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烯效唑对稻苗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就烯效唑浸种对稻苗的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烯效唑浸种可提高稳苗光合效率,在浸种浓度1~10 mg/kg范围内,烯效唑浸种提高稻苗呼吸强度,浸种浓度高于10 mg/kg,则减弱稻苗呼吸强度。外源生长素。赤霉素与烯效唑控制稻苗生长的作用有拮抗效应,外源生长素(吲哚乙酸)高浓度(100 mg/kg)抑制稻生长,它与烯效唑控长作用有加合效应,效唑浸种减弱水稻种子发芽势,此与 烯效唑浸种降低种子α-淀粉酶活性有关。烯效唑浸种使稻苗矮壮的生物学基础是使得稻苗的细胞变小,组织的细胞层数增加。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水稻的生物效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多效唑(Multi-Effect Triazole,MET)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物质,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于减缓稻苗生长速度和抑制节间伸长;其伴生效应有:促进秧苗分蘖与根系生长,减轻水稻移栽后败苗,增进稻株本田期早发增蘖以及防止水稻成熟期间倒伏。可应用于控制连作晚稻秧苗徒长,调节稻作茬口安排;以及减轻因倒伏引起的产量与品质的下降。多效唑对水稻生长的控制效应受气温、氮素施用量以及土壤水分影响;多效唑具有增强气孔抗阻、降低叶面蒸腾等生理作用,并增强稻苗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的生物学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烯效唑浸种对玉米的生物学效应初探郑寨生,张尚法,王祥根陈帮群(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兰溪市农业局)烯效唑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据有关资料报道,其生物学效应与多效唑相似.而活性高于多效唑5~8倍,且毒性小,分解快。为了进一步探讨烯效唑在玉...  相似文献   

4.
烯效唑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惠芳 《玉米科学》2000,8(Z1):051-052
玉米经低浓度(20~30 mg/L)的烯效唑药液浸种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提高,种子的染菌霉变率明显降低。烯效唑浸种对玉米幼苗影响主要是降低幼苗生长的速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根冠比,防止移栽后败苗等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PP333)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植物地上部分营养生长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喷施多效唑对棉花的生长形态和增产的效应,结果表明,棉花初花期喷施300mg/kg浓度的多效唑可有效地抑制棉花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减少蕾铃脱落,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处理,研究多效唑处理对水稻发芽率、秧苗生长的影响,以期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能有效抑制水稻幼苗的伸长生长,即明显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同时使幼苗的主根伸长受抑制,但促进侧生根的生长,增加根粗及白根量。综合考虑,以100 mg/L多效唑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3种生长延缓剂对甜高粱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斗  张涛  禤维言  胡蔚东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0):1468-1472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比久对甜高粱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3种生长延缓剂中,多效唑对甜高粱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0.1~0.2 g/L的多效唑浸种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幼苗生长受到过度抑制而表现不正常;5g/L和10g/L的矮壮素和比九处理可以延缓甜高粱幼苗生长,使叶片缩短、厚度增加,具有提高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作用,促进了幼苗对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使幼苗十物质重显著提高,有利于培育壮苗.其中,10g/L矮壮素浸种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浸种提高棉花幼苗的耐盐性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50mg·kg ̄(-1)多效唑浸种棉花幼苗根冠比提高,但生长却受到抑制。在盐胁迫条件下,用多效唑浸种的棉花幼苗跟对照相比,生长速率提高,棉苗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棉苗体内水分状况也明显得到改善。表明多效唑浸种能缓解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的伤害,提高棉花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枝伸长,促进分蘖,促进成花和座果,增强抗旱及抗寒性,提高耐盐性和延缓植物衰老等多种效应。本文从组织培养、抗逆性研究、产质量研究以及残留问题等方面综述了多效唑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和研究情况,为多效唑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MET)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它具有减弱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抗逆能力等生物效应。长巷村农技员陈英满,下段村花农徐太时,根据多效唑能抑制营养生长,促进果枝发育的作用特点,把MET应用在茉莉花上进行大胆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89年山根、水口、长巷等地花农相互影响下,茉莉花普遍应用了多效唑化学调控技术,得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调查结果述下,供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化学调控物质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及根系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烯效唑、水杨酸、硅酸钠、硝酸镧等4种化学调控物质浸种对盐胁迫条件下2个小麦品种(临汾8050和临旱536)根系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化学调控物质浸种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MDA含量,增加幼苗的次生根数、总根长、根冠比、功能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Pro含量、 SOD和POD活性,但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未达显著水平。2个小麦品种对化学调控物质处理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适当浓度化学调控物质浸种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的伤害,具有显著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培育壮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氯化胆碱对盐害的缓解作用,以小麦品种周麦18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200、400、600和800 mg·L-1)的氯化胆碱溶液浸种处理,研究氯化胆碱浸种对NaCl(150 mmol·L-1)胁迫下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下降,叶片质膜透性增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上升;而400 mg·L-1氯化胆碱浸种处理能明显提高盐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率,缓解幼苗叶绿素的降解,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根系活力,降低叶片质膜透性,减少丙二醛和脯氨酸的积累。由此说明,氯化胆碱浸种可以缓解盐胁迫引起的小麦幼苗的失水伤害以及膜脂过氧化,从而增强小麦幼苗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13.
