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耗氧率和窒息点是鱼类对氧量的需求和低氧耐受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本实验测定了不同规格花鲈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连续检测其全天24小时耗氧率的变化,以期为该鱼的人工养殖水质管理、饲料投喂和活鱼运输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装置参照刘金兰等的方法,实验装置如图1。由高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养殖环境下2种规格的马口鱼幼鱼的耗氧率、窒息点和抗氧化指标,测定20、24、28℃3个温度梯度下2种规格马口鱼幼鱼的耗氧率、窒息点,以及正常溶解氧与低氧环境下的抗氧化指标。试验结果显示:马口鱼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小规格(1.22±0.31) g幼鱼20℃水温时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分别为(0.185±0.057) mg/(g·h)和(1.149±0.110) mg/L,显著低于24℃和28℃时的耗氧率和窒息点(P<0.05),24℃时(1.22±0.31) g幼鱼的窒息点显著高于28℃时的窒息点(P<0.05),但耗氧率无显著差异(P>0.05);大规格(4.91±0.55) g幼鱼在3个温度梯度下的耗氧率表现为24℃>28℃>20℃,而窒息点为28℃>24℃>20℃;水温28℃条件下,2种规格幼鱼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低氧胁迫下,马口鱼幼鱼肝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4.91±0.55) g马口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斑鳜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4.3~26℃时,测定斑鳜鱼苗(1.27~1.51cm,0.0384g)的耗氧情况,计算鱼苗的耗氧速率与窒息点。结果表明:斑鳜鱼苗耐低氧能力较弱,26℃时其窒息点为1.73mg/l:斑鳜鱼苗水温25℃左右时。昼夜耗氧率差异不特别显著.其晚间耗氧率高于白天,凌晨左右达到最大值。在水温24.3~26℃时.斑鳜的耗氧率为983.14~1498.29mg/(kgh),其窒息点为1.73mg/L。  相似文献   

4.
感染刺激隐核虫的大黄鱼对低溶氧量的耐受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初是福建省沿海养殖的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高峰期,为明确患病大黄鱼暴发性死亡的原因,进行了患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对低溶氧量的耐受力试验。结果表明,病情越严重的鱼出现浮头、大量死亡时的溶氧量越高、耗氧率越低。健康鱼的窒息点和耗氧率分别为2.58mg/L、332.4mg/kg·h^-1,而病情呈“+++”鱼的窒息点和耗氧率分别为3.83mg/L、196.0mg/kg·h^-1。结合试验结果和养殖生产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患刺激隐核虫病的大黄鱼对低溶氧量的耐受力降低,易导致其暴发性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5.
四种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流水法对我国四种常见鱼类泥鳅、大鳞副泥鳅、鲢和鲫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3℃室温下,泥鳅的平均耗氧率为0.1023mg/g·h,窒息点为1.2460mg/l;大鳞副泥鳅的耗氧率为0.099mg/g·h,窒息点为1.08mg/l;鲢鱼的耗氧率为0.1387mg/g·h;窒息点为0.156mg/l;鲫鱼的耗氧率为0.0772mg/g·h,窒息点为1.17mg/l。本研究结果为养殖生产中合理放养、水质管理、饵料投喂和活鱼运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团头鲂耗氧率及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测定鄱阳湖团头鲂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鄱阳湖团头鲂的耗氧率随着水温降低,试验鱼个体的增大而下降.团头鲂的窒息点含氧量为0.5mgO2/L.  相似文献   

7.
沙塘鳢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密封循环水系统测定沙塘鳢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结果表明:沙塘鳢的耗氧率随鱼体重增加而降低;温度对沙塘鳢耗氧率有显著影响。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水温25℃时,小个体组(均重11.89g)窒息点为1.73mg/L,大体重组(均重59.38曲为0.78mg/L。  相似文献   

