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渔业》1974,(1):15-16
多年来,我场在家鱼卵人工孵化过程中,常遇到鱼卵提前脱膜的现象,所谓提前脱膜.系指在胚胎的孵化期以前所出现的脱膜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发生,胚胎的畸形率也必然相应增加,轻者致使孵化率降低.重者造成鱼苗大批死亡。例如,一九七一年六月七日的一批草鱼卵,共计880万粒,  相似文献   

2.
在家鱼卵人工孵化过程中,常遇到鱼卵提前脱膜的现象。所谓提前脱膜,系指在胚胎孵化期以前所出现的脱膜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发生,胚胎的畸形率也必然相应增加,轻者致使孵化率降低,重者造成鱼苗大批死亡。一、鱼卵提前  相似文献   

3.
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常遇到家鱼卵提前脱膜现象。鱼卵的提早脱膜致使胚胎畸形率增加.孵化率降低.鱼苗成活率低.提前脱膜的因素很多.与鱼卵本身的卵膜质量和水质条件有关.另外如果循环使用孵化用水或将两批发育期相差很远的鱼卵放在同一容器中孵化,也是导致早脱膜的原因之一。因为循环使用的孵化水中含有的孵化酶或是较早一批的鱼胚孵化释放出的孵化酶都会溶解卵膜。引起提早脱膜。为预防鱼卵的早脱膜.可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场在家鱼卵人工孵化过程中,常遇到鱼卵提前脱膜的现象,所谓提前脱膜,系指在胚胎的孵化期以前所出现的脱膜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发生,胚胎的畸形率也必然相应增加,轻者致使孵化率降低,重者造成鱼苗大批死亡。例如,一九七一年六月  相似文献   

5.
看了《淡水渔业》1974年第一期刊载的关于用高锰酸钾防止鱼卵提前脱膜的研究一文,很有体会。鱼卵的提前脱膜的确给鱼苗生产带来十分巨大的损失,有时亲鱼产得很好,孵化前期也正常,但是卵膜提前脱膜,引起胚胎大批死亡和畸形。例如,我场1971年就因为出现鱼卵提前脱膜损失鱼卵1,200多万粒。鱼卵提前脱膜这一情况并不是个个鱼种场都碰到的问题,也不是每年都会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深秋 《齐鲁渔业》2003,20(3):14-14
在鱼苗孵化过程中,提前脱膜和出现畸形胚胎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苗率。提前脱膜多发生在胚胎发育的尾鳍出现至肌肉效应期这段时间,卵膜破裂或者溶解,失去卵膜保护的胚体沉入水底而死亡。发生的原因,一是鱼卵质量差,或是鱼卵过熟,卵膜脆薄而弹性差,极易破损;二是孵化池的内壁粗糙,易使随水流翻滚浮动的鱼卵划破  相似文献   

7.
梁久梅 《齐鲁渔业》2008,25(6):51-51
在鱼苗孵化过程中,提前脱膜和出现畸形胚胎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苗率。提前脱膜多发生在胚胎发育的尾鳍出现至肌肉效应期这段时间,卵膜破裂或者溶解,失去卵膜保护的胚体沉入水底而死亡。发生的原因:一是鱼卵质量差,或是鱼卵过熟,卵膜脆薄而弹性差,极易破损;二是孵化池内壁粗糙,易使随水流翻滚浮动的鱼卵卵膜被划破;三是放卵密度过大,或是孵化用水水质差,pH值偏低或偏高等;四是几个孵化池同时使用循环水,而各个孵化池进卵的时间又先后不一,早进入孵化池孵化的鱼卵早脱膜,释放到水中的卵膜溶解酶随循环水进入后放鱼卵的孵化池,引起后人池孵化的鱼卵提前脱膜。  相似文献   

8.
鱼卵孵化中异常现象及其处理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提前脱膜和出现畸形胚胎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苗率。提前脱膜多发生在胚胎发育的尾鳍出现至肌肉效应期这段时间,卵膜破裂或溶解,失去卵膜保护的胚体沉入水底,并致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鱼卵质量差,或是卵子过...  相似文献   

