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从1987年开始,在开发水产生物工程新技术的研究中,从鱼类脑垂体中发现了新激素(生长乳糖)。这种新激素,是日本首次发现。新激素可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促进成长,调节代谢;特别是调节有关盐类的代谢和渗透压作用。将来利用这种激素可培育出抗病力强的健康鱼类。  相似文献   

2.
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分别从鳕鱼、鲑鱼、鲆鱼的脑下垂体的分泌物中发现了新的激素,这种激素被命名为SOMATLAOTIN。据初步分析,这种激素的功能主要是增强免疫力、调节生长代谢和渗透压适应性。目前,已将分离出的这种激素进行人工合成了制剂,用于鱼体催长、抵抗病害和调节鱼类对海水盐度的适应性具有明显效果,在生产实践中特别是海水鱼淡化驯养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虾繁殖受到内分泌系统释放的激素调控,从激素对性腺发育引起的作用,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促使对虾性腺发育的诱导因子,另一类为限制性腺发育的抑制因子。诱导因子有甲基法尼醇-一种由大颚腺分泌的结构类似保幼激素的物质、性腺诱导激素、甲壳类红色素集合激素、脱皮抑制激素、类固醇激素和外激素等。  相似文献   

4.
激素作用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组织特异性;(2)种的特异性;(3)感受性;(4)温度依存性等。在这些性质中,组织特异性(即只作用于特定的组织和靶细胞)是由于激素受体的存在而决定的。关于这方面从1970年以来就已经在各种肽素激素认识到了。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充足的鲤鱼茁种,采用了鲤鱼人工催产的方法。虽然可以采用注射鲤鱼垂体激素诱使鲤鱼排卵,但鲤鱼垂体很难采集,成本也很高,因此企图寻找一种替代物或一种可以诱使鲤鱼排卵的有效药物。Jalabert(1976)证实雌激素(雌酮、雌二醇)稍微提高了群鱼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有效剂量,睾九激素提高促性腺激素的有效剂量的2倍,低剂量固醇激素在卵母细胞水平上加强了群鱼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效果。Epler发现1μg/ml剂量的固醇激素和100μg/ml剂量的垂体激素对鲤鱼的诱熟效应。按此剂量固醇激素和垂体激素一起使用比固醇激素或垂体激素分别单…  相似文献   

6.
激素分为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大类,称为第一信使,它含量少,作用大,在体液调节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激素之一甲基睾酮在水产养殖的育苗阶段曾一度被普遍使用,现收集整理甲基睾酮有关内容,阐述其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的影响,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鱼类的繁殖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它们的性腺基本结构是相似的。性腺的机能也与高等脊椎动物相似,除产生生殖配子(精和卵)外,另一个补充性的机能是在垂体激素的作用下,合成和分泌各种类固醇激素,以调节生殖细胞的发育。近十余年来,由于组织化学技术,电镜技术,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免疫化学,离体研究和类固醇激素测定技术的应用,使鱼类性腺内分泌研究得以迅速、广泛、深入地进展。  相似文献   

8.
于2005年4月在浙江湖州地区进行了外源激素单一剂种和2种、3种剂型配伍对唇鲭的诱导排卵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的DOM诱导,剂量为10mg/kg时,其排卵率为80%,LRH—A剂量为20μg/kg,排卵率为20%,HCG剂量为2000IU/kg时,排卵率为0。当各组的剂量减至1/4时,其排卵率均为0;2种以上激素配伍诱导时,凡有DOM加入的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有较好的排卵效果,DOM剂量为5mg/kg时,排卵率为70%-100%。  相似文献   

9.
外源激素对大黄鱼的催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正凛 《水产学报》1999,23(2):202-205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人工苗种生产中,所使用的一般是经过人工养殖、强化促熟的亲鱼。这种亲鱼需要用外源激素进行人工催产才能产卵。然而,经催产的成熟亲鱼经常出现有时产卵率高,有时产卵率低,有时甚至因滞产而死亡的情况,其产卵效果很不稳定,因而不利于生产。有关外源激素对大黄鱼催产效果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笔者在大黄鱼育苗生产实践中发现,人工催产的成熟亲鱼出现上述情况,除了环境条件,主要与外源激素的种类及剂量等因素有关。本文主要介绍这一试验结果,并就激素对卵巢的成熟、排…  相似文献   

10.
当前,激素刺激鱼类性腺机能的方法已广泛用于养鱼实践中。可是,在激素调节鱼类性周期这一方面,虽然有大量新资料,但是性腺激素对各不同发育和成熟时期性细胞的作用机制问题,仍有很多争论。众所周知,鱼类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活性与卵巢中发生的性周期过程密切相关。脑垂体激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正>超数排卵是指在母畜发情周期的适当时间,注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使卵巢上比在自然情况下有较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的一项技术。超排就是在外源性生殖激素的作用下,对家畜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分泌活动和卵巢本身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2.
甲壳动物CHH家族神经激素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在照 《水产学报》2001,25(2):175-180
甲壳动物主要利用温度、光照周期等外界因子调节其生理状态 ,使它们的生殖活动处于最适条件下 ,来自外界因子的这些信息作用于甲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后者将其传递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能够分泌一些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以实施对性腺活动的调控。由于甲壳动物成体的生殖和蜕皮常常交替出现 ,因此 ,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精确调控非常重要。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 (CHH)家族神经激素是甲壳动物特有的多肽激素 ,它们主要由眼柄的X -器官窦腺复合体合成 ,它们包括 :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 (CHH)、…  相似文献   

