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肉用仔鸡种鸡群的繁殖性能受许多因素共同影响。成熟年龄、产蛋率、受精率、总孵化率、蛋壳质量和种鸡成活率,每一项部直接影响每只入舍母鸡的出雏数。重型种鸡是按照生长快、体型大、饲料消耗多和料肉比高进行选育的。现已确认、种母鸡的体重  相似文献   

2.
母鸡肠道和生殖道内定植着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发展与宿主不同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对宿主的免疫功能、营养吸收、内分泌调节、繁殖与孵化过程以及蛋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和生殖道微生态平衡对母鸡的健康和繁殖性能至关重要,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可能受母鸡传递的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影响。然而,目前母鸡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群落对繁殖与孵化影响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作者主要介绍了母鸡肠道和生殖道不同阶段的优势微生物以及不同肠段的微生物群落定植规律,同时对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对蛋品质的影响、微生物对繁殖孵化过程的影响、亲代与子代间微生物传播的途径、鸡胚不同发育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影响孵化过程的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寻找调控繁殖过程、影响孵化率的母鸡核心微生物群落作为选留高孵化率种鸡的独特标签,为进一步探索禽类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的功能结构并为提高家禽生产和繁殖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肉种鸡生长性能的选育,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肉种鸡的繁殖性能和种蛋的孵化率并没有取得同样的成效,相反,繁殖性状却呈下降趋势。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提高肉种鸡的生产率呢?长期以来,以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胴体性状为主的肉用仔鸡品系的选育,导致了繁殖性能的下降。目前,肉种鸡的产蛋率、种蛋的要精率和孵化率都比较低。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根据繁殖性状自身的特点,对肉种鸡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提高孵化率和受精率的方法。但很少考虑种鸡口粮和其他管理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最近,密西西比州州立大学的E.…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强制换羽后第二产蛋年的彼得逊肉用型父母代种母鸡为试验动物,饲喂不同锰水平(60、120、150、180和270毫克/千克)常规日粮,测定了不同处理的种母鸡产蛋性能、繁殖性能等多项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饲粮锰水平对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当日粮中锰浓度为120-150毫克/千克时所测指标均达到最佳值;当锰浓度低于60毫克/千克时破蛋、软蛋、畸形蛋增加,蛋壳品质下降。而高锰组种母鸡产蛋率、孵化率均降低,死胎率却升高;高锰对种母鸡繁殖性能的危害作用大于低锰。维持肉用型父母代种母鸡良好生产性能的日粮锰浓度应在每千克日粮120-150毫克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夏季日粮营养水平对肉用种母鸡生产繁殖性能的影响及与高温月份、产蛋周龄的相关关系。结果,高营养水平日粮极显著地增加了种母鸡的死淘率和体增重(P<0.01),显著降低了入舍母鸡产蛋数、入舍母鸡产蛋率(P<0.05),显著增加了每枚蛋的耗料量和每枚种蛋的耗料量。种母鸡的死淘率7月和8月最高,且呈显著相关;入舍母鸡产蛋数、入舍母鸡产蛋率、种蛋数随产蛋周龄增加而逐渐下降,种蛋率、枚蛋耗料量、枚种蛋耗料量和枚蛋重随产蛋周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与气温无显著相关;结果表明,对照日粮的营养水平是适合的,在此基础上调整增加日粮的营养水平,并不能提高肉种母鸡的生产繁殖性能。气温高和高营养水平日粮是肉用种母鸡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高营养水平日粮是体重过速增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种公鸡饲喂母鸡料对受精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5周龄健康的S08公鸡6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母鸡料和公鸡料,28周龄随机选取同舍母鸡2列,每列400只,分别与试验组、对照组公鸡进行人工授精,分别测定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结果表明:试验组在产蛋前期的受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产蛋中期与后期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相近;孵化率的趋势与受精率一致;健雏率整个阶段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种公鸡饲喂母鸡料对产蛋前期受精率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实际生产影响并不大,考虑实际因素种公鸡可以饲喂母鸡料。  相似文献   

