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8,(6):44-45
2017年,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综合治理专项工程实施,标志着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由面上治理为主转为以侵蚀沟治理为主。经过多年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东北黑土区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侵蚀沟治理技术和模式。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介绍了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和植物措施3种类型的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植被过滤带是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采用径流槽人工降雨试验,在不同坡度(5°、20°、35°)、降雨强度(30、60、90 mm/h)和植被过滤带设置方式(整块布设、两块布设)组合下,对侵蚀坡面径流和沉积物中的总氮、总磷含量在降雨历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置组合条件下的植被过滤带坡面总氮、总磷含量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但个别组合之间变化趋势相同;降雨强度、坡度和植被带设置方式3种参数组合对植被过滤带氮磷去除作用的效果产生综合影响,与各单一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植被过滤带防治坡面水土流失时应与当地气候及地形条件相结合。该结果可为北方小流域侵蚀坡面水土保持治理及植被过滤带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吉林省各地区对水土流失的敏感性日趋强烈。该文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对影响水土流失敏感性的降水侵蚀力、植被覆盖、地形、土壤以及GDP和人口密度等指标的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生态敏感性方程,并对吉林省进行了水土流失生态敏感性分区,以期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拉尔区谢尔塔拉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在综合治理过程中,对侵蚀沟实施的工程措施主要是谷坊工程。本文通过对实施的谷坊工程设计和辅助工程的阐述,分析了施工后的效益,工程评估对谷坊工程等总体治理程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通过优化配置措施,从根本上治理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流域内基本恢复了过去青山绿水的自然植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伊敏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对露天煤矿的3个排土场坡面(内排土场、沿帮排土场、西排土场)的侵蚀沟、地表糙度、容重、植被进行详细的调查,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比分析各排土场的侵蚀状况和恢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伊敏露天煤矿排土场坡面侵蚀较为严重,排土场的水土流失(水蚀)主要受容重、地表糙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类型4个因素影响,且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等可变因子对排土场坡面水土流失影响程度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淤地坝坝系建设是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改变微地貌,增加良田面积,有效拦截泥沙,防止沟道侵蚀,减少水土流失,能有效拦蓄洪水,减少灾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区域植被的恢复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坝代路,便利交通。  相似文献   

7.
一、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方式,生物措施主要是营造水土保持林,恢复植被,截留雨水,防止降雨对裸露地带的直接冲刷,减少侵蚀源;工程措施主要是修筑拦沙坝,排洪沟,变水害为水利,拦蓄泥沙,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的直接危害;经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使小流域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使其逐步向良性方面转化,在缓地带进行坡改梯,形成耕地,在原坡耕地上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在小于25°的荒地上发展经济林、用材林,在下游地区变水害为水利,在有坝塘的地方修筑鱼池,进行水产养殖,发展渔业.  相似文献   

8.
浅议云南东川地区水土流失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川是传统的矿业地区,地质结构复杂,拥有上千年的采选历史,长期的人类活动使得区域植被过度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本文对造成区域大量水土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对治理水土流失形成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期望为同类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采用树轮地貌学方法及土壤侵蚀速率时间变化分析方法,在河北省环首都山地4个代表性区域开展土壤侵蚀研究。结果显示,调查点的土壤侵蚀强度均在中度侵蚀以上,以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为主。土壤侵蚀速率与坡度、地貌、岩性、植被状况等环境因子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类活动痕迹区、陡坡区、山麓区,岩性为碎屑岩、辉绿岩、灰岩、片麻岩或黄土状土的分布区,树木稀疏或林下植被稀疏区发生极强度侵蚀或剧烈侵蚀强度的可能性极高。对同一坡面调查点的分析显示,土壤侵蚀对坡度和人类活动最敏感,其它依次是植被和地貌部位。对不同树龄的调查点分析显示,近百年来环首都山地土壤侵蚀速率增长区域明显。为全面治理水土流失,应综合划定环首都山区土壤侵蚀敏感分区,开展分区分级治理。  相似文献   

