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山旱地菜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整山区种植结构,利用全膜双垄沟等集雨、节水覆膜模式,甘肃省天水市在海拔1600~2000m的山区试验、示范推广山旱地菜豆栽培技术,产量22500~30000/hm2,产值22500~30000元/hm2。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山旱地菜豆已成为天水市扩大蔬菜种植区域、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半干旱山区麦后复种西葫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温带半干旱地区,在半干旱山区常年种植冬小麦11万hm^2,冬小麦收获后大量土地闲置。近几年,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示范了麦后复种西葫芦的旱作栽培,2006年在天水市半干旱山区推广3500hm^2,每667m^2西葫芦产量2500~4000kg,产值1000~1500元,生育期60~80d(天),并且不影响后茬种植冬小麦;麦后复种西葫芦充分利用了自然降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了裸露土地的风蚀和水土流失,成为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的有效措施,也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冬小麦收获后3个月雨热同期的优势,在海拔1400~1800m的山区试验、示范推广旱作麦后复种早熟结球甘蓝栽培技术。旱作麦后复种早熟结球甘蓝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土地利用率,成为天水市山区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研究冬油菜收获后及时种植夏茬作物与传统小麦收获后种植下茬作物的差异。从生育时间来看:上茬作物冬油菜比冬小麦早10d收获;下茬作物夏玉米、油葵、食葵比传统夏玉米提早7~14d收获。上茬种植油菜节省下的光热资源,可促进夏茬作物提早成熟,解决夏茬作物光照资源紧张问题,为种植小麦提供较长的适种时间。从不同作物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来看:冬油菜—夏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每667m2效益971.71元;其次是冬油菜—食葵种植模式,每667m2效益676.62元。从生态效益来看:冬油菜—油葵、冬油菜—食葵种植模式可提升农业的生态效益,全面提升农田景观效果,可作为观光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山区麦后复种西葫芦是充分利用冬小麦收获后闲置的土地进行西葫芦生产,西葫芦收获后继续种植冬小麦的种植模式。这一模式于2006年在天水市推广3500hm2,每667m2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是冬小麦生产区农民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结合林业项目在不适宜种植苹果、大樱桃等果树的较高海拔山区大力推广种植早实核桃,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除油用外,油菜的菜用、饲用、肥用、花用和蜜用等功能被不断开发和整合,大大提升了油菜的种植效益[1~3]。通过研究、示范和实践,形成了多种利用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体系。1 油菜多功能利用模式我国油菜种植优势区域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和北方春油菜区。一般以收获菜籽为目的的油菜,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冬油菜区,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10月初,初花期为3月初,终花期为4月初,收获时间为5月上中旬;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播种时间为4~5月,花期为7~8月,收获期为9月。  相似文献   

8.
天椒7号辣椒是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适应西北消费市场需求,利用本所育成的天椒2号,经航天搭载后多年连续多代选择获得的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自2004年以来,该品种已在天水市甘谷、武山及周边地区累计示范推广200hm^2,因其产量高、抗旱、抗病性极强而受到椒农的普遍好评,满足了当地椒农的生产需求。适宜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区,年平均气温约为10.2℃,≥10℃的积温2 500~3 700℃,无霜期141~200 d,降雨量420~610 mm,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90%以上的耕地分布于山区,川水地不足27 000 hm2,对扩大蔬菜生产存在极大的限制.为了扩大蔬菜种植区域、调整山区种植结构、增加山区农民收入,自20世纪末以来,利用菜豆、甘蓝、西葫芦根系发达、耐旱的优势,结合天水市气候特点,通过全膜双垄沟等集雨、节水覆膜模式,在山旱地示范推广了菜豆、甘蓝、西葫芦春种、复种的5种高效栽培模式.2009年示范推广11 000 hm2,占全市蔬菜总面积60 000 hm2的18.3%.山旱地蔬菜不但提高了自然降水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而且因病虫害轻,农药施用量少,品质优而受到市场青睐,已成为天水市蔬菜生产的主要增长点和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结合农林项目在不适宜种植苹果大樱桃等果树的较高海拔山区大力推广种植早实核桃,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部分果园修剪管理技术粗放,重栽轻管,直接影响了核桃树的正常生长,为此,现将核桃树修剪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果农参考。一、修剪时间核桃树对修剪的时间要求很严,其最佳的修剪时间是果实采收后至叶片变黄前的这段生长期间。  相似文献   