7.
肉种鸡承载着繁殖后代的责任,不但关系着雏鸡的品质,还关系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高肉种鸡种蛋孵化率,才能保证雏鸡的出雏率,受精率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着一批种蛋或一个鸡群的生产性能的好坏,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肉种鸡种蛋孵化率较低的现象。因此本文从种蛋管理、出雏管理、卫生管理等方面列出了提高肉种鸡种蛋孵化率的措施,为提高肉种鸡种蛋孵化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杨静 《广东饲料》2012,(4):39-42
本文主要研究添加角黄素对肉用种鸡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60只小母鸡和36只公鸡,饲养于12个面积为7m 2的圈中。以体重相近和均匀性为原则,于42周时将母鸡和公鸡平均分配到两个试验组中。在第46至66周龄时,给予试验组1每公斤饲粮6m g角黄素的添加量,试验组2不添加角黄素(对照组)。每4周称量一次体重,记录每周产蛋率,于试验结束时计算死亡率。孵化期为21天,计算孵化率和繁殖率。为了评价不同存储时间和孵化过程中角黄素的抗氧化作用,对所有处理组蛋品进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析。饲粮中添加角黄素对体重,死亡率和产蛋率没有影响,但孵化率(P≤0.0001)和受精率(P≤0.0003)却极显著增加。角黄素还能改善母鸡繁殖力,降低孵化前48小时和孵化结束前1周胚胎死亡率。两组间母鸡体重和小鸡品质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1蛋黄TBAR S值降低,在储存4 d和孵化7 d的蛋黄中也能观察到这种现象。在肉种鸡饲粮中添加角黄素能改善孵化率、繁殖率,降低蛋黄中TBAR S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养好种公鸡,不仅能充分发挥鸡的生产性能,且可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因此养好种公鸡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养好种公鸡应采取什么措施呢? 1.喂最佳成分的日粮 种鸡的生产目的是繁殖,因此饲料成分的取舍应依据是否有利于提高鸡的繁殖性能。 能量和蛋白质。经研究证明,繁殖期种公鸡的营养需要量比种母鸡低,最佳范围是代谢能11.0~12.1兆焦耳/公斤。蛋白质11%~12%。此种标准,既能保持繁殖性能良好,又能保持种鸡正常  相似文献   

10.
何兴龙 《水禽世界》2003,(10):18-21
在种鸡场的生产管理中,一些管理者往往只是片面地追求高产蛋率,而忽视了另外一项重要的生产指标——孵化率,而孵化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公鸡授精能力的好坏(母鸡繁殖器官病变或异常等情况也会影响受精率),所以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决定母鸡饲养效益回报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其后代生产性能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要培育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重适宜、性成熟适时、精液品质良好、交配能力强的种公鸡,必须根据公鸡的生理及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有关的饲养管理和选种工作。1公鸡断喙、断趾和剪冠公…  相似文献   

11.
肉种鸡的繁殖性能和肉仔鸡的生长速度显著负相关。为了保证最大的产蛋量和生产仔鸡的能力,肉种鸡必须有周密的限饲计划。肉种母鸡蛋壳沉钙过程不协调,蛋壳质量较差;另外,多卵黄蛋产出率较高。这些使合格蛋的生产受到限制。自由采食的母鸡24小时内产一个以上的蛋和黑暗时期也产蛋的事实表明,肉用型母鸡不遵守蛋用型母鸡的产蛋周期规律。超重肉种鸡繁殖力低的原因在于:①交配成功率低:公鸡精液量少、性欲低、机体协调性差;母鸡卵的正常发育比蛋用型母鸡随机性大。②胚胎死亡率高:超重母鸡连产期短,第一个连产相对较长;所产蛋沉钙少,蛋壳孔多,孵化过程中蛋重损失大。  相似文献   

12.
四种饲喂水平对笼养肉用种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丁余荣¥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四种饲喂水平对笼养肉用种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丁余荣(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近年来,随着养禽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肉用种鸡饲养方式已逐渐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小型肉种鸡场肉种鸡...  相似文献   

13.
鸡产蛋量与孵化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俐 《中国家禽》1997,(3):38-39
鸡产蛋量与孵化率的关系保俐编译周怀军校每只入舍母鸡38周龄后,孵化率将逐周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产蛋量的减少和母鸡的死亡率增加呢?还是繁殖和(或)胚胎生活力的退化?把生产效率提高到最大限度,对肥胖种鸡来说,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挑战。作为一个生产商,为了在竞...  相似文献   