8.
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流水呼吸室法和静水呼吸室法测定了叶尔羌高原鳅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白天(7:00-21:00)平均耗氧率为0.1389mg/(g·h),夜间(22:00-6:00)平均耗氧率为0.1799mg/(g·h)。其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均体重为7.66g,耗氧率为0.1560mg/(g·h),窒息点为1.2105mg/L;均体重为20.30g,耗氧率为0.1201mg/(g·h),窒息点为1.1314mg/L;均体重为47.60g,耗氧率为0.0925mg/(g·h),窒息点为1.0937mg/L。其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水温20℃,耗氧率为0.1260mg/(g·h),窒息点为1.1805mg/L;水温25℃,耗氧率为0.1603mg/(g·h),窒息点为1.3109mg/L;水温29℃,耗氧率为0.2231mg/(g·h),窒息点为1.5816mg/L。研究结果为养殖生产中合理放养、水质管理、饵料投喂和活鱼运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口鲇鱼种耗氧率和窒息点的观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平均全长7.6cm和11.6cm的大口鲇鱼种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规模鲇种耗氧量比大规格低,但耗氧率比大规格高。2种规格鱼种的最高耗氧率分别出现在白天10:00和12:00左右。鱼种溶氧窒息点分别为0.33mlg/L和0.36mg/L,与四大家鱼相似或销强,适合养殖和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10.
施氏鲟幼鱼的耗氧速率及窒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种不同温度下测定施氏鲟幼鱼的耗氧速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施氏鲟幼鱼的耗氧速率随水中溶解氧增减而升降,其呼吸类型属顺应型,耗氧速率还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随鱼体的增大而降低;在溶氧接近饱和值情况下,14℃水温时,平均体重7.8-26.9克鱼的耗氧速率为0.31-0.24mgO2/g/hr,窒息点1.35-1.32mgO2/L,水温25℃时,平均体重8.0-17.2克鱼的耗氧速率为0.61-0.53mg/O2/g/hr,窒息点为2.18-2.10mg/O2/L。  相似文献   

11.
通过转外源生长激素基因"超级鲤"F2代与松浦鲤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比较试验证明在水温为18.0±1℃、鱼体重为84.5±1g时,"超级鲤"F2代的耗氧率是174.65±23.43mg/h.l,松浦鲤的耗氧率是257.98±19.25mg/h.l,经T检验(|T|=8.2067;df=8;双侧p<0.01),"超级鲤"F2的耗氧率极显著地小于松浦鲤的耗氧率.耗氧率与水温或体重的变化关系均是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降低.F2代与松浦鲤的耗氧率昼夜变化曲线在走向上基本一致,高峰是在1030时和2030时,低谷是在1830时和030时.在同一水温条件下,F2代与松浦鲤窒息点的差异性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趋于显著.在水温为18.0±1℃条件下,当鱼体重为84.5±1g时,"超级鲤"F2代窒息点为0.1318mg/l,松浦鲤窒息点是0.1203mg/l,经T检验(|T|=2.775;df=2;双侧p=0.1090>0.05)差异性不显著;当体重为108.5±1g时,F2代窒息点为0.1937mg/l,松浦鲤窒息点是0.1443mg/l,经T检验(|T|=8.296;df=2;双侧p=0.0142<0.05)差异性显著.这两种鱼的窒息点与体重的变化关系一样,都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鲤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封闭式流动水体中,对鲤(Carp)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初步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鲤的窒息点同水温和鱼体规格的关系。第一,窒息点与水温的关系:当水温从5℃上升到32℃时,试验鲤的窒息点从0.21mg/L上升到0.59mg/L,可见,鲤的窒息点与水温高低呈正相关;第二,在试验水温22℃时,鲤窒息点与鱼体大小的关系:试验鱼体长分别为8.30±0.37,12.30±0.21,14.23±0.15,23.41±0.24cm,试验结果为鲤的窒息点从0.49mg/L下降到0.34mg/L,鲤的窒息点与鱼体规格呈负相关;(2)鲤耗氧率与水温的关系。鲤的耗氧率同水温一样随水温的上升而上升,在6℃时的耗氧率仅为28℃时的1/6,但是当水温超过28℃时耗氧率开始下降,33℃时降为139.31mg/L;(3)本试验也对鲤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鲤的耗氧率昼夜变化不明显,耗氧高峰出现在每日的15:00 ̄17:00时,低峰出现在每日的3:00 ̄5:00时;白天的均耗氧率与晚间均耗氧率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从大口鲶的饲料驯化、当年鱼种养成商品鱼等一系列过程进行了研究,饲料的养殖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大口鲶人工饲料水泥池养殖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鱼为本课题组驯化的大口鲶鱼种,平均规格为36.6克,总放养量为245尾。养殖时间为1999年7月25日~12月26日,总计152天。1.2试验条件本所鳜鱼基地水泥池,面积为24米2;采用微流水、人工增氧的方式,保证水中溶氧充足。水源为充分曝气的自来水;增氧设施采用多头式增氧泵。1.3人工饲料喂养前期用1号配方鱼种,后期用7号配方成…  相似文献   