11.
<正>甘肃景泰县海拔1 700~2 200 mm,≥10℃有效积温2 380~2 570℃,无霜期110~140天,年降水量200~240 mm,70%的降雨集中在7—9月,昼夜温差大,空气无污染,有集中连片旱砂田1.7万hm~2。为了改变多年来山区种植结构单一、效益较低的状况,发展种植南瓜,品质较好,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现将景泰县山区旱砂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政策促使苹果种植成为天水市农民经济增收的主要来源.但是,相比其他苹果产区,天水市苹果种植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经济效益低,这将制约该区农村苹果产业的经济发展.因此,作者选择天水市苹果种植的主要区域,采用走访调查的方式,对天水市苹果种植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目前制约该区域农村苹果...  相似文献   

13.
<正>景泰县浅山区农民具有利用旱砂田种植籽瓜的传统习惯。该地区海拔1 400~1 900 m,≥10℃有效积温1 470~2 860℃,无霜期110~140天,年降水量200~240 mm。2009年,景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甜籽一号籽瓜,在景泰县寺滩乡旱砂田里进行试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0~10.9℃。绝对最高气温38.2℃,绝对最低气温-19.5℃,年降水量473.1~606.5mm,年日照1900~2368h,无霜期141~220d。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多连阴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适中,适合多种果树生长。天水市果树研究所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种植甜樱桃以来,不断掌握和改进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为了推动天水市樱桃产业的发展,2008年建甜樱桃示范园,面积0.67hm^2,种植品种‘红灯’‘美早’‘萨米脱’‘艳阳’‘宾库’‘拉宾斯’‘友谊’,株行距3m×4m,树形采用改良纺锤形。栽后第4年正式投产,666.7m^2产量312kg,第6年665kg,第7年1160kg(进入丰产期)。2018年遭遇严重冻害而绝产。2019年666.7m^2产量1584kg,产值达3.2万元。现将甜樱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海拔400~700 m山地西瓜后茬搭配种植的商品性好、抗逆性强、经济效益高的松花菜品种,引导当地山区农民发展山地蔬菜和瓜菜高效种植模式,于2014年对11个早、中熟松花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浙农松花50天、庆农65天、台蔬青梗松花65天、台松65天可作为海拔400~700 m山地西瓜后茬搭配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
在简述近几年天水市2区5县大气环境的状况基础上,分析了天水市2区5县绿地植物的种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近期天水市2区5县的大气环境状况在逐渐恶化,但政府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绿地植物的种植面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后,对天水市2区5县绿地植物的防霾洗尘效应进行探析,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经验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粉葛淀粉含量高,富含异黄酮类物质及钙、硒、铜等10多种矿物元素,深受大众喜爱,主要种植在宜昌地区海拔600~1 200 m山区。粉葛种植要实现高产优质、形美无分叉、商品葛率高,需把握科学育苗、搭架引蔓、露头修根、定藤摘心和控制水肥等关键技术,确保粉葛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
《西南园艺》2009,(6):94-95
国审油2008002,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适宜在四川的川西平原及以北地区、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和安康、贵州省、重庆市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贾玉娟  孙向春 《上海蔬菜》2019,(5):34-35,52
作者为确定冬油菜在河西走廊种植的适宜播种期,以陇油6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播种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陇油6号冬油菜在河西走廊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8月中旬,其越冬率为87.1%,667 m~2产量为266.8 kg。  相似文献   

20.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植物,因富含葡甘聚糖等多种成分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被誉为新世纪的保健食品。陕南商洛山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森林覆盖率高达66.5%,生态植被状况良好,地域气候和水质土壤条件具有种植生态魔芋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条件。1适生区域根据魔芋喜温暖湿润、忌高温干旱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商洛山区适宜种植区域为海拔600~1600m,这一区域年均气温7.8~13.9℃,>35℃高温持续时间较短,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710~930mm,年平均日照1860~2130多小时,土壤为黄棕壤土,有机质积累作用强,黏化作用弱,土壤黏粒含量较低,为魔芋的适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