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然黄山松林密度效应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天然黄山松林样地资料,比较和筛选了天然黄山松林密度效应模型,并对密度效应最优模型进行了生产弹性分析和边际产量分析,测出天然黄山松林密度的生产弹性值和边际产量.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模型应用的精度,提出在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林木密度效应模型V=α×Nβ1×Hβ2,式中α,β1,β2为参数,V为平均单林村积,N为林分每0.06hm2面积下的平均株数,H为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度;收集闽北地区马尾松人工林的样地资料进行研究,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文中还对模型进行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测定了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的生产弹性和边际产量,为森林经营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闽北杉木人工林密度效应新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闽北地区杉木人工林样地资料,探讨了密度效应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生产弹性分析和边际产量分析,测定了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的生产弹性值和边际产量。  相似文献   

4.
以闽北地区 80块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为基础 ,研究林分蓄积与林分密度和优势木平均高的关系 .建立了林分蓄积与林分密度及优势木平均高的收获模型 M=a1Hb1 Nα- a2 Hb2 Nβ,通过生产弹性、边际产量分析 ,研究了密度效应及优势高效应 ,并根据立地及密度效应模型研究了林分密度、林龄、立地指数对林分蓄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火炬松适生性的研究——Ⅲ.密度效应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火炬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探讨了密度效应模型V=α,Nβ1,Hβ2,α,β1,β2为参数,V为单株材积,N为林分每0.067hm2面积上的株数,H为林分优势木高度。中还对该模型进行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测定了火炬松人工林密度的生产弹性值和边际产量。  相似文献   

6.
杉木人工林密度效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本文提出能应用在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林木密度效应模型V=α·Nβ_1·Hβ_2,式中α、β_1、β_2为参数,V为单株材积,N为林分每0.06hm~2面积上的株数,H为林分优势木高度。应用闽北地区杉木人工林资料进行研究,其结果是满意。文中还对该模型进行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测定了杉木人工林分密度的生产弹性值和边际产量,它们可为森林经营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林分生物量的密度效应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吕勇 《中南林学院学报》1996,16(2):34-38,46
通过研究马尾松林分生物量与林分蓄积量、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林分密度的相关关系,揭示了马尾松林分生物量的密度效应,提出了马尾松水保林的最适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8.
应用数量化方法Ⅰ,研究了千岛湖天然马尾松林的林分结构因子和林分蓄积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到以下结论:在林分蓄积量中,林分每公顷林木株数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相对得分为55.04;其次是林分平均直径。20~30年生天然马尾松林的高产结构最佳模式是:林分密度1650~1950株/hm~2,平均胸径22~26cm,郁闭度0.8以上的林分,其蓄积量的估计值为222.16m~2/hm~2。本文还给出了天然马尾松林蓄积量的估计模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Conb-DOuglas生产函数的数学分析,并结合杉木,毛竹的密度放就模型和产量模型为例,对其进行弹性分析和边际产量分析,提出该函数在林业上的应用,为营林工作提出了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台湾桂竹高产稳产密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台湾桂竹产区内236块丰产林标准地材料配制出竹林密度效应模型W=0.097555N1.164344D1.877765,相关系数R=0.98,F检验值为108,偏相关系数R1=0.92,R2=0.58,检验结果达到极显著相关,对该模型进行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它可为现有台湾桂竹林的经营管理、竹林密度调整提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1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所评选出的10个优质速生无性系子代的单株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分别为0.1568 m3和0.3507g/cm3.与群体平均值相比,其遗传增益分别为9.0423%和-1.3830%...  相似文献   

12.
调查班克松在幼龄期所需的光照条件、适宜土壤、生长节律及经营措施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提出班克松幼龄期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与樟子松、落叶松等8个针叶树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班克松适应性强、抗性强、生长快的特点,可作为吉林省东部山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树种.  相似文献   