9.
陈志平 《内陆水产》1996,22(5):13-13
家鱼卵孵化过程中早溶膜之成因及对策家鱼卵孵化过程中早溶膜,也称提前脱膜或卵膜早溶,系指在胚胎发育早期,甚至原肠期前后就发生大量破膜现象,能导致鱼卵的大量死亡,给鱼苗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造成鱼卵早溶膜的原因比较复杂,笔者就自己掌握的情况谈谈其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淡水渔业》1975,(9):27-28
《淡水渔业》1974年第1期和第5期上,刊登了兄弟场关于鱼卵提前脱膜问题的研究,现谈谈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多年来,我场家鱼人工繁殖中一直存在着提前脱膜致使鱼苗大批死亡的问题,最近几年,我们也作过多方面的检查,初步找出了影响我场鱼卵提前脱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编者寄语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提早脱膜和出现畸形胚胎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雷影响出苗率。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5,(1):13-16
卵生动物的胚胎有多种脱膜方式。有的是靠胚胎本身的角质物破开卵膜,也有的是靠卵膜内液体压力的增大而破膜,但较为常见的是胚胎以特殊的酶将卵膜溶解.即所谓化学脱膜。鲟、鳇鱼类和某些硬骨鱼类的胚胎脱膜就属于后一种方式。在生产中.我们注意到。如将不同发育期的家鱼受精卵同时放入一个孵化容器内.当发育较早的胚胎进入脱膜期而破膜时.  相似文献   

13.
早脱膜现象,即胚胎大概发育至尾结出现期到肌肉效应期,卵膜就被溶解,放出胚体,沉入水底。胚体因失去了卵膜的保护,绝大多数不能继续发育下去,因此,降低了出苗率。鱼卵早脱膜原因较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亲鱼的成熟度较差,卵膜薄而无弹性,由于孵化过程中受机械损伤而早脱膜;人孵化用水循环使用,水中积累一定的孵化酶,引起卵膜早溶;3、将不同时间产的卵放在同一环道中套孵,早产的卵先孵化放出了孵化酶,因而使晚产的,胚胎尚未发育完全的卵提早脱膜;4‘孵化用水不清洁,含氧量低,胚胎在低氧的情况下,孵化腺的分泌活…  相似文献   

14.
在鱼苗生产过程中,往往遇到正在孵化的正常鱼卵突然发生大批提早溶膜的现象。湘阴东湖渔场水科队是一个年产近亿尾“湘鲫”和家鱼苗的孵化场,近年陆续出现鱼卵大批提前溶膜而造成孵化失败的情况,仅1985年一次就因此损失“湘鲫”和其它家鱼苗近千万尾。类似的情况在我省其他地区的一些家孵场所常有发生。一、正常鱼卵提前溶膜成因的探讨为了解决提前溶膜这一家孵生产的难题,我们对历次出现提早溶膜现象的孵化水质,水温,溶氧等理化因子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并对有关催产亲鱼体质,鱼卵质量,孵化工具及操作技术各方面原因作了  相似文献   

15.
《淡水渔业》1975,(8):20-23
为减轻家鱼卵孵化期脱膜时的劳动,并适当提高孵化器放卵密度,挖掘生产潜力,我们在1975年鱼苗生产季节里,试用1398蛋白酶作为催化剂,进行了孵化期家鱼卵加速脱膜试验,收到初步效果,并已在生产中采用。现将有关试验情况以及我们的初步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剑水蚤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是淡水桡足类浮游动物的典型代表。它们既是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是鱼苗卿化中的大害,它们聚积在鱼苗孵化容器内,利用自己的桡足抓伤未脱膜的鱼胚胎和刚出膜的幼小鱼苗,严重地影响鱼卵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17.
<正>家鱼孵化生产中经常出现孵化率低问题,分析其原因有亲鱼自身、设施设备、孵化用水水质、催产药物剂量、人工操作技能等方面因素,原因众多。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一种现象即催产正常、受精卵前期发育也正常,但是卵膜提前脱膜,引起胚胎大批死亡和畸形,使得孵化率偏低。我场在2016年的孵化生产中,出现脱膜过  相似文献   

18.
一、粘性鱼卵水霉病发生的条件1.鱼卵的损伤与死亡研究表明,死卵、受伤的鱼卵容易被水霉感染,而活卵卵膜表面很少有水霉寄生。宋学宏等(2007)试验发现,绝大多数已死亡的黄颡鱼受精卵着生大量水霉,而活卵卵膜外面虽然有少量水霉菌丝,但菌丝不能通过卵周隙进入胚胎,胚胎可继续发育成稚鱼破膜而出。由此证明,鱼卵的损伤与死亡是引发水霉寄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在鱼卵孵化过程中(特别是鱼苗处于脱膜期),有的单位有时出现贴卵、贴苗和溢逃等问题,因而招致孵化率大幅度下降,例如我社在前几年(指1975年前),各鱼场的鱼卵孵化率一直徘徊在80%左右,这对家鱼人工繁殖工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以来,由于运河沿岸工厂的有毒废水大量进入运河,水质被污染,致使沿河群众受害。我县在运河沿岸十多个乡、两万多亩水面连年被污染,不但成鱼、鱼种死亡,而且因用污染水孵化鱼苗,造成鱼卵提前脱膜,鱼苗发育畸形,成活率低。1978年以前,大运河沿岸群众,不但在运河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