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 采用不同的芽种播种量,试验不同芽种播种量与秧苗素质的关系,使农户了解芽种播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为水稻播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水稻机插秧漂浮育秧技术,以水稻秧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播种量对秧苗素质有明显影响,较低的播种量(每盘80~120 g)能够培育出适合机插需求的高素质秧苗。  相似文献   

3.
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成毯性及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明不同播种量下水稻机插育秧成毯性及秧苗素质各项指标的差异,以甬优12、中浙优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每盘干种35,50,65,80,95,110 g共6个播种量水平,展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秧苗成毯性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显著,播种量增加可显著提高秧苗根系盘结力,但其秧苗素质明显下降,秧苗细弱,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同时其秧苗整齐度较差,小苗弱苗比例增多。不同品种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差异,中浙优1号随着播种量增加,秧苗素质下降较快,小苗比例迅速提高,甬优12播种量弹性则相对较大。甬优12在播种量达到50 g/盘时可实现秧苗成毯,秧苗生长整齐,大苗比例高,秧苗个体素质也较优,但其秧盘地上部生长稀疏,叶面积指数较小,而中浙优1号播种量为50 g/盘时,秧苗成毯及秧苗素质各项指标均较优,秧苗生长整齐、紧密。综合各指标结果考虑,甬优12和中浙优1号最适播种量分别为65 g/盘及50 g/盘。研究结果对解决杂交稻机插育秧技术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不同播种量(300~1 500 kg/hm~2)处理获得了不同素质的秧苗,研究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不同秧苗素质水稻高产群体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较好的秧苗素质有利于水稻高产群体的构建,与秧苗素质较差的处理(播种量为1 500 kg/hm~2)相比,秧苗素质较好的处理(播种量为900、600、300 kg/hm~2)产量分别提高了13.99%、15.76%和11.79%,地上部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0.68%、22.52%和23.12%,功能叶片SPAD值分别提高了3.50%、4.55%和2.9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秧苗素质主要影响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而对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温无显著影响。因此,构建适当的水稻群体,提升水稻功能叶片的光合性能,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是提升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水稻机插不同播种量条件下秧苗成毯及质量的差异,以超级稻品种甬优12和中浙优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秧盘播种量,研究秧苗生长特性、秧苗质量及成毯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秧苗成毯性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显著,播种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秧苗根系盘结力,但其秧苗素质明显下降,秧苗细弱,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同时其秧苗整齐度较差,小苗弱苗比例增多。2个品种秧盘播种量每下降10 g,平均秧苗株高提高0.5cm,叶龄增加0.1个,秧苗基部增粗0.1 cm,单株秧苗根数增加0.3根;秧盘播种量每提高10g,平均单株干物质下降5.1 mg。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中浙优1号秧苗素质下降较快,小苗比例迅速提高,甬优12播种量弹性则相对较大。甬优12在播种量达到50 g/盘时可实现秧苗成毯,秧苗生长整齐,秧苗个体素质也较优,但其秧盘地上部生长稀疏,叶面积指数较小;而中浙优1号播种量为50 g/盘时,秧苗成毯及秧苗素质各项指标均较优,秧苗生长整齐、紧密。综合各指标研究结果考虑,甬优12和中浙优1号最适播种量分别为65及50 g/盘。  相似文献   

6.
机插水稻不同播量试验是机插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基础。本试验通过机插水稻塑盘育苗不同播量控制,探索不同播量与秧苗素质、群体质量和产量问的关系。以明确机插水稻塑盘育秧的适宜播种量,为机插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7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水稻特殊高产生态区.以杂交籼稻品种协优107为试验材料,设计了不同插种量对秧苗素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①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的出叶速度降低。②在播种后27d(7叶龄)内分蘖的发生呈增加趋势,之后分蘖随着秧龄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高播种量趋势更明显。③高播种量对秧苗新分蘖的发生和大分蘖保持均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就水稻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秧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品种两优2186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群体茎蘖数增多,产量不会随着增加,产量最高的是播种量70g/盘,达到了865.67 kg/667 m2,超过此播种量,产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进行机插秧时壮秧剂使用量、每盘播种量、旱育与半旱育方式对水稻生长情况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田土壮秧剂用量为100盘/包时秧苗素质最好,客土壮秧剂施用量为300盘/包时效果最佳;播种量常规稻为100 g/盘,杂交稻为55~90 g/盘,秧苗素质都较好;旱育秧方式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钵苗机插水稻的适宜播种量及秧龄,以常规中熟中粳水稻武运粳2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稻钵盘育秧不同播种量和不同秧龄栽插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每孔播入6粒(即每盘播入73g左右)、秧龄为30d的高产潜力最大,主要是秧苗素质好,产量结构协调.  相似文献   

11.
对连作晚稻甬优9号开展不同播种量和秧龄机插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移栽秧龄条件下,播种量对秧苗素质影响显著,播种量越低,秧苗素质越好,而相同播种量下秧龄对秧苗素质影响较小;播种量和秧龄对机插秧的漏丛率均有影响,随播种量增加及适当延长秧龄,机插秧的漏秧率降低;移栽秧龄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移栽秧龄增加产量显著减少,减少播种量可稍微减缓产量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秧田播种量是影响水稻秧苗前期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稻苗个体能否拥有足够的营养空间来满足根、茎、叶、蘖的正常生长发育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培育壮秧、提高单产的关键。八五○农场2013年进行了水稻不同播种量试验。现将水稻不同播种量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永进  胡润  陈再高  纪根学  冯骏  吴文革  许有尊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56-12058,12090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机插育秧技术,扩大其应用范围,并加快安徽省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以高产早稻品种中早2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100 g/盘的播种量有利于提高机插早稻的根冠比和茎基粗等秧苗素质指标,秧苗素质符合机插作业要求,同时降低早稻的漏插率和伤秧率;机插后大田缓苗期短,分蘖早发、群体结构合理,茎蘖成穗率高,产量结构优化。[结论]双季稻区机插早稻的适宜播种量为100 g/盘。  相似文献   

14.
早稻旱直播播种量多少对秧苗数量和秧苗素质影响极大,不论秧苗的生理功能还是产量性状等方面都与播种量有关。于2013年早春进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旱直播播种量:常规稻37.5~45.0 kg/hm2、杂交稻22.5~30.0 kg/hm2,在生产上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双季机插晚稻适宜的播种量,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H优518和陆两优996为材料,研究不同播量(22.5、37.5、52.5和60.0 kg/hm2)对机插晚稻秧秧苗素质、分蘖动态、生育期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量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生育期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素质、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有所缩短.水稻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明显.[结论]在该研究中,H优518和陆两优996作双季晚稻机插栽培时,播种量以5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几年,我县水稻立枯病发生率逐渐提高,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播种量对机插晚稻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杂交晚稻H优51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处理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苗数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H优518每盘播种量以70 g/盘为宜。  相似文献   

18.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些年来东北寒冷稻区旱育苗发生较重,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的产量。所以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秧苗素质,达到育壮苗的目的,以促进水稻的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岗优6366’为试验材料,设50、70、80、90、110 g/盘5个播种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调查并测定几个关键生育时期的相关基础数据。[结果]播种量较少的处理秧苗素质比播种量多的处理要好,但水稻移栽的基本苗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缺穴率随之减少,产量增加。[结论]机插籼型杂交稻的最佳手工播种量为80~90 g/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播种量对连作晚稻机插秧秧苗素质、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各不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连作晚稻机插最适播种量为125g,相应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达488.01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