13.
甲壳动物的激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素是血液中对远离其产生之处的细胞施加作用的化学物质。甲壳动物由激素调节的生理现象除蜕皮周期之外,还包括心率、糖代谢、生殖腺成熟、及色素体中色素的消散等。其体内制造激素的组织有两类:(1)特化的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神经分泌细胞),(2)非神经来源的组织。一般而言,第二种组织  相似文献   

14.
王滨  柳学周  徐永江  史宝 《水产学报》2016,40(2):278-287
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首次从鹌鹑脑中分离出的一种新型下丘脑神经肽,通过其受体介导参与机体的生长、生殖以及摄食等生理过程。迄今,只在金鱼、斑马鱼、星点东方鲀、罗非鱼以及斜带石斑鱼等几种鱼中鉴定出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目前,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的生理学功能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争议。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及其受体的表达调控以及其他生理学功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简要总结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并对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的生理学功能进行概括讨论,旨在加深对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15.
有些种类的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性腺发育迟缓,达不到性成熟或性成熟时间很长,需外源激素诱导其性腺才能发育成熟或提前成熟。我国传统上采用注射外源激素的方法来进行亲鱼催熟,但注射方法存在着激素作用时间短等弊端,并且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种类被作为养...  相似文献   

16.
邹惠君 《海洋渔业》1987,9(6):279-279
<正> 东京协和发酵工业社同北里大学水产学部的川内浩司教授共同实验,用遗传因子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制成催乳激素。它是大麻哈鱼的主要激素之一。催乳激素对鱼有增肥作用,人们期望将其用于大麻哈鱼的养殖中,他们详细调查了催乳激素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维信  R.S.Wright 《水产学报》1986,10(4):388-394
提要应用大麻哈鱼(Oncovhynchus keta)促性腺激素(GTH)诱发大西洋鲑(Salmosalar)卵黄发生期的离体卵巢滤泡(直径为3.4毫米)产生性类固醇激素的研究表明,不论用0.1或1微克/毫升GTH刺激,经培育10天后,未出现卵母细胞卵核消失的现象,卵核偏位也不明显。对培养液中17α,20β-双羟孕酮(17α20βP)的积累浓度测定结果,仅1微克/毫升GTH组含少量的17α20βP;0.1微克/毫升GTH组,培养液中雌二醇的积累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1微克/毫升GTH组,并为后者的两倍。除雌二醇外,孕酮,17α-羟孕酮,17α20βP,雄烯二酮和睾酮的产生,都呈现对GTH剂量的依赖关系,1微克/毫升GTH组的产生量明显高于0.1微克/毫升GTH组和对照组。离体研究的结果表明,处于卵黄发生期的卵巢滤泡对低剂量(0.1微克/毫升)和高剂量(1微克/毫升)GTH的反应不同。低浓度的GTH,引起性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的途径沿着形成雌二醇的方向进行,雄激素被芳香化成雌激素,雌二醇再而刺激肝脏合成卵黄物质的前体,从而促进卵黄发生。高浓度的GTH,有抑制雌二醇合成的作用,而是促使卵母细胞向着最终成熟的方向发展,使性类固醇生物合成的途径转向形成大量雄激素和孕激素,特别是17α20βP。这与已充分生长和卵黄积累完成的卵巢滤泡离体试验的结果一致,与活体观察以上各种性类固醇激素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8.
鱼类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和生殖活动已经证明为双重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所调节,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GtH分泌和多巴胺作为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抑制因素(GRIF)抑制GnRH的作用以及GtH的自行释放。我们先前对养殖鱼类的研究已证明多巴胺受体的拮抗物(如pimozide,PIM),排除剂(如reserpine,RES)和多巴胺合成抑制剂都能显著增强LRH-A诱导GtH分泌和排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虾蟹类眼柄激素的生理生化及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壳动物内分泌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虾蟹类、虾蟹类内分泌学研究对于揭示甲南动物的生长与繁殖以及指导经济虾蟹类养殖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眼柄内分泌激素在调控甲壳运物的蜕皮、变态发育、生殖、血糖平衡及体内的渗透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是神经内分泌学的研究热点^[1,2]。本主要对虾蟹类的眼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构、激素和种类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特别是基因结构及克隆等方面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展虾蟹类内分泌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的性别决定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性别主要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制约决定。遗传因素是性别决定的基础,而温度性别决定只在临界敏感期起作用。罗非鱼性别控制的主要手段有激素诱导、种间杂交和激素诱导相结合及人工诱导雌核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