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畜禽存栏数不断增加,动物疫病复杂多变,强制免疫疫苗种类和免疫次数逐渐增多,畜禽发生免疫副反应甚至死亡的几率也随之增高.然而,目前免疫反应死亡补偿机制尚未健全、免疫反应死亡赔偿标准过低,部分养殖户因担心畜禽免疫后发生免疫副反应和死亡,对动物强制免疫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少数防疫员因担心畜禽免疫后发生免疫副反应与农户产生纠纷而回避免疫工作,给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阻力.如何有效降低动物免疫副反应发生率,对有效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随着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深入开展,出现了免疫副反应及死亡。泰安市岱岳区从过去每年的十几头,到现在的几十头发生死亡,而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妥善处置好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问题,才能有效保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的实施和推进,动物发生免疫副反应在所难免。由于当前国家对免疫副反应的补偿机制尚未完善,使得免疫副反应在给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妥善处理好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问题,采取各种措施使免疫副反应最小化,对保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极其重要。因此,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发生免疫副反应后的处置工作极其重要。1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的界定动物免疫副反应是指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所产生的与免疫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统称为免疫副反应。亦即动物免疫接种后,因个体差异,个别动物出现的变态反应,有时因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当或来不及抢救,造成动物死亡。按照反应严重程度分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的实施和推进,动物发生免疫副反应在所难免。由于当前国家对免疫副反应的补偿机制尚未完善,使得免疫副反应在给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妥善处理好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问题,采取各种措施使免疫副反应最小化,对保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于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多年来,强制免疫对于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物防疫员在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过程中,由于免疫副反应而造成家畜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从而加重了动物防疫员的负担,严重挫伤了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副反应造成损失的补偿机制尚不完善,饲养户往往因免疫副反应出现死亡拒绝疫苗注射或要求减少疫苗注射量,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埋下口蹄疫疫情隐患,阻碍我国口蹄疫防控工作的开展,现就口蹄疫疫苗免疫后产生的副反应进行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7.
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多年来,强制免疫对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强制免疫种类的不断增多.畜禽在强制免疫过程中发生副反应的比例明显增加.由于当前因免疫副反应造成的补偿机制尚未完善.使得免疫副反应在给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正常的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8.
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所产生的与免疫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统称为免疫副反应。随着动物免疫工作的强力推进,畜禽发生免疫反应在所难免,妥善处置好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问题,才能有效保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牛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多年来,强制免疫对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强制免疫种类的不断增多,畜禽在强制免疫过程中发生副反应的比例明显增加,由于当前因免疫副反应造成的补偿机制尚未完善,使得免疫副反应在给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正常的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0.
疫苗免疫依然是当前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最有效的手段。动物因免疫出现各种副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的时候甚至可直接造成免疫动物的死亡,在此笔者结合本地情况探讨动物疫苗免疫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牲畜强制免疫过程中,由应激引起的牲畜死亡、流产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各级政府尚未建立相应补偿机制,免疫副反应死亡、流产牲畜得不到及时补偿,导致部分农牧民对强制免疫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时而发生阻碍强制免疫事件,严重影响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给畜牧业安全发展埋下了隐患。经过不断探索,昌吉州于2010年建立了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对免疫副反应牲畜进行合理补偿,同时在减少免疫副反应发生比例、降低副反应损失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理顺了关系,促进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但是,随着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深入开展,由于动物的个体差异等原因,因免疫造成的动物副反应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富宁县动物防疫工作得到逐年加强,不断提高了家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有效降低了动物疫病死亡率,并阻止了境外、省外的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  相似文献   

13.
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大大促进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减少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但因免疫引起的副反应处理工作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从处理责任、补偿标准、补偿时间、疫苗监管、人为等几个方面对免疫副反应处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明确责任、提高补偿标准、加强疫苗监管、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资金监管等五个方面的综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畜禽免疫副反应事故的解决办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经免疫注射后,个别可能出现副反应。副反应事故的处理措施是否得当,对强制免疫工作的开展和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涛 《兽医导刊》2020,(1):77-78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养殖业发展模式也进行着不断变革,由过于的散养型、资源浪费型、高污染行不断向集约化、现代化、智能化、环境友好型转变,但是,由于集约化程度高,造成整个养殖场感染和流行动物疫病的风险增大。养殖场在接种疫苗时动物发生免疫副反应的几率不断增加,导致养殖户对个别疫苗产品产生不信懒感,对免疫接种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如何科学有效的减少动物发生免疫副反应,对确保国家动物疫病免疫制度的顺利开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免疫注射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技术措施,近年来,国家对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制度,在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免疫副反应的客观存在和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从某种程度上限制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动物疫病的不断变化,动物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越来越多,动物防疫员在对畜禽实施免疫注射过程中,由于免疫副反应而造成畜禽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从而加重了动物防疫员的负担,导致个别村级防疫员对强制免疫工作有畏难心理,农户对某些副反应比较大的疫苗注射时也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强制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正>1基本情况2015年4月2日,莒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一乡镇兽医站报告:两位基层动物防疫员按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的要求,对3只母山羊进行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联疫苗免疫注射后,出现4只初产羔羊死亡的情况,要求上报免疫副反应死亡报告。2现场调查按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副反应死亡处理程序的要求,县疫控中心派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两名基层动物防疫员对3只母山羊按照疫苗的注射要求,于4月1日上午10时进行免疫,在颈部每只注射了1ml。当天晚上死亡2只羔羊,第2天早上死亡2只羔羊,死亡羔羊均为初产5d  相似文献   

19.
动物防疫整村推进模式在全县8个乡镇81个村委会486个自然村进行示范性推广,对免疫质量、免疫抗体合格率、免疫死亡率、病原学监测、畜禽疫病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抗体合格率平均提高6.34个百分点;猪、牛、羊副反应死亡数比模范推广前减少89头、82头、85头;副反应死亡率分别降低31.6、27.6、30.2个百分点;猪、牛、羊、禽疫病死亡率比模式推广前分别降低0.3、0.2、0.3、0.3个百分点,疫病死亡减少8140头、574头、1328只、24148只头。通过推广应用效果的比较和分析,证明动物防疫整村推进模式的推广应用有效保证了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降低了免疫副反应率和副反应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从事强制免疫工作的同志们都知道,免疫副反应是免疫注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和发生的问题,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不便,给养殖户带来或多或少的经济损失,那么我们应该及时恰当的处置,以减少因副反应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提高强制免疫密度,有效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本文将对发生免疫副反应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置?如何上报?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获取疫苗厂家的赔偿进行具体阐述。1影响免疫副反应的因素首先是抗原本身的致敏因素,另外受疫苗佐剂、培养基等残留物质的影响,其次是动物品种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