13.
以纸浆材示范林和种子园子代测定林为基础材料,兼顾扦插生根率、造林成活率、采穗母株的生长量及材性性状(木材密度)等综合指标,经过初选和复选,最终筛选出纸浆材优良无性系39个 这批无性系6年生林分材积、胸径、树高生长量均超过实生林分的226%、75%、42%,生根率超过初选无性系28%,木材比重的选择增益平均达到8 7% 可为建立马尾松采穗圃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α-淀粉酶和蛋白酶辅助水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花粉的工艺参数。[方法]以水提物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酶法辅助水提马尾松花粉的工艺,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经过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脱脂后的马尾松花粉利用α-淀粉酶辅助水提,得到的优化工艺为:加酶量2.0%,料液比1∶16,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h,恒定pH值6.0。在优化后的α-淀粉酶水提松花粉提取物中添加蛋白酶进一步水提,得到的优化工艺为:加酶量1.5%,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h,恒定pH值7.0。在优化工艺参数下,水提物的得率为51.34%。[结论]为更加合理和充分地利用松花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自然资源景观,针对辽宁东部山区树木引种的发展情况,阐述了树木引种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即丰富植物资源、促进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改善森林资源景观、改善生态环境。就辽宁东部地区树木引种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辽宁省东部山区大面积栽培引进的树种主要有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Carr.)、樟子松(Pinus syluestris L.var.mongolica)、欧洲垂枝桦(Betula pendula)、华山松(Pinus armandiFranch.)、欧洲赤松(Pinus syluistris)、班克松(Pinus banksianaLamb.)、北美乔松(Pinus strobusLinn.)和脂松(Pinus resinosa)等。影响辽东地区树木引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广西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桉树(eucalyptus)3种人工林分布情况,按其在各县市的分布权重选取不同龄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典型样地,样地面积20m*50m,采用网格法采集表层土壤(0cm-10cm),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各林龄阶段土壤可培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幼龄、中龄、过熟龄阶段微生物数量大小顺序为:杉木>桉树>马尾松,杉木幼龄、马尾松、桉树近熟林微生物数量在各自的林型中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在杉木幼龄林、马尾松中龄林、桉树过熟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在杉木过熟林、马尾松和桉树幼龄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磷(Pmic)在杉木成熟林、马尾松幼龄林、桉树近熟林最大,杉木Cmic、Nmic、Pmic随着林龄的递增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马尾松和桉树微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Nmic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具有显著的(P<0.05)分形关系,其余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均不存在分形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马尾松林冠降雨截留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莲峡河小流域内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样地进行降水截留实测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林内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线性相关;穿透系数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指数相关;截留率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而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多元线性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穿透系数、树干茎流率和降雨强度而预测林冠截留量模拟模型,实测表明该模型能比较准确地估算马尾松林分的林冠截留量。  相似文献   

18.
柳春鹏  刘卫荣  李桥  刘饶  许元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26-12826,12834
由于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人为破坏等原因,景西南地区产生了大量的荒山荒地,造成水土流失,时常发生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项目课题组根据当地立地情况选择杉木、马尾松、木荷、枫香等10个树种,通过全面清理林地,挖大穴进行人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项目所选10个树种即使在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年份造林成活率均大于80%,生长良好;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最高,当年生长量最大,有条件应推广容器苗造林。  相似文献   

19.
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福建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乔木层和凋落物层的含碳率为48.12%~52.59%,表现为成熟林最大、中龄林次之、幼龄林最小,0~100 cm土壤层含碳率亦表现出同样的规律,而林下植被层含碳率则表现为中龄林最大、幼龄林次之、成熟林最小;随林龄增大,马尾松林乔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贮量均逐渐增加,决定了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亦逐渐增加,成熟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183.94 t/hm2,分别是幼龄林和中龄林的1.72倍和1.20倍,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乔木层碳贮量的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选择福建常用的 6个针阔树种 ,与杉木组成 3树种组合进行行状混交育苗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木荷与杉木与马尾松混交育苗具有正效应 ,作为 3树种混交林的树种搭配是合适的 .而马杉桤、木杉桤和桤杉闽这 3个树种组合 ,则表现出明显的负效应 ,作为 3树种混交林的树种搭配有待进一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