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肉乳兼用牛所产的牛奶口感、牛奶浓度、乳脂率、乳蛋白等质量指标均优于黑白花牛奶,开展肉乳兼用牛饲养前景看好,它不仅可进一步促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延伸肉牛产业链,充分发挥西门塔尔牛的乳用生产性能,并促进肉牛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笔者从2007年至今从事对肉乳兼用牛挤奶户的饲养管理技术指导,积累了经验。在肉乳兼用牛饲养管理中,要按照不同生长  相似文献   

2.
肉乳兼用牛,母牛可以产犊、挤奶、耕地和肉用,公牛作为肉牛。近年来,南涧县的肉牛冻精改良一直排在云南省前列,但就全县畜牧业整体而言,光重视肉牛生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思考在现有肉牛冻精改良成果的基础上,能不能进一步提升,得到更好的效益。因此,南涧必须走发展肉乳兼用牛之路,建立奶源示范基地,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能力,推动肉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肉牛业是秦皇岛市的畜牧主产业之一。近二十多年来,牛品种改良收到显著成效,原来的役用牛经过用西门塔尔牛、荷斯坛牛的杂交改良,形成了以黑白花、红白花为特征的肉用或肉乳兼用杂交牛群。为了进一步提高现有杂交肉牛的生产性能和牛肉品质。需要按照国内外牛肉市场需求趋势,进一步调整肉牛品种改良方向,应用安格斯、海福特等中型早熟肉牛品种或日本和牛等优质肉牛进行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4.
肉牛的育肥多以本地黄牛或经过导血改良的杂种牛为对象,这些牛育肥前一般都是役牛或肉、役兼用或肉、奶、役兼用牛,即通常所说的"架子牛",在一般情况下,认为12月龄以上的肉牛称为架子牛,  相似文献   

5.
西门塔尔肉乳兼用牛是南涧县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南涧县自1977年引进西门塔尔牛至2006年,都只以肉牛发展,没有体现出西门塔尔牛肉乳兼用的双重特色.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牛生产性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自2006年开始,南涧县抓住开展国家肉牛良种补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优质肉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等项目的机遇,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肉乳兼用牛养殖挤奶示范区、示范户,将西门塔尔牛肉乳兼用的双重特色加以发挥.现就西门塔尔肉乳兼用牛挤奶建设进行了调研做出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6.
南阳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与国外品种肉牛相比,其产肉产奶性能较低。因此,搞好南阳牛育种工作,创新培育南阳牛肉乳兼用新品系,开发利用南阳牛皮是提高南阳黄牛产业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2肉用牛的品种选择与运输2.1肉用牛的品种2.1.1国外肉牛品种国外的主导品种有西门塔尔、夏洛来、安格斯、利木赞等。2.1.2国内肉牛品种延边牛、蒙古牛等。2.1.3杂交肉牛利用纯种肉牛或兼用牛做父本的肉用杂交牛。  相似文献   

8.
商品肉牛生产配套技术宁夏农学院冯家保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肉牛生产成为新兴的产业步入畜牧生产部门。所以看作是一项产业,主要表现:①先后引进十多个肉用或兼用良种牛,大范围内黄牛杂交改良,每年提供大批量杂种肉牛用于育...  相似文献   

