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以来,城固县南沙河水库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深入进行路线教育,革命和生产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从1970年以来灌区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超《纲要》,1973年灌区平均粮食单产为1,200斤。  相似文献   

2.
梅川水库是我县一个中型水库,常年来水量1,700万立方,养殖水面2,500亩。自1958年建成以来,水库职工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坚持走《五·七指示》道路,灌区不断扩大,农渔连年丰收。灌区面积由原来设计70,000亩扩大到115,000亩。1972年在大旱库水少的情况下,成鱼总产270,000斤,亩产108斤。1973年战胜洪、涝灾害,水产形  相似文献   

3.
熊河水库位于湖北省枣阳县境内。于1966年由原来的小水库扩建而成,养鱼水面1.4万亩。自1966年放养鱼类以来,1972年最高成鱼产量达到35万斤。以后逐年下降,至1976年下降到9万斤。近几年来则波动在10万斤上下。  相似文献   

4.
《淡水渔业》1975,(2):26-27
广东省高州县高州水库是1960年正式建成的大型水库。建库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方针,积极发展水库养鱼,在捕,养方面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1950年至1973年共投放鱼种1.2亿尾,捕鱼385万斤,其中最高年产54万斤。  相似文献   

5.
《淡水渔业》1974,(5):8-10
继续革命不停步,九年步子一年跨。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我们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1973年的养鱼生产做到继续革命不停步,一年一个新起点。我队从1964年池鱼亩产超千斤以后,年年稳产高产,1972年亩产提高到1,306斤。1973年人大干,鱼增产,170亩成鱼池亩产一跃为1,610斤,四口试验池亩产超过2,000斤,一年的增产幅度相当予以往的九年,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4,(6):12-13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下,我县人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于1965年动工兴建道观河水库,1966年基本建成,总库容量一亿○四百万方,可供养鱼水面六千亩,它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养鱼和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水库。建库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水库建设的措施,努力搞好工程管理,积极发展养鱼事业.灌区内出现了一派鱼跃粮丰的景象.  相似文献   

7.
花园湖是淮河下游的一个沿淮湖泊,养殖面积5.1万亩。解放前虽曾出产过河蟹,但产量很低。1953年以后,由于河道、湖口建闸筑坝,切断了河蟹的洄游通道,使河蟹濒于绝迹。1973年以来,水产部门每年从上海市崇明县购进蟹苗进行人工放流,河蟹产量不断增加。1974年生产成蟹10.5万斤,平均亩产2斤;1980年生产成蟹22.2万斤,平均亩产4.3斤;1982年生产成蟹51.4万斤,平均亩产10.07斤;1982年长江口蟹苗产量锐减,  相似文献   

8.
《淡水渔业》1974,(9):28-28
我县沙坪公社中东四大队自1964年以来,利用360亩河道养鱼,每年产量达3万斤以上,1973年产鱼3.7万多斤,平均亩产超过100斤。利用河道养鱼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商品鱼,而且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十年来在河道养鱼上得到了一些实践经验,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广西水产科技》1978,(1):51-52
白沙水库于1958年建成,有效库容270万方,可养鱼面积327亩,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今年实灌面积3465亩,在灌区粮食年年增产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养鱼生产,从1968年以来,共捕获鲜鱼33.4万多斤,其中1972-1974年,每年产鱼35500斤,平均每亩108斤。今年又获高产,年产量达48400斤,  相似文献   

10.
最近15年来成鱼养殖发展很快。1955年苏联池塘鱼产量为240万斤,占淡水鱼产量的7.6%,到1970年池塘鱼产量1164万斤,占淡水鱼产量26.9%。第十个五年计划将达到3400万斤。1973年在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预计鱼产量增加9.5%,而池塘产量增加20%。  相似文献   

11.
《淡水渔业》1975,(3):6-6
横岗水库是我县蓄水滩溉、养鱼、发电和造林、畜牧、综合利用较好的一个中型水库,正常水位面积2,400亩。当水库于1959年建成蓄水时,投放了一些鱼苗,碰上1963年天早干库,捕了不少二、三十斤重的鳙、鲢、鲩。从此引起人们重视,认真抓好水库养鱼。自1965--1973年共捕鱼81万斤,平均每年亩产37.5斤,其中1970~1973年四年平均亩产57.5斤。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5,(1):25-25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地处我省东南山麓的长白县人民.在县委和县革委会的领导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克服了高寒山区鱼类生长期短,草炭土层厚.水质条件不好等困难,在高寒的长白山区养出了肥美的鲜鱼。1973年以来,全县共捕捞4万多斤鲜鱼.供应了市场。  相似文献   

