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雌虫生殖节的研究在毛翅目昆虫分类工作中受到重视。施密特(F.Schmid,1969)在厘定世界角石蛾属种类的同时,曾提出有关该属雌虫生殖节的基本形态构造和鉴别特征。 黄其林(1963)记录我国角石蛾属有28种。作者在鉴定西藏毛翅目昆虫中,发现有本属的两个新种,现给予描述。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可以根据蜉蝣目、双翅目和毛翅目为主体的水生昆虫群落对其水环境的评估;弹尾目土壤昆虫对其土壤环境的评估;以食叶性的鳞翅目昆虫以及同翅目等昆虫对大气环境的评估。因此,以昆虫为指示生物对于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1995至 1996年对新疆北部的玛纳斯河流域水系上游段 3、4级支流选点取样 ,共采得水生昆虫 5个目 2 3个科 30个属 ,计 12 66头。其中以蜉蝣目、衤责翅目、毛翅目为 3大优势类群 ,占总量 86%以上。鉴定出毛翅目 7科 7属 ;蜉蝣目 3科 5属 ,衤责翅目 2科 2属。  相似文献   

4.
国际昆虫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ntomology)是由世界各国昆虫学会赞助而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自191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第1届会议以来,每隔4年在各国轮流举办一次,现已举办了18届。 第18届昆虫学大会于1988年7月3—9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哥伦比亚大学召开。本届会议规模空前,有5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320人参加。我国与会代表50人(台湾省17人),是历届与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5.
1987年7月6—8日,美日信息素学术讨论会在日本京都市举行。这是17年前召开的美日讨论会的续篇。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美日代表外,还有中国、荷兰、泰国等国的代表。 会议内容相当广泛,综述了近年来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近况。 昆虫行为方面的研究 (1)美国纽约州立大学W.L.Roelofs采用高效毛细柱气相色谱作昆虫信息素微量组分的分析,发现原来鉴定的组分并不完全。过去曾提出长距离的组分和近距离的组分。Roelofs等  相似文献   

6.
赵东芳  王志明  钱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56-7059
[目的]了解落叶松人工林内昆虫群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样枝调查和地面植被扫网调查法,对吉林敦化市5、9、18年生落叶松林内昆虫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林龄林分内昆虫的多样性。[结果]在样地内共收集到97种昆虫,其中半翅目、鞘翅目昆虫较多,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昆虫较少,毛翅目昆虫仅存在于18年生林分中。5年生林分内昆虫的多样性指数在全年较稳定,9年生林分内昆虫的多样性指数波动较大;5、9年生林分内昆虫多样性较相似,而18年生林分内昆虫多样性与前两者差异较大。[结论]为落叶松人工林的保护经营及害虫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第四届国际谷物收获前穗发芽研讨会于1986年2月10—14日在澳大利亚马夸里港举行。出席这届会议的各国代表有100多人,在会上宣读、讨论并将编入论文集中的论文68篇,在数量和质量上比前三届都有很明显的提高。我国代表首次应邀出席了这届会议。  相似文献   

8.
对驻马店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组成结构及主要类群发生动态进行分析。共获得昆虫样本163 079头,分属于12目、137科。其中鞘翅目昆虫4 877头,隶属于24科,半翅目昆虫83 641头,种群数量最多,隶属于17科,双翅目昆虫56 094头,隶属于26科,鳞翅目昆虫1 128头,隶属于18科,膜翅目昆虫14 530头,隶属于40科,缨翅目昆虫290头,未发现管蓟马科和纹蓟马科。膜翅目昆虫40种,在该地区昆虫总科数中占比最大(29.20%);缨翅目、弹尾目、革翅目、啮虫目和蜻蜓目昆虫都仅有1种,占总科数的0.73%;未采集到毛翅目和螳螂目的昆虫标本。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对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的昆虫多样性进行专项调查,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昆虫采集。采集后昆虫及时制成针插标本,一些常见昆虫种类,对照专业昆虫图鉴进行鉴定;限于当时条件无法鉴定的,则送国内昆虫分类专家鉴定。共制成昆虫标本4万号。现将半翅目、等翅目、纺足目、蜚蠊目、蜉蝣目、广翅目和革翅目、襀翅目、脉翅目、毛翅目、啮虫目和螳螂目等12目昆虫名录首先报道,共计55科199种。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水生昆虫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云南水生昆虫研究涉及10目,其中研究最为详尽的为双翅目,其次是毛翅目、广翅目、半翅目和蜻蜓目,其它类群研究报道较少,膜翅目水生昆虫未见报道。研究报道中以种类调查为主,并有多个新种报道,对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地理与系统发育、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缺乏报道;调查以江河溪流等流动栖境为主,湖泊沼泽和湿地等静态栖境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本溪市洋湖沟水生昆虫的种类,评价洋湖沟地区太子河源头的水质情况。[方法]2017年7月对洋湖沟水生昆虫进行了采集,基于EPT丰富度、采用DNA条形码及形态学特征对洋湖沟所采水生昆虫进行鉴定。[结果]共得到11个种14条样品序列,其隶属于3目11科:蜉蝣目3种,襀翅目4种,毛翅目4种。[结论]鉴定结果显示,洋湖沟地区EPT水生昆虫种类较多,水质清洁,达到国家I类标准。  相似文献   

12.
对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条溪流中水生昆虫进行采集与鉴定,分析水生昆虫群落组成、结构、特征和ETP昆虫季节变化.共采集到水生昆虫11 783个,分别隶属7目41科,蜉蝣目、半翅目和毛翅目为三大优势类群,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58.55%;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水质评价表明西竹溪流水质为轻度污染外,其余5条溪流的水质都能达到清洁标准;科级水平生物指数(FBI)的评价表明6条溪流均为清洁标准以上.  相似文献   

