驹断奶前、断奶当天和断奶后10个血清指标并称重,应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断奶当天所有马驹葡萄糖(GLU)都显著高于断奶前后(P0.05),断奶当天8月龄断奶马驹的葡萄糖(GLU)含量最高,6月龄断奶马驹最低(P0.05);从断奶当天到断奶后的日增重值变化可知6月龄断奶马驹日增重值最高(0.78±0.05kg),8月龄马驹日增重值最低(0.13±0.52kg)。综上表明,采用突然断奶法,相比7、8月龄断奶,6月龄断奶马驹应激程度较小,体重增加较快。  相似文献   

7.
奶用群马的生产性能主要取决于后备驹的品质。在巴什基里亚所有酸马奶马场都依靠从高产乳力母马所得优秀马驹来作马群的自群补充。多年实践证明,母马合理开始挤奶不早于产后20天。这是为使马驹能获得发育所必需数量的初乳和母乳。母马进入挤奶的过程,应在4—5天内逐渐进行,为使马驹健康地转入另一饲养状态,将马驹夜间同母马放在一起,白天则分开,并保证喂给富有营养的饲料。盐和水应经常放饲槽和饮水器内。必须较早地使马驹习惯粗料,这能促进幼驹消化道的良好发育。在6~7月龄断奶后应保证全价饲料并使其积极运动。每年秋天对幼驹按来源、特征、外貌和体质进行综合鉴定。2—3岁幼驹测量体尺,而周岁驹按10级分制评定,不测体尺。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妊娠期最后21 d和分娩后25 d期间补喂L-精氨酸对伊犁马母马血液参数、新生马驹生长以及母马分娩后配种妊娠率与返情率的影响。试验选择30匹年龄、体重、体高、预产期相近的伊犁马母马,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15)和L-精氨酸组(n=15)。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L-精氨酸组在基础饲粮配方的基础上添加0.5%L-精氨酸,使每匹马每天L-精氨酸的补喂量达到60 g。母马分娩后12 h内测定马驹体重、体尺参数并统计分娩后配种妊娠率、返情率,同时于试验第0(补喂试验开始前)、21、45天采集母马静脉血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新生马驹体重、体尺参数、母马分娩后配种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母马分娩后配种返情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母马试验第21天血浆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活性与一氧化氮(NO)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45天血浆T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NO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eNOS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母马试验第21天血浆氨(NH_3)、尿素氮(U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45天血浆NH_3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U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母马试验第21、45天血浆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INS)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伊犁马母马围产期补喂L-精氨酸可改变母马体循环血浆TNOS活性与NO、NH_3含量,同时降低母马分娩后配种返情率,但对新生马驹体重、体尺参数、分娩后配种妊娠率无显著影响。L-精氨酸可作为营养调控剂,用于母马的妊娠最后期营养补充或分娩后护理以改善母马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佐治亚大学兽医学院的S.L.Crowell—Davis在一个威尔士小型马的马群中观察到,分娩后头4周的母马攻击行为最少,随后则增加直至马驹13—16周龄时下降。攻击行为显然是一种疼痛反应,即当马驹用其鼻反复推挤母马饱满的乳房时。表现为耳朝后,发出长声尖叫,  相似文献   

10.
近靠乡东部八里之遥的燎盛管理区长兴生产队,几年来的马匹繁殖改良工作,在六全口号的鼓午下,积极认真的贯彻执行了土洋结合、两条腿走路等一整套的方针。因此,获得了丰硕的果实;全队现有102匹马中有新生1~2岁人工改良的二代马驹16匹。1958该生产队36匹可繁殖母马配准人工驹28匹,但由于保胎育驹工作做的不好,今年才得到成活马驹12匹,其余中途流产了14匹,生后因保管不当而死亡二匹。今年32匹可繁殖母马又用人工授精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意大利科研人员的努力 ,世界第一匹通过体细胞克隆的马驹已经诞生 ,而且产生这匹克隆马的供体细胞就来自于生其的母马 ,因此母马和马驹 (母亲和女儿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则是基因完全一致的“双胞胎”。研究人员从阿拉伯纯种公马 (Arabian thoroughbred m ale)和 Haflinger母马的皮肤活检标本中分别建立了公马和母马的成纤维细胞系 ,用这些细胞与卵母细胞融合后建立重构胚胎 ,共有 2 2个胚泡 (blastocysts)成功发育 ,将其移植到 9匹受体母马体内 ,在妊娠 2 1d时通过超声波诊断有 4匹怀孕 ,但 2匹随后流产 ,另一匹也在妊娠 187d时也流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们收治了破伤风病马六例,经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全部治愈出院。此六例均在发现病马腰腿强硬后2至3天前来就诊,其中骟马三例,母马两例,马驹一例。年龄最大的八岁,最小的生后十几天。临床上都表现明显的破伤风症状,  相似文献   