13.
横岗水库是我县蓄水滩溉、养鱼、发电和造林、畜牧、综合利用较好的一个中型水库,正常水位面积2,400亩。当水库于1959年建成蓄水时,投放了一些鱼苗,碰上1963年天旱干库,捕了不少二、三十斤重的鳙、鲢、(?)。从此引起人们重视,认真抓好水库养鱼。自1965—1973年共捕鱼81万斤,平均每年亩产37.5斤,其中1970—1973年四年平均亩产57.5斤。随着水库养鱼的发展,水库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1965—1973年,水库  相似文献   

14.
《淡水渔业》1975,(6):23-24
湖南省衡阳县柿竹水库于1958年建成.水面1,800亩,职143人,其中固定养鱼的专业劳力5人,他们坚持以灌溉为主,积极发展渔业生产。1966年开始养鱼,几年来,共生产鲜鱼84万斤,年平均亩产52斤,渔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0%。五个养鱼专业劳力,每年贡献鲜鱼93,000斤,产值24,000元,纯利15,000元。  相似文献   

15.
我们河埒公社是一个粮、菜、猪、鱼、蚕并举的单位。全公社有11个渔业专业队和一个水产养殖场。原老鱼池1,490亩,其中成鱼池1,099亩。1973年以来新挖鱼池836亩;去冬以来又正在挖鱼池600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公社的养鱼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1975年,我们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促进了池塘养鱼高产更高产。全公社池鱼亩产连续第五年增产超百斤,达到了1,528斤,比1974年增长7.1%;产量最高的河埒大队渔业一队达到1,781.5斤。1975年全公社亩上市量达1,088斤,比1974年增加87斤;总上市量达119.6万多斤,比1974年增加了8%。广大干部群众高兴地说:阶级斗争抓得紧,池塘养鱼面貌新。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大竹县乌木滩水库养鱼水面5000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落实了各项政策,建立了生产责任制,渔业发展较快。1979—1982年,共产成鱼91.08万斤,平均年产22.77万斤,平均亩产45.5斤。  相似文献   

17.
南桐矿区地处川黔边缘山区,海拔高度265-1973米,属深丘地区,养鱼基础条件较差,单产很低。1982年全区池塘养殖面积1055亩,年鱼产9.56万斤,平均亩产60.6斤。为探索切合当地实际的养鱼技术措施,推进矿区水产事业的发展,在总结过去养鱼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于1983年到1985年选择海拔300—500米左右的池塘,  相似文献   

18.
《淡水渔业》1974,(7):25-26
番禺县沙头公社东星大队第九生产队,有19户,89人,劳力56个,总耕地104亩,是一个以生产粮食为主的队。近年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稻田科学养鱼。1973年,利用夏闲稻田六亩养鱼,放养72天,收获鱼1,865斤,平均亩产310.8斤,比1972年增长57.3%。  相似文献   

19.
鳡鱼,生活在水库中上层,是一种凶猛鱼类。新安江水库中的鳡鱼,由于获得水库中十分丰富的饵料,生长很迅速。二、三龄的鳡鱼体重可达10~20斤左右。已捕获的最大个体重116斤。自水库建成以来,对鳡鱼的捕捞能力较低,性成熟的鳡鱼每年游往安徽上游产卵场产卵繁殖,致使群体不断扩大,已成为发展水库渔业中的严重问题。我们从1973年开始,在鳡鱼产卵季节用聚乙烯单层鳡鱼刺网(少数尼龙刺网)进行了捕鳡鱼的试验,两年来,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共捕获产卵鳡鱼近55,000斤,最大个体重84斤,平均每尾重23斤。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0.
《淡水渔业》1973,(12):1-4
我们东林公社,是一个以粮为主,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地区。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整风运动推动下,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认真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渔业大有可为的思想深入人心.粮食连年增产.渔业也有较大的发展。一九七二年.粮食亩产一千二百四十六斤.比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三,鱼塘亩产五百二十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