13.
于 1995年 6~ 8月和 1998年 6~ 8月间在新疆玛纳斯河源头的部分流域 ,采用扫网、刷石等综合取样法 ,获得大量毛翅目 (Trichoptera)昆虫幼期标本 ,共计 12 64头。经室内鉴定 ,分属7科 7属 ,即纹石蛾科 (Hyclropsychidae)长腺纹石蛾属 (Kiplectrona) ,舌石蛾科 (Glossoso-matidae)舌石蛾属 (Glossosoma) ,等翅石蛾科 (Phitopotanidae)蠕等翅石蛾属 (Womnaldia)多距石蛾科 (Polycentripodidae)多距石蛾属 (polycentrypus) ,磷石蛾科 (L epidostomatidae)毛脉鳞石蛾属 (Dinarthrum) ,沼石蛾科 (L imnephilidae)截脉沼石蛾属 (Apatania) ,拟石蛾科(Phryganopsychidae)拟石蛾属 (Phryganopsyche)。首次编写了新疆毛翅目常见科检索表 ,并对新疆毛翅目常见属的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4.
水生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doda)昆虫纲(Insecta).为了了解梵净山水生昆虫资源的现状及梵净山水质状况,2013年10月对梵净山马槽河进行实地调查.共采集水生昆虫标本419个,共计13种,分别属于6目10科12属.其中,蜉蝣目(Ephemeroptera)、鞘翅目(Plecoptera)和毛翅目(Trichoptera)个体数量之和占水生昆虫标本总数量的95.94%,为3大优势类群.对马槽河的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利用科级水平生物指数FBI(Family-Level Biotic Index)以及Shannon-Wiener(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两种水质生物学评价方法,分析得出马槽河水质状况为清洁.  相似文献   

15.
安徽丰溪河水生昆虫多样性及其水质生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索伯网(Surber)定量采样法,在安徽丰溪河水系3级,4级支流5个基点,3次采集150个样方,总面积13.95m^2获水生昆虫9目,47科,90属,109种,计8248头。丰溪河水生昆虫群落的“种-多度”关系拟合Fisher对数级数法则,昆虫群落结构随河流级别的不同呈现梯度性变化仅与蜉蝣目(Ephemeroptera)蝙蜉科(Heptageniidae)翅目(Plecoptera)和毛翅目(T  相似文献   

16.
在鉴定我国横断山地区的毛翅目昆虫中,发现有4个新种,隶属于小石蛾科(Hydroptilidae)贯脉小石蛾属(Mortoniella)和原石蛾科(Rhyacophilidae)原石蛾属(Rhyacophila),本文分别加以描述。新种的正模标本,除斑纹贯脉小石蛾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外,其余3种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斑纹贯脉小石蛾,新种 Mortoniella maculata sp.nov.(图1)  相似文献   

17.
5月18~22日,本刊在宁波召开了第五届通讯员代表会。参加会议的有石油系统、石化销售系统、解放军总后和有关大专院校通讯员代表,兄弟编辑部、杂志社代表。管道局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和华东输油局科技处副处长刘甫亚同志到会并讲了话。会议由管道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李魁余同志主持并致开幕词。 会议首先传达了《油气储运》第四届编委会精神,杂志社向会议作了前两年工作情况的报告,通报了今后两年工作计划。会议听取了通讯员代表的工作汇报并表彰了第四届优秀通讯员。  相似文献   

18.
从鳞翅目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nacalis(Guen6e))3龄幼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其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18S rDNA)的序列,利用ClustalW与六足总纲中22个目(纲)昆虫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多重联配.结果表明.昆虫18S rRNA有4段序列较为保守,其中第2区段最为保守.分别用全长序列和第2保守区段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保守区段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比较符合传统分类,所列各目(纲)中毛翅目与鳞翅目亲缘关系最近,昆虫纲中的衣鱼目、蜉蝣目、蜻蜓目与弹尾纲、双尾纲、原尾纲距离较近,属于比较古老的昆虫类群.  相似文献   

19.
在鉴定1981年于南京采集的毛翅目昆虫中,发现有长角(虫石)属(Leptocerus Leach)的一个新种,记述如下,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植保系昆虫标本室。 黄氏长角(虫石)Leptocerus huangi,新种(图1—4)。体长5—6毫米,前翅长6—7毫米;头胸部红褐色;触角黄褐色,自第2节起各节端缘黑色,翅和足黄褐色;腹部背面第1节淡黄褐色,第2—8节黑褐色,腹面第1—5节淡黄褐色,第6—8节黄褐色。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长江四川合江江段采集中华沙鳅样本,对其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沙鳅属于底栖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甲壳类、昆虫幼虫以及原生动物等.随着中华沙鳅个体的生长,食物中甲 壳类、毛翅目昆虫、双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均保持较高的出现率;蜻蜓目的出现率逐渐增长;藻类、原生动物、高 等植物碎屑率逐渐减少.不同性别的中华沙鳅主要食物类群相同,但雄性较雌性食物组成中昆虫类出现次数百分 比高.春季摄食强度和摄食率最高,夏季的摄食率最低,秋季的摄食强度最低.2~4龄群体的摄食强度和摄食率随 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性腺处于Ⅱ,Ⅲ期时,摄食强度和摄食率较高,性腺处于Ⅳ,Ⅴ时,摄食强度和摄食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