小麦专用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抗旱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小麦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的抗旱机理及给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临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用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及普通包衣剂处理后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包衣剂处理和对照相比,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小麦种子萌发率、发芽势降低,而抗旱型浸种剂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升高,两种抗旱型种子处理剂处理下小麦幼苗根数和根长均显著增加.除气孔间隙CO2浓度外,抗旱型浸种剂和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幼苗地上部干重、叶片持水力和MDA含量低于对照和普通包衣剂处理,根干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后二者,其中抗旱型浸种剂处理效果较佳.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处理可显著增加小麦幼苗根系生长、抗氧化、硝态氮利用和光合性能,浸种剂还可促进种子萌发,从而降低干旱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小麦抗旱能力;抗旱型浸种剂表现优于包衣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对水稻苗期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揭示土壤质地对滴灌水稻苗期生长的重要作用,阐明滴灌水稻苗期生长发育机理。【方法】在石河子大学试验场采用盆栽土柱试验,设置重壤土、轻壤土、砂土共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在播后10、20、30、40 d取样,对比不同处理出苗率、根系形态、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分布等指标,分析不同土壤条件对滴灌水稻苗期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结果】砂土平均出苗率比重壤土、轻壤土分别高15.21和4.6个百分点;计算各项指标40 d平均值可知,重壤土处理根数比轻壤土、砂土处理分别高26.73%和15.67%;重壤土处理平均根长比轻壤土、砂土处理分别高4.52%和13.92%;重壤土处理根系体积比轻壤土、砂土处理分别高18.53%和43.15%;砂土处理最长根长比重壤土、轻壤土处理分别高38.44%和12.69%;重壤土处理总生物量比轻壤土、砂土处理分别高19.76%和41.48%。重壤土处理根系生物量比轻壤土、砂土处理分别高14.98%和35.83%。苗期根系活力表现为重壤土>轻壤土>砂土,重壤土处理40 d内平均根系活力比轻壤土、砂土处理分别高3.54%和13.91%;滴灌水稻苗期根系分布情况表现为前期水稻根系集中在0-5 cm土层中,后期根系开始逐渐分布于0-20 cm土层。【结论】不同的土壤质地对滴灌水稻出苗率、根系形态、生物量、根系活力和根系分布影响显著。因此,滴灌水稻的种植推广过程中,不同土壤质地应采取不同的播种量和相应的栽培措施,才能达到滴灌水稻的优质、高产和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以3个野生稻品种(系)和常规稻品种吉粳301(CK)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野生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野生稻和常规粳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NaCl浓度≤0.3%时,盐胁迫对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没有影响,但促进吉粳301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NaCl浓度≥0.5%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幼苗的根长、苗长、根冠比逐渐变小;NaCl浓度与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负相关性;NaCl对野生稻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的作用;不同野生稻品种对NaCl溶液的耐受能力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MY-3、延引红、HY-1。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不同播种方式和灌溉方法研究了孔穴塑盘育秧实用技术,结果表明:1)土种分播每孔穴4~5粒芽谷,播后浸润沟灌,出苗穴率和成苗效率较高,土种混播或泥浆播种,虽较省工,但成苗率不如土种分播;播后淹灌或浇灌,易引起烂种烂芽,2)每盘播80g芽谷以下随播种量增中空穴减少,播种量超过每盘80g芽谷虽空穴减少,但秧苗素质下降,3)床土混土重0.5%的NPK营养剂有利于培育强壮秧苗,不添加NPK营养则秧苗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大豆幼苗子叶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砂培条件下,以清水浸种为对照(CK),以不同浓度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TA-6)和烯效唑(S-3307)浸种为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DTA-6和S-3307对苗期大豆子叶内可溶性糖、淀粉、蔗糖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和对照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趋势,出苗后第6天DTA-6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低于S-3307处理和CK;淀粉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出苗后第8天降到最低点,出苗后第10~12天子叶淀粉含量又有所增加,出苗后第12天DTA-6处理的淀粉含量低于CK和S-3307处理;子叶蔗糖的含量大致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S-3307处理的蔗糖含量普遍高于DTA-6处理;子叶还原糖含量在取样时间内出现了几次波动,其中苗后第8天左右减少到较低值,DTA-6普遍提高了还原糖含量,S-3307(S0.2除外)降低了取样后期的还原糖含量.综合分析表明: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能够调控子叶的碳代谢,利于幼苗的健壮生长,2类调节剂中分别以D50和S0.2的调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岗优188和南粳9108为材料,研究了泥质法露天育秧、营养土露天育秧和营养土工厂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秧方式对供试品种的大田生育期并无明显影响;泥质法露天育秧所育秧苗茎基宽最高,但秧苗叶面积最小,营养土工厂育秧所育秧苗的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明显高于泥质法露天育秧;泥质法露天育秧所育秧苗根数最多,但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以营养土露天育秧最高;产量方面,2个供试品种均以泥质法露天育秧最高,其次是营养土露天育秧,营养土工厂育秧最低,泥质法露天育秧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其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烯效唑(S-3307)对秧苗抗寒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播期下不同质量浓度的S-3307(烯效唑)浸种对秧苗抗寒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S-3307浸种能显著降低常规播期(大田生产条件下播期)下秧苗的死苗率和枯尖率,其中以20mg/L质量浓度处理效果最佳。其抗寒机理为S-3307提高了SOD、POD、CAT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了电解质渗透率;同时,增加了秧苗体内代谢物质游离脯氨酸含量,缓解了冷胁迫下的水分亏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