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奎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3,34(4):45-45
肝片吸虫病是养羊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多流行于夏秋两季。2012年9月初,驻马店市某羊场陆续发生病羊消瘦、眼睑下颌肿大、拉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使用青霉素、磺胺及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无效,有个别死亡现象。笔者接诊后,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粪便检查,诊断为羊肝片吸虫病,并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疫病得到及时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4.
5.
羊肝片吸虫病又名羊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羊寄生虫病。肝片吸虫体扁平,长2~3cm,宽约1cm,虫体呈淡红色,雌雄同体,主要寄生在羊的肝脏和胆管中。 相似文献
6.
7.
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病是山羊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该寄生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引起山羊死亡而造成经济损失,应当引起重视。1发病情况1999年1月以来某畜主先后在木洞镇、江北、武隆购回山羊18只,购回后,山羊食欲、精神状态、体况均良好,由于近几月来,该地区经常下雨,山羊每日放牧的时间短,营养不足,畜主也未能及时给该批羊群补充营养和驱虫,山羊表现营养不良,体况消瘦,食欲减退或不食。畜主曾使用青霉素对山羊进行肌肉注射,无任何效果。从1999年1月至4月22日止,在3个月内死亡8只,死亡率为44.4… 相似文献
8.
片形吸虫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通、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该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所致。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毛、肉品质显著降低,大批肝脏废弃,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以破坏动物肝脏、胆管,引起急性、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多呈地方性流行,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内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0.
11.
羊肝片又名羊肝蛙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发生于地势低洼的牧场、稻田地区和江河流域等.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发生较普通、危害严重的羊寄生虫病.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张海瑾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19,(3):86-87
山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后引起的山羊的一种寄生虫病,常引起山羊的急慢性肝炎或胆管炎,导致大批山羊死亡。本文总结了山羊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治疗,并提出了消灭螺类是防控本病的重要途径,羊养殖场的粪便要及时处理,避免虫卵扩散。 相似文献
13.
祖丽胡马尔&#;塞都拉 《新疆畜牧业》2009,(3):54-54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所引起。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幼畜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4.
15.
杨建发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08,(12):35-36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等病症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肝蛭病,多呈地方流行,该病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羔羊,可引起大批死亡,并对人有一定危害。片形吸虫分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在大部分地区该病病原为肝片吸虫,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大片吸虫。 相似文献
16.
17.
肝片吸虫主要寄生于羊和牛的肝胆管和胆囊内,也能感染猪、犬、猫等家畜,人也偶尔被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江苏泰州地区的牛羊中有散发性病例。引进的波尔山羊最易感染,我校兽医院曾经收治过几例,现将诊治情况概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肝脏和胆管的一种寄生虫病,也是反刍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严重时导致羊只死亡。临床上检出虫体即可诊断,使用氯氰碘柳胺钠等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驱虫时采用肌肉注射或灌服给药的方式以保证药量。防控该病在于定期驱虫、消灭螺蛳、避免羊群接触肝片吸虫的囊蚴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