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根据内蒙古库伦旗多年来对榆紫叶甲的防治工作,总结出一整套成熟的防治技术,供在此类害虫防治过程中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简要介绍了榆树主要害虫榆紫叶甲的形态、生活年史、危害部位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榆紫叶甲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榆紫叶甲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进行了榆紫叶甲无公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成虫羽化始盛期,树干上喷绿色威雷200倍液,杀虫率达97.1%;在越冬成虫上树取食始盛期,用溴氰菊酯制成毒笔,每株树涂2个药环,杀虫率达95.9%;在榆紫叶甲卵孵化盛期,利用3%高渗苯氧威、25%灭幼尿3号悬浮剂、1.8%阿维菌素、20%菊杀乳油1 000~1 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杀虫率均在92.4%以上。  相似文献   

5.
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qressum Motsch),又名榆紫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主要分布于河北、内蒙古以及东北三省,以成幼虫取食榆树嫩芽、芽苞、枝梢皮层及叶片.该虫食性专一,为害期长,在活动期内,多数时间是成幼虫同时为  相似文献   

6.
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紫叶甲在吉林省西部1年发生1代。在系统调查其主要生活习性的基础上,采用杀虫胶环对其越冬成虫进行了防治,杀虫率可达98.0%以上;应用人工释放蝎蝽防治榆紫叶甲幼虫的防治效果可达60%-80%,并可在示范区形成较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榆紫叶甲组织形态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作综述,未来需要在分子、生物化学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为野外监测和防治榆紫叶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物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角度对榆紫叶甲的生态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未来需要在榆紫叶甲的分子、生理生化等领域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以利于更好地在林间监测和防治榆紫叶甲,减少和降低该虫的严重危害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榆紫叶甲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紫叶甲多年来在黑龙江省西部发生较为普遍,对园林景区、生态公益林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文章阐述了榆紫叶甲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其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榆紫叶甲发生危害情况及无公害防治,深入研究了其生殖系统结构及繁殖力。结果表明:榆紫叶甲雄性内生殖器由精巢、贮精囊、输精管、附腺和射精管组成;雄性外生殖器由阳茎口、阳茎和阳茎基组成;雌性内生殖器由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附腺和生殖腔组成;雌性外生殖器位于消化道与生殖腔交界处,由背产卵瓣、内产卵瓣和腹产卵瓣组成;榆紫叶甲单雌可产卵300余粒。本研究可为我国东北地区榆紫叶甲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物药剂对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8%阿维菌素、50 000 IU·mg-1苏云金杆菌、3%高渗苯氧威、1%苦参碱四种生物药剂防治榆紫叶甲成虫,并对防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施用4种生物药剂7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4.22%、80.44%、95.42%和99.30%,3%高渗苯氧威和1%苦参碱对榆紫叶甲成虫有相对突出的防治效果和速效性。  相似文献   

12.
榆紫叶甲不同发育历期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紫叶甲是近年来城市绿化树种榆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并且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经对榆树生长造成巨大的影响。针对榆紫叶甲的3个主要发育历期进行药剂防治试验,试验得到一种作用效果较好的药剂(8%绿色威雷微胶囊剂),其在榆紫叶甲的各个发育历期中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同时,对比不同历期的防治效果发现,幼虫期是防治榆紫叶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3.
榆紫叶甲是黑龙江省榆树重要食叶害虫之一,榆树幼树及大树均受其危害。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3%高效氯氢菊酯微囊悬浮剂不同稀释浓度室内及野外对榆紫叶甲的杀虫药效,结果表明:高效氯氢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榆紫叶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00~800倍液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1 000~1 500倍液,室内杀虫效果略高于野外。生产上推荐使用浓度为500~800倍液。  相似文献   

14.
虫害诱导的家榆挥发物对榆紫叶甲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顶空采样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GC-MS)研究受榆紫叶甲成虫危害的家榆挥发物的变化情况,并利用触角电位和"Y"型嗅觉仪比较分析榆紫叶甲雌雄成虫对主要成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受榆紫叶甲成虫危害的家榆释放19种成分,其中顺-3-己烯醇、α-蒎烯、柠檬烯、顺-3-乙酸叶醇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石竹烯、α-法尼烯和(E,E)-4,8,12-三甲基-1,3,7,11-十三碳四烯(TMTT)9种化合物与健康家榆相比有显著差异.除了TMTT,对其余8种化学标准品进行生测的结果表明:雌性成虫对顺-3-己烯醇、芳樟醇和α-法尼烯有较强的趋性反应,而雄性成虫对α-法尼烯和石竹烯的趋性反应较强.这可为应用引诱剂进行田间监测和控制榆紫叶甲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林业研究》2020,31(5)
The structure of the primary olfactory brain center was studied in male and female adult 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 by means of a series of histological sections labeled using the reduced-silver-stain technique.The antennal lobe was elliptical,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glomeruli was approximately 50 in the antennal lobe in both sexes. There was no sexual dimorphism with respect to the size of the antennal lobe or the number and shape of glomeruli.  相似文献   

16.
用毒绳防治松毛虫Dendrolimussp.死亡率90%以上,不受降雨影响,对天敌安全,如蚂蚁、螳螂,与人工喷雾相比成本可节省12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