10.
榆中县位于我省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度低,植物种比较单一。全县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水力侵蚀兼有重力侵蚀。本文通过对全县土壤、植被、水文等方面的分析,据此提出的植被修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区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由于大规模以植被恢复重建的生态建设和以石油资源开发引起的山区道路建设对本地区侵蚀环境和侵蚀动力机制产生了巨大影响,坡面水土流失与道路水土流失对比发生了新变化,在坡面侵蚀得到初步治理的新环境下,水土流失源于道路侵蚀则上升为主要地位。本文分析了2005年7月2日次降雨引起的支道山路(植物路)、干道山路、石油运输道路和农林草地小区、小支沟的径流、泥沙系统监测结果,提出在本次降雨条件下,三类道路的产沙强度分别为:支道山路500 t·km-2、干道山路3 163 t·km-2和运油道路13 500 t·km-2,而农林草地下垫面的产沙强度则仅为:5.68~184.38 t·km-2,道路产沙强度远大于农林草地的产沙强度,道路产沙量占流域总产沙量的42%。而灌草地侵蚀产沙仅占流域的26.7%。进而提出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应该重点放在道路防蚀的观点,成果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的生态环境工程,主要控制土壤侵蚀、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等,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结合对水土保持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并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为例进行论述,为保护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美化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土丘陵区次降雨下的山坡道路侵蚀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丘陵区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由于大规模以植被恢复重建的生态建设和以石油资源开发引起的山区道路建设对本地区侵蚀环境和侵蚀动力机制产生了巨大影响,坡面水土流失与道路水土流失对比发生了新变化,在坡面侵蚀得到初步治理的新环境下,水土流失源于道路侵蚀则上升为主要地位。本文分析了2005年7月2日次降雨引起的支道山路(植物路)、干道山路、石油运输道路和农林草地小区、小支沟的径流、泥沙系统监测结果,提出在本次降雨条件下,三类道路的产沙强度分别为:支道山路500t·km^-2、干道山路3163t·km^-2和运油道路13500t·km^-2,而农林草地下垫面的产沙强度则仅为:5.68~184.38t·km^-2,道路产沙强度远大于农林草地的产沙强度,道路产沙量占流域总产沙量的42%。而灌草地侵蚀产沙仅占流域的26.7%。进而提出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应该重点放在道路防蚀的观点,成果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长汀县崩岗侵蚀区不同治理模式植物多样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福建省长汀县崩岗侵蚀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4种生物治理模式,分别从植物的种类、数量、盖度及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群落调查,同时对乔灌层、草本层植物种类、重要值、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不同治理模式下植被恢复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生物治理模式下植被恢复效果不同,经济林+封育模式>乔灌草混交模式>灌草模式>灌木模式>对照,其中经济林+封育模式和乔灌草混交模式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高,植被均匀度高,植被恢复效果好,是崩岗侵蚀区较为理想的生物治理模式.芒萁为崩岗侵蚀区先锋植物,在崩岗侵蚀区的植被恢复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水土流失治理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黄土丘陵山区占山西全省土地面积的80%,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9%。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黄河流经山西的大北干流河段,占黄河干流长度的11.9%,而该区向黄河输入泥沙量达2.9亿t,约占全省入黄泥沙量的80.6%,占黄河总泥沙量的18.12%,是水土异常强烈流失区,侵蚀模数达到10000~15000t/km2。把山西西部沿黄丘陵山区作为水土治理特区重点治理,对改善山西和黄河生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总结半个世纪以来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只有由治水为主,转向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治山治土,综合治理,遵循地带性适树、适草原则,森林覆盖率达到30%,植被覆盖率达到60%,区域水土流失控制在1000~1500t/km2,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花岗岩崩岗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崩岗侵蚀是中国南方花岗岩区特有的常见的水土流失形式。这种水土流失不仅侵蚀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危害十分严重,而且治理难度大,被称为当今"生态溃疡"。崩岗治理措施分为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三种。根据崩岗治理措施的搭配与治理主要目的的不同,通过各地实地调查归纳,分析总结崩岗综合治理模式为生态型治理、经济型治理和综合型治理三大治理模式。生态型崩岗治理主要以生物措施治理为主,辅助必不可少的工程措施,达到减弱侵蚀强度,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注重崩岗治理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型崩岗治理是通过高强度的削坡整平,建立适合工业开发的园区,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综合型崩岗治理是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采取各类有效水保措施、提高治理区植被覆盖度、增强生态调节功能时,还有所产出,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崩岗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模式的崩岗治理,以实现综合治理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一、水土流失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据1990年遥感调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已占国上总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冻融侵蚀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遍布于各省(区),不论是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农村、工矿、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城市及城市周边城镇建设的发展,城市水土流失逐渐成为影响人居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发城市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破坏了原地貌和植被,对城市的人居生活及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其中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是城市建设中土壤侵蚀的重要类型,也是造成城市水土资源流失的主要因素。针对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本文介绍了平凉市区域基本概况,分析了城市开发建设区水土流失的特征,提出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南方水土流失侵蚀劣地釆用以类芦(Neyraudia reynediana)促进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快速繁衍的生态修复治理方法,种植类芦第2年林地就有大量的芒萁侵入,第3年类芦植丛间的裸露地几乎全被芒萁占满,初步形成以马尾松+芒萁为主的植被群落。该治理方法充分利用了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红壤山地芒萁孢子量大等优势,遵循植物生态群落演替规律,仅用3年时间就完美实现了南方水土流失侵蚀劣地快速绿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问题 1水土流失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据1990年遥感调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km^2,水土流失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88万km^2,冻融侵蚀面积125万km^2。水土流失遍布于各省(区),不论是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农村、工矿、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七大流域及内陆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