14.
真鲷窒息点与耗氧率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真鲷(Pagrosomus major T and S)是广东及其他各省市沿海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随着真鲷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真鲷养殖业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夫于鱼类的窒息点与耗氧率的研究早有不少,但是对真鲷除个别学者提及其窒息点外,真正对其窒息点与耗氧率的系统研究尚未见到。为了绘其鲷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运输和成鱼养殖提供呼吸生理方面的理论依据,笔者于1990年春对真鲷的窒息点和耗氧率进行了初步测定,就不同规格大小的苗种及备种外界条件与窒息点和耗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测定了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体重对其窒息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似刺鳊鮈的耗氧率与温度和体重之间有极显著复相关关系。在试验温度(15~30℃)条件下,似刺鳊鮈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R0)与温度(T)和体重(W)的二元线形回归方程是:R0=0.0160T+0.0002W-0.1600,复相关系数为0.9460;似刺鳊鮈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出现在7∶00,低谷在21∶00;似刺鳊鮈的窒息点与体重显著相关,窒息点A(mg/L)与体重W(g)的关系为:A=0.3463W0.2835,r=0.9050。研究结果可为似刺鳊鮈养殖生产中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和养殖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似刺鳊鮈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体重对其窒息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似刺鳊鮈的耗氧率与温度和体重之间有极显著复相关关系。在试验温度(15~30℃)条件下,似刺鳊鮈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R0)与温度(T)和体重(W)的二元线形回归方程是:R0=0.0160T+0.0002W-0.1600,复相关系数为0.9460;似刺鳊鮈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出现在7∶00,低谷在21∶00;似刺鳊鮈的窒息点与体重显著相关,窒息点A(mg/L)与体重W(g)的关系为:A=0.3463W0.2835,r=0.9050。研究结果可为似刺鳊鮈养殖生产中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和养殖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工饲料驯养南方大口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南方大口鲶的饲料驯化、当年鱼种养成商品鱼等一系列过程进行了研究 ,饲料的养殖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鱼 :取自华中农业大学自繁自育的南方大口鲶 ,体长为 3 0~ 11 0cm ,平均体长为 6 3cm。1 2 试验条件 :本所鳜鱼基地水泥池 ,面积分别为2m2 、8m2 和 2 4m2 若干个 ;水源为充分曝气的自来水 ;增氧设施采用水头式增氧泵。1 3 方法 :1 3 1 暂养 :将运回的大口鲶 ,暂养于 8m2 的水泥池中 ,每天投喂水蚯蚓或绞碎的猪肺叶 ,以恢复其体质。1 3 2 分级驯化 :待大口鲶体质恢复后…  相似文献   

18.
褐菖鲉耗氧率及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测定流水中溶氧量的方法,对褐菖鲉耗氧率、窒息点及耗氧率昼夜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8.0、盐度24.5、水温17℃的水质条件下耗氧率昼夜变化不明显(P=0.422),平均值晚上略高于白天,凌晨05∶00耗氧率最高,为233.04±25.36mg/kg·h;耗氧率、耗氧量与体重的关系分别为QR=1433.9W-0.7077(R2=0.992,P<0.001)、QC=1.4298W0.2926(R2=0.956,P<0.001);水温对褐菖鲉的耗氧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pH值在8.0时耗氧率最低。窒息点随着个体的增大而降低,相同体重的鱼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合浦绒螯蟹豆蟹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合浦绒螯蟹两种规格的豆蟹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测定。结果表明,豆蟹耗氧率与窒息点均随机体重增加而降低。平均体重1.25g的豆蟹耗氧率为0.28mg/(g.h),,窒息点为0.24mg/L,平均体重0.70g的豆蟹耗氧率为0.37mg/(g.h),窒息点为0.33mg/L,合浦绒螯蟹豆蟹的耗氧率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提高青虾养殖产量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调节水质、增加溶氧青虾不耐低氧,其耗氧率与窒息点均高于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如“四大家鱼”的窒息点为0.6~0.3mg/L,而成体雌虾的窒息点为1.12mm/L,故里池中缺氧时,青虾总是比鱼先浮头和先死亡。而青虾的幼体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饵,浮游生物则要通过施肥进行培养,养虾池施肥又增加了耗氧因子,这与青虾的生长需要高溶氧有矛盾。因此,调控水质是青虾养殖成败与产量高低的关键,养虾水质必须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其主要措施如下:1.适时适量施肥。基肥以肥效持久稳定的有机肥为好,如厩肥、堆肥、混合堆肥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