9.
新疆褐牛是乳肉兼用品种.新疆褐牛(肉牛)产业已成为特克斯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为了掌握养牛户养殖情况,笔者采用实地调查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牛养殖户的生产方式及养殖投入、收入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肉牛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门塔尔牛为乳肉兼用品种。是世界第二大牛品种,全世界现有存栏数为4100多万头。内蒙古是中国西门塔尔牛品种培育基地,西门塔尔牛已成为该地区肉牛产业的主导品种。2013年末,内蒙古肉牛存栏570万头.其中90%以上的良种与改良种为西f1塔尔血统。在对西门塔尔牛生产特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养好西门塔尔牛的技术措施,以期为内蒙古地区的西门塔尔牛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当前国内国际肉牛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牛肉进口的巨大冲击,以及国内和西北地区及张掖市肉牛产业面临巨大困难。一部分肉牛养殖场、户倒闭或即将面临倒闭的严峻形势,为了振兴张掖肉牛产业,以绿洲农作区养殖的大量荷斯坦奶牛的实际,利用三产以后奶牛授配德系西门塔尔等乳肉兼用型品种,发展乳肉兼用型牛,以补充肉牛产业的后劲乏力以及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牛产业基础,创新工作思路,开辟新的产业途径,发挥奶肉牛优势互补的集合性。同时集成配套繁殖与营养、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建立与环境控制、兽医卫生与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技术,形成现代畜牧业的产业集群,为张掖市农业与农村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并做出典型示范。本文着力从基于牛的饲料转化率分析发展乳肉兼用牛的目的意义;从乳肉兼用型牛选育和基础母牛资源的角度论述绿洲农作区发展乳肉兼用型牛的可行性;提出绿洲农作区选育乳肉兼用型牛的杂交选育模式:建立德系西门塔尔地方类群配套系以及乳肉兼用型牛交替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12.
《湖北畜牧兽医》2012,(6):42-43
一种名为"龙江黑牛"的高档肉牛新品种于2012年4月在黑龙江培育成功。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为组长的鉴定专家组认为,"龙江黑牛"的培育填补了黑龙江省无自产高档肉牛的空白,使我国与发达国家高档肉牛产业相差近30年的距离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3.
江西乳肉兼用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毗邻沿海,发展乳肉兼用牛生产的交通、区位及生态优势十分明显。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努力,江西乳肉兼用牛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牛改良数量始终保持在20万头.次/年,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在我省的泰和县开展了西杂母牛人工挤奶试验,挤奶西杂母牛达200余头,一个泌乳期产奶量达2440.13±244.56kg,乳脂率(5.48±1.61)%,乳蛋白(4.14±0.60)%;以西杂一代牛为母本,利用皮埃蒙特、夏洛来和利木赞牛为父本的"皮×西×本"夏×西×本"和"利×西×本"的三元杂交模式得到初步确定,三元杂交肉牛的肉质达优质肉牛标准。据此对江西乳肉兼用牛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理州发展乳肉兼用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这体现在:杂交母牛群体优势大、具有较好的社会环境条件、发达而优越的乳业加工条件、当前市场行情较好、符合当前肉牛业的发展,思考未来乳肉兼用牛的养殖发展前景,文章自推广大理州乳肉兼用牛养殖的意义、大理州发展乳肉兼用牛的优势和潜力、推广大理州乳肉兼用牛养殖的措施等三个层面,分层次分重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1 品种 不同肉牛品种类型,生产力水平明显不同.肉用品种比乳用牛、乳肉兼用牛、役用牛品种更快地结束生长期,能早期进行肥育,提早出栏,既节约饲料,又获得较高的屠宰率、净肉率,肉的大理石纹明显,质量较好,且肉味鲜美.通常肉牛肥育后的平均屠宰率为60%~65%,兼用牛为55%~60%,18个月龄秦川牛和鲁西牛分别为58.28%和58.33%,水牛为53%.在同等饲养环境条件下,一般大型肉牛品种比小型肉牛品种的初生重和日增重要高.成年母牛体重大小对犊牛的生长也有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16.
河北黄牛改良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根据杂交组合试验结果和生产条件,制订了河北黄牛改良区域规划;北部承德地区以肉牛为主,用夏洛来牛或肉乳兼用西门塔尔牛改良,张家口坝上继续搞好草原红牛的培育,山区和广大平原区以肉乳兼用牛为主,用西门塔尔牛改良;城市郊区和工矿区以乳用牛为主,用黑白花牛改良。  相似文献   

17.
1977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对南涧县本地黄牛进行改良,截至2006年底,已产西杂牛20442头,西杂牛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分别为20.95kg、76kg、148kg、188kg,比南涧本地黄牛分别提高120.5%、76.25%、65.45%、61.6%。特别是推进肉牛产业向肉乳兼用方向转型发展以来,使"两头牛"的利润集中在1头牛身上体现。母牛可以挤奶,公牛和淘汰母牛作为肉用,把肉牛和乳牛变为1头牛,有效促进养殖户的增收,饲养1头西杂牛比饲养1头本地黄牛多收入1000余元。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张掖肉牛产业的发展,坚持把牛产业发展作为张掖市推进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以及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以"建设百万头优质肉牛基地,打造百亿级牛产业集群"为目标,着力推进张掖肉牛全产链发展,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规模养殖场(区、合作社)为纽带、适度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张掖肉牛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深加工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9.
这9个品种主要包括青海牦牛、乳肉(肉乳)兼1用型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3个牛品种;青海藏羊、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无角陶赛特羊、柴达木绒山羊5个羊品种和互助八眉猪品种。10项主推技术分别是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肉牛肉羊繁殖技术、黄牛杂交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半山区,具有丰富的林业及林下草地资源。长期以来,居住在山下的农户,摸索出了一套"夏季进山放牧,冬季归舍精饲"的肉牛养殖成功经验,养出的牛不仅成本低,而且肉牛的综合生产指标都比当地纯舍饲牛要好。在当前我国农区养牛存栏量显著下滑的趋势下,上述地区的肉牛养殖量不降反增,呈现出良好的肉牛产业发展势头,可谓是肉牛养殖业界的一朵奇葩。为了进一步提振肉牛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