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辽宁省淡水养殖鱼类的引种育种概况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迅  李温林 《水产科学》1992,11(1):22-24
我国同世界各国一样,十分重视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开发、引进和选优工作,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鲫、鳊、鲂等鱼的引入池塘家养及人工繁殖,银鱼、池沼公鱼、鲴鱼等的增殖,鲤鱼、鲫鱼等的属间、种间的杂交,以及从国外引进罗非鱼、胡子鲶、白鲳等  相似文献   

2.
一、导言自8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水产品产量由1978年的460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1237万吨,成为世界年产超过1000万吨的三大渔业国之首。湖南渔业生产的形势也是步步上进的,1990年达到了53万吨。渔业生产发展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生产方式出现了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养殖的产量大幅度上升:全国从1978年的119万吨提高到1991年的608万吨。  相似文献   

3.
《淡水渔业》1973,(8):4-5
本资料系1972年12月二十三省、市、自治区第一次淡水养殖鱼类优良品种选育协作会议上进行的初步统计,不很完整,仅供各地引种时参考,如有遗漏和错误之处,请以各省的资料为准,我们也欢迎各省来稿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淡水名优鱼类养殖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广东省近年来移植和引进国内外养殖品种,开展名优鱼类养殖的发展现状,着重叙述广东发展名优鱼类养殖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名优鱼类养殖相应的对策,指出广东今后发展名优鱼类具有巨大潜力和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5.
(二) 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与育种相关的生物技术主要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应用于鱼类育种尚属始探索阶段,而细胞工程应用于鱼类育种已取得显著成效。 1、鱼类的雌核发育 (1) 鱼类的天然雌核发育在自然界,动物的生育方式有单性生殖和两性生殖之分。脊椎动物大多行两性生殖,但在鱼类也有少数种类是行雌核发育的。所谓雌核发育是指某些鱼类例如美洲鳉、银鲫,这些鱼类的成熟卵子已具备全部发育信息的潜能;并能够限制精子的作用只能激活卵子发育不产生雄性原核。我国黑龙江水系的银鲫是天然三倍体,而且以雌核发育方式进行繁殖的两性种群。我国科技工作者已经证实、银鲫的卵子不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故其染色体不减半而始终保持三倍体;同  相似文献   

6.
7.
《淡水渔业》1973,(12):26-27
为了总结我省一九七三年上半年淡水养殖鱼类选育种工作经验,研究下半年工作,落实年终总结,经省水产局同意于九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在菱湖召开了省淡水养殖鱼类育种协作小组第五次会议。参加会议的除各协作单位的领导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外,还邀请了吴兴县荻港公社和孚大队鱼种场、加兴县栖直公社陶墩大队、海宁县许村公社荡湾大队的贫下中农代表,丽水地区水电局、  相似文献   

8.
陈志援 《科学养鱼》2007,(11):20-21
淡水银鲈(Bidyanus bidyanus)(图见彩中插2)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河流域,隶属于鲈形目、,科,是澳洲东部有名的淡水经济鱼类。淡水银鲈体呈银灰色,无肌间刺,肌肉具有弹性且略有香味,体内胶性脂肪充积,蛋白质含量高,肥而不腻,营养十分丰富,口感极佳,是一种商品价  相似文献   

9.
1 鱼类病毒病1.1 概述 病毒是一类个体极小的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的种类很多,它随生物进化过程同时存在,即进化过程中有多少个生物物种,即有多少种病毒。 世界上的鱼类,近56%的品种有病毒病。鱼类共有100多种病毒,对鱼类能致病的病毒有10多种。  相似文献   

10.
《淡水渔业》1975,(3):7-11
近两年来,我省的淡水鱼类育种工作.在各地党政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批林整风、批林批孔运动的有力推动下,已经得到初步开展。现仅就系统选育方面的进展情况,综合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1.
淡水养殖鱼类胚胎低温保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温冰箱和液氮作为冷源,对四种淡水养殖鱼类的胚胎进行低温保存试验。采用10%二甲亚砜(DMSO)为抗冻剂,鲤鱼胚胎冷冻至-5℃、-10℃和-20℃,复温后的最高成活率分别为96%、90%和31%;团头鲂胚胎冷冻至-10℃、-15℃和-20℃,复温后的最高成活率分别为43%、20%和12.5%;青鱼胚胎冷冻至-5℃、-10℃和-11℃,复温后的最高成活率分别为100%、40%和0%;白鲢胚眙冷冻至-7℃,复温后的最高成活率为19.6%。造成胚胎损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胚胎在降温过程中细胞严重失水。  相似文献   

12.
我国淡水渔业在世界上素负盛名,其特点是在各类水体中多种鱼类混养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水体空间及饲料,某些特殊种类还能起到清池防病及控制种群自然繁殖增长的作用。要使我国淡水渔业能进一步高速地发展,改良品种以及增加养殖对象是一项根本措施。改良品种虽需时较久,但却是一本万利;引种则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有关福建鱼类区系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国内外鱼类学者有过不少的报道.但对福建淡水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增殖等的研究,尚未见有专门的论述。目前内陆水产资源已遭受严重破坏,经济鱼类资源遭受的破坏较难恢复,如不采取断然措施,势必造成难以扭转的恶性循环,终将导致资源枯竭。为此,笔者根据1975--1979年参加对全省各江河鱼类的调查和渔业区划期间调查的材料,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试图就福建淡水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措施作一初步的探讨,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淡水石斑鱼为慈鲷科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是尼加拉瓜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为了探索该鱼的养殖技术,我们于2003~2004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2.3.2 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危害比较严重。鱼鳃是鱼类器官中与外界接触的最敏感区域,也是鱼类生存的最要害部位。发病鱼的呼吸器官遭到破坏后,不仅影响鱼的血液循环,破坏了供氧能力,随后是影响食欲和抗病能力,其严重性要大于细菌性皮肤病。2.3.2.1 病原 鱼类粘球菌。2.3.2.2 症状与诊断 肉眼观察,鳃丝腐  相似文献   

16.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传染病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科技情报》1991,18(1):20-21
近两年来,江苏、浙江、上海等养鱼区的淡水养殖鱼类相继暴发一种传染病,病势凶猛、死亡率高、传染性极强。1990年在两湖、两广、福建、安徽等省亦已发现该病。受感染的鱼类从原来的白鲫、白鲢等,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基因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构建了青鱼、草鱼、鲤、鲫、鳊、三角鲂等六种鱼的基因文库。λ_EMBL_3为载体,用上述各种鱼-肝组织制备大片段染色体DNA,部分酶解的染色体DNA与载体DNA连接,重组DNA经过体外包装,构成基因文库。各种鱼的染色体DNA重组斑数均约在1x10 ̄6左右,文库中基因的覆盖率高于99%。  相似文献   

18.
本规范适用于广西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淡水黑鲷学名厚唇弱棘(?)(Hephaestus fulig- inosus),隶属于鲈形目,(?)科,弱棘(?)属,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少有分布在淡水中的鲷科鱼类,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继罗非鱼后向世界推广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