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葡萄生长季高温多雨,病害易流行是南方发展葡萄的最大障碍之一,也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葡萄的最大难关,是造成果农收入不稳和限制品种多样化的主要因素。采用避雨设施方式栽培,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南方葡萄生产的一种很好的栽培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省力化栽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是栽培技术探索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广东省面临开发葡萄生产的局面,但由于起步较晚,葡萄生产尚处于试验阶段。广东省开发葡萄生产最大障碍是高温多湿的气候。固然引种抗病的优良品种是最根本和有效的途径,但适宜的架式也可以创造适于葡萄生产结果和减轻病害蔓延的小气  相似文献   

3.
福安市葡萄园蔬菜间套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以训 《中国蔬菜》2010,1(3):45-46
<正>福建省福安市现有葡萄面积2666hm2,产量5.0万t,是我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葡萄生产已成为福安市支柱果业和农业主导产业,其种植区域分布在南部沿海、中部河谷、内陆山区3个生态类型地区,涉及15个乡镇,125个行政村。近  相似文献   

4.
涿怀盆地葡萄生产现状和对策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保定071001张建光张家口市涿鹿、怀来盆地是我省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栽培历史悠久,近年发展势头迅猛,基本上形成了以小棚架龙眼葡萄为特色的生产格局。综观生产历史及现状,尽管规模已经形成,但管理水平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5.
东海县石梁河镇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有葡萄种植面积近1000hm^2,年产鲜果2万t,年效益5000余万元。2002年、2003年先后获得江苏省农林厅、农业部无公害果品产地认证和无公害果品认证,是苏北最大的无公害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所生产的石梁河牌葡萄产品远销上海、南京和盐城等大中城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镇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现种植面积1000hm2,年产鲜果25000余t,栽植近20个品种,果品远销上海、南京、盐城等大中城市,是苏北最大的无公害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在江苏省首届“葡萄协会杯”优质水果评比中,该基地选送的石梁河牌美人指葡萄获金  相似文献   

7.
《落叶果树》2021,53(3)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滨海盐碱地,总结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葡萄限根栽培生产技术,包括盐碱地改良、建园、整形修剪、花果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为盐碱地葡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吐鲁番是有名的葡萄之乡,葡萄总面积达到1.67万hm2,其中亚尔镇葡萄面积最大可以达到0.47万hm2,葡萄白粉病是吐鲁番葡萄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近几年该病的发生有日趋严重之势。特别是近几年吐鲁番降雨次数多,干旱的夏季和潮湿、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大发生。无论是鲜食葡萄或晾干葡萄均受害严重,且在始发期直接侵染果实,易造成误诊,导致明显减产,甚至毁园绝收。  相似文献   

9.
几种新型水溶肥料对葡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净云  杨霞 《北方园艺》2012,(7):156-158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新型水溶肥料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筛选出适合葡萄生产应用的新型水溶肥料种类。对6种新型水溶肥料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增产效果较好,其中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增产效果最好,增产8.08%。葡萄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5种新型水溶肥料有助于提高葡萄品质,改善口味。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利润最大,比对照增加2 145.05元/667m2;而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产投比最大,为81.5∶1。  相似文献   

10.
作为影响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市场准入门槛,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备受重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均制定了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葡萄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果树作物,遍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葡萄生产大国,2005年葡萄种植面积40.79万hm2,产量579.4万t(吨)  相似文献   

11.
苗勇玲 《落叶果树》2014,46(5):12-12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目前葡萄栽培面积1.2万hm2,年产葡萄21.6万t,年销售收入13.6亿元,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随着葡萄设施栽培面积的迅速发展,以葡萄白粉病、霜霉病为主的真菌性病害发生普遍且严重,妨碍了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地处我国高寒地区,有效积温低,冬季寒冷且漫长,空气干燥,极端最低气温在-40℃以下。葡萄生产主要以设施种植为主,不利的气候因素是导致葡萄冻害的最根本原因,是制约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2018—2020年春季通过对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龙凤区以及哈尔滨市近郊等10余个葡萄核心产区的葡萄冻害发生情况进行走访调研,结果表明,每年葡萄发生轻微冻害的比例在20%左右,冻害致死率在4%~6%。越冬安全一直都是黑龙江地区葡萄生产的最大考验。现就黑龙江地区的葡萄冻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葡萄种植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西平乐县张家镇湖洋村是平乐县种植规模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该村紧挨323国道和包茂高速公路,年种植葡萄40hm2,总产量1100t多。经过10多年的种植摸索,村民基本掌握了葡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连年保持丰产稳产。当地普遍采用套袋技术分批次控制葡萄成熟期,减轻病虫为害.所产葡萄品质优良,价格高。  相似文献   

14.
<正>葡萄大面积集约化种植在我区各农牧团场已推广多年,其中具有代表性管理模式是新天公司基地加农户生产联合经营型,在团场园林生产中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62团万亩酿酒葡萄基地是新天酒业最大的原料供应合作伙伴。我区种  相似文献   

15.
正酒泉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冷夏凉,干燥少雨,日照长、温差大,适宜葡萄种植生产,生产的葡萄含糖量高、品质好、污染少,深受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1])。近年来,酒泉市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戈壁生态农业生产基地,葡萄等设施果树逐渐成为戈壁农业三大产业之一[2],但日光温室建造运营成本高,秋延迟葡萄市场逐渐饱和,增收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16.
病虫害是葡萄生产中影响果实品质和效益的最大问题,葡萄套袋技术的推广,可明显改善果实品质、有效防止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果面洁净、色泽鲜艳、并可按市场需求控制着色,显著提高了果品质量,成为当前生产优质,高档葡萄的一项重要环节。但是并不是什么样的套袋使用效果都一样,只有选择适宜的套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天津市汉沽区本着从当地实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的原则,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汉沽区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玫瑰香葡萄生产基地.实现了产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1998年.汉沽在葡萄生产上开始推行标准化.葡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全区葡萄面积达到2700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3.5%,总产量达到8.3万吨.葡萄生产已经成为汉沽农业的支柱产业。2004年.农业部批准在汉沽创建玫瑰香葡萄标准化示范区.加强了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葡萄标准化生产.使葡萄的品质和商品性得到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蒋军 《西北园艺》2004,(2):40-4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从2000年开始栽培红地球葡萄,目前面积已约达4000hm^2,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红地球葡萄生产基地。农五师九十团是全师最早种植红地球葡萄的团场之一,但种植以来葡萄陆续出现枯萎死亡,给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我们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现将初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告     
<正> 北镇县早熟葡萄品种科技示范园常年欢迎看果订苗本园为省、市、县科技示范点。为适应葡萄生产要求,首推葡萄优良新品种“黑丰”。该品种经3年结果表现,得到各地参观者的好评,认为黑丰葡萄是今后葡萄生产很有前途的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以下优点: 1.早熟 7月下旬果实着色,8月上旬果实充分成熟。果实黑紫色,比巨峰葡萄早上市27天左右。 2.丰产 1990年现场测定,亩产超5000公斤;果穗大,平均穗重750克,最大达2000克;果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福安市(县级市)1985年开始引种巨峰葡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0.27hm^2,年产量达5万t,年产值2.25亿元,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被誉为“南国葡萄之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