13.
<正> 今年五月,山西省浮山县良种场一匹九岁母马一胞生了两头小驹(一骡驹、一马驹)。这匹母马,在去年七月上旬发情期,先与配种站的种驴人工授精,其后怕不准驹,又和本场种马交配,结果事出所料,创造了一马双驹的先例。现在,这两个小驹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初夏,新疆通过胚胎移植受孕的2匹母马顺利产下马驹。  相似文献   

15.
早期的研究证实,新生驹同种溶血病(NI)是由母马产生的抗体所引起,这种抗体能粘附在马驹红细胞的抗原上。其特点为:母马在同马驹红细胞抗原或在输血和输入血浆期间同输入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反应时能产生抗体;在同自体组织制备的菌苗中存在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反应时也能产生抗红细胞(RBC)抗体。这种抗体在马驹摄食的初乳中被浓缩,并通过驹肠道吸收入血,粘附到红细胞抗原上。马驹的红细胞由于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引起贫血、黄疸和一些马驹的死亡。因为马驹只是通过初乳接触到抗体,所以,此病可用马驹停食初乳的方法而得到予防。据某些血型研究者报道,引起 NI 的抗体通常对马 Aa 和 Qa 型血抗原有特异性。在少数情况下,对其他一些血型抗原有特异性的抗体也能引起这种病,然而,这种情况似乎并不常见。  相似文献   

16.
方药蜂蜜50克、牙皂(为末)15克,混合,置铁锅内文火熬之,并不断搅拌,直至蜂蜜由黄色变成黄褐色,微冒烟即可。将其搓成手指粗、长约10厘米的蜜箭,表面涂上油脂送入直肠即可。病案 1986年3月15日,枣林乡辛集村李德志牵母马一匹,随带一幼驹来院就诊。主诉:马驹生后已近2天,未见排粪,且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水平对岔口驿马母马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标准的饲喂水平对岔口驿马母马的繁殖性能影响极大。其中补饲标准较高的C组母马的发情率、平均受胎率及繁殖成活率分别达到100%、78.3%和73.9%,与其他实验组相比,表现出较高的繁殖性能。因此,对母马进行合理补饲,并配合以马驹适时断奶、冷季塑膜暖棚保暖及程序化疫病防治,是提高其繁殖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五常县牛家人民公社自一九五六年春建立马站后,至今已达四年。在这几年中由于党的正确领导,马匹改良事业在我们公社已扎下了根,开出鲜艳之花,结出丰硕之果。1958年得马驹251匹,其中人工驹佔85%;1959年得马驹240匹,其中人工驹佔80%;又配准506匹,受胎率佔可繁殖母马70%,其中人工驹佔90%以上。但几年来由于保胎工作做的不好,孕畜流产较多,如1957年流产92匹,流产率佔受胎母马的26.5%;1958年流产74匹,流产率佔受胎母马的22.1%。群众说:“年年搞配种,准驹到不少,到了下驹时,马驹得的少”。据此,公社党委本着八届八中全会精神检查了我们公社过去马匹繁殖的工作,找到了原因,研究了办法。大抓姙马保胎工作。从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究给泌乳期伊犁马补喂不同剂量的鞣花酸对哺乳期马驹体重、体尺、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哺乳期马驹健康生长发育提供参考依据。选取5月份产驹、9~11岁、5~6胎、泌乳30 d且日均8h挤奶量(2.61±0.47)kg的18匹带驹伊犁马泌乳母马,将18匹马驹按照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母马分组与马驹保持一致),每组6匹(3公3母)。在相同放牧、饮水和挤奶条件下,对照组母马不补喂任何添加剂,试验组母马每天每匹补喂鞣花酸15、30 mg/kg BW(15 mg/kg鞣花酸组、30 mg/kg鞣花酸组),试验期为90 d,每30 d测量1次马驹体重及体尺,并采集血液样品,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5 mg/kg鞣花酸组马驹体高、胸围和体长总增长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96%(P>0.05)、33.66%和21.22%(P<0.01);30 mg/kg鞣花酸组马驹体高、胸围、体长总增长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7%(P>0.05)、26.79%(P<0.01)、17.28%(P<0.05);试验60 d时,30 mg/kg鞣花酸组尿酸含量比15 mg/k...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林甸县力明人民公社新民管理区第六生产队饲养员林喜发,从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年,九年前后共饲养十七匹马,其中可繁殖母马四匹,每年都全怀,九年没流产,共得马驹36匹。主要经验是:一、配的准、保的好。注意母马发情日限,按时配种,在母马发情的日子里每天配一至二次,一直配准为止。在保护上:怀孕五个月后,不架辕,不跑长途,不拉碾子,不拉磨,临产十五天前不干活。另外,发现怀孕母马十字部骨塌下了,奶塞子下来了,这就是孕马要分娩的表现,立即把这个孕马放在分娩圈内,准备接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