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汉平原棉田多熟套种模式①万家俊许宝林胡大坤路中秋湖北省仙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33000近年来,随着农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对棉田产出的希望值大幅度提高,各种棉田高产高效间套模式应运而生且初具规模。现择其要介绍如下。1蒜——菜——豆——棉模式1...  相似文献   

2.
推广棉田多熟高效种植,要立足于棉区耕作制度改革和棉田综合技术的创新,着力于确定立体模式,开发主导产品,划定主推区域,落实主要技术,并逐步形成生产布局区域化,多熟种植规范化,模式栽培规模化。总结武汉市郊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现提出以下几个较佳间套模式:1大...  相似文献   

3.
论新洲县棉田多熟栽培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和金 《中国棉花》2000,27(2):23-24
通过回顾新洲县棉田多熟生产发展历程,对积累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寻求棉田多熟高产栽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庐江县棉田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庐江县自1997年开展棉田多熟高效种植试验、示范以来,全县棉田多熟种植方式逐渐增多,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棉区棉田多熟制类型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长江流域棉区发展棉田多熟制的有利条件,对多种形式棉田多熟制的效益进行了评析,同时指出了棉田多熟栽培的五大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6.
棉田适用立体高效种植模式钱洪璋,朱永歌,陈还堂,姚学龙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局224002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增加植棉综合经济效益,发展“三高”农业,近几年来,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棉田立体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八种。现简介如下:1大蒜──豌...  相似文献   

7.
棉田立体多熟种植是以实现棉花多层次利用光、热、水资源,集技术、劳动力、物资为一体,密集型高集约的棉田耕作新技术,解决了棉花比较效益差的问题,是稳棉增效的一条有益途径。棉田多熟种植秋冬春三季田间农事繁忙,各个生产环节紧密相连,管理工序多,投入劳动力多,因此要求棉花栽培中通过合理运筹尽量来简化栽培,提高栽培质量,从而获得节本省工,提高棉田立体多熟种植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1棉田多熟高效栽培主要配套模式适宜于城郊棉区推广的多熟高效栽培配套模式共有三大类型。第一类:夏收作物与棉、菜套种型,其中有小麦—棉花—叶菜;小麦—棉花—根菜;大麦—棉花—叶菜;大麦—棉花—根菜;油菜—棉花—叶菜;油菜—棉花—根菜;蚕豆—棉花—叶菜;蚕...  相似文献   

9.
棉田高效立体种植优化模式是在传统的麦棉和油棉等两熟制的基础上,以棉为中心,把多种作物进行合理布局,科学搭配,形成的一个优势互补,高效多熟的种植结构系统,不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而且能改良棉田生态环境,实现棉田种养结合。  相似文献   

10.
徐淮地区棉田主体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徐家安,朱国清,王阶祥,陈平,李卫华江苏徐州市农科所2211211模式和效益1.1棉、麦、菠菜、西瓜四熟180cm-带,播4行麦、套2行棉、1行西瓜、秋冬撒半幅菠菜。棉田秋分后在棉窄行内撒菠莱,棉花推株并垄后在其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条件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种植水平的提高,棉田种植制度由一棉一熟逐步发展成为粮(油)棉两熟。1980年全县两熟棉田只有3%,1985年上升到了30%,1988年已扩展到53%,并呈现出多种两熟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我省棉麦两熟发展较快,从几十万亩,逐渐发展到一千多万亩,占全省棉田总面积50%左右。预计“八五”期间还要扩大,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百分比将超过60%。尽管我省及黄淮平原各省对棉麦两熟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而且随着棉麦两熟  相似文献   

13.
棉田耕作制度,特别是两熟棉田的耕作制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本文仅就现在棉田两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立科学的棉田两熟制,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麦棉两熟较突出的问题是地力下降。据调查,两熟棉田比一熟棉田土壤有机质平均下降0.02~0.04%,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钾素含量日趋不足。土壤肥力的下降,导致麦棉产量的停滞或减产。造成两熟棉田地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棉田不能  相似文献   

15.
汉阳棉区属江汉平原两熟棉区。全县棉田10.8万亩,其中两熟棉田占95%,一熟棉田只占5%。在两熟棉田中,大、小麦茬花占70%,油菜茬花占20%,蚕豆茬花只占5%。历年来大  相似文献   

16.
棉田立体种植模式纪从亮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南京2100091一年两熟模式1.1棉花、西瓜两熟。厢宽3.67m,栽种2行西瓜4行棉花。一种是在厢两边各种1行西瓜,蔓向中间长;另一种是在厢中间种2行西瓜,蔓向两边长。西瓜株距40cm,1.5万株/hm...  相似文献   

17.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北岸,常年植棉面积5.5万公顷。是安徽重要的优质棉基地,棉田多熟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起步较早。80年代后期,在油(麦)棉两熟的基础上,开始大面积间套种一季生育期短的豆科作物,90年代以后,大规模发展讲求产出效益的高效棉田多熟制。1990~1999年,多熟制棉田面积累计应用推广11万公顷,增加产值8.3亿。经过多年来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全市多熟制棉田效益较好、规模较大的有三种类型20多种模式。1 生态效益型多熟制在油(麦)棉两熟的基础上,在油(麦)预留行播种或育苗移栽,利用棉花封行前的空隙,种植一季生育期短…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河南棉花生产目标已经从夺取优质高产转向了实现棉田高效,棉花生产模式逐渐发展为多熟套种高效种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河南省初步形成了小麦-西瓜-棉花、小麦-甘蓝-棉花、甘蓝-西瓜-棉花等多熟套种一系列成功的棉田高效栽培模式,现已成为实现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植棉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保英 《中国棉花》2002,29(12):30-31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不断发展,安阳市棉田多熟高效面积得到迅速扩大,并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县棉花由一年一熟改为营养钵育苗移栽麦棉两熟,或棉瓜菜多熟,提高了经济效益,缓和了粮棉争地矛盾,同时也保证了棉田面积的稳定。但由于生态条件的变化,棉花多种病虫害的发生量、危害期、危害程度与单作棉田有较大差异,其主要特点是“两轻四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