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玉金香”甜瓜采后真菌病原物鉴定及侵染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甜瓜“玉金香”甜瓜花期和不同生长阶段果实为试材,对采后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和典型病害的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从生物学特性和形态学鉴定上探讨病原菌在甜瓜生长阶段的侵染规律.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甜瓜采后极易发生真菌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粉霉病、白霉病和褐腐病.主要病原菌是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粉红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sp.).其中,甜瓜常温贮藏主要病害是粉霉病和黑斑病,低温贮藏的主要病害是黑斑病.“玉金香”甜瓜在从开花至成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均可受到链格孢和镰刀菌的侵染,粉红单端孢霉的侵染主要发生在甜瓜果实成熟期;链格孢的侵染率最高;链格孢和镰刀菌的侵染主要发生在花期和果实转色期.  相似文献   

2.
苹果霉心病侵染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苹果霉心病又称心腐病,心霉病,黑心病等,是一种传染性的真菌病害,由半知菌的交链孢属(Alternaria)和单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侵染所致。红星苹果大面积栽植后,此病日益突出,各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尤以北京、天津地区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省寿光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户情况、蔬菜种类、农药品种、农药使用现状、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发生频次最高,其次是灰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靶斑病、黑星病、蔓枯病等病害少量发生;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发生频次最高,其次是叶霉病,番茄晚疫病、早疫病、黄化曲叶病毒病等病害少量发生;茄子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绵疫病、早疫病、霜霉病、菌核病、斑枯病等。在病害防治中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基本从开花到采收均在用药……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寿光日光温室 蔬菜病害及农药使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寿光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户情况、蔬菜种类、农药品种、农药使用现状、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发生频次最高,其次是灰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靶斑病、黑星病、蔓枯病等病害少量发生;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发生频次最高,其次是叶霉病,番茄晚疫病、早疫病、黄化曲叶病毒病等病害少量发生;茄子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绵疫病、早疫病、霜霉病、菌核病、斑枯病等。在病害防治中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基本从开花到采收均在用药……  相似文献   

5.
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和绿霉病(Peniciplium digitatum)是所有柑桔产区常见的病害。若不加控制会造成严重损失。这两种病基本上是严重的采后病原菌,且经常从伤口侵入果实。青霉病有时果实也会接触传染。黑蒂腐病(Diplodia natalensis)和褐色蒂腐病(Phomopsis citri)在一些潮湿产区是普遍存在的,但在半干燥产区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两种病原菌在果园里都引起树体发病。采前果实会产生于树体病斑土的孢子侵染。在半干燥地区也发现黑腐病(Alternaria citri)虽然这种病害的发生率非常低,但由于有时果  相似文献   

6.
人心果Manilkara za pota L.亦称吴凤柿、沙漠吉拉,为山榄科Sapotaceae,人心果属Manilkara的常绿浆果树种。人心果病害较少,据报道,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人心果没有危害严重的病害;叶锈病Uredo sapotae是叶部病害,主要危害嫩叶,其他主要的病害有:干腐病Fusarium solani、壳针孢霉叶斑病Septoria sp.和其他叶斑病类Phyllosticta sapoticola、Pestalotia scirrofaciens、Phomopsis sp.、果腐病Phytophthora palmivora、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疮痂病Elsinoe lepahei。在我国,人心果炭疽病、煤烟病、人心果叶斑病类是人心果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7.
绝大多数保护地蔬菜作物病害的初侵染源,是来自土壤中的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以及温室、大棚支架上黏附的病原物。因此,种植前必须认真进行清除和消毒,以减少病害的初侵染来源。1种子处理蔬菜作物种子带菌和带毒现象比较普遍,黄瓜枯萎病、黄瓜黑星病、番茄菌核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斑枯病、  相似文献   

8.
<正>番茄叶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褐枝孢菌Fulvia fulva(Cooke)Ciferri所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绝大多数番茄种植地区均有发生。病菌除导致叶片病斑影响光合作用外,还可侵染茎秆和果实,影响番茄  相似文献   

9.
番茄叶霉病侵染机制及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叶霉病是由Cladosporium fulvum(Cook)Ciferrd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番茄面积的扩大,该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番茄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综述了近年来在番茄叶霉病侵染机制、生理小种的分化和抗病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抗性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疫病是甜(辣)椒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其病原为辣椒疫霉属(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属于鞭毛菌亚门疫霉属[1].该病病原还可侵染西瓜、南瓜、白兰瓜,番茄,茄子、黄瓜、豇豆等[1].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了张掖市加工型甜椒疫病发病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组织分离法、直接挑取法和组织浸液划线法对贮藏期患病莲藕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分离得到9种真菌,经回接发现9种真菌均致病.再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9种真菌中有3种分别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和芽枝孢霉属(Cladosporium),其他6种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  相似文献   