14.
收集新扬州鸡当天所产正常蛋,按蛋壳色分为白壳、浅褐色壳、褐壳3级,每一级中随机抽取15个立即进行蛋品质测定,并根据个体产蛋及孵化记录分析各组母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三种壳色的蛋重、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而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夫单位,褐壳组均显著大于两个浅色组;血斑率以褐壳组最低。在繁殖性能方面,产褐壳蛋的母鸡产蛋率最高,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受精率以浅褐色组最高,褐壳组次之,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均以褐壳组最高,且率差指数最小。因此,在新扬州鸡的保种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选择蛋壳色泽来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韩枫 《水禽世界》2000,(2):13-14
一个种鸡群即使种母鸡饲养管理的再好,产蛋性能再高,80%以上产蛋率延迟的时间再长,若种公鸡的性能表现不佳,尤其是产蛋中、后期出现脚病、腿病、超重等问题,使其派不上用场,也会导致整个生产周期得不到应有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生产不出合格健康的雏鸡。正如某专家所说,再好的母鸡都成了“寡妇”。如今若想使肉用种鸡群保持终身良好的受精率,再也不像10—15年前那么容易了。在此提供一些饲养要点,望有助于提高种鸡群的生产性能。1饲养公鸡数目大多数肉种鸡饲养者都根据所预期的死亡率,每100只母鸡配给12—15只公鸡。管理好这些…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体质状况相近的吉林黑羽种公鸡48只,种母鸡672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24只种公鸡,336只种母鸡。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种公鸡和84只种母鸡。预饲期7 d,试验期40 d。种公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之上添加0.2%浓度的复合中草药添加剂。种母鸡试验组与对照组饲喂相同日粮。测定种公鸡采精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子畸形率、pH值、种蛋受精率及孵化率,探究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采精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25%、2.63%(p 0.05)、5.03%(p 0.01),精子畸形率下降0.70%。试验组种蛋受精率、孵化率相比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2%(p 0.05)、2.52%(p 0.05)。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向读者介绍美国乔治亚大学家禽系家禽推广专家WA.Dozier博士2003在乔治亚洲家禽会议上所作的“肉种鸡营养”的报告有关肉种鸡营养研究的资料较少,作者将有关种鸡的营养研究结果加以归纳文中提到的母鸡早期蛋白质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微量元素锌对繁殖性能的作用以及主张用绝对量表示母鸡的营养需要,而不是以百分数表示等,希望对我国的肉鸡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白羽肉鸡饲养繁育企业对饲料报酬的不懈追求,造成了商品代肉鸡生长速度加快,鸡的体重越来越重,导致父母代肉种鸡的饲养也越来越难。对肉种母鸡而言,在保证鸡群健康的条件下,尽可能发挥其优越的产蛋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生产实践中现代肉种母鸡饲养管理中应关注以下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 SIF)对产蛋期黄羽肉种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繁殖器官发育、孵化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SIF在肉种母鸡养殖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用192只健康且体重和产蛋率接近的岭南黄羽肉种母鸡(快大型,21周龄),分为4个处理,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基础饲粮),第2~4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5、25 mg/kg SIF,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从25周龄开始至35周龄结束,共10周。试验期间,按重复记录每天采食量、产蛋数、产蛋重;34~35周龄时,每组选取50枚种蛋孵化,测定孵化性能;35周龄时,每个组随机选取24枚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每个重复选取2只试验鸡进行采血和样品采集,测定繁殖器官发育和血浆生化指标。【结果】SIF对黄羽肉种母鸡产蛋率、平均蛋重、日蛋重及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SIF可以显著降低不合格蛋率,其中25 mg/kg SIF组的不合格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SIF可以显著提高蛋壳强度和蛋黄颜色,其中5和25 mg/kg SIF组的...  相似文献   

20.
1.合理选配:养鸡场(户)即使有了优良的鸡群,但不进行合理的选配,任其乱交乱配,所产生的后代也不会很好.因此,在同一品种的鸡群中,每8~10只母鸡选配1只特别优秀的种公鸡.种公鸡应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能,如受精率、孵化率、抗病力强或外貌上具有某一特色的优点.利用这一公鸡,选择相似优良性状的母鸡进行交配繁殖.这样选配结果会使后代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