12.
细辛精油对5种木本花卉病害的离体抑菌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细辛精油对引起木本花卉叶部病害的5种病原菌(牡丹炭疽病、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月季黑斑病、肉桂链格孢叶斑病和龙血树镰孢叶斑病)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细辛精油对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为最好,EC50分别为120.43 mg/L和110.66 mg/L;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牡丹炭疽病菌和肉桂链格孢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对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菌和龙血树镰孢叶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辣椒采后病害发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广州、增城采收辣椒,在常温(25 ℃)贮藏条件下观察辣椒采后病害的发生情况,测定采收时无病害症状的辣椒组织中病菌的潜伏侵染率。结果表明:辣椒采后在25 ℃下贮藏,发生的病害有果腐病(Fusarium sp.)、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且5 d后开始表现病害症状。其中果腐病、炭疽病、软腐病是辣椒采后的主要病害。辣椒采后病害主要从果柄部位开始发生,向果蒂和果身部位扩展,最后引起整个辣椒果实腐烂。辣椒果柄、果蒂是带有潜伏侵染菌较多的部位,从果柄、果蒂组织中分离出的病菌有炭疽病、链格孢菌、镰刀菌、灰葡萄孢菌和欧氏杆菌,从果身组织中只分离出炭疽菌、链格孢菌和欧氏杆菌。伤口是辣椒采后病害病原菌侵入的主要通道,伤口接种的处理发病率高,无伤口接种的处理不发病。剪除果柄可明显减轻辣椒采后病害的发生,提高辣椒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陇东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规律及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斑点落叶病在陇东苹果产区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是危害苹果叶和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对陇东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规律和药效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供试的7种杀菌剂中以10%世高可分散粒剂2 500倍处理防效最显著,连续3次喷药后防效为94.57%,可作为该产区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番茄枯萎病菌分离鉴定及嫁接砧木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省番茄栽培面积较大的定兴和肥乡地区枯萎病病株中分离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浸根法鉴定了10个番茄砧木的枯萎病抗性。结果表明,从定兴和肥乡分离到的菌株均为尖孢镰孢菌,采用尖孢镰孢菌生理小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证明2个菌株都为尖孢镰孢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生理小种3;筛选得到了3个枯萎病高抗砧木品种,7个抗病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16.
对黑龙江省依兰县酸浆根腐病病根及地下茎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根据致病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结合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与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为主要致病菌。茄镰孢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 ℃,最适pH值为8.0;尖镰孢菌在10~30 ℃之间均可生长,25 ℃为最适生长温度,最适pH值为7.0;光照对菌落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套袋苹果微域环境下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探讨套袋微域环境下微生物种群及对果实病害和质量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套袋苹果袋内微域环境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分类,分析了不同果袋和苹果表面不同部位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苹果套袋微域环境下,主要真菌是链格孢菌(Alternaria),还包括镰刀菌(Fusarium)和青霉菌(Penicillium);主要放线菌是烬灰类群(Cinereus),另外还有白色类群(Albosporus)、绿色类群(Viridis)和黄色类群(Flavus)等;不同果袋种类和果实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滑子菇味道鲜关,营养丰富,附着在滑子菇菌伞表面的核酸,对保持人体的精力和脑力大有益处,并且还有抑制肿瘤的作用。本研究以水稻纹枯病菌、荔枝炭疽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番茄枯萎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为实验菌,通过真菌的对峙实验和对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滑子菇提取物对真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为其在食品保鲜、病原真菌防治、饲料防霉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9种分别来自香蕉、杧果采后病害的病原菌[Colletotrichum musae(Berk.et Curt.)Arx、Fusarium semitectum Berk.et Rav.、Verticillium theobromae(Turc.)Mason & Hughes、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De Varies、Nigrospora oryzae(Berk et Br.)Petch、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和Dothiorella dominicana Petr.& Cif.]为供试菌种,在中草药质量浓度相当于20mg/mL干药材的条件下,测定了41科72种中草药丙酮提取物对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所有中草药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平均抑菌率为34.80%,其中,丁香对9种病原菌的抑菌率为100%,肉桂和大茴香的抑菌率大于90%,平均抑菌率大于50%的中草药提取物有16种,同一中草药对不同病原菌及不同中草药对同一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均存在差异。平均抑菌率大于90%的丁香、肉桂和大茴香对9种病原菌的EC50值为0.38~13.47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